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过后是“苹果”。苹果何以超越微软呢?乔布斯自己认为,那是高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乔布斯与其授权的传记作者之间有过多次交谈,对此他给出的答案是: 微软生产销售一种高科技产品,盖茨是个商人,赢得业务比做出伟大产品更重要,“但是微软的基因里从来都没有人文精神和艺术的气质”;苹果致力于创造伟大的产品,“苹果的基因决定了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笃信,是科技与人文的联姻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歌唱”。同上,第484页。所以,微软的生产模式是横向延展的,可以把零部件分包出去,然后组装起来。苹果的生产模式是纵向贯穿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来做,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灌注着一种人性关怀,追求绝对完美,甚至色彩都锁定在“白鲸的白”,崇尚那么一种无可言说的纯净度。乔布斯不满足于成为一个大富大贵的商人,无意于打败竞争对手,他将自己的人生目标设置在做尽可能不平凡的事情,或者更伟大的事情。为天下人做事情、增福利,则天下人心归之,财随之。
很多熟悉乔布斯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矛盾体,其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可以确切地说,史蒂夫心中总是装着他的苹果电脑。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他的成功是由于其内心怀有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使他必须出去闯荡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这个闯荡世界的过程中,他暗算过别人,寡恩少义,也遭遇过别人的暗算和报复。只有等到沉浮兴衰、生老病死几乎都经历过,并且是过早地经历过后,他才有了生命自觉,复归于本然之我。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身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已经在多个领域跻身顶峰,乔布斯认为计算机和科技发明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世界,真正改变自己人生的是为人之父的经验。为了购买一台新洗衣机,他们全家可以讨论两个星期,每天晚上在吃饭桌上,围绕美国产品和欧洲产品洗衣机,全家人各抒己见,直到形成共识,才决定去购买一台欧洲洗衣机。正是在这个时候,重返苹果公司后,从前那个刚愎自用的乔布斯不见了,现在的乔布斯是一个温情主义者。
所以,是生活中的家庭温暖和人性光辉改变了乔布斯。而习佛坐禅,则帮助他看透了西方物质消费主义的疯狂以及理性思维的局限。
作为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虽然养父母给了他姓名,对他呵护有加,但是弃儿的身世一直是他心里的阴影。从小学到中学,他是多动症、恶作剧、涉嫌犯罪的代名词,又是狂放不羁、探索冒险和强烈主观欲望的典型代表,几次被学校勒令退学。他和小伙伴一起制作张贴海报,杜撰“带宠物上学日”,惹得小学校里到处都是狗撵猫,猫咬兔子,把老师们都气疯了。高中时期,他长发披肩,吸食大麻,喝酒滥交,拒绝接受规则的约束或胁迫,向往绝对个人主义,甚至沉湎于迷幻的自由世界。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怀疑惆怅,60年代的叛逆迷惘、嬉皮士腔调,以及70年代开始的社会变革,科技发展所激发的个人主义思潮、物质消费时尚,都可以在乔布斯身上找到鲜明的踪影。直到进入位于美国西北部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在这个以崇尚自由思想和嬉皮士生活方式著称的学校,乔布斯第一学期成绩很糟糕,却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东方的佛学禅宗课程。打开心扉,自问心源,脱离尘世(Turn on, turn in, drop out),成为该校许多学生的口头禅。一颗浮躁、焦虑、狂放、年轻的心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皈依方向。吊诡奇谲的是,嬉皮士运动的精神导师,就是一位佛教禅宗大师。乔布斯正是通过这个途径接触佛禅,难免带有几分野狐禅的意味。后来他夫子自道,“提升我们觉悟的是禅宗,还有迷幻药”。把习佛坐禅与吸食毒品等量齐观,是他初涉佛禅的一种真实写照。
1972年秋天,他做出两项惊人的决定: 其一是戒除吸毒,不再食用大麻等迷幻药;其二是退学,并向校方索回所交学费,却依然待在校园,住在别的同学腾出的宿舍里。
两年后,他又辞去工作,光着脚,穿着破烂的衣服,与三两好友结伴到印度朝圣。他第一次遇见那么多穷人,他们和加利弗尼亚穷困的嬉皮士不同,后者的穷困是可以选择的,而前者却是一种命运使然,是难以改变的。七个月后,他剃光了头发,整天穿一件橘黄色外套,回到美国,沉默寡言,对人冷漠。对佛教的粗浅接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开乔布斯精神心理的结,他仍然处在一种深刻的思想矛盾之中。
1975年,他在车库里创办了苹果公司。事业小有成就后的一天,其合伙人郑重其事地约他到停车场散步。通常这里是公司作出重大决策的地方,但这次谈话不是公司业务,却是一个敏感的个人问题,那就是关于乔布斯身体所散发的已经让人难以忍受的异味。他喜欢吃水果,自以为常吃水果就用不着经常洗澡,“这就导致了公司办公室的员工在工作时都不愿意和史蒂夫靠得很近”。 在自己的公司里,每当遇到紧张棘手的问题,乔布斯放松心情的方法,竟然是躲到厕所里,把脚放在抽水马桶里冲洗一下。显然这是顽童的恶作剧残留在成人身上的一种让人难以启齿的恶习行为。公司做大了,他却拒绝采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计的员工录用规程,而是自行其事地创制一系列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是:“你吸了多少次迷幻剂?”“你什么时候失去童贞的?”并且,他并不在乎问题的答案。他在自我反省吗?他处在不断反复的精神心理矛盾纠结之中。他周旋在一个又一个女友之间,当医学化验证明一位女友所生女婴的遗传密码(DNA)与他有94.97%的相似性,他仍然拒绝接受事实,拒绝抚养义务,最后不得不通过法院裁决其败诉,才被迫承担抚养责任。所有这些行为,都与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格格不入。
但是,乔布斯确实在自己的生活中习佛坐禅,并且在自己的公司里带领科技攻关小组和整个团队集体静修。这些行为举止的同时并存,只能说明乔布斯的精神心理长时期处于一种矛盾纠结之中。
乔布斯的妹妹莫娜是一位小有名望的小说家,她与哥哥相识后一直保持亲密的交往。其小说《在别处》(Anywhere But Here)塑造了一个主要人物阿黛尔。“即使你恨她,不能容忍她,即使她破坏了你的生活,你也无法说出哪一句怨言,因为这就是她,让你迷恋,让你被她的魅力所折服。不管你尽了多大努力,要想跟上她的脚步,那也是不可能的。”小说结尾处写道:“世界上有很多人就像阿黛尔一样,总是制造不和谐的噪音,让你烦心,让你感到苦恼不已,但正是这样的人才会让你付出你的爱。”乔布斯传记作者认为,如果把“她”换成“他”,这个重要的艺术形象其实就是以哥哥乔布斯为原型塑造出来的,深刻揭示了乔布斯复杂矛盾的精神心理。
20岁创办苹果公司,30岁被赶出苹果公司,乔布斯接近精神崩溃的边缘。“你似乎觉得有人在你肚子里用拳头打你”,这可以理解为痛苦中的静修反省,自我观照。他回忆说:“它简直要把你打得不省人事了,你无法呼吸。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现在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好好休息,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曾经在森林里走过很长一段路,在那时,我真的不想同任何人讲话。”同上,第104页。生意上的失败,是一种人生归零,可以消弭浮躁和狂傲。如果说乔布斯在此前创业、上市、成功阶段,有过诸多令人发指的恶习和骄横行为;那么,从此次失败之后的几乎每一个脚步,都是可圈可点的。人生磨难处,佛渡有缘人。这应该是他经历浮沉,陷入人生低谷,习佛坐禅帮助他净化了心理,缓释了心理纠结,增加了精神定力,进入较高境界的标志。
随后,他创办另一家公司(NeXT),成功参与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等制作和市场运作。十二年后,1997年乔布斯重新入主苹果公司,执掌牛耳,并陆续研制出iPod、iPhone、iBook等电子产品,引领时尚,风靡世界。
2004年8月,乔布斯给朋友、同事和雇员发出一封电子邮件,内部公布自己身患罕见胰腺癌,需要接受手术,并将静心修养一个月时间。9月初,他又出现在苹果公司的会议上。一年后,已届天命之年的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讲话,称其信奉的人生格言是: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有中文译者将其翻译为“求知若渴,虚心若愚”。显然,这是一厢情愿的误译。其本意就是“忍饥,守拙”,一种最基本的物质与精神修行操守。一饱就好,十饱伤人。留得三分饥饿,养得十分精神。一个真正的习佛修行者,通过调身,调心,调息,澄净心理思绪,人生归零处理,众生平等,物我两忘,对于物质世界始终保持一颗诚敬珍惜之心,所以养成素食习惯,培植怜惜万物因缘。守拙,是保持一种初学者的心态,虚心静观,复归事物本然状态。所以,苹果品牌产品中的“我”都是小写字母i。
佛是一种自觉心,一种对于生命本然的觉醒顿悟。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佛性,能否成佛,端在因缘际会。
可惜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现代化的世界已经临近疯狂。当物质消费主义跨上时尚的高速列车,数以亿万计的“果迷”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乔布斯长时间地处于一种习佛禅修状态,他们热切地期盼着心目中的英雄偶像下一步将征服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将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更新的时尚符号。乔布斯就是这样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自己和自己创造的时尚裹挟着卷走了。
乔布斯走了,苹果还留在人间,佛也留在人间。
这个有缺陷的苹果启示着我们,让科技与人文在心灵深处握手言欢,让西方与东方在世界高端相逢对话,可以改变自己,更可能是打开另一个崭新世界的钥匙。
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