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4日之前的长期上攻之后,市场发生了回调。这属于牛市中的次级运动的典型案例。1928年5月4日工业股价格指数上攻到220.88点,铁路股价格指数在5月9日上攻到147.05的高点。在5月9日到5月14日之间,两个指数并没有互相确认。5月22日工业指数已经下跌到了211.73点,铁路股指数也下跌到142.02点。随后,市场在6月2日出现了一次反弹,工业股价格指数反弹到了220.96点,然而遗憾的是铁路股指数在144.33点就停止了向上反弹。到了6月12日工业股指数跌回到了202.65点,此时铁路指数跌回到了134.78点。到了6月14日,市场通过两个交易日的反弹,工业股指数上攻到了210.76点,同时铁路股指数上攻到了138.10点。到了6月18日,工业股指数跌落到201.96点,此时铁路股指数跌落到了133.51点。值得强调的是,在那之间的市场交易量在持续收缩,在价格最低点时交易量仅仅100万股左右;然而就在其他交易月份中,200~400万股的交易量属于司空见惯的事。回调就这样在次级运动的幅度之内走完了。
在1931年6月到7月之间,市场出现了反弹,这是熊市中的次级反弹的典型案例。从1931年2月24日一直到6月2日期间,工业股价格指数从194.36点跌落到了121.70点,铁路股价格指数是从111.58点跌落到了66.85点。在不断走出价格低点的路上,市场交易量却在持续地放大。到了6月4日,工业股价格指数反弹到了134.73点,在随后的交易日,铁路股指数也跟着迅速反弹到了76.17点。随后到了6月6日,工业股指数跌落到了129.91点,铁路指数跌落到了73.72点。接下来市场又出现了反弹,到了6月13日,两种价格指数分别反弹到了137.03点和79.65点。到了6月19日,两种价格指数分别跌落到130.31点和74.71点。此时,市场展开了最后一次反弹,并走出了该轮次级运动的顶点。两种价格指数在6月27日分别走出156.93点和88.31点。请注意在反弹到达顶点之前的几个交易日,交易量在逐渐收缩。这次反弹运动一共持续了4个星期,从次级运动之前的2月24日的市场高点开始算起,两种指数的反弹,分别收复了45%和48%的下跌失地。
牛市中的次级运动,一个固有的特征就是当回调到位的时候,明显会出现交易量放大。接下来,市场会出现一两个交易日的上涨,这时交易量保持放大或者稍有萎缩。接下来,市场再次下跌,然而这次并没有跌破前期低点。假如这次下跌中交易量出现明显萎缩,基本可以判断次级运动一切正常,市场会重拾升势会在预料之中。次级回调的正常波动幅度,一般是前次重大回调之后主要运动幅度的33%~66%之间。
关于次级运动的波动幅度,本章稍后会详细分析其百分比。
这里应该突出强调一下,市场研究者在观察次级运动时,千万要考虑交易量,这一点必须贯彻始终。交易量并不如其他特征那样一成不变,然而在牛市中回调到位时寻找买点,以及在熊市中反弹结束时确定卖点,交易量是价值连城的信号。
每当熊市之中指数创出新低,或者牛市之中指数创出新高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坚定地假设主要运动还会持续很久。但是我们要告诫每一位投资者,这样的市场新高和新低出现,或许立即会伴随着突如其来的次级运动。本章稍后会对次级运动的波动幅度问题进行专门讨论。次级运动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其持续时间通常是可以加以判断的。次级运动一般会持续三个星期到三个月左右,这正是保证金交易者最难熬的时期。市场这段时间容易出现众所周知的双重顶部或双重底部形态。只要价格还在主要运动幅度之内,同时还在次要运动的波动幅度之内,投资者通常只需要按兵不动即可。在这样的区间之中,市场极其容易出现窄幅横盘形态。
对次级运动进行描述起来容易,但是若要准确地定义它实属难事。有时它以窄幅横盘开始或结束,但有时也未必。假如前期主要运动前进的速度比较缓慢,则伴随而来的次级运动就会剧烈的多,它往往走出超过八个星期的窄幅横盘。
关于次级运动的持续时间和波动幅度问题,汉密尔顿多年以来多次论述过。他的读者能够从他的笔下找到许多关于次级运动特征的精彩描述。下列内容均摘录自他的评论文章。
汉密尔顿曾经指出:“次级下跌运动趋向于自我蔓延,并且正如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所显示的那样,通常会出现该下跌幅度60%左右的回升。在这次回升之中,支撑挽救市场以帮助脆弱持仓者逃离的强大利益集团,派发他们被迫买入的股票。市场未来的进程是依靠它的能力吸收这些股票。在几乎是惯性的回升之后,接下来是一个半恐慌式的暴跌,市场通常再次廉价抛售,日复一日的抛售推动市场接近前期低点水平,即第一次狂热抛售时走出的低点。这样的暴跌未必标志着主要运动的结束,尽管这种现象时有发生。”(1926年3月4日)。
区分真正的股市恐慌和暴跌是极其重要的。不同于暴跌的是,在一个真正的股市之后,平均价格指数总是出现规律性的反弹运动。这种反弹往往大约会恢复下跌幅度的40%到60%左右的失地收复。接下来的情况是,随着那些基于保护市场目的而买进的股票的抛售,股价又会出现下跌。(1907年12月25日)。
“市场在经历一次严重暴跌之后,紧跟着的是幅度为40%左右的反弹,或者更多。随后出现一个较慢的回调,接着是无方向的小幅运动,这时的市场就像一个快要停止摆动的钟摆,直到它达到平衡为止。紧随市场恐慌暴跌后的这种情形,并不少见。”(1910年9月20日)。
“多年的测试研究表明,价格指数在一段相对持久的上涨之后的杀跌运动之中,一般来说会回调到上涨幅度一半左右的位置。然后价格就会在那个位置和前一高点之间来回徘徊,直到市场产生了新的驱动力。”(1906年4月16日)。
上述观点都是汉密尔顿多年来关于次级运动的市场研究心得,它们的正确性毋庸置疑。那些结论首先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前提,即针对次级运动的持续时间和波动幅度,任何试图给出精确无误的数学定位的人,注定要功亏一篑。正如前文所述,道氏理论属于实践性的科学,不可能用精确无误的数学来定义。可是正如历史气象记录对于天气预测必不可少,将价格指数上发生过的次级运动用图表绘制出来,对于判断未来趋势大有裨益。
如果要将道琼斯公司记录的两种指数过去三十五年发生的重大次级运动进行细分归类,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找到统一的筛选标准相当困难。笔者曾经尝试过多种标准对次级运动进行分类研究,可是每条路径都乏味无趣且耗时耗力,而且结果都不尽人意。笔者曾经这样实验,将持续时间不足15天的次级运动忽略,结果是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很多重要的次级运动被无辜剔除。笔者考虑放弃持续时间维度,而转向波动幅度维度研究。笔者先是将价格指数波动幅度在5%之内的次级运动忽略,继而将标准提高到7.5%~10%之间,结果仍然令人失望,很多重要的次级运动被无辜剔除。最后,笔者找到了一种筛选方法。鉴于这种方法过于复杂,在此不再详细介绍。笔者剔除了小的次级运动,而保留了独立而重大的次级运动。如本章所附图表所示,表1统计了过去三十五年间价格指数的涨落情况。表2和表3是对表1按照日期和价格进一步的细分。这两张表详细地展示牛市和熊市以及其中的次级运动。通过对数据的细分和平均处理,我们得出下列结论:
熊市主要运动平均来看大约持续时间是95.6天,而次级反弹运动的平均持续时间是66.5天,它们往往是前期主要运动持续时间的69.6%左右。牛市主要运动平均来看大约持续时间是103.5天,而次级回调运动的平均持续时间是42.2天,它们往往是前期主要运动持续时间的40.8%左右。
汉密尔顿经常指出,次级运动的持续时间通常是三周到数月不等。为了验证他总结的这条规律,我们的观察表明熊市中的次级反弹运动往往在20~100天之内完成它波动幅度的65.5%,平均来看它们的持续时间是47.3天。占比45%的次级运动,在25~55天就反弹到位。牛市中的次级回调运动往往在20~100天之内完成它波动幅度的60.5%,平均来看它们的持续时间是42.8天。占比44.2%的次级运动,在25~55天会回调到位。
汉密尔顿经常强调,次级运动一般会前进到之前主要运动幅度的40%~60%左右。为了验证他的这一观点,我们所观察的熊市之中,次级反弹运动拉升到前期跌幅的55.8%。我们观察的所有样本之中占比72.5%的次级运动,其反弹幅度介于前期跌幅的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之间。如果把介于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之间的样本平均计算,发现次级运动平均反弹到前期跌幅的49.5%。
牛市中的观察结果是:所有次级运动平均而言回调至前期涨幅的58.9%;我们观察的所有样本中占比50%的次级运动,其回调幅度介于前期涨幅的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之间。如果把介于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之间的样本平均计算,发现次级运动平均回调到前期涨幅的54.9%。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牛市和熊市中的次级运动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从而使我们能够从整体上考虑它们的特征,而不是割裂开来。总体的统计告诉我们,主要运动之中发生重要的次级运动之前,平均持续时间是100.1个交易日。所有的次级运动平均持续时间是52.2天,次级运动的平均波动幅度是前期主要运动的57.6%。
如果绝大多数次级运动均运行到之前主要运动幅度的57%止步的话,那么投机就会变得轻而易举。非常遗憾的是,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占比7.1%的次级运动,在运行到之前主要运动幅度的10%~25%就停下了脚步;占比25.4%的次级运动,在运行到之前主要运动幅度的25%~40%就停下了脚步;占比18.8%的次级运动,在运行到之前主要运动幅度的40%~55%就停下了脚步;占比26.7%的次级运动,在运行到之前主要运动幅度的55%~70%就停下了脚步;占比8.5%的次级运动,在运行到之前主要运动幅度的70%~85%就停下了脚步;占比14%的次级运动,在运行到之前主要运动幅度的85%就停下了脚步。
研究次级运动时,我们发现持续时间这一维度相当有用。原因在于,占比73%的次级运动在55个交易日之内走完,在那之中我们还发现,占比60%的次级运动在25~55天之间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