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领导力
17684200000035

第35章 正确施权全面树立校长权威(3)

(一)认真学习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增强执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依法办学的自觉性《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规定》:“中小学校长的首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校长学习法律知识,不仅是实施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在法制逐步完备的现代社会里,不掌握法律知识,不懂得、不善于运用法制手段来发展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校长,是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

同时还要学习一些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学习《宪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经费法》等法律文件,多了解一些法律的基础知识,更好地把办学纳入法律控制的轨道。

(二)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的作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应时刻给广大教师起带头示范作用。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干部多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树立团队理念,增强创新意识。把创新与事业心、责任感结合起来,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任务来研究,力争使各自的工作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三)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身正为范是教师的行为准则。要加强师德建设,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注重差生转化和防止分化,建立一支社会信赖、家庭放心、学生尊敬、专心执教的教师队伍。开展全员参与的教师专业培训,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四)充分发挥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作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途径。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使规章制度走到干部师生的心灵中去,内化成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教师管理是人的管理,更是情感的管理。关心教师、尊重教师是情感管理的关键。教师工作十分辛苦,做校长的必须做到全面地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无后顾之忧,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学校管理中,要把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凡事同教师商量,征求老师们的意见,从而使整个学校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校长依法治校,还需要处理如下两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权与法的关系。校长的“权”是教师通过法赋予的,校长权力要受法的约束,不能头脑发昏而在学校管理中以权代法,甚至以权废法。其次就是依法治校与发挥个人作用的关系,依法治校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学校工作。有人认为,这样做会妨碍个人在学校作用上的发挥,这是一种误解。法要由人来制定,也要由人来遵守和执行。在合法的范围内,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尽可以充分发挥,是应该而且能够统一起来的。

(第五节 )如何提高校长“用权”的艺术

一、校长的权力有多大

校长的基本职权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⒈决策权。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校长在决策之前,要召开各种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最后拍板的是校长。美国中小学校长拥有对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教学的监督和领导、学校——社区关系的协调和维护的决策权。

⒉教学管理权。在美国,教学的监督和管理被视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美国中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课程编制,即根据国家和学区的课程方案、课程指南等,针对本校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目标,编制并实施反映学区观点的课程方案。第二是负责师资的在职培训,即校长必须保证教职员的继续教育,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第三是教学评估,包括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资源利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的全程评估。

⒊人事管理权。美国中小学校长的人事权包括学生人事管理权和教学人员人事管理权。校长对学生的人事管理权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人事工作人员的监督上。学生人事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调查统计、心理健康、就业等方面进行的工作。校长可任命咨询协调员或成立学生人事服务委员会,以分担学生人事服务的繁重任务。美国中小学校长对教学人员的人事管理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尽管教学人员的招聘和辞退是学区的职责,但校长对教学人员的招聘、工作安排、教学人员能力的开发及辞退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学区依法终止教学人员的聘用关系时,校长的评价则成为学区人事决策的基础。

⒋财经管理权。美国中小学校长的财务管理名目繁多而且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编制财政计划和学校预算,购买物质设备和教科书,登录校产,保管学校各项设施,调控饮食服务,交通运输,校舍、校产的维护和维修,监督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

⒌协调公共关系权。校长首先要协调好学校内部各部门的组织之间的关系,获得教职员的信赖与支持,赢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还要争取社会合作与支持,处理好学校与社区居民、地方教育委员会的关系。美国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极为重要,校长必须编制维护学校——社区关系的学校计划,使学校内外部人员保持双向有效的沟通。一方面,校长应加大宣传,让公众了解学校的目标和目的。另一方面,校长又要听取公众对学校的反映和意见,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共同致力于青少年的教育。

近年来,美国中小学校长管理协会,在政府支持下,开展评选全国优秀校长的活动。优秀校长的标准是有领导才干,在社区工作卓有成效,得到教师、家长认可,能够帮助学区其他学校的校长提高水平等。由此可见,是否协调好公共关系成为优秀校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美国的学校要接受社会监督,社区成立教育委员会,选举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代表为教育委员会委员,学校教育计划和改革方案,均需交委员会讨论,听取意见修改后,方可执行。《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把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法定为国家的重要教育目标。1997年初,克林顿总统在《美国21世纪教育》的报告中提出“家长选校”和“学校责问”两项建议,其核心内容就是,家长可以选择学校并参与学校管理,经过家长评审不合格的学校,家长可以要求关闭。可见,美国教育行政干预较少,但社会监督力度大,这样能大大减少校长决策的片面性。

二、校长正确用权

校长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党和人民赋予校长权力,就是让校长将手中权力搞好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如此重任,功在当代,益在千秋,作为校长如何用好权力。

(一)端正用权观念

一是要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权利意味着责任”,权力和责任是紧密相连的,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二要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领导就是服务”,这是每个校长必须明确的。这里所指的服务,从宏观上讲,是指校长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从微观上讲,是指校长手中的权力要重点用来为“决策、用人、协调、控制”等主要工作服务。三是要树立权力就是考验的观念。有权好办事,但有权也易坏事,要加强自警拒腐防变意识,自觉过好权力关,不以权压人,不以权谋私。

(二)明确用权规范

用权规范包括用权的原则和范围。校长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党的教育事业和为人民服务。这个用权原则必须十分明确。校长在行使职权时,要明确自己的职权范围,既不能降格以求,也不能超权越位。

(三)掌握用权艺术

用权艺术是一个非常精深而又博大的学问,它包括用权的技巧与策略。校长除了懂得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对象要分别采取不同的用权艺术外,还要特别注意在行使职权时掌握好用权艺术。

一是要掌握好决策艺术。决策前,校长要搞清上下左右各种情况,注意把教职员工的情绪和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依据决策,校长要重点把握好价值判断,权衡好利弊得失,选好最佳决策方案,创造最佳民主氛围,选择最佳决策时机;决策后,要及时根据决策过程中制定的具体措施,认真抓好决策的运行与实施。

二是要掌握好用人艺术。校长在用人上首先要知其所长。就是要善于从教职工的个性中去发现特长,从教职工的绩效中去寻找长处。其次要用其所长。用其所长就不能求全责备,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要的最佳结合,为全体教职员工提供施展人才的最好“舞台”。再次要注意优胜劣汰。就是要及时地将那些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调整下去;把那些在教育、教学、教研、教管和勤工俭学等方面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中青年教师或职工选拔上来。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以确保学校领导队伍的最强阵容和最佳活力。

三是要掌握好协调艺术。协调是学校领导工作中最经常最复杂的一个重要内容。校长要注意花较多的精力从目标、组织、工作等方面去协调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在对上协调时,要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融通,行动上一致,组织上服从。在对下协调时,要多通过民主生活会和上门做思想政治工作等形式及时做好各种动员、解释工作。在对左右协调时,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协调好正副职之间、兄弟学校等有关单位的关系,以努力创造出一个和谐、宽松、舒畅的人际与工作环境。

四是要掌握好控制艺术。校长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建立完善制度和督促检查工作之中。要做到既能深入其中,在关键时候、关键环节上起到把关定向作用;又能超脱其上,通过调查研究去不断总结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去不断超前寻找工作上的各种新思路、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