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画家张大千背井离乡来到四川成都避难。因为走得匆忙,把一箱宣纸丢在老家,他叫儿子到处去买,也买不到称心如意的宣纸,这可把他急坏了。
这天,他的好友晏济元来访,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请他试试。张大千提笔在纸上挥洒,只几下子,那纸便吃不住劲了。
晏济元对大千说,他刚从夹江来,那里的山坡上全是竹子,山洼里有上百家纸坊,只要说出你的要求,肯定能选出称心的纸来。
次日,两人赶到夹江马村,造纸的工匠们听说大画家来了,奔走相告,大千虚心求教,提出在竹浆中加一些黄麻的建议,还调整了白矾、松香和烧碱的配方。经过数月的磨砺,终于造出了洁白如雪,柔软似锦的夹江纸。
张大千一下子就定购了100刀。
他刚回到成都,夹江纸随后运到,张大千喜笑颜开,用了几张就舍不得用了。他想到徐悲鸿、黄寿平昔日几位老友,他们也一样在闹纸荒呢,便毅然把夹江纸送上门去。大家一试,果然是好纸,纷纷跑到夹江山中购纸,这一来,把夹江纸的价一下子抬高了。数年后,夹江的造纸业也兴盛起来,夹江纸也被列入高级画纸的行列。
张大千关上门,昼夜奋笔,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和友人搞了几个画展,把画展所得的金钱全部捐出,用来支援抗战。
为纪念已故的大画家,夹江人把这种纸称作“大千书画纸”,至今畅销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