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玩转职场
17740800000034

第34章 轻松遨游职场(1)

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万不要忽视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问题,因为往往就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地方,说不定会在某一时刻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支点。在职场中有许多细节问题同样能使你平步青云,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去发现它并能巧妙利用。或许某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成功就这么简单!

掌握公司的游戏规则

在职场中,也有其特定的输赢规则。而且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则,有的是明文规定的,有的则是不成文的、在公司内通行的做事方法。你只有了解公司的这种“游戏规则”,才能在里面轻松遨游,并很快地得到老板的赏识、同事的认可。反之,则在公司中变得寸步难行,甚至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发展。

在这个高度竞争的时代,许多企业都要求自己的员工用团队精神来完成工作,以期在短时间内完成目标,所以身为新进人员要去学习并遵循公司内部明文或非明文的规定。

在这里你首先应该熟悉组织中明确的规章制度。例如公司工作时段是否有休息时间,公司有没有规定要穿怎样的服饰,公司有什么样的加班制度。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基本的运作规则,如果你不了解各种制度,在工作中经常违反制度,那肯定是不行的,其他人肯定对你也没什么好印象,觉得你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

除此之外你还应该去了解组织中各种不成文的规则,不同的公司游戏规则也不同。例如,这个公司的整体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子,你的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属;怎样做才能赢得大家的好感;谁在公司中对领导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怎样做才不得罪别人;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公司中去等等,这些都是你应该了解的。

有的公司鼓励员工提出问题与创新,这时你就要细心发现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但有的公司行为比较严谨,希望员工本分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这时如果你太过于冒尖,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则会被别人看做是爱出风头。也就是说,你在公司中的行为,要和其他人的行为基本保持一致。

一般来说,公司是鼓励团队合作的。要处理好与大家的关系好,要共同来解决问题。有的公司则强调自己要有主见,要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有的公司很注重个人形象和在公众场合的礼仪等,如果你很不注意小节,邋邋遢遢,那么公司中的领导和其他同事对你不会有好印象,这样会给你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在你工作之时,要注意不要太浮躁,要沉稳。刚来公司时,少说话,多办事,要聪明行事。有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员工虚心请教。尽量不要把自己的私事带进办公室,必要的时候告诉家人朋友,让他们尽量不要在上班的时间把私人电话打进办公室。对于职场中的人来说,多注意一些细节是很必要的。

当你熟悉了这些游戏规则后,在职场中你便可以轻松取胜和遨游了。

面对工作要坦然

许多人都是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足,并不断地进行努力,试图改变一切,但有些人在一段时间后回顾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仍不禁发出不满的叹息—

住的房子很小很普通;我还没有自己的一辆车,有时候,我会和全家一起去旅行,却无法去太远的地方;每个月我会有些钱存起来,可至今数目仍不是很大;我目前的工作,它能给我一份薪水收入,满足我一些微不足道的需求;我深知我不会变成很富有,我所能做的只是得过且过,一天拖一天;我有自己的目标,经过这些年看来却显得不太现实……

这是许多人在经历了人生的一段历程之后的一贯想法。他们每天会在固定的时间睡觉、起床,吃相同的午餐,不停地嘀咕,一再地埋怨。每天都沿着相同的路线上班,以那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和同事打招呼,吃一成不变的午餐,再工作,然后下班回家,吃晚餐。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过着一天天无聊、疲惫的生活。

据调查,生活中有60%的人都是这样度过一生的。其余除了一些自甘堕落、一无是处的人以外,许多人都奋发向上,享受着自己的快乐人生。

这些人的共性就是待人平等,充满自信,为自己的工作而努力,薪资的报酬也会配合他自己的能力。如果他极力发挥他的才干与能力,他也会期望更多的报酬。总而言之,他认为他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工作中,他们每天都要为确保自己的职位与荣誉而不停地努力。他们并不害怕有人会超越他们,正好相反的是,他们非常乐意有人与他竞争,而他们能从中得到乐趣。他们很乐意发挥自己的潜能,但却不屑于去击败那些二流的人物。他们每年的假期并不是只有一次,有时间就去。他们和家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享受。在心理意识上,他们喜欢过一种惊险的生活,做一些特别的、富有刺激性的事情。

他们会把自己的眼光放远。他们不会使自己目光短浅,无所事事。他们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他们所预定的目标。他们会尽量去争取各种有利的机会,因为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都随时在变化。在他们的生命中,已经有一张蓝图,而他们也一步一步、很踏实地往前迈进。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的生活工作和心理状态。前者是被动者,是受消极心理因素影响,只能听命行事,收入微薄的小人物。他们毫无主见,只接受别人的指令行事,他们已经完全从生活的战场上退却,自行宣告投降了。而后者则有可能成为又潇洒又受人尊重的大人物,“力行”的成功者。他们的心智已经成熟,能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也因为如此,他们就更能够再成长、再突破,胜任更重的责任,担当更大的职位,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或许现在的你仍旧属于那60%之中的人,你曾为自己努力过,奋斗过。但事与愿违,你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或许你觉得自己的信心已经够了。但要记住,命运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努力的人。尝试着重新审视自己,振作精神,重拾信心吧。然后,坦然面对一切,这样你会拥有得更多,轻松得更多。

永远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微软的一位招聘官员曾经说过:“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我们愿意招的‘微软人’,他首先应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对公司有激情、对技术有激情、对工作有激情。有时在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你也会觉得奇怪,怎么会招这么一个人,他在这个行业涉猎不深,年纪也不大,但是他有激情,和他谈完之后,你会受到感染,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业绩,而且还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这就像许多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自觉工作经验缺乏,为了弥补不足,常常早来晚走,斗志昂扬,就算是忙得没时间吃午饭,依然很开心,因为不但工作有挑战性,感受也是全新的。

这种工作时激情四射的状态,几乎是每个人在初人职场时都有的经历。可是,这份激情来自对工作的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问题的征服感。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湮灭。一切开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也消失了,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才能找回曾经让自己心跳的激情。正因为如此,在领导眼中的你也由一个前途无量的员工变成了一个比较称职的员工。

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是保证你工作激情的有效方法。不管什么工作都有从开始接触到全面熟悉的过程,要想保持对工作恒久的新鲜感,你就必须改变对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的认识。把自己的事业、成功和目前的工作连接起来;除此之外,就是你要给自己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挖掘新鲜感;把曾经的梦想拣起来,找机会实现它;审视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着没有处理,然后把它做完……在你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后,自然就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新鲜的感觉就是让激情每天都陪伴着你的最佳良药,也是促使你更早成功的催化剂。

主动且不计较个人得失地工作

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假如现在有两副担子,一副25千克,一副50千克,同样报酬是50元,你挑选哪一副划算呢?结果在众多被调查者中,多数人会说同样报酬当然拣轻的划算。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知你是否想过同样报酬拣重担的好处。挑重担虽然吃力,但它会使你的能力增强;拣轻担虽然省力,但它无法发挥你的潜能,会造成你人力资源的浪费。

如何赢得领导的好感,这是每个职场人士都迫切关注的。有一位公司的员工陈某非常能赢得领导好感,20多岁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他的成功令人思考。他之所以能赢得领导好感,正在于他工作积极主动,勤勤恳恳,又从来不计较报酬。比如单位主办大合唱,有人觉得站在台上傻乎乎的,而不愿参加。但他却不同,类似这样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而且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

一般来讲,领导都喜欢那些肯工作、有能力的人。谁不愿意自己有一个工作积极主动而能力又强的下属呢?如果公司有位员工,工作积极肯干,有能力,还不斤斤计较,将来公司要重用、提拔员工,第一个考虑的当然是他。有些人多做了一点工作,就跟领导计较,还自以为很精明。

你那多做的工作,就因为计较,会让领导觉得你多做工作,就是为了争报酬,而对你顿失好感。你那多做的工作不也就白做了吗?聪明人,积极主动工作,充分表现能力,而又绝不斤斤计较。

领导不会对你的表现视而不见,因为领导正喜欢这样的人。这样下去,时间长了,自然会对你加以重用。可以这样预测,一年内有人工作勤恳主动,不计较得失,一年后,领导对他的态度肯定会大有转变,并且在有机会时领导想到的肯定是他。

有位秘书对老板说:“老板,你今天给我加工资,我明天保证好好工作。”老板说:“你这话是否说倒了?这就像你在对着炉子说:‘炉火啊,你烧旺点,烧旺了我再给你加柴。”’因为一个人只有先加柴,才能让炉火烧旺;职场中的人只有先努力工作,才能期望老板给你加工资。这是毋庸置疑的。

机智而又灵活

在职场上经常会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有些人就像老牛拉磨一样,眼睛始终离不开那个圈子。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总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里独具慧眼,另辟蹊径,事半功倍。

只要是正当的行为,你就可以使用一些适当的“手段”或方式。而这些手段或方式也正是你机智的一种表现,只有学会利用这些手段,你的职场之路才会走得更加灵活。

杨某毕业后到一家报社当财经记者。一次报社策划了一个企业家访谈栏目,社里一直想采访一位从事电脑软件开发的大老板,主要还是联络一下感情。这位老板处事低调,多次婉言谢绝了邀请。由于这位大老板从未在这家报社做过广告,对报社而言,这意味着一笔潜在的、巨大的广告费的流失。

请客人家不参加,送礼又不妥当,连美女记者出马也无济于事。社领导颇为头疼,决定重奖求勇夫。在一次报社大会上,社领导宣布,谁能够拿到这位企业家的独家、首发访谈稿件,除了稿酬按照一类稿酬以外,报社还另外发奖金1万元。

人们群情激奋,迅速行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刚开始杨某也向其他人一样,采取死缠烂打的方式,但发现那根本就没用。因为这为老板为了防记者而构筑了一道厚厚的“防火墙”:一是电话打不到他手里,全部被秘书挡驾;二是很难见到他本人,他上下班都在使用连接办公室和车库的电梯,外人无法进入;三是即使见到他,前呼后拥的人也使你无法靠近。

而杨某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决定采取迂回战术。于是他通过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打听到,老板的夫人刚刚去世,两人感情很深,老板每个周末的黄昏都要到公墓去坐一会儿,没有任何随从。正好他去世的奶奶也安葬在那里,于是他在周末买了鲜花早早地就到了公墓,先给奶奶献了一束花,然后找到老板夫人的墓碑,献上了一束花,静静地等待着。

黄昏时分,老板果然来到公墓。他神态凄凉而凝重,步履瞒姗,完全不像平时那样。他看到一个陌生英俊的小伙子在夫人墓前默哀,迷惑不解,就问他为何给一个死去的陌生人献花。杨某在非常机智的时候、最恰当的地方、说了一句他有生以来最恰当、最有水平的话:“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您看,他们柔和而慈善的眼神是那么相像!”老板心里“咯噔”一下,大为感动,于是和他攀谈起来,深情缅怀了夫人,热泪盈眶,末了,还到他奶奶墓前拜祭一番。然后两人从公墓一起回城,在一家酒楼吃饭,后到茶楼喝茶,谈得颇为投机。

几天后,他以老板提供的材料,写了他的情感史,尤其是夫妻感情,真挚感人,在发表前让老板先提意见,如果不满意就不发表。这样的稿件和通常写老板的那类不食人们烟火的“神人”“超人”稿件完全不一样,老板看后非常满意。稿件发表后,为老板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为机智灵活的杨某赢得了荣誉与财富。

善于倾听忠告

久经职场的人都是一册丰富的人生之书,其中不乏经验老到者。如果你常与他们交流,他们会告诉你成败得失,告诉你哪是直路哪是弯路;他们甚至“能掐会算”,准确地告诉你在什么样的转折处,会发生什么问题,告诉你“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这样充满哲理的人生道理。在你碰到难题时,经过他们的指点,能使你豁然开朗。所以,在职场之中,你应该多听听这些“前辈”的“无字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