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战争史
17745400000003

第3章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总论(2)

商朝的疆域远比夏朝为大。约据有今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之大部或部分地区。黄河下游则为“东夷”,和其它部族势力的范围。周战胜殷,统治新的广大地区,既须重视防范殷人可能的反抗,还必须对四周各民族有适当的政治措施和军事准备。东南除淮夷和荆蛮,都是周朝劲敌。北部北狄,西部西戎,也随时威胁着京畿的安全。周朝接管中央政权后,为着屏藩京畿,维护王室,扶植羽翼,采取建立属国,分封诸侯的方法,其战略目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次分封诸侯国五十余个。其中几个诸侯国,在战略上是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

周朝为着表示对黄帝、唐尧、虞舜三位皇帝的尊敬,以争取人心,分封三帝后代:黄帝后代封于祝,在现今江苏赣榆南;唐尧后代封于蓟,在现今北京德胜门外一带地方;虞舜后代封于陈,在现今河南淮阳。同时,封神农后代于焦,在现今河南陕县南;封大禹后代于杞,在现今河南杞县。

纣王之子开庚封为殷侯,继续驻于殷商旧地,监督武庚的“三监”,也各分得侯国。姬叔鲜封于管(河南郑州市),即历史上的“管叔”。姬叔度封于蔡(河南上蔡),即历史上的蔡叔”。姬叔虔封于堆(山西霍县西南),即历史上的“霍叔”。除“三监”外,另封姬叔康于卫(河南汲县),卫国封地比一般诸侯国大,权力也最重。

武王尊敬姜尚,称为师尚父。西周初期的政策和军事行动的确定,多出自尚父。姜尚和周、召两公分封为侯国,对防御和威慑东夷以及捍卫北藩,巩固新扩大的疆土,融合黄河中游以及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起重要作用。太公封于营邱(山东临淄)国号齐,周公封于曲阜(山东曲阜),国号鲁;召公封于燕(河北易县),国号北燕。

周朝分封主要侯国的同时,还封叔振铎于曹(山东菏泽),叔振武于(山东宁阳),毕公高于毕(陕西咸阳),文王姬昌之弟虢仲子虢(河南灵宝虢略镇)。武王另外封弟于原、雍、酆、郇。成王继位,封其弟叔虞于唐(山西太原营城),后改国号为晋。周公的几个儿子,封于邢、蒋。其他姬姓亲属,也被封于魏、滑、耿、密,杨、贾、焦等地,共计分封七十一国,姬姓竟占五十三个。这五十三个侯国,有二十八个分布在宗周(镐京)、成周(洛阳)一带战略要地附近。这一措施确实可以起到拱卫中央屏藩周室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一带地区,黄河北来,转向东流,两岸经河水灌溉,土壤肥沃,既有重要经济价值,又有维护镐京、洛阳交通大道的战略作用,便于以镐京为政治基地,成周洛阳为战略枢纽,经营东方,防护北方,开拓南方,稳定西方,垂拱而治统一天下于一尊。

周朝分封诸侯的措施,在政治上也有它的缺陷,造成地方很大的独立性,尾大不掉,妨碍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武王姬发去世后,这个问题就立刻显现出来,担任监视殷侯武庚的三监和武庚一起发动叛变,经迅速平息,事态没有扩大。及镐京沦陷于犬戎入侵,在收复京畿、击破犬戎的战争中,原来第一批封侯的诸侯,起作用的只有晋与郑。

东周逐鹿中原的五霸,各有不同的处境。齐地偏东,仅短期称霸,秦则只限于西戎地区,宋根本谈不上霸主地位。主要的是晋、楚两国,后起的吴、越两国,只是春秋争霸的尾声。战国时代,姬姓各国,列于七雄的只有燕。最后并吞六国,统一全中国的,则为善于养马的嬴非子的后代。他当初被封于秦,只是一西陲大夫附庸小国,介于戎狄之间,以后逐渐在战争中成长壮大为强大的秦国。

第二军事上的基本建设

自古以来,经济就是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军队的建设自然也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远在商代,我国社会就有了比较好的冶铜技术,并已出现了铜锡合金器具。到了周代,青铜的冶炼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铜制兵器的使用已发展到很高阶段。因而,军队的建设、编制装备等各个方面,已经有了后世正规军队的雏型。

一、军制

军政和军令:周朝初期,军事政治重要职务太师、太傅、太保,分由太公、周公、召公担任。太师主管军事。牧野之战,“武王使师尚父(姜尚)与百夫致师,以大卒(主力)驰帝封师”。当时周军由姜尚指挥虎贲勇士,先向敌人挑战和冲击,主力大军展开攻击。太师之外,另设司徒,形成周朝军事制度中军政和军令机构同时并存各有专责的形式。当时的司徒,主要负责军政范畴的军事行政。当时的太师,主要掌管军令范畴的作战指挥。

征兵措施:文王姬昌,实施裕民政策,并要平民服劳役和兵役。国家有战争,青壮年应征,执行“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任务。战争结束,则解甲归田,复为百姓。武王东征凯旋,大规模裁减兵员,“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墟)”。周公东征,经过三年,战争结束后也采取了相同的措施。

精兵和选锋:周初军制,很注意选拔冲锋陷阵的勇士。武王伐纣,来会合的诸侯,声势浩大,担任主要战斗任务的是周军。而殷商征发调集的各方兵力,却完全是乌合之众。周军选拔精兵,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武王也亲临战场。周军上下齐心协力,奋勇作战,迅即击溃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殷纣军队。这种选锋制度,整个西周期间,一直沿袭下来。

二、编制

战略单位的形成:周公东征时,军队中有“成八师”和“殷八师”及“西六师”,由白懋父指挥,镇压那些敢于反抗周朝统治的民族。当时的“成八师”和“殷八师”没有准确的编制,但《周礼·地官·司徒》则把军以下建制叙述较为具体:“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军就成为当时战略单位。并曾规定天子和地方(诸侯)所保有军的数目为“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中国二军,小国一军”。周朝东迁后,诸侯列国战争时,各国诸侯为保持和扩大势力范围,都尽量扩充军事力量,军作为战略单位,大体被固定下来。军的数目多少,表示力量强大或衰弱,此后随之便出现了自由扩大或自行缩减现象。如:

齐:桓公称霸,建立三个军,后以力量不足,改为两个军。

晋:文公时期,建立三个军,扩大为六个军,后减去两个,经常保持四个军。

楚、吴;各建立三个军。

秦处西陲,尚无力和关东诸侯各国作军事上较量和竞争,兵力约在三个军以下。

鲁、宋、卫、郑等国,也曾各建立三个军,限于国力,有时连一个军也拿不出来。

重要兵种:牧野之战,周军开始使用“革车”参加战斗。革车,通称为“兵车”,成为作战重要兵种。判断任何国家大小强弱,大都以作战能使用兵车多少为根据。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都是表示这个国家战斗力的强大,周初到东周列国,兵车配备的人员和兵器:

车上士卒三人,穿甲带胄,拿重武器(戈、弓矢,矛),担任主要战斗。徒步兵卒七十二人,使用轻兵器(刀、斧),并担任后勤杂务。

战车上的士卒,披甲执戈,战斗力强。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上所重视并受尊敬的“甲胄之士”。当时读书人,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和“御”特别受到重视。学会开弓射箭、驾驭车辆,才具备充当兵车战士的条件,才可成为“甲胄之士”。至于耕田的劳动农民,应征从军,只能充当徒步兵卒。

防护装备:有攻击武器,随之而来的也有防护身体的装备。周朝防护身体的甲、胄、铠、盾,比殷商更为进步,并且更华美,兼带有艺术性。

甲:犀兕与鲛皮革所制之甲坚固耐用,作为护身的甲。荀子说:“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如金石”。

胄:头盔,以贝饰胄,用朱绳连缀之。

铠:皮革制成的衣,保护胸膛、腹、脖和臂等处,多绘制凶恶形状的图文,以增加威武气氛。

盾:用手持,遮挡敌人刀剑。以犀皮做的为“犀盾”,用木板做的为“大盾”。步兵持刀用长盾,短盾则用于车上。

三、兵器

相传原始时代,发生战斗(格斗),最初双方一般用石块当武器。后来有石刀、石斧、石矛、石镞,石球等石质武器形状,近年来中外发掘出土的文物中,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椭-圆形,腹前为凹入利刃,脊背为凸出利刃;三角形,前端为三面所成的尖,腹部为利刃;菱角形,尖端为三棱尖角,腹部三面为利刃;长刃形,类似现在使用的刀。

进到夏商,逐渐发展为铜制兵器,进入铜兵器时代。周承殷后,兵器制造既效仿殷商形式,同时又有所改进。有属于进攻使,用的长兵器、短兵器和远射兵器,以及防御使用的盾。在类型上区分为以下几类:

长兵器:分成戈、戟、矛,使用于较远距离战斗。

戈:勾啄敌,但无直刺能力。

戟:直刃刺杀,横刃勾啄,和勾刺并用,为戈矛结合而成的兵器。

矛:纯粹刺杀,效力很大,制造简单,到现今尚被人使用。

短兵器:分为刀、剑、斧,使用于格斗。

刀:殷商遗留的铜刀,后代发展的铁(钢)刀和美观华丽的鸾刀。

剑:两面有刃,可刺可割,凭腕力直刺。

斧:刀锋与柄平行,侧看尖刀,对称角形。

远射兵器:主要为弓和矢,周初特别重视制造这些兵器,并且精益求精,牧野之战中就显示了很大威力。弓矢区分为“六弓”和“八矢”。弓矢的性能作用为:

六弓:王弓、弧弓—射击穿着甲革坚硬装备将士和兵车。

夹弓、庾弓—用于攻防战斗和射击豺狼野兽。

唐弓、大弓—使用于野战,车战和教练学习。

八矢:枉矢、絜矢—适用于射击守城和兵车战斗。

杀矢、镞矢—近距离战斗和田猎时使用。

矰矢、茀矢—游动性射击。

恒矢、痹矢—散射、零星射以及放射冷箭。

进入春秋列国后,弓发展为驽;射击速度快而强。使用的矢,则区分枉夭、杀矢、矰矢和恒矢,均为弓用的矢;镞矢,茀失、絜矢和痹矢,为弩用的矢。

四、军事战略思想

周朝初期在军队建设、作战指挥、治军、选将、战略策略等方面,颇得力于太公望吕尚(姜牙、姜子牙)的军事指挥才干。相传,吕尚的战略谋略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其所著兵书《六韬》里。其实,据史学界一些人士的考证分析,《六韬》并非吕尚所著,其成书大致在战国末期前后或秦汉之间。当然,在成书之前是否已有较成书粗略的部分内容口传于世,后经增补充实而逐渐成书,已无从考证。但它部分地反映出先秦时期的军事思想则当属可信。这部书共分六篇十六章,近两万字。全书是以太公与周文王和武王问对的形式编成的。

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篇文韬。主要论述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等方面的主张。讲述了增强国家力量、作好战争准备、争取人心、一致对外、奋力作战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第二篇武韬。主要论述发启、文启,文伐、顺启、兵道、三疑等方面的主张。指出要夺取战争的胜利,应把握对敌人斗争的策略,要熟悉敌我的长处和短处,以长击短,制服敌人。

第三篇龙韬。主要论述了王翼、论将、选将、主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徵、农器等方面的主张。指出作战要很好地选择将帅,要军纪严明,对发号施令、指挥调度要恰当地掌握,并注意天时、地利和军队的给养问题。

第四篇虎韬。主要论述了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等方面的主张。集中地指出了在不同情况和不同地形条件下作战的行动要则。

第五篇豹韬,主要论述了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泽兵、少众、分险等方面的主张,指出在狭隘的地形上作战,应当掌握的问题。

第六篇犬韬。主要论述了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等方面的主张。指出了步、车、骑各兵种要联合作战,以提高战斗威力。犬韬强调的将帅在作战中要懂得“十害”、“八胜”的叙述,不要说在秦代以前,就是用现代作战的观点衡量,也是相当精辟的论点。识别地形的“十害”和进攻战术的“八胜”如下:

十害

死地—能去不能回,能进不能退;

竭地—断绝道路,险阻超越;

困地—前易(开阔)后险(闭塞);

绝地—陷进险阻,难出难动;

涝地—潮湿,有粘土,行走费力;

逆地一坡多岗多,左险右平或右险左平:

拂地一沼泽地区,敌草丛杂;

败地—战败地区,车兵掩护,才能撤退;

坏地—左(右)有深水,右(左)有急坡,后方有沟;

陷地—日夜霖雨,道路溃陷,前不能进,后不能退。

八胜

当敌人阵线还没有具体确定;

发现旗帜凌乱,人马不停移动;

上下前后左右纷纷移动;

防御工事尚未构筑坚固;

前进有所顾虑,忧疑,后退也有胆怯;

驻军宿营,发生夜惊;

临近黄昏,双方战斗,不分胜负;

远途行军,薄暮宿营。

犬韬指出:“明于‘十害’、‘八胜’,敌虽周围千乘万骑,我前驰旁驱,万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