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17720700000024

第24章 要学会如何与青春期孩子交流

小孩子总是崇拜自己的父母。在他们眼里,父母永远那么高大,通晓古今,而且又无所不能,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而自己是在父母光环下生活得最幸福的人。但是长大后,他们有了“自我”,慢慢对父母的很多做法表示了怀疑和不满,于是,他们学会了隐藏,失去了万能的“神”,只能自己来迎接所有的问题了。

小刚念初三了,近几年来好像转眼间他就从一个满地乱蹦的小孩子长成了一个大孩子,个子高高的,父母也感到很欣慰。但是小刚长大后,却不爱说话了,他只有跟同龄的朋友在一起时才有说不完的话。父母看了很心酸,总是怀念小时候那个有了疑问张口就问,在家里左蹦右跳,跟父母亲密无间的小刚。

现在的小刚总是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他不愿与父母沟通,他的父母希望打破这种僵局,他们希望成为小刚的朋友,希望走进孩子的内心。而孩子微妙的变化很难被周围的人发觉,父母还以为孩子受了什么刺激,跟以往不同了。其实,这是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然遭遇的心理变化。

倾听是一种良好素养的体现,也是人际交往中互相交流的必要条件。父母想要与孩子创建良好的关系,首先就要学会倾听。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也是如此,只要交流的双方中有一方关闭了心门,不给对方倾听的机会,那么沟通就无法进行了。

青春期的孩子其实越是封闭自己,内心越是希望被人聆听,他们希望有人倾听来排解这种苦闷。这就需要父母向孩子传达这种倾听的愿望,以一个听众的姿态对待孩子,准备好聆听孩子内心深处的矛盾和不安,然后去抚慰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困惑。

娜娜是个十分内向的孩子,从不表现自己,喜欢默默无闻地独自行事,跟别人接触也是小心翼翼。妈妈以为这就是孩子的性格了,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次事件改变了妈妈对娜娜的看法。

有一次,娜娜在家看一个电视节目,却突然痛哭流涕,并且跟妈妈说了很多对电视节目里主人公的看法和推测,于是妈妈也借此机会跟她讲了自己的观点,娜娜认真地听着并表示出内心的波动和柔软。娜娜的妈妈很是震惊,原来女儿不是天生的沉默性格,只是平时没有表达的机会。

自此以后,无论是故事书里的情节,还是电视广播里的人物事迹,遇到感兴趣的,母女总是会互相交流心得,彼此的感情也增进了许多。娜娜也变得开朗起来,跟他人在一起时也不像以前那么害羞了,反而会表现出交谈的欲望。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那就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寻找适合孩子的方法,从而引导孩子。

父母喜欢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不让他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实际上,父母把自己含辛茹苦对孩子的爱适当地传达给孩子,把自己的阅历和人生的苦乐讲给孩子,他们会更加理解父母的用心,知道父母的初衷是为自己。共同寻求一种有利于双方的相处方式,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有些妈妈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指责、愤怒、训斥,孩子无意中做的一点小事就可以激起他们的怒火,导致家里常常硝烟滚滚,这样孩子待在家里,满耳朵充满了妈妈的唠叨和怒斥,会觉得没有一点家庭该有的温暖,委屈和绝望就会在他们的心里滋生。那么,作为更年期的妈妈,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相处呢?

一、平心静气 积极倾听

很多时候,孩子刚开口对妈妈说了一半的话,妈妈还没等明白事情的原委,就愤然打断,急于跟孩子理论一番,想当然地数落孩子的不是。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之后,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欲望便被浇灭了。作为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尊重孩子的意见。

倾听,是一种良好素养的体现,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这种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了什么烦恼和想法是想跟家人倾诉的,但如果每次都被父母的独断专行所打断,孩子就会拒绝再与父母沟通,而沉溺于自我的孤独世界中。作为更年期的母亲,更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理解孩子生活的世界和成长的困惑,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平心静气地以朋友的态度关怀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独立见解。

二、找到重点 鼓励表达

孩子在倾诉的过程中,你可以静静地聆听,不要随意插话和打断,如果孩子意识比较混乱,表达不清时,父母可以适时引导,跟孩子一起探讨他们的迷惑和烦恼,但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怎样,而是应询问孩子自己的意见,分析利弊,跟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你们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也会增进亲子感情和家庭的和睦。

三、宽容至上 真心包容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懂事听话,多年的辛苦养育让他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心血,所以父母都希望孩子不再让自己操劳过多,此时,孩子的任性和反叛就会激起父母的愤怒。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阶段,父母要充分理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主动关爱孩子,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会感受到这种感情,自然会对父母敞开心扉。

四、甩掉责备 巧用鼓励

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比其他孩子聪明、优秀,所以对孩子的成绩和表现总是不甚满意,就会经常把这种不满传达给孩子,指责、埋怨不停,甚至一件小事念叨好几年,殊不知,这种“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是很严重的。这种责备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从此一蹶不振,心里蒙上阴影,甚至对孩子的人生观都会有所影响。父母要发自内心地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纠正错误,关怀他们成长的真正需求和独立个性的形成。要知道,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