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
17624300000021

第21章 机会管理课:那些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2)

1.伟大的发明——生产流水线

我一直认为,生产流水线是现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西方管理的一个文明成果。

20世纪初,在福特汽车的工厂内,专业化分工非常细,仅一个生产单元的工序就多达7882种。福特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一条装配线上所需的工人数目,以及每道工序之间距离。在当时,这样的流水线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方法,才能生产出大批的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当流水线开始在福特汽车生产中推行时,还是新生事物,大众传媒对其诟病不少,好莱坞笑星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就对生产流水线极尽讽刺,但随着生产流水线的不断自我完善,它属于新时代的巨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就得以展现出来,其他行业纷纷效仿推广。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关于流水线生产目前已表现出很多弊端,但是我们仍然要承认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其实,就如同一个年轻人刚毕业出来,就是企业运行流水线上的一环,你必须先老老实实地遵循着,通过自己的学习,在了解了整个运作流程后,掌握了工作的方法,才有可能在日后独立承担别的任务。没有这个过程的锻炼,你就会在工作中缺乏全局观念和意识,于是就瞎忙,浪费时间与精力。

2.不按流程办事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某市一家公司财务处发生重大案情:财务室的门被撬开,室内的保险柜敞开着,柜内20万元现金不翼而飞。这笔资金是公司第二天急需的购料款,如今没了着落。

一起盗窃案也许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让人奇怪的是该公司失窃的保险柜是一种国内最先进的保险柜,上面配有报警、电击和密码装置,并且用电脑控制着密码系统。在这样一个完备的安全系统下,窃贼究竟是如何得手的呢?

经查证得知,原来这一切都是由于使用保险柜的出纳员不遵守规定造成的。

公司对财务室的管理有一整套的规章和制度,虽然是这样,但这位出纳员却不按规定去落实。他个人认为保险柜虽好,但使用非常不方便,于是长期搁置不用。

直到一个月前,他因为丢了旧保险柜钥匙,所以才把这一高科技产品从角落里“请”了出来;但他又怕一不小心遭电击,于是就没有接电源;怕记不住密码,就按数字大小顺序编了1至6的号码;又怕把钥匙弄丢,索性把钥匙直接放在办公室抽屉里。结果窃贼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动用任何惯用工具就把保险柜打开了,这个窃贼估计自己都感到非常“幸运”。

尽管第三天犯罪嫌疑人就被抓获,但是,该公司因一时无法筹集购料所需资金而不能按时交付订单,失去订货,最终错失商机,一个巨大的客户被同行夺去,损失必不可少。

非常明显,事件起因在于出纳员没有很好地按照财务的流程办事。流程制定的目的是让员工有章可依,有助于实际生产和工作。你不妨仔细对比一下自己,看看身上有没有这样的毛病,因为,不按流程办事,有时不仅仅是你个人的损失,还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危害。

现在的你,已经从一个学生转变为职业人,所以做事情不能毫无章法、任意妄为。能否按照流程来处理各种事情,是一个职业素养的最基本呈现;其次,企业制定那些规章、流程,绝对有其合理性,千万不要以你个人之力去挑战经过千锤百炼的管理理论;再者,有章可循、按章执行可以让你少走弯路,让你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3.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的五种混乱情况

缺乏明确流程,工作就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就容易造成混乱。以下是平时在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的几种情况,不妨检查一下你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1)职责不清造成的混乱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由于流程安排不合理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人都管,其实谁都没有真正负责,两个人却又因为工作纠缠不休,整天争论。

(2)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混乱

素质低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也会造成工作上的无序。不少人虽是某项目的负责人,可是却因为其能力不够而导致工作混乱无序。

(3)业务流程的混乱

每个人大多考虑一项工作在自己这里能否得到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助他人实施。较少以工作为中心,导致流程混乱,工作也无法顺利完成。

(4)协调不力造成的混乱

相互间的工作缺乏合作和交流意识,彼此都在观望,认为应该由对方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原来的小问题也被拖成了大问题。

(5)有章不循造成的混乱

随心所欲,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影响了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混乱不可怕,怕的是混乱了还不知道如何修正,还一味地忙碌下去。一个知道如何正确忙碌的人,应该分析造成混乱的原因,努力解决主要的问题,思考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使混乱变为清晰,从而有效率地工作。

在微信公众号“林少波(linshaobo2013)”中回复“PDP”,你可以给自己测试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风格。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变色龙?

四、永远不要在盛怒之下做决定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如果你在生某人的气,尽管发泄,只是别在气头上轻言做出任何决定。因为在气头上所做的决定,往往会使你后悔莫及。气头上的任何决定多半引起负面作用,使犯错的人丧失颜面与自尊,处罚不成反成你的负担。

1.生气时,智商只有五岁

根据心理学家的测试结果,人在愤怒的时候,智商是最低的。在愤怒的当下,人们会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且自以为是,也会做出非常危险的举动。

有一位企业家,素以行事稳健著称,即便每天身处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之中,他也几乎没有犯过什么致命性的大错,因此,他所经营的公司日渐成长。几年后,他要退休了。

在荣退茶会上,记者们问他这几十年来的成功秘诀,他只笑笑地说:“其实我没什么特别秘诀,我之所以能顺利,是因为我懂得在愤怒的时候少说话、少做决定,所以我不容易坏了大事。”

短短的一句话,给在场的人上了重要的一课。

年轻人火气旺,做事容易冲动。其实,不妨冷静地回想自己过去在生气时曾出现的情绪、念头,或者观察一些在盛怒中的人们,无论他现在是多大岁数,在气急之时都会思虑不周全,言语也不知节制,所以表现也大多会失态,仿佛就像一个五岁的孩子一样不成熟。

就如同那位退休的企业家,他之所以能够一路平稳、顺利,不在于他有什么样的特殊手腕,而是他懂得在愤怒时少说话、少做决定,所以不容易出错。因此,在平时工作中,盛怒之时少说话,少做决定。因为,我们在生气时,智商只有五岁!

2.把气发泄完了,再做决定

当别人犯错时,在气头上反击绝不是个好办法。

一天,美国的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总统林肯的办公室,气呼呼地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语指责他偏袒了某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言辞尖刻的信回敬那个家伙。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很好,很好!”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痛快地骂他一顿!你写的真是太绝了,斯坦顿。”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时,林肯叫住了他:“你要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林肯大声地说,“生气时的决定多半是不妥的。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让你气消了许多,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再消消气,问问自己真的想以这种方式使你们的关系破裂吗?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最后,再重写那封信吧!”

人活在世上,难免会有受气的时候,如果把这种不满的情绪积压在心中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因为这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但是如果在气头上进行反击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会失去理智,从而减弱对事物的判断力。因此,请记住:收敛怒气,理智行事,谨慎决定,如此方能不至于做出让你后悔的事情。

3.如何控制和调节情绪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能自我控制情绪,调节心情,不仅能修身养性,而且有助于成就事业。以下便是几个控制和调节情绪的办法:

(1)学会分散注意力

当怒气快冲上你的脑门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在余怒未消时,可以通过看电影、听轻音乐、外出散步等轻松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

(2)学会宣泄

如果你有什么不愉快,不要闷在心里,可以向你的知心好友和亲人倾诉。这么做可以帮助你释放积于内心的郁闷。不过,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他人。

(3)运用短语提醒自己

每次在情绪激动时,可以默诵或轻声警告自己“冷静些”、“不能发火”、“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等,抑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预先写好“制怒”、“镇定”等纸条置于桌前或挂在墙上。

(4)用愉快的记忆冲淡怒气

可以回忆过去的愉快经验,特别是回忆那些与眼前不愉快体验相关的愉快体验。

(5)转换环境

如果你处在激动的状态,可以暂时离开激起情绪的环境和有关的人和事物,如此可以避免造成伤害,也可以让自己冷静下来。

在微信公众号“林少波(linshaobo2013)”中回复“积极语言”,你将读到一篇文章:《用积极语言带你走向美好人生》。这篇文章将告诉你如何才能做到不轻易生气、不轻易愤怒,诀窍就是多用积极正面的语言。

五、在状态最好时做最重要的事

平时,我们互相问候的时候总会说自己“忙死了”。可是我们到底在忙些什么呢?我们忙出什么成果来了吗?没有。如果能够将工作条理化,能使你在琐碎而繁多的工作中,把有限的时间做最有效的运用,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同时,你还会发现,工作原来可以这般轻松和快乐。

1.找出你精神最好的黄金时段

有许多年轻人,在办公室里忙得团团转,可是当别人问他们在忙些什么时,他们却回答不出来。

这就是瞎忙,做事没有条理,一下子做这一下子做那,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又跑去做另一件事,结果打乱了原本的思绪,第一件事情又要重新来做。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搞得自己心情沮丧。

为了达到高效率的工作水平,就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

一个人在每天的工作之中,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处理,那么就需要将所有的事情进行规划,以便能确定其优先次序。排定工作的优先次序可以使你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最需要完成的事情。例如:选择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这段精神最好的黄金时间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如制订一个发展策略方案;选择下午四点至五点比较疲惫的时候进行一些无须用脑的工作,如复印或打字,从而缓解疲惫的精神,不让这些琐事占用掉自己的黄金时间。

只要做到这样,一切就会显得井然有序,也能大大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2.优化你的时间效率

以下是一位年轻人某天上午的上班画面:

清晨,上班途中,他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半年度的部门预算。

他九点准时走进办公室,但并没有立刻开始预算的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先将办公桌整理一下,为自己趁着别人睡着时往上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虽然未能按原定计划开始工作,但他不后悔,因为三十分钟的整理工作将利于之后工作效率的提高。

他面露得意的神色随手点了一支烟,稍作休息。此时,他无意中发现报纸上有自己喜欢的明星照片,于是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纸放回报架,又过了十分钟。这时他略感不自在。不过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看看也是有好处的。这样一想,心也就放宽了。

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时,电话声响了,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他花了二十分钟才说服对方平息怒气。挂上了电话,他去了洗手间。

在回办公室的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刚才费了好大的心思处理投诉电话,一时无法进入工作状态,而且预算的草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倘若头脑不清醒,则难以完成,于是他应邀加入,便在那里前言不搭后语地聊了一阵。

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精神奕奕,以为可以开始“正式工作了”——拟定预算。可是,一看表,已经十点四十五分了!距离十一点的部门例会只剩下十五分钟。他想,反正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太适合做比较庞大耗时的工作,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到明天算了。

就这样,他始终未能完成今天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上午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事情一再地被一些琐碎的事物拖延下去,造成的后果就是耗尽所有时间都无法完成重要任务。

由此可见,想让时间效率得到最大优化,一定要抛开只能给我们带来微薄成果的活动。在精力最旺盛的时间处理最重要的事情,这是高效能人士的工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