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17717500000070

第70章 最后通牒效应——临阵磨刀让你所向无敌

程先生是一名市场活动专员,负责公司的市场宣传和公关活动,可如果有五天时间来筹备活动,准备的前四天,他一准是按兵不动,心不在焉;只有到了最后一天,才像疯了一样四处联络找场地、找货源、找促销员。明明有五天时间,却总是在最后一秒才能搞定所有的事情。

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总是习惯在最后期限到来时,才会努力完成。比如,在念书的时候,老师星期一给大家布置的作文要求星期五交,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总是等到周四晚上或周五早上才匆忙上阵,赶完作业交差。虽然前三天,我们什么都没有干,也不代表心里好过,因为一直在提醒自己:差不多是时候了,可以动笔了。内心不断谴责自己没有效率,可就是无法进入状态。人们大多具有一种拖拉的倾向:从事某一活动时,总觉得准备不足,能拖就拖,但在不能拖的情况下,例如到了规定时间,基本上也能完成任务,这就是最后通牒效应。

教育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班的小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实验的第一阶段,没有规定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结果全班平均用了8分钟才阅读完;第二阶段,规定他们必须在5分钟内读完,结果他们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读完了。

拖拉的习惯并不好,文中提到的程先生每次都是最后一天才动手,虽然他每次也都能按时完成任务,但他心里也不好受。拖拉是一种坏习惯,容易让人焦虑和内疚。其实程先生总是觉得不到最后一刻,自己就不会有灵感,这明显是一种自欺欺人行为。很多人觉得时间临近是一种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人们会有更好的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能转化为动力。金庸先生就对自己在交稿压力下生产的作品极为不满。在上一章我们交代过,积极的压力能让你保持向上的心态,消极的压力却让你得不偿失。最后通牒效应的压力来自于时间临近的恐惧,这可不是什么积极压力。拖拉者宁愿被别人认为是没下足够的力气,也不愿被人认为是能力不够,他们太在意别人的想法,正是由于不正确的观念引发了最后通牒到来时的不良情绪。

小兰就是“最后通牒”的典型执行者,凡事不到最后一秒,总是不放在心上,考研是这样,找工作也是这样。别人都是大三、大四就着手准备考研,她却等到考前一个月才走马上阵开始看书,准备不足效果不佳,当然落榜。考研不成,开始找工作,其他同学早就参加了无数场校园招聘会,笔试、面试也参加了一轮又一轮,只有她还在为准备什么服装参加招聘会发愁。别人都“尘埃落定”了,招聘季也落幕了,最后,小兰在一家私营企业勉强找了份工作,工资待遇比同学差了一截。

最后一秒才起步的毛病,让小兰没能成功考上研,也让她没有找到可心的工作。“最后通牒”不仅折磨了姑娘的内心,也折磨了她的现实。很多年轻人误解了“通牒”的意义,认为是重压让你工作得更出色,其实不然。年轻人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就该极力避免“最后通牒”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如何改掉“时候不到,任务不上”的坏毛病?首先,你要改掉从小养成的拖沓作风,不要等到大限临近才着手工作;其次,要掌握时间管理的艺术。

面对任何一项任务都要对可支配的时间进行管理,这是解决拖拉毛病的最佳方案。心理学家将事情按照紧急性和重要性分为四个层次: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管理时间请按照四个层次决定处理事件的进程,请确认将处理事情的重点放在第一类和第二类上。

“最后通牒”除了告诉我们不要拖拉,也能给我们其他的启示。美国谈判专家柯英认为在谈判中善用“通牒效应”,也是一把“利刀”。

柯英在某企业担任代理期间,曾和一家日企进行过一次谈判。日本代表热情地接待了柯英,给他订了高级的酒店,也彬彬有礼地询问了他的行程。柯英没有想到自己的行程竟成了日本人谈判的把柄,也让自己陷入了被动。前十天,日本人招待他参观名胜古迹四处游玩,只字不谈重要的内容;柯英快离开的前两天,他们才正式开始谈判;直到最后一天,双方的谈判才进入主题;当他们谈到最关键问题时,接柯英去机场的轿车已经等在门口了。当然,谈判的结果对美方非常不利,日本人因为巧妙运用了最后期限的技巧,大获全胜。

灵活地掌握最后通牒效应,不是让你凡事拖拉,而是要善用他人的心理。有些事情,最后一刻做决定不但不会让你深陷不利,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王皓在一家公司担任销售主管,本来早该升职,但老板不知出于什么顾虑,总是迟迟不做决定。眼看合约到期,王皓心想不如就此一搏,公司不谈续约,他也按兵不动。终于老板把持不住先开口,承诺如果王皓留下来薪水加三成,对是否升职却只字不提。王皓当下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是答应再考虑两天。两天很快又过去,他还没有表态。老板在心里嘀咕:怕不是有别的企业开出更优厚的条件挖人了吧?经过前后考量,老板最终不但给王皓加了薪水,还如愿升他做了市场经理。

看,这就是聪明运用最后通牒的妙处。如果你也觉得自己当前受到的待遇不公平,完全可以效法王皓的做法。当然,前提是你得足够优秀,以及对人的心理有那么一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