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发现,到文化服务,再到资本合作,是发挥传媒机构对所在地文化积极作用的三部曲。传播媒体、传媒人、传播活动,是传媒机构的基本文化资源。人以化文,文以化人,是文化运行发展的主要途径。大型传媒机构是一种潜在的优质文化资源,对于所在地的文化积极作用,有待于我们对文化的认知态度调整、有效路径设置和相互协助发展。
一、 整合文化资源,用传媒的眼光发现城市生活亮点
在急速城市化进程中,受观念和体制制约,我们的城市新生地带,其文化资源往往处于一种支离破碎的遮蔽状态,甚至是一种随时有可能被毁弃的危急状态。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重新调整对于文化的认知态度,用传媒的眼光去发现身边隐藏着的潜在文化资源。
2011年11月9日,《新闻晨报》专题报道初秋时节在上海欣赏秋叶的街道景点,其中闵行区的都春路榜上有名。这样的街道,在闵行还有很多,并且还有比这风景更佳的。显然,如果《新闻晨报》没有随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从中心城区搬迁到闵行新址,就难以发现都春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街道之美。
闵行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拓展区,成立至今刚满二十年。199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由原上海县和闵行区(今江川街道,习惯称为老闵行)合并成立新的闵行区。1995年4月,地铁一号线开通,拉动闵行房地产业井喷式发展,带来超过原住民约五倍的导入人口。急速城市化进程,迅速膨胀的土地财政,形成闵行经济体量强大、文化短腿严重的区域形象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文化亮点匮乏、文化资源贫乏、文化工作困乏的尴尬局面。区域文化供给难以充分满足本区域居民群众,尤其是一部分移住闵行的文化名人、海归人士和精英白领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导致很多精英人士住在闵行,文化工作、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都在中心城区的潮汐现象。
其实,在闵行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潜在文化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呵护,倍加珍惜,发扬光大。马桥古文化,作为考古学上明显有别于本土良渚文化的外来文化,像一股雄风烈烈的强悍血脉,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地活跃在马桥人敢想敢干、敢作敢当的性格情怀里。春申君的踪迹传说,进一步演绎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渊源。元明清时代流传至今的众多古镇老街,如诸翟、七宝、颛桥、荷巷桥、朱行、曹行、陈行、杜行,作为一方商贸集散中心、文化时尚中心,承载着千百年来江南水乡的历史记忆,呵护着一代又一代乡里乡亲的精神家园。“这里地处上海腹地,西有松江府城,东有上海县城,闹中取静,两头受益。普遍的小康人家生活,不过于张扬,乡土文化长期积淀和传承,显得厚重不失温婉,朴实不乏时尚。”从这里曾经走出49位有迹可考的科举进士,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造福一方,名传遐迩。他们的德行善举,是这片土地的无上荣光。
在城市化进程中,因缺乏乡土文化传承、历史文物保护和科学发展的自信自觉意识,也因缺乏实地调查研究,这些古镇老街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就被丢弃了。很多古镇老街的门牌号码上都被加上一个“(临)”,意味着这是临时建筑,随时都有可能被拆除毁弃。相反,在新建的建筑门牌上都是正式编号。清楚地表明,新建筑是正式的、永久的,而老建筑却是临时的、没有价值的。甚至在近三十年编纂的地方志中,“城市建设”一栏中不列入老建筑,“文物纪念物”中只有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者,才被写入文字。成片的古镇老街,在新修方志中名不见经传,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时刻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命运境地。
没有历史遗存的城区,是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小白脸。古镇老街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可以规划设计建造任何现代化的城市,但是无法再造真实的历史空间,无法复制承载着祖祖辈辈生死浮沉歌哭的古镇老街。所有这些,都是城市足迹的珍贵记忆,是城市文脉不可或缺的人文历史资源,值得我们深入其间去耐心体察,悉心发现,精心激活。
二、 服务文化民生,用传媒人的作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文化的活力在于传播,传播的境界是温暖的传递,心灵的感染。文化民生作为一种基本精神需求的满足,不仅仅是某种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文化服务的提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传递着心灵的美好与崇高,从而不断提升着城市的功能品质。
2011年12月18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举办从汉口路搬迁到闵行区都市路后首个“媒体开放日”活动,社会各界读者、群众1500多人走进报社,参观报史、咨询民生、对话记者、聆听演讲……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了远近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读者、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来自闵行区华星小学的孩子们,参加媒体开放日活动后,表现出对媒体的极大兴趣。新闻传媒机构常设的窗口——读者接待室,对于所在地读者群众的服务作用更为突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与区域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共生关系。”“信息化激活了区域受众的文化意识,今天的受众已习惯于依赖大众传播媒介了解与体验特定区域内的大众文化。媒介所传播的各种区域信息,既开阔了受众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受众对区域大众文化的认同感。”无论是在新闻传播、读者接待,还是在媒体开放日活动中,媒体机构所在地的读者群众作为受众,无疑可以更多享受近水楼台之便利。
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文化服务也是双向的。传媒机构对于所在地城市品质提升的作用发挥,一方面是媒体主动服务社区群众,另一方面是所在地政府积极创造条件,满足传媒人的文化生活消费需求,进而提升城市区域品质,提高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向大众的文化作用发挥,是由身体感官需求的满足,进而心灵精神需求的满足。大量的传媒人随媒体机构入驻闵行,通过逐渐拉动周边地区的文化消费市场,可以提升区域城市功能品质。现代都市的公共文化生活形态,不再是一种政治动员的群众运动,而是跟剧场、电影院、咖啡厅、茶坊、书店和商场相关的私人生活空间,表现为能够充分满足个体物质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在提供文化生活服务过程中实现着对生命的尊重。所以,朱大可在接受《闵行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如何提升闵行区域文化认同,认为现代人生活是多样的,“大众文化方面,闵行区暂时还没有展示出自己的特点。原先的村社文化已经衰败,而新的都市时尚文化,尚未真正构建起来”。具体表现在,目前闵行区面向市民群众的医疗卫生、幼儿和中小学教育、公共文化设施,与其他中心城区相比,还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满足高层次精英人士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为稀缺。所以,我们殷切希望闵行区在“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十二五”时期,能够加快文化民生建设,用周到时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增进区域社会文化认同。
三、 发展文化产业,用传媒资本促进战略性服务业集群
传媒机构对于所在地文化发展的更大作用,是在合作共赢中促进战略性服务业集群形成,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从传统平面媒体到现代多媒体,依托高新技术发展战略性文化产业,是传媒机构生存发展的大势所趋。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型产业,也是闵行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报业从1978年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力图在保证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实现报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为彻底激发报业作为产业的活力,2003年底中央开始试行文化体制改革,8家新闻单位进入试点。试点单位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采编与经营的剥离,事业与企业两分开,逐步实现面向市场的报纸和业务的企业化、公司化治理,建立起既能够保证党的领导,又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本质要求的报业集团治理结构。内部改革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谋求更好更大的发展。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调整,传媒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其业态由单一平面媒体发展为多品种、多介质、多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但是,具有战略性文化服务业领域,是奠定未来传媒机构地位,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上海世博会后,大虹桥,大紫竹,为闵行城市现代化进程启动新的引擎,也为闵行城市文化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和严峻挑战。进入后GDP时代,如何迅速响应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观念引领,积极回应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开启长三角城市一体化新格局,主动接应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功能辐射,打造具有国际水平、上海特色、闵行地标的国际文化园区,加快城区文化发展,增强软实力建设,是摆在闵行面前的迫切难题和历史使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主体部分在闵行,这是机遇,也是挑战。高速铁路开启长三角城市一体化时代,单个城市的地位影响,直接取决于其在长三角城市集群中的功能作用。搭建国际化平台,提供文化、教育、医学等社会事业服务,是闵行依托虹桥商务区建设,确立自己优势地位,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为这些社会事业,需要人才、科研、学术的国际化环境背景作支撑,是其他周边城市无法满足,而闵行可以引进、汇集、整合、打造的。大浦东,大虹桥,连接成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中轴线。处在中轴线西端的闵行,只有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感召力的城市区域中心,才能不被穿越而过。
从“紫竹科学园区”到“紫竹国际创新港”,依托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优势,发挥科技园区、大学校区和城市社区“三区联动”效应,形成大紫竹发展战略,为闵行南部地区城市文化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国际创新港,不是高科技创新一枝独秀,而是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创新城市、创新社会的齐头并进,迫切需要相应的现代化城市环境和国际文化支撑,需要破解以往科技园区开发模式所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让一流的人才做一流的事业,集聚在一流的城区,创造一流的业绩,是大紫竹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评判标准。
大项目,高起点,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在农村城市化基础上,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开辟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间,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更加周到的文化服务?如何让城市文化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让文化自觉成为一种普遍意识,在城市自然景观呵护、历史景观保护和人文景观维护上,打造地方特色、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城市新形象?如何让经济闵行发展为文化闵行,让居住闵行发展成生活闵行,让智能闵行发展为智慧闵行?这些都是闵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难题。
城市现代化不仅仅高楼林立,市场繁荣,交通发达,更应该是各种资源的集聚地,是理想主义的实现地,是创造精神的迸发地。处在从农村城市化向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转折时期,增强闵行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方向路径,就是要在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城市精神,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确立文化民生的发展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文化自觉,用文化认同引领社区家园重建,用文化亲民惠民激励市民生命绽放,用文化人才集聚焕发城市创新活力。逐步实现建设绿色生态家园,打造低碳与实力闵行;建设数字智慧家园,打造时尚与魅力闵行;建设多彩人文家园,打造创新与活力闵行的愿景目标。
在这样的城市区域发展愿景中,传媒机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