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咸口味心理学
17591000000012

第12章 你以为正常的就是正常的吗(2)

3.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观。

4. 热爱自己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以学习和工作为自己的第一生活乐趣。

5. 广交朋友、热情待人,遇到烦恼和心理矛盾时,主动找知心朋友谈心请求帮助,以及时得到安慰和心理支持。

6. 不要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7. 遇事当机立断,不要为小事左顾右盼,要珍惜美好时光。

8.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际关系要处理好,不要参与勾心斗角,要同舟共济。

9. 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宽宏大量,乐于助人。

10. 遇到痛苦和积怨,不要抑制自责,闷在心中,要善于转移和分散注意力,必要时可大哭一场,发泄内心积聚的能量,这样有助于情绪稳定。

极度自私心理:吃了我的都给我吐出来

庄蓝是一名15岁的高二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父亲长年在外工作,他从小由母亲一人带大。由于特殊的居住环境,庄蓝家周围的邻居中没有他的同龄人。母亲身兼两职,尽管特别疼爱自己的孩子,却没有时间陪他,经常让庄蓝一个人在家写字、画画、玩游戏、看电视、看书等。

庄蓝在学校人缘不佳,他不习惯和别人走得太近,自己的学习用品或带来的图书、零食等,都是独自一个人用、玩、吃,从来舍不得分给别人,而且还不让任何人碰他的东西。有时自己的新物件舍不得用,反而向别人借。他每天都固定坐一把椅子,为了不让别的同学坐,还特意在椅子上做了记号。但是他接受能力强,动手操作能力也强,是个很有创造性的人。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是指自我,“私”是指利己,“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儿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铤而走险。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

自私心理的特点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社会法律、道德规范、良心风尚和他人感受及利益,不顾大局,只知道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自私者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争名夺利,甚至损人利己。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不良心理现象。严重地讲,自私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很多其他不良心理都是自私的衍生。

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所以,我们可以将自私看作一种病态社会心理。

造成人的自私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

从客观方面看,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处,于是,缺乏资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

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若是脱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

个人的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谓社会行为,是指包括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个体行为;自我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关心他自己的问题,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的确得到别人的帮助后的心理感受;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也可能外化为一种只顾自己的倾向。自私自利之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心理诊所

处方一、内省法

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些标准有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和榜样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对照榜样与规范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到危害找出问题,总结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

处方二、多做利他行为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获得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处方三、回避训练

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筋不停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病态怀旧:假如能够穿越到过去

参加工作不久的张蒙蒙最近发现,妈妈老张半年前下岗回家之后,每天开口闭口都是她年轻时候的事,陈芝麻烂谷子说了一遍又一遍,连对常来串门的邻居都不厌其烦地说。

确实,老张现在做梦都想着回到过去,回到童年的小摇床,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她想恢复少女时轻盈的身姿,清澈如水的心灵。她甚至宁愿回到在云南边境插队那会儿,虽然苦点儿累点儿,但那时年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而且,她还是班干部、大队长,男队员心目中的女神!

老张一直保留着旧照片、旧时装、旧书报等。现在,她把越来越多的时间都花在翻阅旧物上,也只有在那些时刻,才能从她的脸上看到一丝神采。

在老张的内心深处,现实生活并没有什么意思,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平时,丈夫和女儿一上班,家里就剩下她一个,就像被遗忘在角落的人。老张心想,要是还能回到过去该多好,她做梦都想回到年轻时那些春风得意的日子。

怀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个人适当怀旧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比如思念故乡、故人的怀旧,“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等等,能激发人的爱国热情;回忆过去的美好经历,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但是,如果因为怀旧而否认现在和将来,生活在今天,而志趣却滞留在昨日,一言一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就成了病态怀旧。病态怀旧心理通常是不能适应现实环境的表现和结果。

病态怀旧心理有很明显的症状:

1. 对现状不满。

2. 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追忆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反复出现的时间频率较高。这些人长年保存着大量的旧照片、旧服装、旧书、旧报纸,给孩子取旧时代的名字;依恋过去的友人或恋人,热衷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有的男士女士,过去曾有过一段恋情,因故未成连理,如今已届中年,旧情萌发,开始“第二次握手”;有的人过分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保存得完整无缺,时常追忆当年那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荣誉的光环正逐渐在消失,心理时常有失落感。

病态怀旧心理往往是由不适应造成的,而他们又不肯承认根源在于自己,而是将挫折合理化,把原因和责任全推给环境或变化。但这样会造成更大的挫折和不适应,继续强化怀旧心理,逐步扩大与环境、条件或事物的隔阂。

根据怀旧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怀旧分为5类:能力怀旧、经历怀旧、社交怀旧、物品怀旧、环境怀旧。社会怀旧是环境怀旧的一种。病态的社会怀旧是由于社会的变迁、价值观的改变以及个人的失落感引起的异常心理,主要表现在:对社会抱有偏见,对过去的东西夸大美化,对现在的一切只看到不好的一面,不能客观评价。

病态怀旧心理的产生有社会原因,也有主观因素。

1. 从社会原因来看:由于社会结构与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资源与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受到冲击的那一部分人,极易产生失落感,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怀旧的方式来表达现实的遗憾。随着现代文明和都市的大规模崛起,原有的生活环境在被无情地解体。在大城市里人们告别了四合院、胡同、里弄,被困在钢筋水泥的框架中;在乡村,诗篇一样的田野,不断被公路、铁路吞噬;工业污染了大地;电视使世界和人们接近,却又使人们的心灵彼此疏远。这一切都使一些人感到不适与恐惧。

2. 从主观方面来看:

①怀旧实质上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遁逃,怀旧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隐藏了、忘却了,以至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而另一方面,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至于人们在几次类似的回忆后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真实。②怀旧起源于个人的失落感。失落导致回首,以寻找昔日的安宁与情调。

另外,怀旧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是一种习惯势力对个性的影响。

习惯势力是历史形成的旧意识形态的反映。这种旧的意识形态是以旧风俗、旧习惯、旧文化、旧思想沿袭下来的,当旧的意识形态仍为群众所习惯的时候,就将形成一种极大的势力。这种势力对个体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习惯势力的存在常常是个体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病态的怀旧行为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对社会变革产生阻力。在人际交往中只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有病态怀旧行为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应进行适当的调节。

心理诊所

处方一、面对现实

要认识到这种心理问题的危害,积极接受治疗;保持适度的紧张,不要逃避;树立期望,建立信心;获得家庭的支持、提醒;学习适应生活的方法,迅速填补生活空白,逐步改变观念;将调适计划明确写在纸上,在调适过程中严格遵循计划。

处方二、积极参与现实生活

如认真地读书、看报,了解并接受新生事物,积极参与改革的实践活动,要学会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不能老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

处方三、寻找最佳结合点

如果对新事物立刻接受有困难,可以在新旧事物之间寻找一个突破口。例如思考如何再立新功、再创辉煌,不忘老朋友、发展新朋友,继承传统、厉行改革等。从新旧结合做起。

处方四、发挥怀旧的积极性

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璞归真的积极功能。积极功能越强,病态怀旧心态就会越弱。因此,要提倡正常的怀旧。

虚荣心理:不拥有那些好东西就受不了

生于小康之家的大郭工作能力不错,但虚荣心很强,在单位没什么人缘。今年春天,大郭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开始了新一轮的求职之路。由于一般大学的本科学历让他觉得没面子,于是在校园附近花200元买了一个“北京大学”的假文凭,并凭此混进了一家大公司,四处吹嘘他是北大学子。北京大学毕业生还是比较显眼的,大郭过了一阵子春风得意的日子。但很快,公司内部组织的同学聚会就让大郭像白蛇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原形了。从此,大郭在公司里狼狈不堪,被迫在周围同事的鄙视眼光中离开了。

虚荣心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简单地说,所谓虚荣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具有虚荣心,虚荣心理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昔日的荣耀经历或今日的辉煌业绩,他们或夸夸其谈、肆意吹嘘,或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自己办不到的事偏说能办到,自己不懂的事偏要装懂,一切为了提高自己;虚荣心强的人喜欢炫耀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希图借助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名无份、地位“卑微”的亲朋则避而不谈,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

人为什么会产生虚荣心呢?这与人的需要有关。人类的需要有很多种,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一个人的需要超过了自己的担负能力,就会想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尊心的满足,这就产生了虚荣心。虚荣者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条件,最后造成危害。有时甚至产生犯罪动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虚荣者的内心其实是空虚的。他们表面的虚荣与内心的空虚总是不断地斗争:没有满足虚荣心之前,因为自己不如他人的现状而痛苦;满足虚荣心之后,又唯恐自己真相败露而受折磨。虚荣者的心灵总是痛苦的,完全不会有幸福可言。虚荣心男女都有,但总的说来,女性的虚荣心比男性强。

虚荣心是不实事求是,不考虑具体条件,追求虚假的声誉,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打肿脸充胖子”。有人把虚荣心的表现分为14个方面,在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以下类似的表现呢?

(1)喜欢谈论有名气的亲戚朋友或以同名人交往为荣。

(2)热衷于时髦服装,对西方的流行货追崇。

(3)行事购物喜摆阔。

(4)不懂装懂,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