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走出迷惘:增强你的人格魅力
17568500000010

第10章 在爱情的旗帜下

恋爱,是青年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甚至可能是人生最华彩的乐章。

恋爱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这门课学好了会一生幸福。这门课学不好,所受的打击也是很沉重的。

在爱情道路上,有鲜花也有陷阱。让我们对它作一个分析吧,好让涉足爱情的人有所借鉴,不至于落入陷阱。

一、为何走上爱情之路

每个人都要恋爱,但是恋爱的动机或原因却是因人而异。对具体某个人来说,也不是只有一个动机,而是两个或多个动机共同驱使他(她)走上爱情之路。

性的欲望是动机之一。当一个人生理发育成熟,必然会产生性冲动和性欲望。在性欲驱使下,以及对性和异性的巨大的好奇心,使得青年人会渴望与异性交往,渴望恋爱。

再有,是对恋爱的向往和好奇。读过许多恋爱故事书,看过许多爱情内容的电影,少男少女们不禁会想:如果我是恋爱故事的主角会如何?爱情的滋味到底是什么样子?

还有的人是靠爱获得情感的寄托。比如,离开家庭后,希望得到一个异性的关心和抚慰。

有的人是出于证明自己魅力的目的,通过恋爱,让别人看到自己很有本事。有的人是出于功利目的,看到一个条件好,对自己的未来有益的异性就要争取得到……

说起来,大家都说是爱情。而实际上,恋爱的动机目的差别很大,情感的性质也差别很大,从最美好的到最丑恶的,无不使用这同一个名词。因此,在你将要恋爱时,务必先要睁大眼睛去看清:他(她)为什么要恋爱?

二、恋爱与自我的发现

青年人恋爱的时期也正是他们试图发现自我、理解自我的时期。因此,他们也就尝试着通过恋爱去发现和肯定自我。

由于恋爱是一种极亲密的关系,在恋爱中人们对自己最开放,在恋爱中与恋人之间最接近,而且恋爱时情感也很投入,因此恋爱最能暴露出一个人的内心,最能展现一个人的种种特点,所以恋爱也的确是发现自我的一个重大机会。

你人格中的种种优点和弱点,都会因恋爱而显示出来。如果你有潜藏的情结,在恋爱时它们也会出现并产生影响。你有可能通过恋爱,获得了对自己的正确的认识,这对你的一生都有益。你也有可能在恋爱中得到了一种歪曲了的自我形象,这也会贻害不浅。

因此,要慎重对待爱情,不可以玩火。爱情中的错误会牵连到人格的其他方面。

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人们靠爱来肯定自己。如果这种爱成功,人们就会增加对自己的信心,失败则会使人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损害。

三、恋爱与人生意义

青年时期正是一个人试图寻找人生意义的时期。有部分人就把爱情当成了人生的意义。著名诗人徐志摩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恋爱时,把恋爱作为人生,作为理想,甚至把它作为一种宗教来信仰。

像这样以爱为人生意义的人,在初恋女性中有很多。这是因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男人应该投入到事业中,而女人则应该投身于爱情。无数的浪漫故事,通过书、电影,通过种种方式把这一观念渗入到人们心里。

因此对许多纯情少女来说,爱情是她的全部人生,一旦她决定爱,就会全身心投入。此时,对方实际上成了一个偶像。与其说她爱他,不如说她爱着“爱情”。

有些更实际的女人也把爱情当作事业。有人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些女人认为,嫁给一个有地位、有财富、有能力的男人,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这样做,比自己流汗出力去工作不知道省多少力,因此,女人的事业,理所当然应该是“俘虏”一个优秀男人。

恋爱确实可以让你看到人生的美好,让你感到人生有意义。但是,把人生意义全部寄托于爱情,却是一种危险的而且是不恰当的做法。这会使人恋爱时的态度不恰当,而且一旦爱情失败,所遭打击也会很重。把爱情当事业,想靠嫁人获得一切实利的人,肯定难以得到真正的爱情、幸福。

四、爱情是盲目的吗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坠于情网中的人,我们似乎不得不承认那句话:“爱情是盲目的。”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人人都看出,那个男人对她并无真情,只是欺骗她、利用她。这个男人或品行恶劣,或懦弱无能,或者早已为人夫而只不过想占点便宜。但是当事的女孩却以“虽九死而其未悔”的态度一往直前地投向他,不论是谁劝告,她都不会接受。父母的反对,更激发了她抗争的力量。这个女孩并不笨,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她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却一点看不明白。就算对方用最拙劣的借口告诉她:“我不能离婚。”或者一次次骗她:“我马上要离!”她也不能识破他的欺骗。

也有男孩这样地爱着女孩。虽然别人都看出了这个女孩靠不住,在欺骗他,耍弄他,看出这个女孩的种种缺点,而他却仍旧坚信,这个女孩是最完美的。

为什么有些时候,爱情会如此盲目呢?

这是因为恋爱时很多人闭上了眼睛。闭上了眼睛的人就是盲目的。当然,这里所谓“闭上了眼睛”指的是闭上了心灵的眼睛。

为什么要闭上眼睛呢?因为闭上了眼睛就可以幻想。在幻想中,恋人可以变得完美无缺,爱情可以变得无比动人。

许多人自以为在恋爱,实际上不过是在幻想恋爱。他(她)把自己的幻想投射到恋人身上,于是恋人似乎带上了一个光环,变得美丽无比;把幻想投入恋爱过程,于是这个恋爱也变得美好无比。他们爱的其实并不是男(女)友,而是他们心目中的男(女)友而已。

在《飘》(又译《乱世佳人》)中,女主角郝思嘉在经历了多年爱的痛苦后,才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他这个人实际是不存在的,除非在我自己想象里。我所爱的那件东西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上并没有那种东西。我自己做起一套美丽的衣服,就对它爱起来了。当卫希礼骑着一匹马儿来——那时他还是很漂亮的,跟现在完全两样的——我就把我这套衣服给他穿上了,不管跟他合身不合身。而且我不愿意看他这人到底怎么样。我一直爱着我自己那套漂亮的衣服——我实际并不爱他。”

检验你的爱情是幻想还是真实的,不能只看感情是否强烈,幻想中的爱情有时会十分强烈,会如同烈火洪水一样把人卷入其中。检验你的爱情是幻想的还是真实的,也不能只看你自己是否投入,因为人对幻想也可以做到十分投入,不顾生死。较好的检验方法是:第一,看你是否了解他,特别是能否发现他的不足。真正的爱是相互理解的,而幻想式的爱却不是这样。你对对方并不了解,感到对方很神秘,而这种神秘更激发了你的情感,这就说明你的爱可能只是种幻想。第二,分离时的反应。不论是真爱还是幻想的爱,在分离时都会加强。但是幻想的爱在分离时加强得更明显。当你发现你最爱他的时候总是在和他分离时,当你发现在一起时间稍长,你就会感到厌倦时,这就说明你的爱情之中有很多幻想成分。因为在分离时,幻想是最方便的,最不容易被现实打破,“我想他有多好,他就有多好”。

假如你发现你的爱是幻想式的,你也不必马上与对方分手,因为的确也有许多爱是从幻想开始,最终发展为真爱的。但是这需要你逐步睁大眼睛,去了解对方,发现对方。如果你发现对方虽然不像幻想中的那样十全十美,但仍旧是个很好很适合你的人,一段真正的理智的爱情也许就会由此开始。如果你发现他只不过在欺骗你,而没有动真情,你就应该冷静地了结这段虚情了。

五、美女与野兽

大家都听说过美女与野兽的故事吧,一个美女爱上了一只野兽。这只残暴凶狠又冷漠的野兽因此变成了一个王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时可以看到,美女投身给了一个野兽一样性情的人。这些女孩的心里,也是抱着把野兽化为王子的愿望,可惜的是,却很少看到哪一只野兽变成王子。

为什么许多美女喜欢爱野兽呢?因为她们相信野兽会变成王子。

为什么她们不去寻找真正的王子,找那些善良、热情的男子,而偏偏要改造野兽呢?因为她们想寻找挑战。正如男人们喜欢爬最高的山,过最深的河一样,她们喜欢在爱情中寻找挑战。假如把一个最坏的男人改造成了王子,这不正可以证明她们的魅力,她们的爱是多么不一般吗?

让一个懂爱的人爱上她,这很容易。让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爱上她,这很难。人都是重难而轻易的。容易得到的东西不去珍惜,却去追寻难得到的东西,这是人的习惯。

可是,我们要提醒热恋中的姑娘们,改造一个人几乎总是要失败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然会有改变成功的例子,但是条件是那只“野兽”自己也想改变。如果他不想改,你的努力几乎是无济于事的。

记得有句歌词是:“曾经以为我会是你浪漫的爱情故事唯一不变的永远。”歌词虽很拗口、晦涩,却也道出了一片痴情。但是,我想那个男人的心实际上是很冷漠的,他只是在玩弄爱情,而歌中的女孩却想改变他,把他变成懂得爱而又专一的情人。这几乎注定是要失败的。那个男人也许还说不上是野兽,只不过花心一些,但是他不是她所能改造的,这一点却几乎是永恒的。

不知有多少女孩以为“她会是他唯一不变的永远”。但是她们都失败了。而歌中的这个女孩又冲上去了。我想问她:凭什么你会是他唯一不变的永远?凭什么?你更美,更善良,还是更肯投入?

有这样一种说法:“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吃透了女人的心理,有些野兽型的男人便刻意强调自己的“兽性”,故意表现冷漠,表现凶狠,表现邪恶,表现花心,表现一切不良的行为;然后,偶尔表现一下他们也想改变为王子,但是需要一个美女帮助。于是美女就急忙去帮助他,却不知她正好落入他的圈套,成为他的新猎物。

聪明的美女却不入这个圈套,她们只去寻找懂爱的人,不去当野兽们的救世主。

六、女孩子就是女孩子

女孩子就是女孩子,这本不必说,但是在生活中,却有很多男孩子不把女孩子当女孩子。他们要么把女孩子抬得太高,把她们看成女神,看成公主;要么把女孩子贬低,把她们当成轻浮女子,甚至是玩物。

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因为男人或多或少受恋母情结影响,把一部分女人看成母亲化身,像女神公主一样完美,却又高不可攀。而且,在内心中认为这类女性是无比纯洁的,纯洁到了没有性欲,如同小孩子心目中的母亲一样。他尊敬这类女性,依恋她,但却不能和她建立适当的关系。

很多男孩子面对女孩时极为羞怯,不敢交往,紧张害怕,他们心中无比爱慕却不敢有所表示,往往正是因为他们把这些女孩看作女神了。对她,他不敢有丝毫轻浮或冒犯,因为他认为她无比美好纯洁,以至于自己这“须眉浊物”根本配不上她,更不应对她有性的渴求。他们却不知道,对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而已,并非完美,并非高不可攀,也并非没有性的渴求。

同样,受恋母情结影响的男孩子也有性欲。但是,他不敢对所爱的“女神”有性冲动,就只好把性欲转向另一些女性,那些条件差一些的女性。他不会把她们看作是母亲的化身,不会看作是女神,因此他可以对她们有性欲。但是在内心中,他又不爱这些女孩,这不免让他轻贱自己,同时也轻视这些女孩。因此他会在心中贬低这些女孩,把她们看作是轻浮下贱的女子。

受恋母情结影响的男孩把情和爱分开,对他爱的人,他不能充分表达性,因此,这会让她不满足。对他不爱的人,他会想猎艳想弄到手,但是他却不会对其付出真爱,因此也会让她受损害。因此他难以和一个女孩建立一种真正的、灵肉合一的爱。

这种男孩的人生任务就是摆脱恋母情结。具体做法是:首先,审查自己的女性观,从中分辨母亲的影响。

你可以试着写两个表,一个是母亲,一个是你爱的女性。试写这两个人各有哪些性格特点,然后再加以比较。你母亲和你爱的女性性格相似点越多,证明你的恋母情结越重。

审查后,对自己进行认知作业,告诉自己:“我选择女友时受到恋母情结影响,我希望能消除这种影响。”“我将不用母亲作标准来衡量女友。女友与母亲的不同之处,不一定是缺点,与母亲相同之处也是女友自己的特点。我不把她作为母亲化身去爱。”“我的女友是有性欲的,这不是不纯洁,而是人的正常特点。我对女友有欲望也不是不纯洁,而是正常心理。”“我的女友不是母亲的化身。”

另外,还要告诉自己:“有恋母情结的男孩在内心中缺少独立意识,因此他会依恋母亲,而他只有摆脱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才能在心理上断乳,成为一个成熟的男性。”

在生活中,他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立。这样,他就可以削弱或消除恋母情结,从而消除与女孩交往时的心理障碍,消除错误的性心理,从而建立良好的两性关系。

恋母情结使男孩显得柔弱,而消除了恋母情结,他将更有男人气。

七、失恋心理分析

失恋,是青年这一时期最常见的,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创伤,轻则心灵受创久久不得平复,重的话甚至会造成自杀或杀人的严重后果。

失恋是痛苦的,痛苦得会让人失去理智。但是,为什么失恋会这么痛苦呢?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可问的,失恋当然痛苦,失去爱怎么能不痛苦?

实际没这么简单,失去爱当然会痛苦,但是仅仅是因为失去爱,人不至于痛苦得那么强烈。引起失恋痛苦的还有其他原因:

(一)戒断反应

当一个烟鬼、酒徒突然戒烟戒酒时,他们会很难过。原因是,他们的身体习惯了尼古丁或酒精的刺激,突然没有了这些东西,身体必然会一时难以适应。吸毒者更是如此,刚戒毒时,他会痛苦得死去活来。

刚失恋时,人也有戒断反应,这会让人很痛苦。有人说:“我痛苦正可以证明我失去的是多么伟大的爱情。”遗憾的是,这是不能证明的,因为不伟大的爱也一样会带来戒断反应。这和吸烟者相似。

科学家发现,男女相亲昵时,脑中内啡肽含量增加。内啡肽是种类似鸦片的化学物质,可以使人产生快感。失恋时,内啡肽含量突然变化,使人心情痛苦。如果失恋很突然,戒断反应会很强;如果失恋是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戒断反应就弱。

假如你是个失恋者,一定很痛苦。你要先想想这个恋人对你来说是不是好。如果你发现,你明知他(她)不好却又离不开他(她),想去找他(她)重修旧好;你发现你怨恨他(她)但离开时却又痛苦。这时,你要提醒自己这是戒断反应,要顶住,就像戒酒甚至戒毒的人一样,坚持顶住就是胜利,戒断期过去以后,痛苦就会渐渐减少。

(二)自信心受损伤

失恋让人痛苦的另一原因是它挫伤人的自信心。一个异性不爱你,这很容易让你认为你自己不可爱、不优秀、不值得别人爱。

何况当你质问“为什么你要离开我?”时,你的恋人还不得不找出理由来,说你这里不理想,那里有缺点,这更是对自信心的沉重打击。

因此,失恋的人不仅失去了一个恋人,还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获得爱的信心。“我怀疑还有没有人会来爱我”,这是一个失恋女孩的话。

失恋会使人愤怒,因为失恋者会认为对方在贬低自己,但是更不幸的是有些失恋者不会愤怒,他(她)们把火引向了自己,为此自责:“一定是我不够好,所以他(她)才离开我。”这种思想对自信心挫伤极大。

一次严重的失恋,会使受伤者很长时间不能去爱,因为受伤者已怀疑自己能否被爱,或是否有能力去爱。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失恋者会回避异性,或者虽然仍旧和异性交往,却不敢轻易地恋爱。大龄未婚者中,有很多人是因为一次失败的恋爱而蹉跎了青春。

还有些失恋者会“狂热”地恋爱,一个又一个地换情人。他们认为自己有了人生经验,懂得了不能太痴情的道理,在新的恋爱中绝不过多投入感情。表面上看,他们仿佛是自信的,但实际上,这也同样是不自信。他们正是由于内心不自信,才需要通过不断征服异性来证实自己。他们虽然风流韵事很多,但是却并不敢投入真情,所以他们也同样是不敢去爱。

(三)情感的执著

大多数失恋者会在内心中将情感执著于对方。“想要忘记你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在歌里似乎很浪漫,而在生活中却并不浪漫,而且不可取。

执著是因为不相信会遇到新的爱,所以才抓住旧爱不放。在内心中,“原始人”只相信他亲身体验过的事物。他体验过爱这个人,没有体验过爱别人,因此他不相信他以后还会爱别人。他会说:“我再也不会爱任何人了。”你可以告诉他:“天涯何处无芳草。”他也会同意这种观点,但是他的心中的“原始人”却觉得:“这是我遇见的唯一‘芳草’,我要抓住这根芳草。”

执著还因为有“未了”的事,对他(她)的爱恨没能表达,心里念念不忘。有个女孩爱上一个人,投入了大量感情,而对方却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按道理说,当她发现了这一点就应该马上离开他,但是不,她说“种瓜怎么也要得一粒豆吧”。所以她继续努力,继续付出,想得到“一粒豆”的真情回报。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她种瓜怎么可能得到豆?她只是继续给一棵死瓜秧浇水而已。

爱情的执著颇似赌徒的执著,输了不服,不肯离赌场,要投入更多的钱以求翻本,结果却往往输得更惨。“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吧!”这种心理,往往最害人。

越是在恋爱中投入多,而得到却很少的,越是不愿放弃,越是会执著,越是会投入更多。这就好比一个人投资某项目已经赔了大量钱,他反而越要往这项目上投钱。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越是那些玩弄感情的人,越有人执著地爱他(她)。

(四)认知上的执著

和情绪执著伴生的,是认知执著。我们常常见到,一个女人(或男人)被骗被利用又被抛弃,却仍无怨无悔地爱对方,坚信对方是爱她(他)的,是善良的,等等。

为什么呢?

骗子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如果你骗了对方少许钱,对方一旦发现就会把你抓住,就会恨你。而如果你骗了对方一大笔钱,对方就不会说你是骗子,反而会替你掩饰,除非掩饰不住另当别论。因为被骗者不愿面对“自己被骗惨了”这个事实,觉得有伤自尊,因此宁愿继续自欺欺人。

八、送你一杯忘情水

假如你不幸失恋,你可以采用心理学技术,减轻痛苦,让伤口尽快愈合,消除不良影响和执著,从而有能力在未来得到新的爱。

(一)情绪宣泄

一个男孩失恋时似乎十分冷静,他平静地接受了对方的回绝,然后平静地分手继续自己的生活。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胃痛、头痛、烦躁失眠,找不出任何原因。

如果这个男孩当初恋爱时不很投入,他的冷静还可以理解,相反,他当时爱得很投入,为什么他会那么冷静呢?因为他努力克制自己,压抑了情绪。他想让自己“想得开”,也自以为想开了,自以为已经把这件事忘掉了。但是实际上,他并不是没有不良情绪,只不过,不良情绪是被表面的冷静掩盖住了,在以后总有一天它们会爆发。被压抑的情绪永不会自行消失,这个男孩后来无端的胃痛、头痛、烦躁失眠,都是那些被压抑的情绪未能释放出来的表现。

用句俗语说,“雪地里埋不住死孩子”,不良情绪就是死孩子,表面上的冷静就是雪。

前边讲过,当哭而不哭,情绪就会郁结。因此,失恋时第一件当做的事就是宣泄。所谓宣泄,就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如果悲伤,就放声痛哭,不要怕失态;如果愤怒,就大喊大叫,而不要装得若无其事;如果不甘心,就大声喊“我不甘心”。

恶劣的情绪一旦宣泄出来,心情就会真正地平静下来,就不至于转移到躯体上了。

(二)认知重塑

应用前面所讲的认知重塑法,塑造正确的认知,防止偏差认知固着在心中。失恋时容易产生的偏差认知有:

1.爱得越深心越痛。

正确的认知是:爱得越深入越敏感,也许会更快乐,也许会痛苦,爱不是总和心痛在一起的。

2.爱是危险的,我还是少爱的好。

正确的认知是:如果我更懂得爱,危险就会减少。溺过水的人仍旧坚持学游泳胜于逃避江河。要学会识别什么人是该爱的,什么人是不该爱的。

3.男人(或女人)没一个好东西。

正确的认知是:我遇见了一个不好的人,我以后会遇到好的男人(女人)。我要思考的是,这个伤害我的人有什么特点?如何判别?我以后不再爱像他(她)一样的人。

4.我不够好,所以被抛弃。

正确的认知是:他(她)离开我有他(她)自己的原因。也许他(她)从来不能长久专一地爱一个人,也许他(她)需要的人和我不是同一个类型,也许他(她)发现不了我的长处,也许他(她)看出我好因此而感到自卑……他(她)离开我不能证明我不够好。

5.不会有人再来爱我了。

正确的认知是:这句话毫无根据。

6.不会再遇上这么好的人了。

正确的认知是:这句话也毫无根据。只要你站出来客观地看,你就会看到,天下之大,出色的人比比皆是。

7.真爱一生只有一次,我不可能再去爱别人。

正确的认知是:许多人之所以没有第二次爱,是因为他(她)们一直没有走出第一次爱的阴影。如果走出了阴影,他(她)就可以爱第二次。

8.我痛苦证明我对他(她)的爱不可改变。

正确的认知是:不能证明。有许多因素会带来痛苦:戒断反应、自尊心受挫、在恋爱中损失太重……所以,我未必真的像我以为的那么强烈地爱着他(她)。

9.我不能放弃。只要继续付出感情,或者只要恳求他(她),我就能重新得到爱。

正确的认知是:如果对方不再爱你,你能挽回的余地是很小的。继续付出感情也许会继续被“剥削”,恳求也许反而会被轻视。

10.生活已毫无意义。

正确的认知是:现在有“无意义感”是正常的,但是我恢复之后,我仍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好。爱不是生命中的全部。况且我也可以再一次爱。离开一个不该爱的人正可以让我有机会去爱一个值得爱的人。

类似的偏差认知还有很多,都可以一一用正确认知来代替。

认知重塑要反复进行才会有明显效果。

认知重塑应在情绪充分宣泄后进行。

九、爱与嫉妒

1992年,上海发生了一起毁容案。作案者李兴华把一瓶硫酸泼到了女友潘平的脸上。虽然他马上就冲水抢救,又急忙去叫人救她,但是仍造成了潘平脸部严重灼伤的后果。

李兴华去自首,被判死刑。这个案子当时轰动了上海。

由于嫉妒,一个人犯了死罪。

嫉妒是恋爱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要出现的情绪。当恋爱中的一方看到恋人和异性有亲近的行为时,都会产生嫉妒。嫉妒与争吵,是恋爱中最主要的不和谐音之一。

关于嫉妒,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有爱才有嫉妒,越嫉妒越说明爱得越深。

有爱的人的确会有嫉妒。爱一个人自然不愿意他(她)与别的异性过于接近。如果不论对方做什么都不嫉妒,只能说明他(她)在自己的心目中并不重要。但是,是不是嫉妒都是由爱引起的呢?是不是嫉妒和爱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呢?结论是否定的。

超出常态的嫉妒,都不是因为“爱得太深”,而是因为嫉妒者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自卑感。莎士比亚笔下的嫉妒者奥塞罗因嫉妒杀害了妻子。在外因方面,是因为有人造谣;在内因方面则是因为奥塞罗有自卑感。他因为自己是摩尔人,有黑人血统,而妻子是一个十分美丽的白人姑娘,他受种族偏见影响而自卑。

自卑的恋人们极易把对方偶像化,把对方想得极为完美,因此夸大了别人来争夺的可能性。自卑使他们认为:恋人随时都有可能抛弃自己这个并不出色的人,而去找另一个人,因此产生恐惧担心。如果这时有一些事激发了嫉妒,恐惧与担心的情绪就会把嫉妒情绪放大好几倍,从而造成强烈的愤怒。李兴华也是这样,他把潘平看得极高,因为自己是一个操作工,祖籍是江北人(在历史上,江北人在上海受歧视),所以他也很自卑。

如果一对恋人中,一方有自卑感或条件远低于另一方,他(她)就很容易成为嫉妒情绪的俘虏。

另一个问题就是一种不公平感。如果一方在恋爱中付出很多而得到很少,他(她)就更容易嫉妒。李兴华说:“与潘平恋爱两年十个月,可以说对她百依百顺。我和她都住单位宿舍,只要她来个电话,哪怕是在上班,我也会请假到她那里去,陪她外出、打牌或看录像。一日三餐几乎都是我预先弄好。”由嫉妒产生的是一种怨恨,其潜台词是,“我对你这么好,你却背叛我,你太不义了”。

心理学家指出,嫉妒者把嫉妒说成爱是一种自我辩护。许多人只看到嫉妒中包含了爱,却没看见也包含着恨。一般说来,在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中,几乎总是有不纯的动机: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子女报答等。同样,恋人在嫉妒中的不纯动机是:过分自卑,对对方不信任,占有欲太强等。最嫉妒的人往往不是付出爱最多的人,而是最自卑的人或占有欲最强的人。

在恋爱中,如果你的恋人嫉妒心很强,你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反省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恰当之处。例如,你自己是否与异性交往时过于亲密,是否有容易引起恋人误会的行为,如果有,就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然后,看一看对方是否有自卑感,如果有,应尽力消除其自卑感,培养对方的自信心。还要建立平等的恋爱交往方式,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不要让对方一味付出,自己一味地接受而不回报。如果对方产生嫉妒时,应充分地解释消除其不安全感。

嫉妒不是爱的证明。没有嫉妒的爱是更美好的爱。不要留恋因自己能让对方嫉妒而产生的满足感和优越感。

十、同性恋:误解与事实

这些年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报刊上提到同性恋,仿佛同性恋突然增多了似的,甚至有人说这是受西方影响,其实同性恋一向是存在的,不是向西方学来的。中国古代关于帝王们有男宠的记载很多。有些时候,文人们也有狎相公(即十几岁的小男孩)的习惯,例如郑板桥晚年就喜欢年少男子。古代人对这种事反倒并不大当一回事。在生活中,同性恋也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他们不说,其他人不知道而已。我参与过一次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过同性恋行为的占将近8%。也就是说,你所在班级如果有25人左右,平均会有2个人有过同性性行为,至少会有一个有过的。所以同性恋行为存在得很普遍,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说到这里,有必要把同性恋这一术语的意义讲清楚:同性恋是以同性为性对象,即男人爱男人,女人爱女人。但严格地说,所谓同性恋者只是那些仅仅对同性有性欲的人,对同性和异性都有性欲的人应该叫双性恋者。双性恋者有同性恋行为,也有异性恋行为。在这里我所谈的同性恋行为,指和同性有性接触。有同性恋行为不一定就是同性恋者,也许只是双性恋者。

不过说到双性恋,又引出一个问题。根据性学研究,大多数人都有双性恋倾向。研究者们说,绝对的同性恋倾向和绝对的异性恋都是很少见的,都只有4%~8%,其余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双性恋倾向。当然,也许会很少,少到自己也未曾意识到,更不曾有过双性恋行为,但是,内心中还是有点这种倾向。

如果按这种严格的说法,把一般人都称为有双性恋倾向者,这和常识太不合了,也不够科学。所以我想,还是这样吧,下面粗略地把人分为三类:爱异性且从没有过同性性接触的人,称异性恋者;偶尔有过同性性行为,但主要还是爱异性的人称有过同性恋行为者;长期有同性恋行为而且很少对异性有兴趣的人,称同性恋者。

谈到这里,我想关于同性恋的一个误解已经消除,那就是关于同性恋行为是否常见。人们误以为同性恋行为很少见,其实它很普遍。

另一个误解是:人们以为同性恋者和别人很不同。有的人认为同性恋者道德堕落,人品恶劣。有的人不这么极端但是也认为,同性恋男子一定是十分娘娘腔,像个女人,而同性恋女人则肯定是男人气十足。

事实上,同性恋者和一般人没有多大差异。如果他不暴露,你不会看出他是同性恋。这些人的道德人品也往往很好。当然,不排除有一些道德人品差的同性恋,可是异性恋者中就没有道德人品恶劣的人吗?有个同性恋组织的男性领导说:“我们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只不过别人爱上了女人,我们爱上了男人而已。”

同性恋男人也未必都娘娘腔,娘娘腔的人是有的,自己认为自己不是男人而是女人的男同性恋也是有的,但那是少数。多数同性恋者知道自己是男人,承认自己是男人,甚至还愿意让自己更有男子气些,只不过他们的性冲动只指向同性而已。

同性恋有一个特点,男同性恋者很少有稳定的性伙伴关系,很少有两个男人像恋人一样长期相处。男同性恋往往是“露水姻缘”式的,今天好明天散,对方的名字也许都不知道,所以男同性恋者的性对象会很多。而女同性恋者却相互很专一,和异性恋者很像,所以性对象很少,也许终生只有一个。

为什么有的人会对同性有“性趣”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原因,有少数同性恋者可能一生下来就带有很强同性恋倾向。也有后天的一些原因,主要的两个原因是:害怕或讨厌异性;青春期第一次性行为是和同性之间进行的。

例如,小胡在七八岁的时候,和同院的小女孩进行性游戏,却被女孩的母亲发现。女孩母亲勃然大怒,责骂他是小流氓,而且告诉了他的家长和老师。家长和老师又都训斥了他。小胡心里从此烙下一句话:“和女孩有性活动是流氓,是要遭到惩罚的。”长大以后,一和女孩接触,他就会想到“流氓”,从而不再敢和女孩来往,青春期的性冲动就转向了同性,于是他成了同性恋者。

还有一些人,是在十几岁时,受年长的同性恋者引诱尝试了同性恋行为,后逐渐陷入其中。

女性同性恋者中有许多本是异性恋者。举一个例子,张小姐本来和别的女孩没什么不同,但是不幸的是,她被一个歹徒强暴了。她没有敢把这件事和任何人说,但是在心中却产生了对男性的恐惧。她年龄接近三十还没有恋爱,后来,在同事的热心撮合下结婚了。婚后丈夫对她又十分粗暴,使她更增加了一份对男性的厌恶,很快她就离婚了。离婚后她回避任何男性,只与女性来往。她的朋友中有一个女孩,娇弱柔顺,对她很依赖,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亲昵……有一次,她俩尝试了同性恋行为,从此她们再也不愿分开了。

同性恋现在已不再被当成变态行为,我们也不要歧视身边的同性恋者。但是,如果一个人由于后天的一些原因而发生了同性恋行为,又十分愿意改变自己,他还是应该而且可以改变的。但这种改变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关于同性恋,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许多不是同性恋的人会怀疑担心自己是同性恋。

在大家不知道同性恋时,两个同性亲密些还没有什么。现在,人们都知道有同性恋这件事了,同性间的友谊一下子有了新的嫌疑。高兴时互相拥抱,平时搂着肩膀,这些本来都没什么。可有些过敏的人就会担心:“我会不会有同性恋?”或者平时和一个同性很要好,在离开时很想念,这本来也很正常,但是也会有人误解。有一个大学生,他和另一个男生很要好。一次,那个男生和别人聊天不理他,他有点不高兴。旁边有个人开玩笑:“你是不是同性恋啊?干什么要总找他。”于是,他吓了一跳,心里想:“我会不会是同性恋?为什么我看到他和别人聊天会不高兴?”从此他天天担心自己是同性恋,心慌意乱,学习也受到很大影响。

这一类事,许多都是杯弓蛇影,都是由于过于敏感、过于担心而造成的。实际上,同性之间友情深厚时,互相想念、依恋是正常现象,不要轻易就以为是什么同性恋。

如果谁担心自己是不是同性恋,可以这样自问。自己有没有同性性行为?次数多不多?如果没有或仅有一两次,都不足以称为同性恋。如果说对同性有感情,只要没有性冲动的欲望就完全不必担心会转化为同性恋。还可以自问:自己对异性有没有兴趣?如果对异性还有足够的兴趣,也可以证明不是同性恋。

了解了什么是同性恋,什么不是同性恋,就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烦恼。

十一、被窝里的“罪恶”

郁达夫的小说《沉沦》中,有一段关于手淫的描写。

“熏风日夜地吹来,草色渐渐地绿起来。旅馆近旁麦田里的麦穗,也一寸寸地长起来了。草木虫鱼都化育起来,他的从始祖传来的苦闷也一日一日地增长起来,他每天早晨,在被窝里犯的罪恶,也一次一次地加剧起来了。

他本来是一个非常高尚爱洁净的人,然而一到了这邪念发生的时候,他的智力也无用了,他的良心也麻痹了,他从小服膺的‘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也不能顾全了。他犯了罪以后,每每深自痛悔,切齿地说,下次总不再犯了,然而到了第二天的那个时候,种种幻想,又活泼泼地到他的眼前来。他平时所看见的夏娃的遗类,都赤裸裸地来引诱他。中年以后的妇人的形体,在他的脑中,比处女更有挑拨他情动的地方。他苦恼一场、恶斗一场,终究不得不做她们的俘虏。这样一次成了两次,两次以后就成了习惯了。”

手淫是性行为的一种形式。它普遍存在于青年人之中,1989年到1990年间的中国“性文明”调查表明,在大学生中,有过手淫的占39%,没有过的占51.5%,未答的占9.5%。其中男大学生的比率要远高于女大学生,男性有过手淫的占59%,而女性仅占16.5%,男性是女性的三倍以上。这一调查虽不包括大学以外的同龄青年,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大学外青年手淫比例不会比大学生少。此调查还表明,每周手淫一次的占手淫者的44.2%,2次的占24.2%,3次的占14.6%,4次及以上的占17%,随着年龄增加,男性的手淫次数逐渐减少,而女性却逐渐增加。

很多青年人为自己手淫而烦恼,1985年《大众医学》开展性医学咨询时,手淫问题的咨询数占所有问题的首位。十年以后的现在,仍旧有许多青年人在心理咨询时提到手淫带来的巨大困惑、烦恼。

咨询者的烦恼有二:一是手淫的负罪感,二是对手淫危害的恐惧。

很多人认为手淫是罪恶,正如前边所引的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他们认为手淫是邪念驱使下的行为,是肮脏的,下流的。更何况在手淫过程中往往伴有性幻想,要幻想与某某女性有性行为,更使他们自惭太下流污秽。他们感到有罪,却又克制不住自己,这种内心冲突自然会让人烦恼。

消除这种烦恼的方法格外简单,那就是改变认知,承认手淫不是罪恶。如果说手淫有罪,那么,有不知多少人都成为罪人了。因为在一生中,几乎每个男人都曾有过手淫,女性手淫的人数也很不少。此外,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只有伤害了别人或危及社会秩序的行为才可以称为罪恶。手淫只不过是在被窝里悄悄进行的活动,不会伤害到任何人,又怎么可以称之为罪恶?

在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后,性的需要越来越强。而在现代社会,婚姻年龄越来越推后,性的需要总要想办法去满足,而和其他方式相比,手淫可以说是一种危险最小的行为。

认为手淫是罪恶的人往往以为“别人都不会这样”,事实并非如此。

有的人的性幻想对象是他心目中不可亵渎的女性,从而有负罪感。实际上,只要去想想,有罪与否应该看行为而不是看脑子里的想法,就可以不那么有负罪感了。也许有不少人都幻想过杀人、放火、强奸等罪行,但是他们并没有真的去做这些事,因此,他们也就不是有罪的人。如果手淫者负罪感太强,他可以把幻想对象换成另一个人,也就可以减少很多烦恼了。

除了负罪感外,手淫者往往会感到恐惧,害怕手淫对身体有害。这是过去不正确的宣传害了青少年。曾几何时,许多医生们还宣扬手淫有害身体。在十几年前的发行量在近百万甚至几百万的卫生科普读物中,还有这种说法,“手淫日久会导致神经衰弱、头昏脑涨、精神萎靡、记忆衰退、夜间失眠等”,“经常手淫使勃起中枢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反复兴奋的结果会使勃起中枢的功能逐渐衰弱,结婚后就容易出现阳痿。手淫还可引起遗精过频、早泄或不射精等性功能障碍,女性手淫,可引起小腹充血,月经不调或痛经”。

实际上,这种所谓“科学”的观点却并不是科学的。现在性科学家们已确切无疑地发现,手淫引起的生理反应和性交并无实质性差别,手淫对身体并无害处。

但是,有些手淫者发现,他们手淫后的确影响了身体。有个青年男性说:“由于手淫,我精神倦怠,双目无神,面色暗淡,头昏眼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又如何解释呢?

道理极简单,如果手淫确实影响了某些人的身体,这很可能是因为手淫过度累的,或者是因为过于害怕手淫伤身吓的,主要还是吓的。

“累的”怎么讲呢,手淫类似性交,如果有个人性交次数过多,比如每天都好几次,而且他身体不是很强,也不是他在新婚时偶尔如此,而是拖着弱身体长年如此,他的身体必然受影响。就如古代皇帝们一样,三宫六院,加上其他嫔妃,使得皇帝们难得能长寿。我们能说“性交有害身体”,“要身体好,只有学和尚尼姑”吗?不能!我们只能说:“不要纵欲”。手淫过多也是纵欲,当然会影响身体,但是我们不能说手淫有害身体。

“吓的”又怎么讲呢?比如一群人在炎热的夏天走在荒山秃岭,他们渴得要命却没有带水。突然他们发现了一眼泉水,清凉甘洌。他们刚喝了几口,一个路过泉边的陌生人说:“这泉水有点毒性,喝多了就会出现头昏脑涨、肚子发痛、心慌心悸、呕吐泻肚等症状。”那么这群人会怎么样呢?他们很快就会觉得心慌心悸,会头昏脑涨,肚子也会隐隐有些作痛,胆子小的会呕吐会泻肚。就算这泉水什么毒也没有,这群人的身体还是会出现这些症状。为什么呢?吓的。谁一害怕不会心慌,不会注意肚子有没有问题?而一注意肚子,肚子真有点痛(也许只不过是喝凉水太急了而已),其他症状也就更明显了。

手淫本来不至于让人失眠头昏、记忆减退,但是如果这个手淫者不幸接受了“手淫有害”的“科学”宣传,他就会吓得心神不定。心神一不定,睡觉就睡不好,容易失眠。晚上一失眠,第二天头就有点昏,记忆力也差了一点。这一来他更相信“科学”了,更害怕,于是精神也就萎靡了,神经也就衰弱了。

这就是所谓“吓的”。

知道了手淫无害的道理,手淫就不会引起什么害处了。有手淫习惯者也大可不必为此烦恼了。

不要努力去压抑手淫的欲望,因为性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必须要有一种方式释放,压是压不下去的,就像锅炉里的水烧开了,必须打开阀门让水蒸气排出去一样。如果想强行压制性欲,不手淫,也没有任何其他方式发泄性能量,那么就像锅炉烧开了却不打开阀门一样,是会有爆炸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