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第二版)
17644100000062

第62章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概说(3)

在社会主义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维护全体人民的权益。在讨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时,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认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与党性原则的一致性、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致性问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党性原则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光明、走向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最高利益。

因此,为社会主义服务,归根到底也是为人民服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必须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上,正确处理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关系,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那种把党性原则与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对立起来、认为党性只是对党负责的说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有害的。至于那种借为人民服务之名,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言行,不仅混淆是非,还会扰乱人心,破坏改革开放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上述错误思潮,我们必须坚决地与之斗争。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的基本内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点:

(1)忠于职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忠于职守,对本职工作负责,是衡量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有无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品质的一个根本标志和客观尺度。忠于职守,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具有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是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热爱本职工作,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具有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才能在实践中具有职业理想和创新精神,迅速增长专业才干,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开拓新的领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高质高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对于新闻传播工作来说,忠于职守、具有职业责任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现代社会中,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体是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影响社会,引导舆论、影响舆论的理想工具。在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人们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社会主义言论自由得到充分实现。如何引导社会舆论,成了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及其导向作用,并要求我国新闻传播从业者把它视作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增强党性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体都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组织上绝对服从同级党委的领导,重大问题的处理必须向党委请示与汇报,坚决克服向党闹独立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方针。所谓政治家办报,就是说所有的新闻传播从业者,从社长、总编辑、总经理到每一个记者、编辑、播音员,都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把新闻传播工作首先看成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不是把它仅仅视作文字工作、技术工作。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弘扬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好地履行对祖国的义务。中国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产生过许许多多伟大的爱国人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中,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发挥了巨大的凝聚力量、感染力量、号召力量和鼓舞力量。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把祖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要抛弃由于我国近代屡遭外国侵略者欺负而造成的自卑感和奴化思想。当然,提倡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不是要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恰恰相反,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正是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现。对外国的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抵制排斥或全部照抄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达不到爱国的目的。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注意新闻宣传报道的社会效益。以正面宣传为主,就是在新闻报道中,着力宣传那些能鼓舞和启迪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热爱伟大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斗争的东西。

(2)要充当党群联系的桥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落实到具体新闻传播实践中,还要努力充当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与广大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新闻传播媒体作为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与广大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要及时、准确地向人民群众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提供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新闻与信息,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建议与意见,以利于人民群众履行社会主人翁的职责、参加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以及了解世界。

新闻传播媒体要热情做好各项群众工作,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具体而言,一要重视群众来访、来信与来稿,妥善处理群众提出的建议、意见、批评、申诉与检举;二要经常开展各种便民服务性的活动。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新闻传播媒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原则的重要方面。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好方式。新闻传播媒体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勇敢揭露与批评一切违背人民利益的言行与社会现象,对整肃党风和社会风气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节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主要规范概要

自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与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斯主持制定出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系统的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准则《报人守则》以来,目前绝大部分新闻传播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均已制定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成熟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有的是综合性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也有的是报刊、广播、电视、公关、广告、摄影等单项性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纵观各国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有一些共同点。

一、新闻要真实、客观与公正

新闻必须真实、客观与公正,是所有的新闻传播事业都认可的一条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在我国,现行的2009年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新闻必须真实,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力求准确。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环境、条件、结果等基本事实,乃至有关人士的年龄等微小的细节,都应准确无误。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对当事人也许非同小可。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如背景材料、数字、史实、引语、典故,也必须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科学地分析与解释客观事实。

不能一味追求文采,随便用上不必要、不恰当的形容词。写表扬稿不能有意拔高,写批评稿不能讽刺挖苦,表扬和批评都要以事实为依据,并经过认真核对,不仅在报道中反映事实,还要对报道中的全部事实负责。如果发现错误,要及时通过最合适的手段予以更正。

二是尽可能交代消息来源。新闻报道必须清楚地标明消息来源,以免遭到无端怀疑。消息来源交代得越详细越好,应尽可能向受众交代提供消息的机构的名称和提供消息的人士的姓名,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一位消息灵通人士”、“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观察家”等含糊其辞的套话。向受众提供消息来源,还有助于受众正确理解报道。如果报道中某一消息的提供者是在为自身的利益讲话,例如律师私下为被告辩解,或者候选人竞争一个职位,那么适当地说明消息来源的身份,向受众提供新闻的背景,有助于受众作出正确的判断。尤为重要的是,新闻传播从业者决不能自己制造消息来源,或者把几个人的经历加在一个假设的人物身上。强调消息来源,可以揭露那些制造出来的“新闻”。1980年9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新闻特写《吉米的世界》。这篇新闻特写是该报女记者珍妮特·库克撰写的,绘声绘色地描写了8岁男孩吉米在母亲及其姘夫的诱使下染上毒瘾的故事。

1981年4月,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将该年度的“新闻特写奖”授予珍妮特·库克。后来,该报有关编辑坚持要珍妮特·库克提供消息来源,迫使珍妮特·库克不得不承认整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最后,珍妮特·库克被评奖委员会取消获奖资格,并被迫辞职,永远离开了美国新闻界。

新闻必须客观、公正,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20世纪30年代,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以一本《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而轰动世界,至今仍是一部颇具价值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性文献。《西行漫记》之所以具有长久不衰的魅力,就在于作者以大量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实,“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正确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报道了“西安事变”等重大事件。为此,国民党外交情报司司长曾写信给斯诺,对他关于西北局势和共产党的一些报道表示异议,并说要是再发出这种电讯,可能导致政府方面采取“措施”。但是,斯诺不为威胁所屈,坚持一个记者的报道事实真相的权利,直至1941年因如实报道“皖南事变”而被取消在中国采访的资格而仍矢志不悔,表现出一个严肃、正直的新闻记者的高贵品质。

二是要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新闻传播从业者在报道新闻时,不在新闻报道中掺加进自己的意见,不作个人评论。新闻与评论必须严格分开,评论意见只出现在社论或署名评论文章中。

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目的是要让受众明确哪些是新闻的基本事实、哪些是由新闻的基本事实引发出来的观点和意见,切忌将带有主观色彩的观点冒充事实误导受众。特别要注意的是:新闻传播从业者不能以任何方式在报道中表现自己,不允许把个人的关系与好恶带进新闻报道。从个人或小团体私利出发,发关系稿、人情稿,甚至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更是新闻传播职业活动之大忌。

三是要保持平衡。新闻传播从业者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尽可能照顾到来自各方的观点,给持不同观点和意见的各方以平等的权利,要允许所有的公众发表意见或为自己辩解,不应成为任何团体或个人的特殊代言人,不得站在争论的某一方立场上,也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当某一个人批评另一个人的行为或见解时,起码要让被批评人有申辩的机会。

二、清正廉洁,以正当方式从事本职工作

清正廉洁,是指新闻传播从业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始终将整个社会的受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或受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也以社会的或受众的利益为重,决不以权谋私。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斯手订的《报人守则》中就强调新闻传播从业者的清正廉洁问题:“不为公众服务而仅为私利驱使者,均为背信弃义之徒。”在当今社会,任何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的新闻传播从业者都将清正廉洁作为一条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清正廉洁,落实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就是要以正当方式从事本职工作。一是要坚持新闻传播职业的独立性,不屈服于邪恶势力,避免主观干扰。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许许多多新闻传播从业者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为真实、客观地传播新闻信息、反映社会舆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着名报人邹韬奋认为,没有骨气的人不配主持有价值的刊物。他在主持《生活》周刊期间曾揭露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的贪污行为,王企图以巨款资助《生活》周刊、许诺邹韬奋做官来掩盖自己的劣迹,遭韬奋拒绝。“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亲自指使特务头子刘健群和上海流氓杜月笙威胁邹韬奋,要其改变《生活》的宗旨,遭到韬奋断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