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演讲力
17684300000025

第25章 培养受人尊敬的演讲风格(4)

趣说自己,是把自己看作是幽默对象,风趣地介绍自己的缺点、优点、特有的经历和思想感情等。说自己的缺点是一种自嘲,但这不是自轻自贱,而是一种豁达开朗和返璞归真的人性美的体现。有时趣说自己也是一种高妙的应变技巧。解放前上海有位姚明晖教授,体弱清瘦,总是宽袍大袖。入冬畏寒,他头戴大风兜,远看只露出眼镜、尖尖的鼻子和一撮山羊胡须,样子很滑稽。一天上课,一进教室就看见黑板上不知谁画了个酷似他本人的猫头鹰。姚教授毫无怒色,拿起粉笔,在旁边写了一行字:“此乃姚明晖教授之尊容也。”他那大智若愚的通达,闲适自处的超脱,使学生对他产生高山仰止的尊重。许多伟人、名人,在公共场合都曾谈笑风生地趣说过自己。

趣说自己,可以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趣事,也可以用谐趣方式介绍自己的性格、脾气、爱好,说说自己的缺点,说说这些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或值得汲取的教训,还可以说说自己一段有惊无险的经历。

笑话,是笑料编成的短故事。它并不强调情节的完整性,只是截取最能致笑的故事片断或人物特征,用对话、用悬念、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提示生活中的某种不协调。有时并不一定有深刻的思想,往往只是为了博得人们的欢笑。笑话说得好,能引起哄堂大笑,说得不好,会因为“扑空”而令人失望,所以笑话关键在“说”。“说”要讲究说的技巧,一般说来,说笑话,语言要轻快、活泼,要渐渐引向高潮,就像烧板一样,要“不到火候不揭锅”,切莫一步到位。

(第六节 )如何在演讲时风度翩翩

一、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

演讲者为了使演讲获得最好效果,应该在思想、道德、品质、学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对此作的努力和培养就是演讲者的自我修养。那么,演讲者都应具备哪些修养呢?概括地说,就是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下面分别谈谈。

(一)演讲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思想

演讲者演讲的目的是教育人、启迪人,提高听众的思想认识、文化水平。这就要求演讲者本身必须具备先进的、科学的思想,这样才能远见卓识,高瞻远瞩,识前人所未识,讲前人所未讲。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演讲家如德摩斯梯尼、西寨罗、林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无一不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演讲也无时不在闪烁着真理、科学、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提倡的“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在科技高度发展时代,新知识、新学科不断涌现,更需要演讲者努力学习,迅速掌握各种新思想、新科学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听众。

(二)演讲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演讲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关系,并受到一定社会规范的限制和协调,演讲也是如此。作为演讲主体的演讲者,更应以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带头恪守社会道德规范,并应具备以下四点。

1.政治道德。即应当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

2.职业道德。演讲者必须遵守自己从事职业的道德,如医德、师德等。

3.社会公德。演讲者在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应讲究文明礼貌,彬彬有礼。

4.伦理道德。演讲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伦理观、恋爱观、婚姻观,以此才能把正确的伦理观念传播给听众。

(三)演讲者要有丰富的学识

演讲者要有丰富的学识,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需要,也是演讲成功的基本条件。古今中外的演讲家无一不是学识渊博的,他们之所以能旁征博引,妙语惊人;之所以能把生动、具体、精彩的事例自如地组织到演讲中,就因为他们博览群书,知识宏富。在当今科技发展时代,各种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演讲者如果不了解新知识,跟不上现代科学文化发展步伐,就不会使演讲充实、新鲜、生动。有了思想、品德、学识等方面的修养,演讲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体现在三个方面:准备演讲时,有了敏锐观察力,就能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获取大量素材,通过分析和判断,从中发现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社会主流;在演讲中,有了敏锐观察力,可以了解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及时调整演讲的内容、方式、节奏;在演讲后,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从周围的反映中综合分析自己演讲的成败得失,以使自己的演讲臻于成熟。

2.丰富的想像力。在演讲中,想像力如同“点金术”,有了它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千里”,才能使演讲内容充实、新颖而多采,才能将各种各样的事物与演讲主题巧妙地组合起来,讲起来才能文思泉涌,增强演讲的浓度、广度和感染力。这需要演讲者努力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对任何问题都拿出认真钻研的热情,对任何事物都要有一种兴趣和求知欲望,并逐步增加生活经验,这是想像力的基础。

3.较强的记忆力。演讲者在演讲前的准备阶段,博览群书,吸取丰富知识,掌握大量材料和信息,当写演讲稿时,凭着记忆力,才可以如囊中取物一样,迅速、准确地组织到稿中。在演讲中,也要靠记忆力,才能将演讲稿的主要材料、观点、事例等牢记于心。这样讲起来才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4.良好的表达力。演讲如果离开了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可思议的。演讲者道德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演讲稿写得再好,表达不出来,同样做不了演讲家。当然,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天生,它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训练而成。一般通过读讲法的训练,都可以达到口语表达流利顺畅,抑扬顿挫。所谓读,就是默读、朗读、快读;所谓讲,就是在任何场合、时间、机会都勇于去讲去练,久而久之定会提高。

二、如何做到演讲时风度翩翩

谁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气度非凡的人,是一个在众人面前表现得风度翩翩的人。风度,是一种由内到外的美,是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完美统一。良好的风度在讲话时能传达不同的信息:自信、自尊、地位、个性、修养等都可以从一个人的风度中观察。风度是吹向人们心中的风,是打开交际场面的钥匙。

风度是怎样得到的呢?风度可以自己设计与培养吗?如果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对自己的内涵与外表进行修饰,风度是可以得到的。

1.塑造令人感觉清新的外貌神态。风度首先是外在的,是通过一个人的容貌、衣饰和言行举止的姿态来表现的。所以,培养良好的风度气质,首先要为自己塑造良好的外表形象,要让自己的行为举止、神态表情充满风度。

一个人长得怎么样,是美是丑是胖是瘦是高是矮,个人是无法选择的,是先天的。但是先天条件好的人,未必能给人以持久的美感,而先天并不是相貌出众的人,由于自己注意修饰与保持,却可能让人觉得非常美。

良好的外表形象,是容貌、衣饰、神情举止等因素共同造成的。一个长得美若天仙的姑娘,如果总是一脸冷漠苦相,动作粗鲁,出口成“脏”,估计不会有什么人一直以为她很美。但即使是相貌平平的人,如果稍加修饰,也很可能让人越来越感觉美。这些修饰包括:

(1)外表整齐大方,不造作,不夸张,不俗气。

(2)衣着与场景协调,整洁自然,落落大方,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

(3)行为举止泰然自若,大方自然。不含含糊糊,不让人觉得畏缩,也不应傲慢。

(4)待人接物时要坦率热情,亲切友好,优雅得体,把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