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17548100000024

第24章 春天来临

1976年,龙年。这是共和国的第27个年头,“文化大革命”的阴霾还笼罩着中华大地。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如果说要找寻一个年份最能作为历史切面,以观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的话,非这一年莫属。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阖然长逝;

——7月6日,朱德委员长与世长辞;

——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主席久病不治,驾鹤西去。

共和国的几位主要开创者,竟然都在这一年先后去世,全国人民接二连三地听着哀乐,扎着白花,心怀恐惧,感觉“天塌下来了”。

无有独偶,这一年的自然界也是“天崩地裂”:

——3月8日,吉林发生极为罕见的陨石雨。陨石在离地面19千米左右的空中爆炸,3000多块碎石散落在永吉县境内,其中最大的陨石重1770千克,成为“世界陨石之最”。

——5月29日,云南西部接连发生两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人员死亡、财产损失惨重。

——两个月以后的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唐山被夷为平地。

一切都昭示着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惊心动魄,噩梦之前最后的疯狂还在继续。

清明的花圈如皎月,嫦娥感慨同悲切。4月4日,清明节,约有200万人云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拥护邓小平,控诉“四人帮”罪行,抒发“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压抑。第二天,人民群众自发的悼念活动遭到“四人帮”的残酷镇压,“四五”运动爆发。“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营造了思想氛围和群众基础。10月,国庆刚过,“四人帮”被一举粉碎,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破产,几百万群众又一次涌向天安门广场,欢欣鼓舞地迎接“第二次解放”。

噩梦醒来是清晨。一年后,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把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提出了重视科学,振兴教育的方针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召开一次全国性的科学大会势在必行,于是中央决定在来年春天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推动科学技术的改革发展。1977年10月6日,林为干第一个孙子出生。伴随着孙子出生的好消息,林为干还接到了出席科学大会的通知。正在从沈阳回成都的火车上的林为干心潮澎湃,欣喜之余,为孙子取名为林通,既是对收到科学大会通知的纪念,还是对浩劫重生的国家和科学事业的寄望,希望国家的发展从此步上畅通平坦的大道。

这是个阳光灿烂的春天,它属于全国战斗在全国各条战线上的人们,也属于像林为干这样的科学家,这是一个科学的春天。通过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推动科技教育改革,全面推动全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改革之初,科学领域当仁不让地成为改革的突破口。1978 年 3 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正是推进科学技术改革的重大举措。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林为干出席了这次大会。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所做的讲话,林为干记忆犹新。邓小平在讲话中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而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打碎了“文化大革命”以来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科学家的科研教学积极性。

会上,林为干的“微波理论与技术研究”与刘盛纲的“环圈结构理论”,古天祥等研制的“H602 毫赫计数器”,王同熙等研究的“移动散射时频编码分集体制及试验样机”,高家彭等研究的“无线信息接续传输设备”,薛荣华、郭宗祥等研究的“无线电遥测遥控系统”6个科技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在会上,林为干见到从各地前来的不少同行和同学,又见到许多久别的亲人,激动异常,从此开始了他的“科学的春天”。

伴随着科学大会的召开,一件件教育科研喜事接踵而至。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研究生的招收;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单位,林为干也顺理成章地被评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了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由谢立惠任主席,林为干和顾德仁任副主席。1978年,国家实施学位制度以来,林为干领衔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被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在当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点,1981年又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博士点,1985年则成为国家首批建立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