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爱车养护100招
17629700000006

第6章 综合养护篇(5)

大家都知道为了保证轴承与轴颈的良性润滑,需要机油来充当润滑剂,否则便会加剧磨损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因此机油加得过多是许多车主的通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机油如果加得太多,发动机同样也要出故障。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剧烈搅动,将增加发动机内部功率损耗,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

(4)长期不用车或短途用车

有的人虽然成为有车族,但平时不舍得开车,只有放假时才开车出去玩,其实这种用车方式是很伤车的。因为发动机与变速箱等传动机件表面会因长期不用且常处于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状态而生锈。最好的方法是每隔几天让车跑上三四十分钟。另外,长期短途用车也易伤车,所以要适时跑跑长途。

护车小贴士:进口轮胎未必适用

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国外推出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说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适用。欧洲平整的路面与国内的路况有较大区别,适合欧洲路况的轮胎在国内难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有些“水土不服”。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

16.走出汽车保养误区

消费者在购车前往往会勤于做各种功课,查各汽车品牌宣传资料、向亲友咨询、货比三家,但往往将车开回家后,除了勤于清洗之外就不闻不问,以致陷入养车观念上的误区。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不正确的养车方法。

(1)打圈方式打蜡效果差

很多人给车身打蜡都习惯性地以打圈方式进行,这是不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打蜡方式是以直线方式,横竖线交替进行,最后再按雨水流动的方向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减少车漆表面产生同心圆状光环的效果。

(2)螺栓过紧永久变形

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连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若拧得过紧,一方面会使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另一方面会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3)风扇皮带太紧轴承负荷大

随着气温的升高,有的车主认为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可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因此便一个劲地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造成风扇皮带过紧,殊不知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风扇皮带应该保持松紧适当,因为过紧会使轴承负荷过大,磨损加剧,功率消耗增加,同时也会使水泵轴弯曲,皮带拉长变形,寿命缩短。

(4)新蓄电池不充电缩短寿命

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其寿命。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1小时即可安装使用。

(5)不理会保养周期表麻烦不少

每个车主买车时都会得到一份保养周期表,被告知在什么时候该去做怎样的维护保养,但大部分车主只要感觉良好,车没出啥问题,也就渐渐将其搁在脑后了,这样会给安全行车带来很大的威胁。另有一部分车主则是出于以往的驾驶经验,自行缩短保养里程,比如规定是8000公里保养,自己却在6000公里时就把车开到4S店,或没到保养时间就到4S店保养,结果多花钱。

实际上,车辆保养不是越勤越好,厂家规定的里程数是基于对车身性能的充分了解,进而才设置的最佳数据。

护车小贴士:保修期长≠使用成本降低

很多车主认为,汽车厂家延长保修期,自己用车的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但事实上,保修就像保险,只有当车出现问题时,自己才能得到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实惠。当然,动力总成的维修费用是非常昂贵的,通常,一辆车的动力总成系统的费用要占到整车费用的35%~40%。因此,动力总成系统一旦需要更换,对消费者而言将产生巨大的花费。保修期的延长,无疑避免了消费者自己承担这样巨额开销的风险。

其实,延长保修期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车主养成良好的定期、定程养护习惯,通过引导车主在4S店进行专业养护,将车况保持得更好。等到车主换车时,会发现残车价值的提高,远胜过养护时的花费,其实这才是真正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17.爱车保养,小心被忽悠

买车之后,定期给爱车做例行保养是车主们的必修课。然而,由于汽修市场良莠不齐,一些“黑汽修”瞅准了车主普遍缺乏汽车养护知识的弱点,在顾客保养车辆时增加不必要的项目,或缩短配件更换里程,以牟取利润;而多数车主由于不了解真实情况,被骗了都不知道。以下是在做汽车保养时一些商家惯用的忽悠伎俩。

(1)换三滤

我们通常把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合称为三滤。很多车都是每5000公里左右做一次保养,有些修理厂每次保养时都会建议换三滤,这样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更有些修理厂,总会偷工减料地最多只给换两个,省下空气滤清器是经常的事。

实际上,汽车厂家多要求5000公里换一次,但这也要视车子的使用和保养情况而定。如果车常年在小加油站加油,跑乡村土路、在山间丘陵长途行驶,2000公里就应该换一次。如果车的车况保养良好,多在城市里开的话,1万~2万公里换一次即可。一般来说,三滤每1.5万~2万公里换一次,也就是说,保养时隔一次换一次就足够了。

(2)三洗

当车不容易着火的时候,可能是节气门脏了,修理厂会建议你做个三洗。现在街边不少小修理店打着“专业免拆清洗”的广告,也就是所谓的三洗,即先用专业免拆清洗液清洗进气道,俗称“打吊瓶”,然后是清洗节气门,最后将化油器清洗剂喷上去,把油黑的泥垢擦掉,工时费约为100元。三洗过后,毛病果然消失了!但众多车主不知道的是:其实只要洗了节气门,问题就已经可以解决大半了。而且真正有效果的清洗进气道是把进气道全拆下来,像清洗抽油烟机一样洗才行,但是维修工人却不这么做,这一方面是因为操作起来很麻烦,另一方面是他们认为费事还不赚钱。

(3)换火花塞

油量增大时,可考虑换个火花塞,一般修理厂会建议2万~3万公里就换。其实这是由火花塞的质量而定的,普通火花塞4万公里换一次,白金、铱金的6万~8万公里换一次即可。这里介绍一个可以省钱的办法:自己去买一个火花塞,几十元钱而已,贵的也不过上百元,再找一个中型店铺,花一二十元就可以亲眼看着维修人员装上。这样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修理厂把从别人车上拆下来的半新的火花塞给你的车装上。

(4)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不懂车的人对于车的“心脏病”是很害怕的,要是汽车呼呼地冒蓝烟,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送到修理厂,人家说发动机得大修,我们就得乖乖地把车交给他们。但他们做的,也许只是处理一下气门油封老化、活塞环磨损、卡死等小毛病而已。如果在城市中正常行驶,发动机大修要等到10~15万公里以后,感到车走起来没劲儿、提不起速度来时再说吧。

(5)换机油

一般捷达车大约需要机油4.5升,富康至少需要3.2升,奥拓则需要3升。标准是将机油加注到油尺弯区上限。但即使你亲眼看见维修工将机油加到了这个位置,也并不一定眼见为实。就像变魔术一样,他让你看到的、让你相信的一定是已经有备在先的,他们的准备工作是在放掉旧机油时已经做好了。比如捷达,他们通常只放掉4升机油,这样在注入新机油的时候,就可以省下半升了,谁让我们没有将剩下的机油带走的习惯呢。

对于汽车的其他毛病,修理厂的诊断就更虚实难辨了,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护车小贴士:并非所有保养项目都必须做

许多4S店除了厂商指定的保养项目之外,往往还会兼做养护服务赚外快。车主到店保养时,服务人员往往会介绍各种保养项目,其中有一些是必须做的,而另外一些则是多余的。更有甚者,会直接打出一份保养清单,告诉你这些项目都是必需的,这时就需要详细地看看这些具体的项目。一般来说,清洗、润滑、消毒杀菌等都不是必需的。而更换转向油、刹车油、变速箱油等虽然是必需项,但车主应注意频率,一般在城市道路行驶,这些油类寿命都比建议值要长。如果你对爱车不了解,可以和4S店的工作人员直言,哪些是必须做的项目。我们会发现非必需的项目往往都价格不低,这时就要好好考虑是否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