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邱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
17592000000009

第9章 耕地土壤的立地条件与农田基础设施(1)

§§§第一节耕地土壤的立地条件

一、地形地貌特点及分类

邱县境内地质构造上属于冲积平原和扇形平原,东部为冲积平原,西部为扇形平原,海拔高度33.9-40.8m,最大高差为6.9m,自然坡降为1︰3500。地型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河道多次摆动,小地貌类型复杂,有指状洼地、扇缘洼地、微凸起、古河道缓冈、二坡地、决口扇形地、微斜平地、决口槽状洼地、浅低平地等。这种地貌特点直接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分布,特别是老沙河为中心,向西沙、壤、黏;向东沙、壤,呈有规律地变化特点。总的来看,邱县属冲积平原。由黄河河水泛滥冲积而成,在河流多次交互沉积,以及剥蚀沉积的影响下,形成了微度起伏的地形,形成一些中小地貌,致使地下水在地面重新分配,并聚积于局部洼地,引起涝害,广大冲积平原上的土壤,都受地下水的影响,故土壤多发育为潮土。但由于近些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受一些中小地貌的影响,在地形相对偏高的部位,土壤基本上脱离地下水的影响,具有褐土的初步特征,形成褐土化潮土。

沙河故道缓冈:南起邱城镇中部,经梁二庄乡西部,北至以南辛店乡西部,穿过香城固乡与威县交界,全长29.5km,平均宽度2000m,海拔37.7-44.4m。其地势相对较高,起伏不平,局部有沙丘,是褐土性土和褐土化潮土分布的主要区域。

二坡地:主要是缓平坡地,是与古河道平行向洼地过渡的地段,分布在古河道、缓冈两侧,全县除原贺堡乡、旦寨乡少量分布外,其余乡镇大都处在二坡地上,宽度为6000m,坡降1/7000,表层质地从沙壤、轻壤、中壤逐步过渡,土壤类型从褐土化潮土—潮土—盐化潮土逐步过渡也十分明显。

扇形洼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冲积平原和漳河冲积扇边缘的交接处。新马头镇的西部,古城营乡的西部以及邱城镇陈村乡的西部,地势低洼,由南向北倾斜,坡降1/6000宽度4000m,海拔33.9-36m,表层质地中壤、重壤,土壤类型为盐化潮土、壤质潮土和黏质潮土。

由于地形条件的改变,影响着土壤排水、积水状况及水、气、热的再分配,进而影响着土壤的发育。在相对地形部位较高,成土年龄较长的老沙河故道冲积扇,地下水较深,土壤降雨和灌溉淋溶,黏粒下移,心土黏化作用明显,常见假菌丝体,在地下水升降频繁,干湿交替下,心土以下有氧化还原反应,底土常见锈纹锈斑,发育成为潮褐土区。有土壤发育年龄较短,地下水位较浅的中西部,地下水直接参与成土过程,心土以下有锈纹锈斑,发育成潮土区。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是土壤盐渍化形成的气候条件,在潮土区的二坡地下缘和洼地边周,盐分随地下水上升聚于地表,形成盐化潮土区。但由于近几年长期干旱,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加上人工改造,盐化潮土已向脱盐化方向转化。

二、成土母质类型及特征

邱县土壤均发育为近代黄河和支漳河冲积物,即冲积母质。通体具有石灰反应。冲积物的沉积水平方向粗细物质与河流方向平行分布,由近向远沙、壤、黏依次排列;垂直方向沙、壤、黏交替沉积呈层状,服从“紧出沙,慢出淤,不紧不慢出二合”的河流沉积规律。又因历次洪水泛滥,河堤决口及洪水流速的改变,各地沉积的物质,往往沙、黏相间、层理交错,致使1-2m深的土壤质地剖面层次变化复杂,对土壤发育、理化性状和土壤中水盐动态变化,都有较大的影响。支漳河硫入邱县已属冲积势力的末端,沉积物较细,所以形成表层连片的中、重壤质土壤。

三、水资源、水文状况及分布

邱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北部,属历代河流冲积平原,地下河道纵横交错,岩性变化大,浅表层咸水分布广泛。

(一)按地层构造和含水层分四种类型:

1.浅层淡水区。本区分布在香城固乡、南辛店乡全部和梁二庄乡的大部和新马头镇的东部,面积194.89km2。浅层淡水底界埋深12.26m,沙层厚度15-20m,水质矿化度0.5-2g/L,是境内浅层淡水的主体,以中细沙为主。

2.浅层微咸水区。分布在新码头镇的西部、古城营乡的南部以及梁二庄乡的西南部,面积为147.29km2。浅层水底界埋深50m左右,含水层厚度10-15m,水质矿化度2-3g/L。

3.浅层半咸水区。分布在邱城镇的马古、孙庄、孟固、大马堡、新井头,梁二庄乡的焦路以及古城营乡的辛集宋八町、路庄等,面积57.10km2。该区域水底界埋深10-40m,含水层厚度小于10m,水质矿化度3-5g/L。深层淡水顶板位于170-200m之间,以下为深层淡水。

4.浅层咸水区。分布在邱城镇的东南部的十几个村和古城营乡的西北部的李庄、霍章逯、张章逯、李章逯等,面积48.72km2。咸水底界位于90-180m,以下为深层淡水。

(二)水资源现状

1.邱县水资源由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两部分组成。

(1)地表水资源。邱县面积448km2,经分析计算,邱县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487.9万m3(1956-2005年),偏枯干旱年地表水资源为167.6万m3,特枯干旱年为29万m3。

(2)地下水资源。根据邯郸市水资源评价,邱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5000万m3,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开采量为8620万m3,其中浅层水8010万m3,深层水610万m3,年超采地下水资源3620万m3,90%以上用于农业灌溉。

2.河流分布。邱县境内自然河道有支漳河和老沙河,总长47.6km。

3.水资源总量及可开采量。邱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487.9万m3,地下水资源为6568万m3,水资源总量为7055.9万m3。参照邱县历年水资源公报,邱县地表水可利用系数采用0.6,地下水资源可开采系数采用0.85,即邱县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874.74万m3,平均水年水资源可利用量为7327万m3,偏枯干旱年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683.36万m3,特枯干旱年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599万m3。

§§§第二节农田基础设施

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邱县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农田水利建设上,经过扩挖渠道,修筑堤防,平整土地,打井配套等措施,大大提高了防洪、排涝、抗旱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农机、农电上,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县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399297KW,农村用电量达2868万KWH。在农业生产上,农作物的耕、播、收等农作物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农村电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农村工副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农用物资的供应上,各种化肥、农药、优种等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和必备条件。

一、农田基础设施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为此,在1960-1970年代通过群众性的平整土地,深翻改土、精耕细作等土壤改良措施,使旱、涝、盐、薄等得到了基本治理,近年来,以改造中低产田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加大投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邱县土地基本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机电配套、交通方便的林网方田。

(一)土地平整

1.土地整理。农业离不开土地,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重视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产出率的提高。土地整理正是对地块零碎、沟浜交错、路渠不配套的农地进行统一整理;是对地形高低不平、地类交叉的土地进行平整和利用结构的调整;是对利用不充分的土地,如沙荒地的开发、废弃砖窑厂等进行的综合整治。2001年以来对百户寨村东南的1100亩沙荒的的改造和陈村砖厂、辛集村砖厂、布路店砖厂等12个废弃的砖窑厂进行了复耕治理。通过这些措施,新增耕地面积达3100多亩,通过打井配套、安装防渗管道等措施把新增耕地改造成良田。

2.深耕细耙。深耕25cm以上,把秸秆埋压在表土以下,精细擦耙,使土壤塌实,防止透风跑墒。

3.深耕(深松)技术。深耕(深松)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不需要年年深耕或深松,而是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2-3年深耕或深松一次,深耕或深松的深度为40cm。

4.免耕技术。即利用特定机械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前提下实行施肥播种一次完成。

5.畦田改造技术。通过精细整地,将麦田整理成小的畦田。大力推广畦田“三改”技术,即“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土壤质地偏沙的畦田小一些,土壤质地偏黏的畦田适当大一些,一般每亩整理成畦块10-14个,畦田宽度6-8m为宜,畦田长10-12m,畦田埂高度为0.2-0.3m,底宽0.4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