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
17624300000008

第8章 信心建立课:青春字典里没有“不可能”(2)

大三下学期,“拐点”出现了。他的一位大四的师兄所在的单位需要招一名兼职人员,并且师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因为他们专业比较特殊,大三下学期基本没什么课了,他也不想再这么“耗”下去了,于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早上,他跟着师兄到了公司。后来,事情就按照正常情况那样进行了。他又把这里当作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从零开始学,只要能做的就做。他很忙很累,却成长了不少,也当上了中层领导。

2.不要因为自己是一只鹰而感到羞愧

就这样过了一年,即将面临正式毕业。又需要进行抉择了,是把这里作为一个转折点,然后离开去寻找新的起点;还是继续留下来,在这个起点上垫高,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个年轻人很矛盾,因为这一年多来,他对这个行业、对这份工作有了一些独立的思考,可现实有时却让他感到很困惑,甚至痛苦。

有一次,他给大学毕业论文导师发邮件,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苦恼:这个行业曾经在我心中是一种神圣的工作,但是现在很多事实却让人感到庸俗,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的运行规律与我理解的完全不同,我感到很无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毕业论文导师回信了,信中从一个网站上给他转载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只鹰蛋不小心落到了鸡窝里,被当成鸡孵了出来。从出生那天起,它就与鸡窝里的兄弟姐妹们不一样:没有五彩斑斓的羽毛,不会用泥灰为自己洗澡,不会三啄两扒就从土里刨出一只小虫来。矮小的鸡窝总是碰它的头,而小鸡们总是笑它笨。它对自己失望极了,于是跑到一处悬崖上,想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当纵身跃下的时候,它本能地展开了翅膀,结果飞上了云天。它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鹰,鸡窝和虫子不属于它。它为自己曾因不是一只鸡而痛苦的往事感到羞愧……

“你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一只鹰而感到羞愧!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商人比文人更可贵!”

看了这封回信,他的心中豁然开朗起来。

毕业之后,他不再因为对别人的不认同而痛苦绝望,甚至是扭曲自己。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改变思维、转换心态,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导师在信末尾的那两句话,也成了他经常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就像是玩扑克,发到手里的是什么牌是定了的,但你的打法却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没错,上帝发牌是随机的,我们分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和更换的可能性。当你拿到不好的牌时,请不要一味地抱怨,因为这对于你没有半点用处,也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令现状有所改变。你能做的,就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将自己手中不好的甚至还有点糟糕的牌优化组合,并力求把每张牌都打好。

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命运的起点虽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决定人生成败输赢的还是需要看其如何通过心态与技巧来“扭转乾坤”。

3.必须有第一份工作的历练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是香港鼎鼎有名的“船王”。董建华大学毕业后,舆论认为董浩云肯定会安排儿子去美国继续深造,或让其回香港在董家的海运王国执掌要职,为自己分担经营管理上的压力。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董浩云却要董建华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去当一名普通的基层职员。董浩云与董建华之间有过这样一段谈话,可以看出董浩云教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董浩云问:“儿子,你能明白我为什么要让你进‘通用’吗?”

董建华回答:“我明白。因为‘通用’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其总裁阿尔弗德雷·斯隆创立的现代企业管理原则,我想也肯定适用于我们这个国际型的航运企业。我相信,我在‘通用’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董浩云点头同意儿子的陈述,补充道:“我并不怀疑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我担心你的刻苦精神不够。你不要想到自己有依靠,必须自己主动去找苦吃,磨炼自己的意志,接受生活的挑战,所以你必须全面锻炼自己,从最底层做起。只有先当好一名普通的职员,日后才可能明白应该怎样对待你的下属职员;在这以后,你才能充分考虑学习别人的经验,为将来开创新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董建华听从父亲的安排,在通用电气公司勤勤恳恳地干了4年。

不少刚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

然而,很多好工作往往是无法等来的,必须有第一份工作的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有些不那么走运的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甚至不合你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在微信公众号“林少波(linshaobo2013)”中回复“自我描述”,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为自己写一段自我描述并不断更新,起点不重要,关键是利用好各种拐点并逐渐奔向成功终点。

四、宁愿当种子也不要当沙子

金子能发光,种子能发芽。毕业不到5年的年轻人,没有必要担心在职场中自己是不是一块金子,或是有没有地方、有没有机会让你发光发热,而是要坚信自己是一粒种子,只要找到适合的土壤,只要有充足的阳光,就能茁壮成长。与其沉醉于难以自拔的怀“金”不遇梦中,还不如甘心当一粒健康饱满的种子,牢牢扎根在平凡职位的土壤中,让自己的职业之树结出硕美的果实!

1.你是“真金”吗?

很多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心高气傲,时时刻刻显示出一种优越感,总觉得自己是一匹千里马,是一个人才,一直期待着有伯乐来发现自己、有长官来赏识自己。但问题是,现实的情况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于是,当优越感逐渐转为失落感甚至挫败感时,当由坚信自己是一块“金子”到怀疑自己是一颗“沙子”时,对未来的担心与迷惘就与日俱增起来。

不少人自认“怀才不遇”,总是认为自己有水平、有能力,只是缺少伯乐,缺少让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才会没有什么作为与成就。为了“自我安慰”,他们会对自己说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其实,你要仔细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子,手中就必定有绝活,在才能上就必定有过人之处。真金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你必须得先把自己的本领给修炼好了才行。

同时,世界上不可能到处都是金子,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曾经听过一位种稻多年的长者这么说:“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我愿做一粒健康的种子!”如果我们安心将自己视作一粒健康的种子,无论种在哪里,哪怕是在贫瘠的土壤里或狭小的石缝中,也要倔强地破土而出、努力地茁壮成长。

2.随时准备好迎接意外掉落的机会

关于如何“随时准备好自己”,在每次做职业培训时,我特别喜欢引用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让他伤心而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在痛苦绝望的情况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上绝路,年轻人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同,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甩手把沙子扔回地上,接着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同样是甩手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当然可以!”“那你就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的你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认同你。如果要别人认同,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年轻人必须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子”,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你想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条件才行。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被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

3.找到属于你的种子

相对于把那些能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比喻为“金子”或“珍珠”,对那些还在奋斗中的人,我更喜欢将他们比喻为“种子”。

我有位高中同学,当时在校成绩不错,考试的时候却没有发挥应有的实力而落榜了。

后来,他到一家冷冻工厂当会计,由于年轻没有经验,还不到一个月就被工厂辞退了。这位同学只好外出打工。先后做过工人、超市收银员、快递员,但都半途而废。然而,当同学每次沮丧地回来时,母亲总是安慰他而没有抱怨。到了30岁时,我同学在自己家乡的一家托儿所当幼儿教师,后来又自己开了一家幼儿园。过了一阵子,他到厦门成立了一所规模更大的学校。

有一天,我同学问母亲,前些年他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他有信心?母亲的回答直率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那可以试试种豆子;如果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行的话,撒上一些花草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每一块地,总会有一种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每个人在努力而未成功之时,都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种子。我们就如同一块块土地,肥沃也好,贫瘠也罢,总会有属于这块土地的种子。你不能期望沙漠中有绽放的百合,你也不能奢求水塘里有孑然的绿竹,但你可以在土地上播种五谷,在泥沼里撒下莲子,只要你有信心,等待你的,将会是丰硕的成果。

是的,成功者的成功总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无不是经过了“先当种子再当金子”的考验。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在分析应征者适不适合某项工作的时候,通常会考虑他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我们就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使他对目前的工作不满也没有关系。为什么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他认为目前的工作很重要,他对下一项工作也可能抱着‘我以工作成就为荣’的态度。我们发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跟他的工作效率确实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看来,“种子心态”其实更可贵,它往往比拥有金子还要有更大的价值,可以为你带来更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