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行政与工会的规范化管理
17699900000015

第15章 学校行政的管理(14)

③在广泛征求师生和社会家长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和讨论通过每期校务公开的内容,经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审定后由校长签字公开。

④负责制定、落实校务公开后群众对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建议的整改措施,并重新公开。

⑤负责对校务公开工作问题的分析、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拓展公开的内容,执行公开的各项规定,定期向上级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校务公开工作的情况。

(3)校务公开工作小组:由校长以及各处室主任等成员组成,其职责为:

①学校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全面领会实行校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校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密切联系教职工,主动协调各职能部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遵守公开程序和内容规范要求,避免形式主义,讲求工作实效。

②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讨论拟定、教代会审议通过的基础上,承担校务公开年度工作计划、学期总结、年度总结报告单填报等工作。

③根据校务公开的有关规定,按时收集整理好每次公开的内容,提交领导小组确定和监督小组审核后予以公开,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校务公开办。

④及时收集公开后群众对校务公开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反馈给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经整改后,负责将整改结果再次公开,并进一步收集群众反映。

⑤负责做好校务公开档案管理、信息反馈和其他日常工作。

(3)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由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工会委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成员组成,其职责为:

①学习掌握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客观公正地对待校务公开工作。

②对校务公开的内容要认真审核,确保校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经常性、真实性、时效性。

③及时收集公开后群众对校务公开内容的意见和建议,随时向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反馈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监督公开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

④负责检查、监督、评估、反馈实行校务公开制度的情况,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本校校务公开的违纪问题。

⑤按时完成工作月报、季报年报,认真做好信息及反馈工作。

校务公开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统一领导,行政负责实施,工会协助运作,纪检加强监督,群众解决参与的原则。

(2)依法推行校务公开,维护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维护学校领导依法治校的权利。

(3)坚持客观真实,公开透明,规范运作。

(4)注重实效,分层次,多形式地实行校务公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5)校务公开的内容

凡是事关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及学校重大决策,能够公开而且可以公开的校务活动,都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校务公开应把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群众和社会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聘任办法,教师职称评审,教职工奖惩办法,学校收费,财务管理(包括财务预决算、财务收入、社会捐赠、资金财产管理、财务支出、勤工俭学收入、福利分配方案等),工程建设和校舍维修项目,计划生育管理,招生、巩生事务,各级各类评比、竞赛,教师、学生各种评优评先工作,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事务等关系到学校发展重大决策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通过校务会、行政会、教职工大会、教代会、学生代表大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文件、公告、通报、通知、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全体教职工公开。该向社会公开的要向社会公开。要保证公开的真实性,防止随意性,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校务公开的要求

(1)加强领导。校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的监督作用,工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认真贯彻上级工会组织文件精神和省、市、县校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加强校务公开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加强校务公开的民主监督。

(2)严格时限。要根据公开项目和内容的具体情况及时按周、月、季度、学期、学年向师生、家长、社会公布。

(3)健全议事规则。校务公开的项目和内容,由党、政、工、团领导集体认真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进行公布。

(4)公开形式。设立校务公开栏、举报栏、监督栏、监督电话。公开栏内未设立的项目或临时必须公开的项目,也可采用公告、通知、墙报张榜、广播,建立校长接待日、召开教代会、师生大会、家长代表会等形式进行公布。

(5)讲究实效。对群众反映、反馈的意见要有专人负责收集。校领导对群众的意见要认真研究,有错必纠,有疑必释,合理化的建议要及时采纳,并将结果公开。

监督和检查

(1)学校要建立执行档案,即把每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记录在册,以便接受监督和检查。

(2)校务公开领导组、监督组要加强对校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指导,定期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与之相关问题的讨论、监督。

(3)自觉接受上级纪检部门的监督检查,重大事情及时汇报、通气,接受指示、建议,不断改善工作。

17.校务会议制度

校务会议是学校联席会议,通过校务会议对学校重点工作和日常管理定期进行研究决策,并负责实施、督查和反馈总结。以促进学校各部门正常运转,确保学校工作计划贯彻落实和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1)校务会议由校长、书记、副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一般二周一次例会。

(2)校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近期工作总结、下步工作安排重点工作确定,重大问题决策、业务理论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等,业务理论学习由校长主持,政治理论学习由书记主持。

(3)校务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支部参与学校行政工作重大问题决策的原则。

(4)校务会议通过的各项工作由责任部门或人员负责实施,并按时向校长或校务会议通报。

(5)校务会议由专人记录会议内容并存档。

18.干部教育、考察、使用制度

教育

(1)每周五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形式:集中、分组)

(2)科级干部、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必须不断学习政治、业务理论,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

(3)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采取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做好学习记录。

(4)联系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研讨活动,认真书写学习体会与交流。

考察

(1)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深入全面掌握学校科级干部、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

(2)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调整:中层干部人选由班子成员协商后提名,走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3)干部考评:每年底进行一次80%以上教职工参加的测评,20%以上参加的座谈会,正确评价每名干部,并形成鉴定意见。

(4)校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按照1:1的比例选拔配备后备干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培养。

使用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时制定所分管一路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为完成学校奋斗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分管一路的规章制度,并做好管理工作。

(3)做好协调工作。

(4)按上级要求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5)通过测评、奖惩等办法,明确责、权、利,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

19.教职工考勤制度

为加强管理,确保学校工作秩序井然,保证教职工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出色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1)由校务办负责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考勤工作。

(2)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考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