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群众文化”相关的若干概念分析朱维妙君对此文亦有贡献,谨致谢忱。
本文就现代城市社会群众文化活动的概念名称问题,比较分析目前学术界常用的几个概念: 群众文化、大众文化、公众文化、市民文化、居民文化、民间文化、群众文化活动、公众文化活动等,结合上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际,以及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在咨询部分专家学者的基础上,提出可供选择的参考意见。
一、 与“群众文化”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 群众文化
这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学说中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社会主义国家,“群众”与“干部”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群众”,一是众多的人;二是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普通人。群众文化概念是从文化活动的主体来界定的,用以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享受者。
一般理解的群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为目的的文化。由于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趣味、文化修养。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部门,由各级文化组织和事业机构专门负责,根据党和政府关于群众文化的总体要求,安排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并有文化馆、文化站等专门的指导机构和活动场所,进行多种多样的文化创作、演出活动,因而存在群众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发挥的现象。这是导致西方现代社会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批判的重要原因。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群众文化”作为专有名词在中国最早见诸1932年5月的中央苏区文件。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此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概念一直沿用至今。一般英译为mass culture或popular culture。
在国际上,以前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正面使用这一概念。现在只有朝鲜仍在正面意义上使用,一般西方知识界基本上都是在否定意义上使用,将它看成一个贬义词。
(二) 大众文化
这个概念是从英文mass culture或popular culture翻译而来的,具有鲜明的西方社会知识文化背景。
有人将popular culture定义成“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在这里popular的含义与其说是“大众”,不如说是“畅销的”、“流行的”、“好的”。
在词源学上,mass不是指普通民众,而是指与贵族相对的多数民众,隐含了粗俗、低劣的意义。mass culture是相对于high culture(高等文化)而言,它被当时的文化精英提炼出来指称正在出现的与传统的高等文化(实际上就是贵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当时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新贵们的市侩之气以及下层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文化精英的眼中都在破坏传统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mass包含着无知、庸俗、偏见、冲动与非理性。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曾赋予它革命群众、革命力量源泉的含义。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由于工业技术的新发展,文化生产工业化,法兰克福学派在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批判时,将工业化大生产批量制作的,没有个性,主体失落的现代文化称为mass culture。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所谓的mass culture,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大众的思想和心理,培养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大众文化缺乏艺术的创造性和审美力量,是单质性、齐一性、模式化、消费性、商业性、赢利性的文化,通过强大的文化渗透力和强制性力量迫使社会大众对社会认同,他们在消费大众文化的同时被塑造成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帮凶,从而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反抗性和革命性,即所谓“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高兴”。
当代的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如受到欢迎的电视剧、通俗小说、生活用品广告、畅销书、流行歌曲、时尚服装、音乐酒吧、歌舞厅、消遣性杂志、小报、电子游戏等。它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是现代社会创造出的新的生活方式。
对大众文化的认识,除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也有不同的观点。如认为大众文化在功能上因通俗性和趣味性适应大众的文化品位,从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从审美的角度上说,大众文化缺乏艺术性,只是一种大众性的快乐主义文化。这里对大众文化在功能上加以肯定,而在审美上予以否定。也有人认为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公众自己创造的公共领域,公众在其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大众文化与公众生活其他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进和推动了其他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并对政治领域起到监督作用。
(三) 市民文化
这是西方社会学中civilian culture概念的汉译。但其原义不是汉语字面上的城市居民文化(citizen culture),而主要是法学上相对于政府权力的意义。
市民文化源于“市民社会”、“市民意识”。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现代西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基本上是在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城市中产生的。当时的谚语称“城市的空气是自由的”,是指农奴们进入城市后就可以自由走动、结婚、学手艺、做生意。城市里的事,国王、封建领主和宗教主教都管不了,市民们组织“市政府”(consuls),大家的事大家协商解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市民意识”,即自治(selfgovernment)、法治(rule by Low)、安全(security)、自由(freedom)。综观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市民文化,其主要形态五花八门,或卖艺乞讨,街头巷尾打开琴盒或画架,表演起来,有人愿意掏钱就扔下,只要其本人不伸手,不开口,就不算违法;或自我展示,如校庆、店庆,上街游行,敲锣打鼓;或节庆狂欢,法定节日,集体放纵;或广场娱乐、自由演说。概而言之,市民文化是指在法律的框架内,市民满足自身多元精神娱乐需求的社会活动。
(四) 民间文化/乡土文化
民间文化是相对于政府倡导的主流文化而言,通常具有非主流性、群众性特征。在我国民间文化主要是指乡村文化,或乡土文化。台湾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倡导以闽南文化为主体的乡土文化。龙应台主持台北市文化局工作期间,用市民文化代替乡土文化,被广泛接受。
二、 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特征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 广泛性。“群众”永远是社会的大多数,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群众文化活动”得以存在和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群众参与,就没有群众基础,也就无所谓“群众文化活动”。
(二) 自愿性。群众文化活动体现出自愿、主动的个体参与意识,不带有强制性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文化活动不是组织起来的,而是群众自发、自觉、自愿地发起组织参与的。当然一定的社会组织,包括政府可以在其中起到引导、协调的作用。它是个体自觉自愿地与一定的文化群体发生关系,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
(三) 体验性。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每一个体不是孤立的、被动的,大家在求乐心理的驱动下,怀着各种追求乐趣的期望,通过与群体交往中的亲身体验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首先是一种自我快乐(自娱)的体验,在此基础上,人们还可以在活动中获得教育、审美、怡情、社交等多方面的体验。这是一种通过互动的方式在群体活动中获得的个体生活体验。可以说,没有与他人互动中的体验性感受,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四) 展示性。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来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放松、寻求乐趣,展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群众文化活动就带有了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等内涵的展示性特征。
三、 应用比选建议
(一) 群众文化: 这个概念的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浓厚,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应用,现在只有我国和朝鲜两个国家从正面意义上沿用,离开了我们所处的具体语境,别人很难理解。从字面上看,“群众”带有“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普通人”和“没有加入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的人”这两层意思,于是“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就有了很大局限性。此外“群众文化”在西方现代学术界大多从否定意义上使用之,甚至带有一定的贬义。mass所包含的“底层的、乌合之众的”含义会让西方社会对这一概念产生歧义,不便于我们对外文化交流。
(二) 市民文化: 对译成civilian culture的市民文化,是个具有法学意义上的权利概念,虽然生成于西方城市社会文化语境,但对应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历史,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是可以使用的。日本城市文化采用“市民文化”和“居民文化”这两个概念。龙应台主持制定台北文化发展规划时,也使用此概念。
对译成citizen culture,则是一个生造的新词,字面意义应当是指城市居民文化。这就带来一定的排他性,对于非上海居民是不能包含的。最近一家民营的海纳百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上海海纳百川文化俱乐部”,其英文名为New Shanghai Citizen Culture Club。英文字面理解应当是“新上海人文化俱乐部”,与城市居民的概念是吻合的。国外只有一个美国青年知识分子新近创办的杂志名为“Citizen Culture”。
(三) 群众文化活动: 这个概念符合我们对此类活动的一贯提法,和以往的文化概念有直接的传承关系,较容易为大多数人所理解。与“群众文化”相比,它更侧重于现实生活当中的具体的形态不一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果考虑到上海城市的群众主体是市民,可以英译为Civilian Culture Activity,或Citizen Culture Activity。
(四) 公众文化活动: 这个概念在英语中可以翻译成public culture,或community culture,可以从字面上避免mass culture带来的贬义色彩,便于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但这个概念缺乏城市文化特征,过于宽泛。
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