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17632400000053

第53章 上海世博会效应与上海的转型及发展(2)

二、上海世博会效应延续放大的瓶颈与问题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运行过程中,我们应该既考虑如何在上海世博会后延续和放大世博会效应,同时也应该对于上海世博会效应延续放大的瓶颈与问题有充分的预测与考虑,从而打破瓶颈、解决问题,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效应真正得到延续与放大。在促进上海“十二五”期间的经济转型的同时,也关注上海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文化转型,在将视野放在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中,放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氛围中,考虑上海世博会效应延续放大的瓶颈与问题。

(一)上海学习型城市定位的错位,成为世博会效应延续放大的瓶颈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始终缺乏对于城市的准确定位:1986年提出将上海定位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1991年定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1992年定位为“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化城市”;1996年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新世纪之初,上海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构想,2006年,上海市委、市府2号文件又明确提出,到2010年上海应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框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领导、学习型社区等概念,强化了将上海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的定位。学习型城市是一种缺乏特性的中性概念,并没有与上海都市的特性相吻合,这种概念可以适应任何城市、任何阶层。

“十一五”期间,各城市提出了不同的城市定位: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提出了建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强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凸现古都风貌,开发历史文化特色资源,打造南京作为国际性文化名城;杭州作为文化名城,强调打造亲水型宜居城市;无锡作为江南名城,提出建设“太湖明珠·中国无锡”,规划推进工商名城、设计名城、山水名城、休闲名城和文化名城五大城市品牌建设。与这些城市的定位相比较,上海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定位,显然有些不伦不类了。

陈劲松认为,城市定位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规划的障碍。我们目前的城市定位、城市新区很多并不是城市的定位,而是领导定位,或者叫政府定位。

上海学习型城市的定位,缘于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有关教育的法规,也与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的21世纪的中国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有关,也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相连。因此,在总体上看,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定位显然是政府定位。

在上海面临经济转型之际,在上海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上海世博会成为上海经济转型的助推器。但是,倘若仍然坚持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定位,那么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经济转型的助推器作用,就会助而难推、助而不推了。

(二)缺乏竞争和谐的创新氛围,成为世博会效应延续放大的瓶颈之二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上海历来是一个充满着创新活力的城市。作为一个港埠城市,上海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开埠后的上海总是最先接触与引进外国文化与技术,然后逐渐影响到全国。1934年就有人撰文指出:“上海是中国‘外国化’到最极度的地方,一切新兴的东西,物质的、精神的,都由上海发动,然后推到全国去。虽然所谓新文化运动的五四运动发源于‘北京’,一九二六年国民革命发难于广东,可是上海仍是中国工、商、经济、文化、出版界的中心。从物质文化方面看,从非物质文化方面看,上海都是中国的头脑。”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户口制度的确立、闭关守国的国策等,作为上海城市特性的创新色彩淡化了、弱化了。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逐渐恢复了港埠城市、移民城市的某些特性,但是在营造具有竞争色彩的创新氛围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未尽如人意之处。在整体上,上海仍然缺乏更为平等开放的创新竞争态势,缺乏更为领先世界的创新群体,缺乏更多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基地,以至于影响了上海城市的活力与动力,也影响了人才的引进与积聚。

处于转型时期的上海,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强调以创新推动城市的转型,上海世博会提供了诸多创新观念与思路,但是倘若不打破以往上海发展的某种格局,不营造上海竞争和谐的创新氛围,上海的经济转型就难以获得良好的效益,上海世博会效益的延续与放大也会受到影响。

(三)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匮乏,成为世博会效应延续放大的瓶颈之三上海经济的转型强调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这成为上海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在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中,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诸如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核应用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现代农业技术,以及其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等。

根据200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依据上海现有的产业基础、科研技术水平和人才支撑条件,确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九个重点领域,即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在上海“十二五”期间强调发展“九大高新技术产业”中,人才成为其中重要问题之一。2006年,上海多媒体高新技术人才状况的调查认为:“目前本市CG领域的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其中高端人才仅占5%,国际级‘大师’人才不足10人。据上海市人才交流中心统计分析,未来10年上海的CG人才缺口将达8万人,其中高端人才需求约15%;仅‘世博会’所需人才就有数千名。人才缺乏使得从业人员的薪水水涨船高。现在CG行业‘大师’的年收入水平为30万元以上;较高层次CG人才,月薪往往也有上万元;而中等层次人才的月薪大多在5000元以上。”上海职业培训研发中心:《上海CG行业技能人才现状与需求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7年1月24日。仅上海市闸北区上海多媒体谷2006年的规划就计划向国内外招聘人员预计达到1.5万人左右。

根据2005年度上海市人事局招标课题《上海人才国际化目标、指标体系及实现途径》调查,上海的人才密度虽然已居全国前列,“但是上海的现代服务业人才、金融保险人才、信息和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的高层管理人才还很缺乏。例如,从人才行业分布来看,上海金融服务业人数比例只占1.90%,新加坡却占了5.20%,纽约占了8.60%,如果将金融服务业、房地产、租赁业和商业服务人数加在一起,上海占就业人数的9.91%,纽约占11.00%,香港占13.58%,新加坡占17.50%”。《上海人才国际化目标、指标体系及实现途径》,二十一世纪人才网2007年3月27日。这与上海要建成金融、经济、贸易和航运的国际中心的需要相比,在人才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上海在经济转型中注重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在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虽然上海世博会形成了高新技术智库,但是上海要从中有所借鉴有所汲取,还需要在高新人才方面下功夫。

(四)市民水平素质的参差不一,成为世博会效应延续放大的瓶颈之四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现出现代城市生活新观念与新模式,在低碳、生态、环保、健康等相关的理念中,在诸多新颖独特的展馆设计中,陈述与演绎这些现代城市生活新观念与新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人员对上海市民社会心态的调查,认为:“上海市民的社会心态变化,总的来说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平衡心态广泛蔓延;贪图实利、崇拜金钱、享乐主义的市场扩大;社会责任感淡漠,利他主义受冷落。市民心态中另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是对社会风气的普遍担忧。市民对社会上行行讲钞票、事事讲价钱的现象深为不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思潮还将继续有所扩展,不平衡心态也将进一步蔓延扩大,社会治安任务艰巨复杂。”2006年关于上海市民礼仪素养情况的调查,采用电话调查方式进行,有效样本300份,受访者分布在上海15个区县。市民对不注意公厕卫生、满口脏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游园留下杂物、乱扔垃圾、上车不排队、旅游留“到此一游”标记、公共场所吸烟、不为老弱病残孕让座、乱穿马路闯红灯10种失礼行最为反感。年长者对使用公厕不注意卫生、满口脏话、动不动就出口伤人最为反感;文化程度较高的白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游园遗留垃圾更为“感冒”。《上海市民对礼仪素养认知度调查显示:最认同的礼仪表达——绽开您的笑容》,《解放日报》,2006年4月26日第15版。2007年3月,上海市政府为实施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所制订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10年上海市民的科学素质指标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20世纪末水平。

2009年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曾经组织社会调查,在发放的2000份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为20—65岁的上海市民,平均年龄为35岁,上海户籍占91.2%,大学学历以上为39.7%。在1856份有效问卷中,在满分为10分中,对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为6.55分,对于上海社会整体诚信程度的评价为5.78分,而90.2%的市民认为诚实守信会吃亏,认为诚信是“无用的别名”。

根据如上社会调查,上海市民水平素质的参差不一,不仅存在着诸多被社会所唾弃的坏习惯,而且在生活观念上仍然有不少偏颇错误之处。上海世博会虽然展现了诸多城市生活新观念、新模式,要接受与推广这些新观念、新模式,有诸多难处。这不仅存在着一些硬件方面的问题,更存在着某些软件方面的距离。

(五)上海文化发展定位的模糊,成为世博会效应延续放大的瓶颈之五上海经济的转型与文化转型是密切相关的,在上海城市发展的文化定位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含混模糊的状态。虽然上海近些年的文化建设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无论是文艺院团的改革、文化单位的改制,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对于上海城市的文化定位时,常常缺乏与上海城市发展相吻合的文化定位,无论是学习型城市的提出,还是国际交流城市的定位,或文化大都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确定等,都缺乏对于上海文化发展比较准确的坐标与定位,以至于影响了上海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有学者指出:“文化定位就是将文化内涵融入到城市形象建设之中,进而使城市形成文化上的识别,文化定位能大大提高城市的品味和附加价值,使城市形象更加独具特色。城市的功能与属性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城市的文化内涵却是竞争对手所模仿不来的。”一个城市的文化定位必须是独特的,是具有其个性的,是难以为其他城市所模仿的。有学者指出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误区:“中国城市在对现代化极端错误理解和极端无知的情况下,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把城市建成了‘千城一面’。当这种‘千城一面’遭到全民批判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文化建设运动又席卷而来,试图用城市文化建设来改变‘千城一面’的现状……我们的城市从‘千城一面’走向‘千城一化’。这种‘千城一化’比‘千城一面’更可怕,危害性更大,破坏得更彻底,使城市文化的最后底线被突破,城市的文化灵魂将被撕得粉碎。”在这种“千城一化”的背景中,上海城市文化究竟如何定位,仍然没有形成共识。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多元文化展示与演绎的国际大舞台,这对于促进上海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世博也会成为上海文化转型的重要契机,但是如果我们缺乏对于上海城市文化的准确定位,那么上海世博会效应的延续与放大必然会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