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股市晴雨表
17625000000037

第37章 结论:1910~1914年(1)

我们现在已经接近关于讨论的尾声了。在《巴伦周刊》发表系列文章期间,我从它的读者那里了解到其中一系列文章很有启发性,也很有意思。这一反馈对于文章的作者来说也很有启发性,因为当他们写下这些文章的时候,也还没有意识到讨论道氏价格运动理论将带来多么大的益处。它指引着我们分析那些狂妄的周期理论;它也指引着我们去分析一些历史权威著作,这些权威告诉我们如果对历史记录进行了很好的汇编,那么历史就能告诉我们更多;它还让我们明白了,如果不能了解商业对于一个国家以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对于历史就知之甚少了。我们不仅对股市晴雨的功能,而且对其局限性也出了客观而可靠的估计。至少我们已经知道,不是一个在投机市场中制胜的法宝,也不是在股票交易中保证不赔的方法。

投机交易的预测价值

在我们开始分析股市的三重运动时(也即主要波动,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次级折返或次级反弹,以及永不消逝的日常波动),我们发现,投机交易不但没有限制的有效性,反而出乎意料地扩展了的有效性。至少我们已经为那些在自己经营生意中必须预测整体商业趋势的人,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方法。在哈佛大学经济研究委员会出版的那张囊括了1903~1914年经济情况的商业图表中,投机曲线一直领先于金融曲线与商业曲线。这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得出的精确计算结果,不过在画这样一张商业图表时,人们太过于保守而且不断做出大量的调整。但我们以道氏三重运动理论为基础来看待每日记录的股价平均指数时,从作为晴雨表的价值来看,这样一张商业图表的价值永远也比不上价格平均指数的价值。

知道何时该停下来的预言家

当市场表现很活跃的时候,那些通过给出关于股票市场建议而谋生的人也会变得很活跃。在萧条时期,他们很沮丧,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除非你很有幽默感。在1910年空头市场之后、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那段平静时期,他们中有一个人常常向我悲叹到,在这样一个没有表现出任何有利波动的市场中,他无法预测到市场走势。但我们的就从不失言,也从不懊悔。它几乎是当今唯一一个如果没话可说就不再发表言论的预言家。通过研究《华尔街日报》时不时报道出的那些价格运动,我已经证明了1910年的空头市场早在1909年下半年就被预见到了。1910年6月之后,市场转向了更好的走势。

尽管市场恢复的速度很慢,但整体走势是向上的。1911年仲夏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一次程度较为剧烈的次级折返。不管怎样,这次主要走势一直持续到1912年,并在1912年后半年创下高点。而且有意思的是,在世界大战爆发前的4年时间里,股市波动的幅度都较小。从1909年下半年到1910年中期的那场空头市场走势十分明显,不过从两个价格平均指数来看,其程度只有1907年恐慌的一半左右。随后出现了一次多头市场,但程度并不很大,相比于之前那场从1907年秋季一直持续到1909年年底的多头市场而言,其上涨幅度只是后者的1/3。总的来说,在这段具有教学意义的时期内,我们看到了一个整体衰退的走势。仔细研究一下那段时期内的商业记录,我们可以发现那段时期内商业活动也呈现出对应的减缓趋势,虽不足被称为萧条,但可以说是商业清淡。国家的自然增长仍在发展中,但不够明显,或者说力道不足,不够激起大型的投机交易。

预测小波动,也预测大波动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晴雨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市中的主要走势的确可以预测出即将到来的商业好转的程度与时长,或者预测即将到来的商业萧条的深度与严重程度。我们对于过去25年中的一些时期的讨论已经足以说明这一点,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比较前面章节中的股价运动分析与之后的贸易发展状况看到这一点。可以这么说,商业从1910年开始变得迟滞,直到进入在商业图表中,他们总是将某种节奏作为通常情况下的商业形势。曾有这样一段时期,可能会为那些商业图表的编撰者提出一个难题。因为在这段时期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不相等,除非此时是指一个逐渐停下的钟摆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许这对于形容战前的形势来说是个不错的比喻。当商业的钟摆正逐步变缓的时候,对战争物资的各种需求为这商业之钟重上了发条。这么说可能不很精确,但是它给出了一个形象化的描述,只要不是生搬硬套,这种说法还是很有用的。

不过从1909年股票市场达到顶点开始,我们遭遇了一次持续近5年的空头市场,这次空头市场显示出了一定的公正性。在某种程度上,这次空头市场成了“主要走势以5年为周期”观点的例证。当查尔斯·道刚开始阐述自己的理论时,他就轻率地做出了主要走势以5年为周期的假设。毫无疑问,当时美国的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铁路资源尤为如此,不过这一切在1907年恐慌之后中断了。

我认为我们可以谨慎地推断,1907年恐慌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被之后形成的股市反弹———例如1909年的股市恢复走势———所完全驱散。我们可以看到商业的重新调整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周期在什么情况下有用

虽然从整体上来说周期理论太过于模糊而不适用于处理日常波动,但是这里有一个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恐慌周期”理论十分有用,而且是恰到好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案例十分有趣,而且如果你从一个真实的角度来看待它的话,你会学到很多。1873年恐慌之后,股市中出现了几次反弹走势,但随后整体商业形势还是处于萎缩阶段。当时的情况与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同,倒是类似于我们马上就要讨论到的那段时期的情况。可以这么说,直到即将恢复硬币支付制度(1879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商业形势才开始有所好转,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并在1884年经历了一场不太严重的恐慌的考验。

同样,虽然股市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震荡,但1893年恐慌之后的经济萧条期比股市的衰退期要长很多。而且如果我们将当时的股市震荡情况画出来的话,其走势看起来很像1909年反弹走势结束之后那几年中的股市波动情况。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股市运动的一致性,它暗示我们股市中存在着某种规律,这种规律支配着广阔的股市走势,甚至可以支配比道氏价格运动理论中的主要走势更广阔的股市走势。现在我们至少明白了,一旦打破了某种信心,那么我们可能需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才能重建信心。

萎缩的交易量及其含义

我们曾经指出,空头市场时期的股票交易量要远小于多头市场时期的股票交易量。那张25年平均指数表记录了股票日交易量的月度平均数,根据其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1911~1914年间的股票交易量很小,只比麦金利重新当选总统之前4年中的股市交易量略高一点。在1911~1914年这段时期之后出现了战时繁荣时期,战争的到来颠覆了之前人们所有的计算结果。哈佛大学经济研究委员会甚至在他们的图表中直接忽略了战争时期的情况,将战时的情况当做类似发生了地震这样的反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