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墓探秘[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17618200000039

第39章 精确定位阿保机陵寝

——辽祖陵

1120年,当女真人的铁骑踏平这片土地的时候,辽太祖的陵寝焚毁殆尽,其中珍玩宝器尽皆流失。1 000年后,这座神秘的帝陵深深隐匿,拒绝了日本强盗和军阀的盗掘。今天,考古学家们提出,辽太祖的陵寝明殿至今保存完好。那么一代开国君主的陵寝,究竟是否安然?

寻觅祖陵

辽祖陵的墓主人是辽王朝的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祖陵同历代帝王陵一样,一旦王朝败亡,即遭劫掠,亡辽的大金在攻破上京城时,焚烧了祖陵的地面建筑,将其中的金银珠宝席卷一空。到了20世纪20至30年代,日本人在辽代旧址做了大量调查,并发掘了庆陵。可是,在他们的大肆搜寻下,仍不能精确定位祖陵所在,最后空手而归。这为祖陵又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辽代帝王均将陵寝修建在峰峦叠嶂的深山之中。据文献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寝建于祖山之上。那么,祖山又位于何处呢?解放后,考古工作者们通过有限的文献记载和调查,基本可以断定祖山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当年契丹的先祖即是发祥在此。阿保机对这块风水宝地情有独钟,不仅在此处进行秋猎,还在附近修建了龙眉宫。

2003年,社科院考古所内蒙工作队通过实地调查,惊喜地在祖山发现了石像生、石墙遗迹以及3座辽代墓葬。根据地望和相关辽代帝陵的形制,学者们判定这次调查发现的石像生即是辽祖陵的石雕,石墙则是祖陵陵园的围墙,而3座辽墓便是祖陵的陪葬墓。这一重大发现第一次精确定位了祖陵的位置。

祖陵是阿保机驾崩后由他的皇后述律氏主持修建的,工程历时1年。与中原王朝历代帝王即位起便修建陵寝,动辄修建几十年的大举动相比,祖陵的修建时间的确过于短促。但《辽史地理志》中记载:“有祖山,山有太祖天皇帝庙,御靴尚存。又有龙门、黎谷、液山、液泉、白马、独石、天梯之山。水则南沙河、西液泉。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殿南岭有膳堂,以备时祭。门曰黑龙。东偏有圣踪殿,立碑述太祖游猎之事。殿东有楼,立碑以纪太祖创业之功。”这说明祖陵建制完善,气势宏伟,具有相当的规模。祖陵是凿山为陵,修建于山势险要的祖山山谷之中,通向祖陵的山谷中有两座巍峨的石峰,高昂屹立,犹如巨龙,这就是文献中记载的“黑龙门”,也就是祖陵的大门。

祖陵的地宫称作“明殿”,“明殿”南边有用以祭祀的“膳堂”;“明殿”东侧的碑亭中,是记录阿保机游猎的石碑。再东侧则有碑楼,其中立碑以记述太祖阿保机的创业之功。辽代效法汉制,陵园中自然也少不了石人、石兽等地面石刻。

通过探寻文献记载,我们大概了解了辽祖陵的布局和规模,而要真正揭开祖陵的面纱,探寻祖陵地宫即明殿的秘密,只能等待科学的考古发掘。

倾听祖陵的传说

关于耶律阿保机与祖陵,这个草原帝国开国君主及他死后葬身的陵墓,有着很多或见于正史,或流于民间的传说。

耶律阿保机30岁时被推选为部落的军事统领,率领骁勇善战的契丹人四处征伐,使契丹一族在北方草原迅速崛起。

907年,阿保机被部众推举为契丹可汗,正式建国,国号契丹。916年正月,阿保机正式称帝,建都上京。作为一位马上皇帝,阿保机一生驰骋沙场,建功无数,最终开创了纵横北方的大帝国——大辽王朝,后病逝军中。

据记载,阿保机的皇后述律氏在阿保机死后下葬时悲痛欲绝,竟要以身殉葬,在大臣的阻拦下方才作罢。可她还是砍断自己的右手,以断腕随葬丈夫。当时悲壮的一幕,令后人心悸震惊。述律皇后是辽代第一位称制的太后,她的铁腕手段闻名当时。她狠心以断腕殉葬的举动,不知是否真的源自她对丈夫爱之深切,可后来修建的义节寺断腕楼却孑立于祖州城,讲述着这个惨烈的故事。

今日的辽祖陵墟址犹存,那位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一代帝王的雄风依稀可见,只是不知我们何时才能一睹祖陵地下建筑的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