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17572500000003

第3章 规矩比成绩重要——让孩子明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日本孩子吃饭时,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好,将盘里的食物吃干净,父母不太需要分心照顾他们。在华人社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孩子吃饭时即使不吵闹,父母也必须先照顾孩子,等孩子吃完下了餐桌,父母才有时间吃饭。这一切,或许都是由于日本人重视规矩,从小教育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

“简宁,张小玲,吃饭了!”

“好的,来了!”

我们都在餐桌上就座后,才发现静子与乐乐还没有坐下。

“静子与乐乐都快点坐下吧!”见两个小家伙还在忙着端菜,我有些不好意思。

“没关系的,我们等一下就来。”

菜全部上桌后,吴丽、静子与乐乐一一坐下。

“大家别客气,快点吃吧。尤其是简宁,入乡随俗,我就不帮你夹菜了,自己来吧。”

望着满桌中日合璧的饭菜,我早就食欲大开了,但在两位男士与两个孩子面前,我提醒自己必须注意吃相。我拿起筷子,慢慢地伸向餐桌上那份色香味俱全的沙拉。

“阿姨,那我就不客气了,先吃了。”静子向吴丽打声招呼后,开始吃饭。

“妈妈,那我也不客气了,先吃了。”即使在自己家,乐乐也像静子一样彬彬有礼。

“在自己家也这么客气?”我再次大感吃惊,一般孩子早就抢着夹自己爱吃的菜了,有些孩子还会用手去抓,甚至有些父母早就帮孩子把爱吃的菜夹到面前的小盘子里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孩子注重餐桌上的礼仪,其实是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习惯去遵守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看我这么吃惊,张小玲解释道。

“呵呵,饭后咱们再慢慢聊,现在快点吃饭。简宁,下次再来的时候,我让你尝尝乐乐的厨艺。”

“啊?你准备送乐乐去学厨艺?”我再次大惊小怪地看着吴丽。

“是啊。日本有很多专门为孩子办的厨艺培训班,其目的是培养孩子爱做家事、爱劳动的好习惯。”

“在华人社会,倒是美术班、珠心算班、书法班的广告满街飞!”

“吃饭,吃饭!浅野先生,真是不好意思,这些女生话真多!”李平见我们几个女人只顾着说话,连饭都不吃了,便出声打断我们的谈话。

“没关系的,大家开心就好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浅野先生呵呵笑着。

从餐桌和地铁学礼仪

不一会儿,除了浅野与李平,其他人都吃饱了。两个孩子都把餐盘里的食物吃得很干净。据说在日本,去朋友家做客,把自己面前的东西吃完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这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中,两个孩子十分安静,父母不太需要分心照顾他们。这又让我开了眼界。在华人社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两个孩子在一起吃饭时,即使不吵闹,父母也必须先照顾孩子,等孩子吃完下了餐桌,父母才有时间吃饭。哪有像这两个孩子这样让人放心的?

这一切,或许都是由于日本人重视规矩,从小教育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结果吧。

“日本父母从何时开始培养孩子守规矩的观念呢?”饭后,我问张小玲与吴丽。

“应该是6岁左右吧!6岁之前,日本人会让孩子明白自己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之后,就会对孩子进行规矩教育。这些规矩很多,且因时因地而异。大多数规矩都与礼仪有关,例如要求孩子对别人要有礼貌。同时,也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行为,谨守社会规范。”

或许是前一天晚上没睡好,吃完饭后,我开始猛打哈欠。

“简宁,来日本之后,还没有去逛过街吧?”吴丽问。

“昨天去张小玲家,今天来你家,哪有时间逛街呀!”

“那么我们下午一起逛街,让李平与浅野下棋,怎么样?”

“好啊,可是静子和乐乐怎么办呢?带他们一起去吗?”

“问一下他们喽。静子、乐乐,你们想要在家玩儿,还是和我们一起去逛街?”

“我们要在家玩儿!”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地说。

“好,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告别两位男士,我们三人出了门。

“我们要开车、坐地铁,还是坐出租车?”下电梯时,张小玲问。

“开什么车,走走多好,既环保又健康,再说从我们家坐几站地铁就到东京比较繁华的地区了。我们可以搭地铁去新开的一家商场,听说那里的东西很便宜呢!”

“好,坐地铁,看看日本的地铁与家乡的地铁有什么不同!”我兴奋地说道。

“好,我们就坐地铁吧,日本的地铁很棒!”吴丽开心地附和。

张小玲、吴丽与我一路晃悠晃悠,走了约10分钟就到了地铁站入口。进地铁排队等待,不到3分钟,一辆列车就呼啸而来。跟着其他人上了车,才发现车上的人不多,我们3个找到了座位,先坐了下来。

第二站应该是一个转乘站,上来了很多人,有带孩子的家庭主妇,有打扮得体的上班族,有奇装异服的年轻人,有面容沉静安详的老人。每个人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没有一个向前推挤。

“咦,都说东京是一个生活节奏很快的城市,我怎么看不出他们有多快啊?”

“什么叫快节奏?非得在地铁挤得要死,上下班时公交车堵得要死,才叫快节奏吗?”

“简宁,如果你在东京待久一点儿,就会发现这是一座非常有秩序的城市,人们在这里有条不紊地生活着。不仅是东京,日本其他城市或乡村也是这样。”

“为什么?”

“因为日本人很遵守公共秩序啊!”

“这就是说,日本人很自觉吧!”

“确切地说,应该是日本人重视规矩。在他们看来,孩子守规矩比考高分更重要。因为只有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才能变成守规矩的人。唯有大家共同遵守规范,整个社会才会井然有序。所以,日本父母非常重视培养孩子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由于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遵守公共秩序。”

日式责任教养03

守规矩懂礼貌,要从生活小事教起

到了下一站时,我们身边站了一个带着小男孩的妈妈,小孩大约4岁。我不由自主地起身,想把座位让给孩子。

孩子的妈妈大概看出了我的动机与目的,只是对我笑笑,依然拉紧孩子的手。

“简宁,坐下吧,在日本不用让座给孩子。”

“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有危险怎么办?”

“有两个原因。其一,你看,我们这节车厢有4个孩子,不论是站着或坐着都很安静,没有乱跑乱动的,这是因为从小父母就教育他们在公交车或地铁上要守规矩,不能乱动。其二,日本人认为,让孩子站着,可以从小锻炼孩子的坚强毅力。”

“现在不是都说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吗?日本父母却给孩子定了这么多规矩,真是难以理解。”

“没什么难理解的。等一下出地铁,你就能发现守规矩的好处了!”吴丽道。

地铁快到站时,前一节车厢有个40岁左右的日本女人,突然神情激动地走到一个正在抽烟的美国男人面前,用英语哇啦哇啦说了一大堆。由于他们对话的速度很快,从小就没好好学英语的我,就像听天书一样不知所以然。

“吴丽,他们在说什么啊?”

“呵呵,到站了,下车再说。”

随着出站的人流,我们向出口处移动脚步。

“刚才发生什么事了?”我依然对刚才的事很好奇。

“那个女人说,你不是小孩子,应该知道要有公德心吧,请熄掉你的烟!那个男的赶紧道歉并把烟熄了。”吴丽对我耳语道。

“这样啊,要是在华人社会,那个女人肯定会被别人当成爱管闲事的欧巴桑!”我不以为然地说。

“嘘,小声点儿,说话别那么大声。”张小玲提醒。

“为什么?”

“这是公众场合。”

“公众场合?”我前后左右看了一下,人们都是低着头一路走来,很少有人在说话,更没什么人大声喧哗。

于是,我也像其他人一样安静地向前走着,耳边传来一阵阵嗒嗒的皮鞋声,那么清晰又那么整齐。

尽管出站的人很多,却一点儿也不感到拥挤,更没有乱哄哄的感觉。日本的地铁,果然非常不同。

或许这个不同,真的与日本人的守规矩有关。

看来,回国后,我也要培养小强守规矩的观念了。

首先要制订家规,包括:

1.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打招呼,对客人要有礼貌,而且不能说谎,不能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2.坐公交车或地铁时,要好好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能乱动,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抢座位;没有座位,就要安静地站在妈妈或爸爸的身边。

3.一天只能看一小时的电视,每周只能玩半小时的电玩。

4.中午一定要吃饭,否则一星期不能吃零食。

5.一定要按时睡觉,睡觉时一定要记得关灯……

先让他从小事做起,而且要一件件地来!

日本人重视规矩,孩子守规矩比考高分更重要。因为只有从小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才能变成守规矩的人,整个社会才会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