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打开心理学之门
17628700000009

第9章 心理学的基础研究(4)

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首先不管这个方法是不是合理,尽量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然后再比较这些方法中哪些比较合适。这是一种完全开放的状态,通常是想到什么就记下来,往往能够产生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广告公司策划方案的时候经常采用这种方法集思广益。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们做选择题常会用到的排除法,此外还有爬山法、特殊化法、类比法等等,大家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都有机会接触到。下面我们来看看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这些也是心理学家关注的方面。

我们讲过心理学家很关注新手与专家的不同,除了前面说到的在记忆方面有所差异之外,专家与新手在解决问题上同样有所差异,不然医院就不需要开设专家门诊了。那么专家为什么比普通人更善于解决问题呢?首先,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比普通人多出许多,而且他们的专业知识都是有组织的,这对他们理解问题有很大帮助,在遇到问题时,他们能够很快从头脑里提取出相关的知识来。另外,专家在特定方面的记忆比一般人记得快记得多,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解决问题。还有一些专家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诀窍我们是不知道的。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某方面的专家只是精通某方面的知识,比如内分泌科专家未必在妇产科方面也精通。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利用以前的知识,有时这些知识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很快解决问题,但有时却会阻碍我们对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式。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经常玩的脑筋急转弯,有些问题我们想不出答案主要是因为我们受已经知道的知识经验和习惯的束缚,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摆脱原有知识和习惯的影响。因此,当有些问题无法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的时候,不妨换换脑筋,另辟蹊径也许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如果说思维定式是我们在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的时候因为已有的知识、习惯而出现的思维束缚,那么我们在使用工具和其他东西的时候,被它原来的功能所影响,不能想到其实还可以用它来做很多其他的事,就叫作功能固着。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你一根蜡烛、一盒火柴和一盒图钉,请你想办法把蜡烛固定在墙上,你会怎么做呢?

用图钉直接把蜡烛钉在墙上吗?用熔化的蜡涂在墙上然后把蜡烛粘在上面以便固定在墙上吗?可以告诉大家这两种方法当时的实验被试都没有成功,那么还有别的方法吗?只有一少部分人想到可以把装图钉的盒子钉在墙上,再把蜡烛放在盒子上。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就是要发现盒子的新功能,由于盒子放着图钉,所以很少有人会想到利用盒子作为蜡烛的托盘来完成任务。于是,心理学家又进行了一个实验,就是把盒子里的图钉倒出来,留下一个空图钉盒子和一堆图钉,结果发现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比前面的实验多。

前面谈到的都是一些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引起的问题解决的困难,不过有些问题本身就不是我们按照常规的分析能够解决的。这些问题往往需要我们跳出原来的模式,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所以在解决问题时,你感觉不到你在逐渐逼近问题的答案,往往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但是答案可能突然就像闪电一样浮现在你眼前。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能钻牛角尖,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跳出常规的思路,不时变换角度才能发现问题的答案。

有关思维的话题还有很多,由此还可以引出心理学家关于语言和思维的研究,思维与想象、创造力的研究,研究思维进而引出对于智力的研究,等等,在这里能做的只是为大家打开一扇窗,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多关于思维的研究,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五、我们的情绪

情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有人成天愁眉苦脸,也有人每天喜笑颜开。在心理学的众多领域中,专门有心理学家研究我们的情绪这种心理活动,也是听起来最接近心理学名称的一个课题。但是由于情绪这个话题包含了太多个人主观因素,在心理学研究中,它也曾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的情感或者情绪能够引起我们行为的变化。例如,害怕能够引起逃跑的行为,喜欢能够引起想和对方接近、交流的行为。

正如我们在第一章说过的,心理学是通过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得以发展的,那么在研究情绪的过程中,生理学指标和表情变化也会在我们的身体上有所表现,虽然客观地测量情感并非易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客观地观察情感、情绪在身体上的表现、情绪引起的行为推测出情绪种类和较为客观的看法。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可以通过测量三个方面来研究情绪:生理唤醒、外显行为和意识体验。包括思维和情感等等,例如夜里走在黑漆漆的小路上看到前面有个人影,心跳加快就是生理唤醒,步伐加快就是外显行为,心想这是坏人吗,以及随机产生的恐惧感即意识体验。

有关情绪的理论

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对情感产生的原理有着各种各样的假说,其中坎农-巴德学说认为,情绪是由我们在前面讲过的中枢神经的丘脑产生的,生理唤醒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事实上,后来的生理和心理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都与情绪有关。坎农-巴德的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于当时最具冲击力也最有意义的詹姆斯-兰格理论。

从常识上来说,我们觉得伤心的时候,都是先感到悲伤,然后结果就是落泪。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几乎同一时间分别提出,情绪刺激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而生理反应会进一步引起情绪体验的产生。也就是说相反的,我们不是因为悲伤而哭泣,而是因为哭泣而导致悲伤,因为打人所以更加愤怒。联想一下类似的情景,你会觉得似乎确实是有这样的情况。但因他们过分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而忽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引起了很大争议。不过最新的一些研究比如面部表情具有情绪功能似乎证明了这个学说。也就是说,平时你尽量要避免愁眉苦脸,而要喜笑颜开的,表现得快乐好像一直在你身边,这样你的状态也会自然而然快乐起来。

此外,还有一些认知与情绪的理论,比如沙赫特的情绪“二因素”论,他认为情绪源于我们对机体唤醒的认识,同时他也觉得各种情绪体验在生理上是一致的,情绪有高度的生理唤醒和认知标签(比如前面夜里走在黑漆漆的小路上看到前面有个人影,觉得害怕)两个成分。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则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个情景对于它的评估不同,我们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同样一句话,有的人听了觉得是玩笑,不当回事,而有的人听了觉得是辱骂,立刻暴跳如雷。

阿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我们的情绪是我们和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我们不仅能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调节自己对刺激的反应。

怎么样,你是不是觉得每个理论都好像说得有些道理呢?詹姆斯-兰格假说发表后引发了大规模的议论、批评和修正意见,即使现在我们也没有办法完全否定这种说法,但关于情绪的产生,却从詹姆斯的大胆假设开始,一发不可收了。随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相信心理学家对情绪的了解也会越来越深。

情绪的功能

我们识别情绪最重要的渠道就是识别他人的表情。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情》中认为不同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且能被全人类所理解。我们都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认为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而我们人类的情绪恰恰能够让我们在自然选择中得以生存,使我们更好地发展。比如,在遇到危急情况时,我们会大声呼救和面露恐惧的表情,这是一种进化而来的适应性行为和求生手段。因此,我们认为情绪具有适应功能。

识别他人的情绪对种族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识别某些情绪,比如知道别人发怒比知道别人高兴更有意义,心理学实验也有相应的数据支持,比如识别愤怒表情要比识别愉快和中性的表情快得多。这么说来,情绪具有人际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再比如,婴儿小时候还不能靠言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喜怒哀乐,只能用表情和哭声等等来表达自己的需要,识别婴儿的情绪也是每个妈妈的必修课之一。我们认为,情绪具有信号的功能。

还有心理学家提出,情绪能够作为我们大脑内的检测系统,积极的情绪对其他活动有协调的作用,而消极的情绪对其他活动有破坏的作用,也就是说情绪对我们进行其他的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积极的情绪,比如愉快能够提高我们的认知成绩,而消极的情绪比如痛苦、恐惧、愤怒等等会让认知测验的成绩变差。也就是说,情绪能够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成绩,想来最近社会上一直在强调的“正能量”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你第一次穿上自己的新衣服,发现袖口开线了,你为什么会飞快地冲去商店要求换货或者退款?你可能会说“因为我很生气、很失望”,大家可能意识到这是动机的问题,情绪实际上成为了我们行为的原动力。因此,我们说情绪具有动机功能,通过唤醒你对正在经历或者想象中事件的动机,然后引导你维持行为直到达到特定的目标。比如,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尽所能地吸引、接近、保护他,甚至牺牲自己的时间。

情绪的调节

上面我们谈到情绪有这么多的功能,大家此时此刻可能更关心既然我们的情绪这么重要,应该如何调节情绪。众所周知,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各种实验已经证明应对压力时人会产生应激反应,有些工作比如教师,就是这样一种时刻处于应激反应中的职业。短时间的应激反应对我们无害,但长期处于应激反应中对我们的身心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何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是心理学家和我们大众都关心的问题,市面上也不乏相关的书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建立对应激源的知觉控制。简单说就是现实如果无法改变,那么你只能改变对于你所经历的事件的看法或者信念。比如,那些可以保持对自己知觉控制的人,即使在面对癌症一类致命疾病的时候,也会获得更多的心理上或者生理上的收益。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这是由你的亲朋好友提供的一种资源,很多研究者都发现社会支持在缓解压力带来的伤害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当我们有他人可以去依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压力、失业、失恋、疾病或者其他灾难,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扰。任何一个你的家人、朋友、同事或者邻居都可以成为你在需要帮助时社会支持系统的一部分。社会越是浮躁,我们越需要被爱、被尊重、被关心,别人也和你一样。

当然,好比男女表达情绪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个人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人可能大哭一场心情就会变好,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眼泪缓解。研究发现眼泪能把我们在应激反应过程中身体产生的毒素排出去,所以“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见得是件好事。哭对恢复心理平衡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有的人可能觉得体力劳动或者运动得大汗淋漓之后心情好了很多;有的人可能觉得出去旅游,换个环境心情大好。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注意力能从那些破坏你情绪的人或事上移开,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有时听听音乐能缓解情绪也是这个道理。你可能还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紧张得不行的时候,深呼吸或者往一个纸袋里呼气也能达到马上放松的效果。

情绪的调节实际上是对我们进行个体管理,改变自己或者他人情绪的过程。有时候也会被认为对自我情绪的感知、控制是一种能力,是情商的一部分,有可能会影响你的职业或者生涯发展。学习和形成一些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技巧对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