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打开心理学之门
17628700000007

第7章 心理学的基础研究(2)

而错觉并不就是坏东西,它其实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比如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经常利用知觉的原理来创造比实际物体更大或更小的错觉,比如一个较小的房间,通过将墙壁涂上颜色,在房间中间布置一些较低的沙发,可以让房间显得更加宽敞。电影院和剧院中的布景和光线方向的设计也十分有讲究,有的设计就是为了产生电影和舞台上的错觉。

三、我们如何学习和记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些行为,并不是从一出生就会的,如走路、吃饭、游泳、骑车等等,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学到的呢?心理学家同样对一种行为是如何被引发出来,也就是“学习”感兴趣。

我们如何学习?

虽然心理学上学习的概念是相当广泛的,但是目前所知道的基本原理大体可以划分为条件反射或叫刺激反应论,认知论以及观察学习也叫社会学习论几类。

其中条件反射是我们在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时重点介绍过的,认为学习是由环境刺激引发的。条件反射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吃过话梅的人一想到话梅,唾液都会分泌得比平时要多。这是因为我们学习到了“话梅是酸的”。而对于根本没吃过话梅的人来说,就不会引起相应的反应。吃到酸的东西就会分泌出更多唾液,这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应,而想到酸的东西就分泌出更多唾液则是学习之后出现的反应。像这样,将刺激与本来毫无关联的反应联系起来就是所谓的经典条件反射。

而如果是人自身主动引发的行为引起了好的结果,则使这个行为更加强烈地和频繁地表现出来,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有些地方也叫作工具性条件反射。比如小朋友弹琴被人夸奖“弹得真好”时,他也会更加愿意弹琴。

认知论主要指的是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柯勒做过很多学习方面的实验,他发现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是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渐建成一个体系,进而采取策略性有组织的行为。

比如顿悟学习最早就是由柯勒提出的,他用一个实验来观察大猩猩的行为,他在实验的房间里放了一个箱子,把大猩猩喜欢吃的香蕉挂在它够不到的地方,后来猩猩发现踩着箱子就可以把自己垫高,于是就踩着箱子去吃香蕉。这只猩猩没有经过尝试,而是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突然做出了解决问题的行为,学会使用工具,这是一种经思考后的认知顿悟。

爱德华·托尔曼开创了学习认知过程研究的先河,他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把老鼠放在迷宫里跑十天,不给它们任何报酬,十天以后,在迷宫出口放了食物,老鼠居然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出口,吃到食物。也就是说,老鼠在迷宫里这十天的奔跑中,已经对迷宫的地形形成了一张认知地图,一旦需要,马上就能跑出迷宫。这不同于行为主义认为的有刺激才有反应,没有奖赏我们同样能够学习。托尔曼认为只有在平和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凭借自身的认知能力建立一张完整的认知地图,如果动机过于强烈或者情绪化时反而不利于我们建立综合的认知地图。

观察学习指的是就算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也可以通过观察别人在这种条件下的行为进行学习。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对儿童观察学习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一个房间里放了充气娃娃,把儿童分为两组分别观察大人的行为,一组观看大人攻击充气娃娃,另一组观看大人和娃娃愉快相处,结果看攻击娃娃的一组也学会了攻击,看到和娃娃愉快相处的儿童也能和娃娃玩得很开心。也就是说,儿童在观察中学会了大人的行为,并且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说父母的行为和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知道,有句古话说“出淤泥而不染”,说的是一个人即使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耳濡目染仍然可能保持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也就是说观察学习的产生实际还是要经过学习者主观的判断,而儿童在判断能力上尚未发展完全,因此加强学习者的判断能力,对学习良莠不齐的社会行为尤其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从小要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为什么很多国家要对电影电视进行分级,有些影片儿童需要在家长的指导下才能观看的原因。

记忆的规律

我们从开始学习,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寒窗苦读不仅需要我们学会大量的知识,还要记住所学的东西。为什么有些东西只要学会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而有的时间一长就容易忘了?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记忆的规律,心理学家们亦是如此,他们还想研究记忆的来龙去脉。

这里不得不提记忆实验研究的第一人——艾宾浩斯,他的研究直到今天还对我们的学习和记忆有重大的影响。早在100多年前,艾宾浩斯为了研究人们对从来没学过的东西的记忆有什么样的规律,创造出了一些无意义的音节供被研究者学习直至记住。他从实验中了解到学习后不到一小时的遗忘速度是最快的,一天过后,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到了第二天,能想起来的基本上不大会忘记了。艾宾浩斯根据收集到的这些数据绘制出后来广为人知的记忆曲线。

这些学习材料大多就是按照不同的时间间隔安排复习,比如刚学习过的材料第一次复习放在一两个小时内,第二次复习放在一天后,第三次复习放在两天后,依此类推,复习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后来又有很多研究者用不同的学习材料做过类似的实验,基本的趋势相差无几。但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一些更细节的东西,他们发现除学习外语可能像艾宾浩斯所说的那样之外,学习其他有意义材料后的回忆成绩都比艾宾浩斯所说的要好。这点也是其他研究者对艾宾浩斯研究提出的争议,而像骑自行车这类动作技能的学习貌似和学习外语的情况更为不同,一旦学会后根本就不大会忘记。无论如何,艾宾浩斯在科学认识记忆的道路上打响了第一枪。

关于记忆的规律,还有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研究者先让参加实验者按一定顺序学习一系列的单词,然后让他们不必按照学习的顺序回忆,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回忆成绩较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较差。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开始部分较好的记忆成绩称为首因效应,结尾部分较好的记忆成绩称为近因效应。

根据这些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这些规律。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记忆能力实际上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复习计划显然不能针对个人特点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果你知道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研究方法,你就能为自己设计一个更为灵活的学习时间计划表。另外,学习的时候,应该不断变换学习的开始位置。比如在背单词时,不要每次都是从A背到Z,有时也应该从中间部分开始背起,这样才不至于只记得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对中间的单词没什么印象。

记忆的结构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我们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按照这个过程,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用电脑来做个也许不太恰当但是较为形象的比喻,这三种记忆的结构大致如下:感觉记忆有的地方也叫瞬时记忆,是客观刺激停止后在我们脑中保留一瞬间的印象,如果在极短的印象保留瞬间,得到了我们的注意,那它就会变成我们的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一般指持续一分钟以下的记忆,如果得到复述和加工就被输入我们的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类似于电脑的硬盘,储存时间长可以随时提取,但它不同于电脑的是它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

心理学家和我们一样关心人为什么会遗忘,研究记忆的同时也是研究遗忘。关于遗忘,心理学家们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有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

我们常常觉得有很多事情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这也是记忆消退说的观点。从适应的角度来看,我们长时间不用的技能会退化,消退说认为记忆也可能是这样,刚记住的内容在我们的大脑里留下了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痕迹会慢慢地消退,如果长时间不再复习,就可能完全消失。

我们刚提到的最先记忆和最后记忆的印象最深,而中间学习的印象最浅。干扰说认为先学习过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有干扰作用(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也有干扰作用(后摄抑制或倒摄抑制)。最先学的只受到中间部分的后摄抑制,最后学的也只受到中间部分的前摄抑制,而中间部分则受到最先学的前摄抑制和最后学的后摄抑制两面夹击,所以回忆成绩最差。除此之外,前后学习的材料越是相似,干扰越大;差异越大,干扰越小,学习的效果越好。如果把这点合理用于安排学习计划,最佳的学习计划应该尽量避免学习两类相似的内容,如学习语文后紧接着学历史,或者学习了数学后接着学习物理。理想的安排应该是在学习语文过后,学一门与语文相似程度低的学科,比如数学或者物理,然后再学习历史。

还有研究者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内容是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想不起来是因为在提取相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恰当的线索。比如我们见到一个熟人,本想上前去打个招呼,可是走到跟前却忘了他叫什么名字。提取失败说提示我们这种所谓的舌尖现象,并不是说长时记忆里没有这个人的信息,提取是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没有适当的线索,就好像我们在图书馆里找一本既不知道名字,也不知道作者、检索编号的书一样困难。大家可能觉得做选择题要比填空题、问答题容易。事实上,选择题提供了很明确的线索,只是让我们再认一些知识而已,而填空题、问答题则相当于没有线索让我们回忆。因此,在记忆一些知识,比如单词的时候,尽量记住它的一些线索,比如语境、词组、词性等等,比光是记单词本身更容易让我们在造句、作文的时候想起它。

大家一定也看过一些影视作品,主人公因为早年的一些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经历,使他们对有的人或者有些事完全失去了记忆。压抑说认为遗忘是情绪和动机的压抑造成的,如果解除这些压抑,那些被压抑的事情也会被回忆起来。这种现象是弗洛伊德在临床中首先发现的,压抑说不同于前面几种理论的地方在于它充分考虑到人的情绪、动机、需要等在记忆中的作用。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情绪紧张而遗忘,考试的时候,由于紧张,一些平时学过的东西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也是我们总说的心理素质对考试成绩会有所影响。压抑说虽然没有太多的实验支持,但对研究记忆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种理论。

我们怎样记得更好?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发现记忆的研究对我们的学习有着很直接的帮助,如果善于利用记忆规律,会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有策略和效率。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些有关的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一定知道体育比赛的时候,运动员都喜欢主场作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比赛场地和环境与训练时更加相似。记忆心理学家戈登与巴德利曾做过一个实验,首先将被试分成两组,一组在地面上,一组在水中,请他们学习一串单词,之后让他们重复刚刚记住的单词。从结果上来看,在地面上学习的人也在地面上记忆,在水中学习的人也在水中记忆,这种在同一地点学习并记忆的方式比互换地点取得的成绩要好。

也就是说,当学习时的状态与回忆学习内容时的状态一致时,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一现象被称为记忆的状态依存或场合依存。我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基本上是在什么地方上课就在什么地方考试,这不能很好培养我们在环境中的应变能力,换个环境可能就会影响有些同学的成绩。因此,对那些想提高考试成绩的同学来讲,如果事先知道会在什么地方考试,不妨先到那个地方去学习。所以,考试前去看考点从熟悉场合、减轻场合依存的角度来说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那我们一次到底能记住多少东西呢?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经过7年反复测定,在一篇名为《奇妙的数字:7±2》的论文里提出正常成年人记忆广度的平均数是7±2,这个数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的短时记忆大概有少到5个多到9个单位的容量。有一些心理学家专门研究新手和专家的区别,他们做过这样的实验:让象棋高手与新手观看按某一棋谱摆设的一个棋局,然后打乱棋子,让他们按原样将棋子复原,结果高手能够将棋子很准确地摆出来,而新手却不能做到。这是因为高手能够按照棋子与棋子的关系来记,将几个棋子作为一个单位来记,而新手则是一个一个棋子地记。这个研究结果提示我们,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容量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根据意义将相关的知识合理打包,原来只能记住7个知识点的大脑也可以记住7个知识包,我们能记住的内容是不是多多了呢?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平常可以采取的记忆方法有很多。比如联想记忆法,对知识进行多种比较,把时间、空间等方面接近的两个以上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记忆,想起一个就很容易想起另一个。还有一些年代、数字之类本身可能没有什么意义的知识,我们可以借助记谐音的方法赋予它们意义,借助编口诀的方法把它们分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