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股市晴雨表
17625000000029

第29章 一个可以反证规律的例外(1)

谚语是一群人的智慧外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但有时那些好争论的人却认为谚语是不合时宜的,只不过是一些看起来很不错的概括,或者说不过是一些陈词滥调。一位法国哲学家说所有的一般性归纳概括都是谬误,而这句话本身也是如此。但是我认为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虽然有些过时,但大多都是正确的。虽然说没有任何一个规律不存在例外情况,但是如果例外情况太多了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就需要再找出一个新的规律了,在经济学方面更是如此。有一句谚语最能说明这一道理,那就是“例外最能反证规律”。“例外足以根据例外的情形证明规律的存在”,这条谚语对于股市平均指数来说十分正确。

两种价格平均指数必须相互印证,这一规律为从价格走势中做出的推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由平均指数所记录的股市多年的情况来看,两种平均指数是一起运动的。不过这一规律也存在着例外情况,而且这一例外情况对于我们来说更有价值,因为它反证了这一规律的存在。

一些必要的历史知识

研究这一例外情况会使我们的研究变得更有意思。为了解释价格运动的含义,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一下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因为一般价格运动持续了好几个月后,才清楚地显示出其中的含义。1918年,也就是美国加入世界大战的9个月后,两种价格平均指数均显示出了多头市场的走势,并在当年年底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次级折返。在那一年中,铁路股票平均指数持续上涨,不过之后遭遇不断卖出,以至于1919年铁路股票几乎进入了自己的空头市场时期,而那时工业股票平均指数还处于表现最为强劲的时期。当我发表这一系列讨论的时候,不断有人写信给我,他们在信中举出了很多知名的反例,想要反驳以平均指数为基础的全部理论。不过,如果说例外可以反证规律的话,那么这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请读者们注意,组成平均指数的工业股票以及铁路股票在本质上还是具有投机性的,只不过程度比较有限。有些投资者将安全性视为最高原则,因此会持有它们以获得固定收益,但是这些股票的持股人还在不断变化。如果这些股票真的不具备任何投机性,那么它们对来说就没有任何用处了。1919年当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处于上涨阶段的时候,铁路股票平均指数却没有随之上涨,这是因为当时铁路股票是由政府持有、政府担保,因此至少在那段时期内,铁路股票完全失去了投机性。所以在任何一个市场中,不论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这样的铁路股票不可能上涨超过人们估计的担保价值。

受到削弱的晴雨表

因此在一年多的时期内,平均指数作为晴雨表的价值被削弱到只有平时的一半左右,实际上很有可能连一半也不到,因为当时工业股票平均指数的波动还未得到投机性铁路股票平均指数的映证。通过以下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那段时期铁路股票平均指数并不是随着大盘走势一起波动,而是随着债券市场走势一起波动。在当时除了政府担保之外,人们对于这些股票没有任何别的期望,除非那些目光长远的投资者们能够预见到由于政府所有而导致的铁路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以及之后这件事的破产。我们可以看到,在那段时期,有时由于种种别的原因,铁路股票平均指数同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偶尔也会平行波动,但其幅度还是反映在人们对政府担保的价值的折现。之后铁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再次下跌、反弹,其走势本质上根据那些影响债券市场的不同因素而波动的。

一个重要的区别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股票与债券的本质差别。股票代表着一种所有权,而债券代表着一种债权,债券的求偿权是优先于股票的。股东是公司的合伙人,而债券持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债券持有者将自己的钱借给公司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例如铁路公司的不动产或制造商的工厂。但是债券的本质在于,对投资者来说其投机性是次要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持有债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回报,而且债券的价格是根据其收益的购买力而波动的。所以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低廉的时候,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投资级债券的价格则会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而下跌。人们常常会说债券价格受到货币价值的控制,但这一观点常常是错误的。利率每天都在不断地波动,并且只有通过长期债券发行的相关条款我们才能了解较长时期内的货币价值。但也只是一种估计,而且还会常常出错。

一个适于外行人的定义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固定收益证券的价格与生活成本之间是负相关。如果生活成本较高的话,那么债券及其他固定收益证券的价格就会比较低,以美元衡量的收益率就会比较高。如果生活成本较低的话,那么债券及其他固定收益证券的价格就会比较高,其以美元衡量的可见收益也就相应的比较少。

政府担保的影响

当时铁路股票是由政府担保最低回报的,而且最低回报是根据截止于1917年6月30日的三年平均收入来确定的,因此铁路股票在当时被归入了固定收益类证券。如果当时铁路股票保持了投机性,不是政府所有,也不是由政府来担保回报的话,那么它们的价格波动就不会由生活成本来控制,而是由其盈利能力,特别是预期未来的盈利能力来决定。因为就像我们一直强调的那样,股票市场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商业状况,而是反映全美智慧集合所能预见到的最远商业形势。

让我们通过铁路股票来看看战争期间的历史情况。当美国在1917年春季加入战争的时候,政府与铁路公司之间的协议还处于试验阶段。在持股的人们看来,他们的投资是具有投机性的,当时的铁路股票也确实表现出了投机性的走势。但是在1917年圣诞节后的第二天傍晚,政府明确宣布将要接管铁路公司。股市在当天来不及对铁路公司新的所有权做出重新贴现,但是在第二天也就是12月27日,20只活跃铁路股票的价格平均指数收盘于78.08点———比前一天的收盘价上涨了6.41点。虽然华尔街之前一直认为政府只会为一些到期的债务和资本优化追加投资,但在那两天之前,华尔街也开始考虑到政府可能会永久性接管铁路公司。在宣布声明的当天早上,纽约有一位记者(他是威尔逊政府的知己)发表文章说,政府将会根据过去5年的平均净收益对接管铁路公司的行为做出补偿。我们不知道威尔逊具体在想些什么,但是在当时以及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新的所有权的目的就在于将铁路公司变成永久性的政府所有。

平均指数怎样产生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