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政治经典教案
17684900000018

第18章 劳动所得与收入分配(4)

知识与技能

识记税收的基本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纳税人的基本含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理解我国税收的性质;税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过程与方法

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依法行使纳税人的权利;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关于税收与纳税人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以依法自觉纳税为荣的意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懂得,纳税人既要有自觉纳税的意识,也要有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

税收的基本含义教材中有完整的表述。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凭经济条件取得收入;(2)税收是依法取得的收入,并不是随心所欲、没有标准;(3)税收是无偿取得收入;

(4)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5)税收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这几个层次要讲清楚,并要求学生一般了解。

税收的内容教材中谈到,是国家征收的货币和实物。事实上,在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时,税收主要是征收实物,而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主要是征收货币。我国对农业税基本上征收实物,但仍要折合为一定的价值。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在税收的含义中已经有所体现,教材这里是具体分析。

在分别阐述了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之后,教材集中分析了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强调税收是三个特征的统一。

三、违反国家税法行为的处理

既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从纳税人手中取得收入,那么对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就要依法惩处。如果对违反税法不惩处,税收的根本性质、特征就被否定了。所以,对违法者的处理是同税收的性质和特征直接相联系的。教材中列举了四种主要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理规定。

四、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我国税收的性质

在本框的开头,首先说明,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有哪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就是税收的基本属性,具有这些属性才能称作税收。这些共同点这里列为六个方面:①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都是为国家实现职能服务的;③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④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⑤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⑥税款都是取之于民。明确这几个方面,有助于对税收基本含义的理解。本课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专讲我国税收的性质,教师也不必进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税收性质的对比分析。

本框第二段的辅助文,讲的是旧中国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税收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

“议一议”要求列举税收“用之于民”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对教育、市政、社会救济的财政投入,大部分都来自税收。

(2)我国税收的作用

税收的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想一想”,为什么纳税比上缴利润可靠?原因是企业有利润则交,没有利润则不交。而有些税收项目如营业税,即使企业没有利润,也必须纳税。所以,税收比利润更可靠。

五、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纳税人的基本含义。

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以税收的形式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一方面是通过税务机关的征收,另一方面是通过纳税人的缴纳而实现的。前边分析税收的特征,注重的是前一个方面,这里的分析集中在后一个方面。纳税人的定义教材中已有表述。在这里,“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指直接向国家缴税的单位和个人,这与负税人是有区别的。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有些税的纳税人也是负税人,如所得税;有些税的纳税人不是负税人,如消费税。负税人的概念不要求学生了解,讲课中也不必出现。

(2)我国的主要税种。

纳税人是一个综合概念。而在实际生活中,纳税人都是具体的,同一定的税种相联系的。所以,要了解纳税人的情况,必须了解各个税种。这里介绍了我国的几个主要税种。

在关于营业税的辅助文的例子中,建筑企业的100万元收入,包括建筑机械、设备消耗和劳务款等。

教材中列了消费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二是避免因过度消费而损害人类健康、危害社会秩序、破坏生态环境。

在“资料卡”列出的消费税税目中,小汽车的税率为3%-8%。实际情况是发动机汽缸的容量越大,税率越高;相反越低。我国目前是设置了3%、5%、8%三档。

教材对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分析从税率。个人所得税则从征收的意义、对象、征收范围、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税属重要税种,在这里只是简单列出,因为详细内容在第八课讲解。

对教材中讲到的几个主要税种,只要求学生简单了解其名称、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析了纳税人的基本含义和我国主要税种及具体纳税人之后,集中阐述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通过本框以及本节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公民为什么应当自觉依法纳税。

【教法建议】

教师在教授本节内容前,可请一位税务部门的同志,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做一次关于税收知识的讲座,并事先让学生精心准备一些针对税收与纳税的问题,通过针对学生关系的一些问题的讲座,使学生勇于提问,大胆探索,既达到学习知识、解除疑难问题的目的,又激发学生对税收、纳税等有关知识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税收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成专题组,调查研究关于税收的本质;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本地区税收与经济发展、税收与法律的有关情况等。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仔细的整理、分析,提出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措施与方案是有可能的。这些书本上没有的措施与方案的提出,本身就是对学生研究潜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挖掘,是研究性课题的目的所在。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教师由“做一个纳税的好公民”这一话题(内容围绕自行车纳税问题展开),启发、诱导学生就本课内容提出问题“什么是税收?”、“税收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骑自行车要上税?”等。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逐层看书、讨论并进行追问:“税收的作用是什么?”围绕税收特征提出:“为什么具有这些特征?如何正确理解税收的特征?”“骑自行车要上税,不交纳税犯法吗?”通过层层挖掘,使学生的思维过程不断深化,最后教师通过分析归纳,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层理解和认识。

关于“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的教学,可采取小品表演达到对违反税法的认识,具体做法是:由一学生扮演法官,一学生扮演公诉人,一学生扮演被告——偷税者,一学生扮演被告律师,情节可采用教材20页的案例,通过学生维妙维俏的表演,使学生懂得违反税法要受到相应的制裁和处罚,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主人翁精神。

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学生回顾税收的含义,教师点明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税收具有共同性,但又由于社会性质不同,引出我国税收的性质。

通过学生讨论“我国税收用在为民方面的具体体现”,加深学生对我国税收性质的了解。

关于“我国税收作用”的教学,可通过回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利用各种税收项目,帮助学生理解“税收是调节经济的有利杠杆”。

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纳税人含义及决定因素”的教学,可采取学生自学获得简单认识教师进行深化分析的方法。通过教师先提出自学提纲,学生依据提纲自学,了解纳税人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什么决定、为什么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在我国哪些税种属于主要税种等问题。

关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内容的教学可配合探究活动获得的数据进行。结合教材“议一议”,通过学生讨论,使其明白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关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教学设计示例复习提问

怎样理解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以上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对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并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税收是同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公民应当自觉依法纳税。在此基础上适时切入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导入新课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说明税收就发生在人们日常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税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依法纳税是我们公民应尽的义务。那么,什么叫纳税?我国有哪些主要税种?国家对纳税人有什么具体规定?什么是纳税人?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得到解决。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纳税人?

2纳税人按其性质可分为哪两种人?

3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什么决定?

4为什么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5在我国哪些税种属于主要税种?

四、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1纳税人(板书)

(教师归纳学生回答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也称纳税主体。

从民法的角度讲,纳税人分为自然人、法人。自然人是指: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他们以个人的身份来承担法律所规定的纳税人义务。居住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外国和无国籍的居民也属于自然人,他们依法对所属国和所在国家负有纳税义务。法人是指:具有能够独立支配的财产、并能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单位、团体等社会组织。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总之,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按税法规定只要负有直接的纳税义务,就是纳税人。纳税人的法律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谁应该交税、由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问题。

以上我们从概念上分析说明了什么是纳税人。而在实际生活中,纳税人都是具体的,是同一定的税种相联系的。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所以,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税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体系中的具体税收种类。每个税种都由纳税人、征税对象、征税项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计税依据、减免税和违章处理等具体要素构成。税种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不同。1994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性的税制改革,改革后我国的现行税制由23种税组成,其中主要的税种是: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

2我国的主要税种(板书)

(1)增值税

学生归纳: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如:增值税就是将纳税人在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可以是商品、所得、财产、也可以是资源。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教师分析:每一种税款都有特定的征税对象,征税对象规定了不同的税种的征税领域,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增值税对增值额征税,它是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首先采用的。后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增值额就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例如,在生产领域,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就是v+m这两部分。增值税就是对这个增值额征税。不论产品的生产环节有多少,每个环节也只对增值额征税。所以,它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促进生产企业化的实现。这就是增值税这一税种的作用。

(2)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