书城文学大国亮剑转
17545500000005

第5章 大汉(4)

后元三年正月,诏令郡国务劝农桑,多种树,禁止官吏采买黄金珠玉,否则以盗窃论罪。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当汉景帝采纳晁错削藩之策,着手削除吴、楚、赵等国的部分封地时,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印、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等7个刘姓诸侯王,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举兵反叛,这便是历史上的“七国之乱”。

吴王刘濞于高祖十二年受封,至此在诸王国中最强。“濞则招天下亡命者,益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公共禁弗许。”吴王刘濞处心积虑经营达四十年。文帝时,吴濞的儿子来到都城,实质上是做人质,同时也为了麻痹汉文帝以及朝中大臣们的猜忌。有一天,吴太子与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刘启(即景帝)下棋,因争棋路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太子砸死。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从此,刘濞称疾不朝。汉文帝干脆赐他几杖(茶几、手杖,对老年人尊敬和优待的象征),准许他不用朝请。但吴王刘濞不但没有悔改,反而更加骄横。晁错继贾谊之后,在他任太子家令时,也一再建议对吴国实行削地,文帝未予采纳。

由于吴王跋扈,景帝时,晁错又上《削藩策》,认为诸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景帝三年,用晁错之策,削楚王戊东海郡,削赵常山郡,削胶西六县。依次将削吴。于是吴王刘濞联合楚、胶西等国谋反。

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东进击吴、楚,派郦寄击赵,栾布击齐,拜窦婴为大将军,屯守荥阳,策应前方。周亚夫坚守不战,吴国粮草接济不上,无奈退兵,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大破吴军。吴王濞弃军逃至丹徒(今江苏丹徒),最后死于东越。楚王戊军败自杀。从乱起三个月即被迅速平定。

反叛平定后,吴、胶东、菑川、济南、赵等国除。朝廷乘平乱的余威,免除了各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消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取消“诸侯皆赋”,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夺盐铁铜等及有关租税。此后,诸侯王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物质条件。经过景帝的改革,汉初推行的诸侯王国制,至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诸侯王在名义上是封君,实际上“唯得衣食租税”而已;但是诸侯王势力并未彻底解决,以致后来汉武帝不得不继续采取相应的措施。(《正说汉朝二十四帝》)“七国之乱”后,景帝借此大大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汉朝统一国家的形式得到进一步巩固。

为了使百姓都能有地可种,以提高农民生活,景帝及时地调配了人口和土地。他改变了当时不准百姓迁移的政策,允许百姓从土地少的地区迁移到土地多的地区,一能开发土地资源,二也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景帝还下令将田租减掉一半,也就是将十五税一降到了三十税一。为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景帝也很节省,在位时他极少兴建宫殿楼阁。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劝农桑。”

公元前141年,景帝在位16年去世,终年48岁,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30里处),谥号“孝景皇帝”。

文、景时期,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使凋敝的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恢复,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富庶丰足的景象:“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史记·平准书》)“文帝和景帝在位共36年,继续执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是西汉社会经济上升的时期。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者自倍,富厚如之’。‘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增殖’。史书上甚至记载说:到了景帝后期,汉王朝国库里的钱多得堆积如山,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满了,粮食多得堆在露天,以至腐烂不能吃了。‘汉兴,扫除顽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十六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史称‘文景之治’。”(《中国通史》)

5.和亲休战,边疆平定

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后,大汉朝与匈奴开始施行和亲政策。此政策经过惠帝、文帝、景帝三朝后才有一个简短的结束期,汉武帝施行的强硬态度与果敢出击,大汉势力扶摇直上。汉武帝死后,继承者们懦弱无能,重新开始以和亲来巩固边疆。对于大汉“以和亲、图休战”的政策,后来者对此颇有非议。“和亲”可能被很多人视为一种“侮辱性的行为”,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以牺牲一人的利益,短暂地赢得相对和平的不是办法的好办法。

公元前199年,刘邦从宗室中挑一女子,以公主身份嫁给冒顿单于,从此拉开了和亲政策的序幕。刘邦死后,惠帝(刘盈)即位,匈奴更加猖狂,冒顿单于致书吕后,要远游中原,娶吕后为妻。吕后大怒,要发兵击匈奴,丞相陈平劝谏,平息怒火,说当时高祖在的时候都不能打败匈奴,现在新皇帝刚刚即位,一切都处于磨合时期,怎么能够抵抗匈奴呢?这件事我们只能是忍了。当然,吕后不能嫁给单于,单于也不敢真来中原瞎逛。而是吕后写了一封书信,婉言谢绝,单于也是修书一封,勉强认错。此事不了了之。但仍然施行和亲之策。

惠帝、文帝、景帝三朝都是处于劣势,不过通过和亲,边疆达到了“终景帝世,时时小入盗边,无大寇。”(《汉书·匈奴传》)汉朝经历三代,此时匈奴单于也有变化,先是冒顿单于死,他的儿子稽粥即位,号老上单于。老上稽粥单于死后,他的儿子军臣立为单于。军臣单于即位四年后,正是文帝死景帝即位的时候,赵王遂欺主年幼,联合匈奴反叛汉朝,景帝平定赵王,匈奴也没继续行动。从此以后,景帝给军臣单于恢复和亲并通关市。文、景帝先后在公元前174年、公元前156年和公元前152年将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西汉在“和亲”的同时也开放“关市”,准许两族人民交易。匈奴人得到汉朝的铁铜器、丝絮、金帛等物品,汉人也从匈奴人手中换回所需的马匹牛羊等牲畜以及大量皮毛、毡球等物品。

汉武帝即位了,汉朝隐忍多年的怒火终于爆发。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武帝派细君公主下嫁昆莫(乌孙王号)猎骄靡。汉武帝对这次联姻非常重视,赠送的嫁妆极为丰厚,“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汉书·西域传》)汉武帝这次和亲可不简简单单地为了和亲,而是要联合乌孙共同袭击匈奴,为的是寻找一个战争同盟者。所以说,这次细君公主的和亲,政治性更强一些。细君公主是个多才多艺女子。据说她是乐器琵琶的首创者,另外她还做过一首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旗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一位多才多艺的公主肩负着联姻的重担,看出汉武帝志在必得的坚毅心怀。皇天不负,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连战连捷,加上匈奴内部内讧不断,终于把匈奴打得主动求饶和亲了。

公元前60年,虚闾权渠单于死。因继位问题,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五单于争立”的局面(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籍单于、屠耆单于和呼韩邪单于),最后呼韩邪单于稽侯珊按世袭制与习惯继位。而此时,其兄左贤王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呼韩邪看到北有郅支,南有汉朝,东西属部早已叛乱瓦解,如不归附汉朝,将有两面夹击的危险,若归汉还可借助汉朝力量与郅支抗衡,徐图恢复。于是,他采纳了左伊秩訾王的建议,便于公元前51年入汉觐见汉宣帝,表示归附中央,尊崇汉天子。宣帝颁发黄金质的“匈奴单于玺”,承认他是匈奴最高首领,确定匈奴政权隶属于汉中央的藩属地位。此外又赐予大量的珍贵礼物,并先后调拨谷米,救济匈奴民众。

公元前33年(元帝竞宁元年)正月,呼韩邪入汉朝见天子,表示愿与汉结亲。元帝遂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嫁给他为妻,号昭君为“宁胡阏氏”。呼韩邪附汉是汉匈两族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结束了汉匈150年来的战争状态,使之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汉王朝“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大汉王朝除了运用和亲与战争并用的外交手段结交匈奴外,与其他各周边王国或远距离国家的外交手段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方式并存,丰富了外交实践。大汉的外交手段除军事外,主要依靠的还是政治手段,比如通过政治交往、皇室沟通、使节往来,而密切两者间的关系。大汉在西域的行政设置,派遣张骞、班超及甘英出使西域、中西亚及罗马等地,即为政治外交的例证。除此之外,产品贸易互通则成为大汉与西域、中西亚及罗马等地进行外交往来的主体。这种产品的互通有无,不仅丰富了大汉的经济生活,而且传播了中国物质文明在西方的影响,如造纸文明、纺织文明等。外交手段的多样化,便于了大国外交策略的选择权,灵活了大汉的对外战略手段。

大汉的外交史册中,最具价值的当是“汉通西域”的大事。汉朝对于西域的政策主要有联合抗匈,建立军政组织加以管制两种。汉时所称的“西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西域包括今新疆地区及中亚、南亚、西亚乃至罗马帝国等地。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包括我国新疆地区及哈萨克斯坦中东部地区一带。汉朝打通西域,不仅仅为自己打击匈奴寻找到了战争盟友,同时也为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打下坚实基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很好的明证。

我国南方及东南沿海在历史上为“越人居住区”,秦始皇时曾在这些地区设立郡县,以加管理。但随着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当地官吏和贵族分别建立了政权。汉初以来,共有三个政权,即东瓯(治所在今浙江温州)、闽越(治所在今福建闽侯县)和南越,合称“三越”。对于这些南越政权,从汉武大帝时的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起,至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止,汉军经过二十多年的征战,终于攻破南越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彻底消灭南越政权。汉廷将其地分置为九郡,促进了我国东南地区民族之间的融合,有利于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征服南越之后,则有利于中国与南洋、印度之间海上交通及贸易的发展。

大汉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大力开发,一方面扩大了中国的疆域(自此后,历代的疆域虽有局部的变化,但大体上是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疆域的扩大,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更多地加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经济与文化成果,推动了中华文明历史的多样化发展。而对于南方、东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开边拓疆,更为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本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国家的关系开展提供了方便。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汉初年,由于时自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加上随后紧接着的达五年的刘项“楚汉之争”,从淮河流域至黄河流域,无论是盛世大秦的国都咸阳,还是自古富庶文明的中原,均处于兵火战乱之中,生民逃乱,田野荒芜,人畜残存,一片凄凉乱世的景象。史书记载:高祖年间,皇帝的御用马匹竟然全国难以寻找到两匹“同色之马”,三公九卿也只得乘“牛车”而行公务。由此可见当时的民生凋蔽。面对这种极端穷困,可谓一穷二白的现实经济困难,西汉王朝审时度势地制定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一改大秦的重刑思想,大行“黄老之政”。并经文景两朝的国策继承,从而增强了国力、稳定了汉室江山。大汉这种清醒面对现实国情,初立国而行仁政的治国安民之策,几乎成为中国历代开国之君统统务实借鉴的驭国方略,为各自的王朝兴起奠定初始的政策基调,以恢复战乱后的民心与元气。

刘邦立汉,后世先后承传四百多年,在不断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汉室儒化,逐步形成了独具大汉王朝特色的历史风尚。大汉既继承了自成周源起,并经春秋孔孟播传的王权礼制,也扶正了由董仲舒所立而容纳百家(主要为道、法两家)的新儒学,在政治制度与社会道德文明的一脉相承中,逐步使儒家政治定为正统,从而使中华政治文明自汉制即起有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