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陷阱
17631900000049

第49章 超限效应:凡事要“适可而止”

据说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为募集善款而做的演讲。刚开始,牧师的演讲非常精彩,令人感动,马克·吐温决定捐一大笔钱。过了十分钟,牧师的演讲开始令马克·吐温昏昏欲睡,他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决定只捐一小部分钱。牧师的演讲还在继续,越来越无趣,马克·吐温决定只捐一分钱。到牧师结束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连一点想捐钱的欲望都没有了。而且由于气愤,他不仅没捐钱,还偷走了盘子里的两美元钱。

虽说是个幽默,但可以看出过长的演讲使得人们接受了太多的刺激。持续时间过长、过强而引起了人们心理的极不耐烦甚至是反抗,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即冗长、啰嗦的刺激作用导致了人的不耐烦心理并转向对抗这种刺激。

超限现象在我们周围比较常见。幼儿园小朋友一堂课持续时间大约是二十分钟,中小学生的一堂课大约是四十五分钟,这样的时间设置与学生的生理成长是相对应的,预防的就是超限效应的发生,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如果时间过短,学生的求知欲难以满足,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如果时间过长,即上课时老师讲解的内容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范围,就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倦。

很多学生都经历过老师拖堂的情形。老师讲解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个难点的时候,下课铃声敲响了,很多时候老师都会趁着学生专注的时候把这个问题继续讲完再下课。老师的出发点实际上是好的,是想让学生学更多的知识。殊不知,在熬了四十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的精力都会消耗掉很多,甚至会有精疲力竭的感觉,不管这个问题有多重要,学生们这时最想听到的还是下课铃声。当听到老师说把这个问题讲完再下课时,学生们的那种无力感只能转化为沉默的愤怒,想要把这个问题弄明白的决心早已消失殆尽。超限效应的影响让我们想要坚持的心渐渐偏离了轨道。就像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捐钱,还会偷走一点已经捐到的钱。

超限效应反映了一个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实施冗长刺激的主角没有进行换位思考。老师拖堂是为学生好的出发点是站在老师自己的角度上思考的,但学生未必会这样认为。很多爱子心切的家长,经常也会犯超限效应的错误。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给孩子安排了许多的兴趣班、特长班、才艺班等,却从不过问孩子是否需要这样,是否有兴趣、有热情来完成这些家长认为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当孩子稍微表现出一点不满时,家长就会拿出家长的威严,告诫孩子、说服孩子坚持下去。最后,孩子学习这些额外的功课就成了是为父母而学,没有兴趣,也没有乐趣。有些叛逆的孩子,对于父母的不断唠叨,除了厌烦还是厌烦,最后为了逃避这种厌烦而做出很多令父母、令自己后悔终身的事情。这就是超限效应发展到极致的表现。

不管是老师的拖堂还是父母的严肃管教,虽说本意是好的,但都是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问题,算不上是一种民主的态度。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父母总想为子女详细周密地考虑一切,煞费苦心地为子女安排了一切,可结果呢?小样独闯北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霹雳逃离剑桥,私自留在北京,却挽救了父母的婚姻,也创建了自己的事业。当然这是属于超限产生的良好效应,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心理上的反感容易使子女或学生走上不好的归途,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

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考试没有考好,父母一两次的批评孩子可以接受,关键是父母四五次重复对同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最后孩子就会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再到反感和讨厌。父母逼得太急,孩子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从此在学习上自暴自弃,放任自流。孩子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心情就无法恢复平衡,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了。所以,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有很多时候批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要换个角度,问问自己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失败的行为,针对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孩子取得进步。

有位学者说过,“一万打空洞的说教,还不如一个实际行动。”很多时候,同样的话语重复多次,就失去了它最初的韵味,反而会达不到最初期望的效果。父母、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强硬态度,孩子听久了就会厌烦不堪,因此发生冲突而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所以,在度的问题上,我们都要重视。父母、老师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对孩子的要求要在孩子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把自己的思想或别人的境况强加于自己的孩子,要求孩子达到与别人一样好的程度或更胜于他人,孩子就会无法承受。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给众多的家长和老师提出了非常合适的标准。“最近发展区”指儿童两种发展水平或两种能力之间的区别,它的下限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或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上限为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或儿童在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家长或老师,要了解孩子现有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孩子经过努力后能达到的水平和能力,之后再给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孩子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