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民生论
17631200000022

第22章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文化工作脉络

本文主要依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编写的《改革发展大事记》和《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文集》等材料,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上海文化工作脉络进行初步梳理,并着重从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对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工作的目标、策略、途径、效果进行概括提炼,以对现阶段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提供借鉴。

一、 新时期上海文化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参照黄菊同志1993年6月对上海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历史发展的分析意见黄菊: 《改革要先行,开放要扩大,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必须超前》,1996年6月3日在上海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将新时期以来上海城市文化工作的思想脉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

表1新时期以来上海文化工作阶段划分表

时间阶段工作思路相关数据备注

恢复调整期

(1979—1984)恢复新闻出版、文艺院团、文化协会等组织,按照三中全会精神,调整工作思路,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上海突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

响应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打击经济犯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涌现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1978—1985年宣传系统申报基本建设投资项目83个,资金3908亿元;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1978〕133号函。

1977—1985年9月,实现文化设施投资1125万元。龚学平: 《深化改革,加强管理,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上海文化市场》,1994年4月28日在上海文化市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大潮从农村涌到城市,上海向何处去?是振兴,还是沉沦?

规划准备期

(1985—1990)响应开展“四有”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

围绕中央批准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文化建设战略,为浦东开发开放作前期准备;结合上海实际,制订文明单位标准,抓窗口行业、“五好”家庭、“我爱上海”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在提高市民素质上,提倡“七不”规范,组织社会大讨论;

积极尝试探索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如《新民晚报》的市场化定位、筹建上海文化事业发展基金会、上海文化发展公司、上海文化艺术经理公司等。

“七五”期间(1986—1990)文化系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36亿元,超过前三十五年的总和。同上。

市府办公厅〔1986〕37号文有关于上海“七五”规划中文化发展具体内容。

续表

时间阶段工作思路相关数据备注

实施振兴期

(1991—现在)响应党的十四大决议把浦东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提出树立20世纪90年代上海人良好形象是“文明礼貌、勤奋高效、胸怀大志、开拓创新”;

十大文化设施建设;

实行财政列收列支的文化经济政策;

一流的城市,一流的经济,一流的文化;

以社区为载体,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八五”期间(1991—1995)文化系统固定资产投资预计52.5247亿元,实际完成40亿元,比“七五”增长近9倍。

九五规划(1996—2000)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没有具体投资数字。

浦东开发开放使上海从改革开放的后位跃为前沿。

二、 90年代以来上海文化工作思路的两次突破

90年代上海文化发展是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大背景下出现的。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同时,中央领导同志殷切叮嘱,中央希望并要求上海能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张满意答卷。为此,上海抓住机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上,响应中央号召,结合上海实际,积极探索“上海经验、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城市文化发展道路。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工作思路上,有两次突破。

(一) 树立90年代上海人的良好形象

树立上海人新形象,包括上海城市形象和市民形象。1991年12月,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为实现“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任务,确定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适应上海振兴和浦东开发开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为此,倡导“四个精神”,树立“一个形象”,即以振兴上海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开放精神,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实干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努力体现上海水平,发扬上海风格,讲究上海效率,弘扬上海精神,树立90年代上海人的良好形象。

为实现这个目标,具体工作中提出要做到“三个必须”、“六个落实”和“五个不”。即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推动经济建设,必须促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抓落实,抓落实就是抓领导、抓队伍,抓落实就是抓典型、抓导向,抓落实就是抓基层、抓“细胞”;为保持良好社会风气,既要坚持正面引导,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剥削阶级腐朽生活方式,不搞跑马场,不搞博彩公司和各种变相赌博,不搞供外国人使用的赌场,不搞选美,不搞“三陪”和任何形式的色情场所。吴邦国: 《在全市部署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干部大会上的讲话》,1993年11月。1996年12月,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重申了这“五个不”。

(二) 一流的城市,一流的经济,一流的文化

1995年3月,市委六届三次全会通过《上海市1995—1997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出: 在新三年要明显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努力塑造面向21世纪的上海人形象,创造现代化的都市文明,使上海市民具有远大的理想、良好的道德、创业的精神、遵纪的习惯、文明的举止、丰富的知识、健康的身心,整个城市整洁有序、安定和谐、充满朝气和活力。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建设与上海地位相适应的一流文化。

陈至立同志在此次会议上提出文化建设的目标是: 以一流水平的文化与一流水平的经济相辉映,共同支撑起上海一流城市的大厦。所谓一流文化,就是要拥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理论家、文学艺术家和各类专门人才;具有全国影响的社科科研基地、文艺院团、新闻出版机构;建设布局合理而又达到国际水平的文化设施;创造全国有影响的精神产品,并有立得住、传得下的力作、杰作、大作;还要形成深入民间的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 上海城市文化建设课题的提出

1996年5月,黄菊同志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对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些难题的疑问: 上海作为一个有丰厚文化历史积累的特大城市,今后又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应该形成怎样的城市文化格局?包括文化设施、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类文化事业要达到怎样一个相称的水平?在全国达到一个怎样的地位?城市文化的氛围、市民的文化消费、生活方式、精神风貌等方面,上海的地方特色是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注意发挥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优势,形成上海新的文化特色?

1996年12月,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通过“九五规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其中对文化事业的规划为: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艺队伍与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发展文化市场,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初步形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构架。

2004年5月

沪上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