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17673500000128

第128章 放风筝

风筝看似平常,而它的起源说法却稍显复杂。一般说来有典籍记载的风筝起源说法有五种。

一种说法认为风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韩非子》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里记述了墨子花三年时间用木头制作了一只风筝,但是可惜得很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第二种说法认为风筝是韩信的发明,在宋代高承所撰的《事物纪原·卷八纸鸢》中记载了韩信发明风筝的故事:“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郗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汉高祖讨伐陈郗的时候,韩信发明了风筝,是为了测量和未央宫之间的距离,并且以此来达到刺探军情的目的。

第三种说法来源于《资治通鉴》中的记载:“高州刺史李迁仁、天门太守樊文皎,将援兵万余人至城一。台城与援军信命已绝。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这里记载了当援军到达时,因为城内受困,与城外援军不能进行信息交流,有个叫羊车儿的人就想了个办法,做了只纸鸱牵着线在风中放飞,把命令写在内侧,希望有人看到纸鸱上的命令能够跟援军传达。

第四种说法来源于明代陈沂所撰的《询刍录·风筝》中的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五代时期一个叫李邺的人做了纸鸢,并且加上竹节,当在风中放飞,风灌进竹节的时候会发出声音,这就是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