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领导力
17684200000011

第11章 统筹兼顾,高效处理各项工作(3)

三、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从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师生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我救护能力。因此,学校要根据季节、地域、环境等不同特点选择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使师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突发事件等安全知识的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同时学校还要将安全教育列入校本课程编写内容,把安全教育与生存教育结合起来,把知识体系与实践环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存与自救的能力。

四、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为学生健康成长导航。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配备、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设等相关工作,认真做好心理有障碍学生的排查摸底和疏导工作,要建立档案,对心理疾患的学生要逐个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教育、防范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人。努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压力。要把学生珍惜生命教育列入德育内容,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走好人生之路。

五、学校应加强师生群体性活动的管理

学校组织师生集体外出活动时,都必须制订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预案,确定安全负责人,并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春秋游活动必须坚持“安全、就近、就地、徒步”的原则,外出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必须有学校领导、班主任和足够的人员参与管理,并指派有经验的干部、教师事先勘察活动场所。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工作无保障的学校,坚决不得组织春秋游。春秋游活动原则上小学生不跨乡镇、中学生(初、高中)不跨县。春秋游活动使用的交通工具必须是A级企业的车、船,双方统一签订交通运输协议,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可不用车的尽量徒步,可以用车的尽量不用船只。主动争取交警部门安排警员,协助做好春秋游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

六、要强化校舍、园舍的安全及消防安全的管理校舍、园舍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要特别重视对校舍、园舍安全的定期勘验检查,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的危房,学校、幼儿园必须立即封闭停用,并制定修缮计划和方案,尽快修缮、加固或拆建、迁建。新校舍、园舍未经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不得使用。凡存在隐患的走廊、通道、厕所、楼梯的栏杆和扶手等,学校要马上整改,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学校要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建筑物必须按现行建设的消防安全标准配备楼梯通道,做到不锁闭、不封堵、不占用,安装必要的照明设备,并保证设备完好,做到通道畅通无阻;晚自修期间要确保教学楼走廊、楼梯及校内主要通道的正常照明。学校教室、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各类消防设施、器材要配置完备,型号要符合要求,安装要规范,便于紧急情况下有效启用。学校要经常检查电器与消防设施,发现损坏应及时修理更换。严禁学生在宿舍内私自接线安装各类电器,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宿舍。学校内严禁制作、存放、销售烟花爆竹,严禁学生参加此类活动。学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锅炉,要立即停止使用。

七、要加强危房改造的督查工作

各地对经过加固、维修能够继续使用且无安全隐患损坏房,要立即加固、维修;对经房管部门鉴定为危房的,要立即停止使用,并要统筹规划、合理制订和落实危房改造方案,彻底排危,不留隐患;新建、扩建的校舍必须经质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对查出的D级危房立即停止使用,对于查出的B、C级危房要组织力量进行抢修;要加强校舍的日常修缮工作,避免校园伤亡事故的发生。

(第四节 )如何争取支配时间的主动权

能否充分认识时间的价值并有能力占有与运用,是区分校长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之一。善于支配、规划时间的校长,手中的可控时间就会增多,工作效率也会相应提高;而那些不会规划时间的校长则恰恰相反。

时间是学校管理六大要素(人、财、事、物、时间、信息)之一,卡尔克琳娜指出,如果校长不能掌握自己的时间,任其自流,整天陷入事务性的忙碌之中,他就丧失了一个校长必需的品质,因此,校长一定要善于安排自己的时间。

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学会主动支配时间。

一、校长主动支配时间的方法

(一)校长在处理学校中的事情时应果断、迅速,不拖延办任何事情,都要迅速、果断,把办事的思路系统化,确定办事的日期,到期必办,绝不拖延。要记住这句话:“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成功的校长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动手去解决。他们不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问题,而只能不断地增加忧虑。相反,他们集中力量,立刻就兴致勃勃,干劲十足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做好工作记录

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把要办的事情记录下来,并按时间顺序加以系统的安排,随时翻阅,及时处理,以免忘掉。时间表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改变。校长还要把平时遇到的工作上的难题和重点随时记录下来,对以后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校长应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安排

(1)安排好周计划。清晰地筹划好下周的工作时间计划,做好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2)掌握重点,分清轻重。事先了解好活动计划,掌握事情的重点,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四)善于利用零星的时间

校长在工作中有许多细小的事情,比如打一个电话,发一封邮件,清理一下桌面等等都没有必要专门安排时间来做,可以利用零星的间隙时间来完成,也就是见缝插针。当然,特别重要的事情例外。

(五)控制电话的时间和次数

不要让电话占去自己过多的时间。严格控制打电话的时间和次数。必须由校长回复的电话才由工作人员转接进来,一般的交给下属处理就可以。

(六)集中一段黄金时间办理最重要的事情

根据个人的情况,挑选打扰少、精力好的一段时间来集中办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人在上午10点左右的时候状态比较好。

校长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就能把握住利用时间的主动权,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国外中小学校长的时间管理艺术之鉴赏

(一)国外校长合理安排和科学管理自己工作时间的艺术1、了解自己耗用时间的状况并对自己耗用时间价值进行分析。美国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最耗费校长们工作时间的是:①签署文件;②接待不速之客;③未能授权于人;④工作缺乏计划性;⑤沟通不清晰;⑥不能拒绝他人;⑦时间的折偿;⑧日常的文书工作;⑨优柔寡断;⑩被旁人打岔;⑾开会;⑿传统惯例;⒀分拆邮件;⒁接电话等等。为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连续持久的日志或日记,校长就能分析出自己是怎样利用时间的,然后对特定的耗时工作有充分认识并设法予以调整。

2、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美国佐治亚州调查结果显示,有四分之三的中小学校长每周工作时间为46-60小时。阿奎那认为,校长需要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①校长要制定工作时间运行计划,确定优先考虑的事情,设计一个工作的先后顺序及时间线索,并以最应该做的事情做起。②明智地借助秘书的帮助,给予秘书安排自己日程的权力。③科学授权,使自己从次要的琐事中解脱出来,以致力于更重要的事情上。④为使工作更有趣味,校长应尝试做些改变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顺序工作。卡尔克琳娜也指出,校长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管理学校的必要事情,把握自己的工作特点并据此安排时间,首先考虑完成主要工作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再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应把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用于教务活动。

(二)国外校长合理安排和科学管理他人工作时间的艺术1、通盘、科学设计全校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加拿大是实行教育管理地方分权制的国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中小学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安排好学生的学程计划和教师的时间表。加拿大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中学教师每周要上25节课,校长要根据教师承担的学科和教的学科程度安排好教师的教学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特为教师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一周内教师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工作日,每周留出一天时间不给教师安排课,除课时进度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外,全年不再要求写总结汇报,不搞星期日突击劳动;个别抽查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不超过二、三页的作文,以节约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

2、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中小学校长召开会议要有时间观念,对会议要进行科学管理。美国的琼·D亚勃拉姆斯总结了自己12年的校长工作经验,指出每次会议都要有议事程序,否则校长就会为与会者的倾向性而感到吃惊。他的做法是,如果开会的目的是便于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立场、观点,那么他就首先提出自己准备好的草稿,并供与会者考虑,希望大家讨论修改。

总之,国外中小学校长对时间的合理安排和科学管理,是为提高管理效能,这对我国中小学校长来说,除借鉴上述科学的做法外,笔者还要忠告的是:校长一定要树立时间观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机会”主要是时间(和空间)决定的。所以一要抓紧,否则等于虚度光阴;二要有效利用,否则便是生命的浪费。

(第五节 )如何革除拖延的不良习惯

一、拖延时间是一种恶习

从人的本性来说,每个人都有把任务往后拖的惰性,而且每个人都多少有过类似的经历。

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欺瞒的人,能将这些精力及创意的一半用到正途上,他们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懒惰之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拖沓。把前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敷衍到后天,是一种很坏的工作习惯。对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脱,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解决拖拉的唯一良方就是行动。当你开始着手做事——任何事,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正迅速地改变。

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辞的专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困难、太昂贵、太花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信心更强,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头容易得多。

这类人无法接受承诺,只想找借口。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为了没做某些事而制造借口,或想出千百个理由为事情未能按计划实施而辩解,最好自我反省一番了。别再做一些无谓的解释了,动手做事吧!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拖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你将一天时间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拖延是因为人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自己要付出劳动时,或要做出抉择时,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有些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有些人却深陷于“激战”泥潭,被主动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无法定夺……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浪费了。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却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五分钟,甚至十分钟……

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

拖延有时候也是由于考虑过多、犹豫不决造成的。

适当的谨慎是必要的,但过于谨慎则是优柔寡断,何况诸如早上起床这样的事是没必要作任何考虑的。我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时,立即动手,绝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考余地。千万不能让自己拉开和惰性开仗的架势——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往往在事情的开端,总是积极的想法先有,然后当头脑中冒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问题时,惰性就出现了,“战争”也就开始了。一旦开仗,结果就难说了。所以,要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时,就马上行动,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

人们如此善于找借口,却无法将工作做好,的确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欺瞒的人,能将这些精力及创意的一半用到正途上,他们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