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快乐之源
17844600000023

第23章 卷四快乐前行(7)

心怀感恩

在中国,佛教已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即使改朝换代,也都是推广道德时的必修课,它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中。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发展,都受到佛教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说法,只要提到观世音菩萨,人们就会想到大慈大悲;只要念诵“阿弥陀佛”,人们都知道双手合十作礼以敬。在不久之前,还有报导提到:

英国国会立法,佛教将成为英国各中小学校的正修课。据主管肯特郡宗教教育的韩利普先生说:“佛教以缘起法、四圣谛为基石,符合当今科学,易为西方人所接受;倡导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又主张和平、非暴力,对提升社会道德、维护社会安定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佛教应成为正修科。”

佛陀教导佛弟子要知恩、念恩、报恩,尤其要报“四重恩”。佛教倡导的“报恩”观念,曾在许多历史阶段,为古今中外许多国家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安定祥和,作出巨大的贡献。

上报“四重恩”是指什么呢?第一恩是报“国家恩”。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感恩、效忠自己的国家,大到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小到在能力所及为国家出一点力。要知道,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还没有能力照顾到每一个角落,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这些佛教徒和热衷慈善的人士,为国家努力奉献。如果国家不安定,经历战乱饥荒,我们每天将会为了保全性命、填饱肚子而奔波,哪有心情和场所,坐下来念经修行?俗话说:“没有国,哪有家?”从历史上看,唐宋元明清,无论哪个朝代,最鼎盛的时期都是佛教最昌盛的阶段。只有国家安定,才能让佛法广弘兴盛。

物质丰富了,权力强大了,不代表人心就会平静;只有人心能够安宁平和,才有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而心灵的平静,需要依靠信仰的力量,如果你能把佛教的“十不善”断除不做,则到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犯法,因为佛教信仰的底限约束着你。真正的佛教徒都应该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去行使作为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弘扬国家民族的文化及优良传统。如果能力上做不了太多贡献,至少不去犯法,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也是“报国家之恩”的一种方式。

第二恩是报“众生恩”。佛教徒经常问,是什么成就了佛?就是众生成就了佛,没有众生就不可能成佛。佛发愿说要利益天下一切苦难众生,最后佛依靠众生的巨大力量,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

人类最怕孤独,是相互依赖才能生存的动物。大多数人必须依赖身边的人,依靠众生才能修行,除非可以像很多高僧大德一样,在山洞里修行一辈子。我们都需要亲情、友情,需要邻里、同学、同事之间的相互关爱。但是要知道,亲与仇都逃不开无常的变化,今天你不喜欢的人,明天可能是你的救命恩人。现在你最讨厌的人,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却成为真正值得你感恩的人。其次,我们每个人从头到脚,身体里有数不尽的细胞活着,这些生命组成了“我”,如果没有这些细胞众生,就不会有“我”的存在。所以我们必须要感恩众生。

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凡事都要依靠其他生命才能完成,就算要喝一杯水也一样。水要怎么蓄积?要如何过滤?谁来造水管?水要怎么送到家里?煮水的煤气要从哪里来等等。连喝一杯水这样的小事,都要依靠一大群人才能完成,更何况是其他的事情?

因此,我们必须要感恩众生,感恩身体里的所有生命,感恩父母,感恩亲朋好友,还要感恩伤害我们的人。因为没有人伤害我们,我们很难成长。如果从来没有跌倒过,没有学过疗伤的方法,当要独自面对生命的苦难时,会是非常艰难的经历。就像被父母过分呵护而长大的小朋友,面对挫折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的,只有曾经跌倒过,下一次才会避开绊脚石。很多时候,苦难挫折是最强大的进步来源。

第三恩是报“父母恩”。佛教的基础是“慈悲为怀”,慈悲就是要视所有的众生如自己的父母。佛陀本生传里记载,佛陀在很多生世都以大孝报答父母之恩。所以,作为佛弟子,我们一定要感恩父母,包括报答生养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整个大自然。

首先,要感恩父母。因为没有父母,我们就无法获得暇满人身,就没有成佛的机缘。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对父母更是绝对的孝顺。悉达多王子一出生,母亲摩耶夫人就过世了,而王子在得道成佛之后,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的恩德,亲赴忉利天为母亲说法。那时,母亲因为生下佛陀及她自己累世的功德,成为忉利天主,佛陀特别为她宣讲了四十九天佛法,其中就有令人感动涕零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很多学佛的人对《地藏经》都很熟悉,也时常念诵,经文的内容处处流露着感人的大孝报恩思想。

此外,悉达多王子一开始想要出家时,父亲净饭王不答应,要他先娶妻生子之后,才考虑让他出家。他只好顺从父亲的要求,在一一做到后,才在某天深夜离宫出走,开始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谛。后来,净饭王过世了,佛陀赶回来奔丧,并且要求亲自将父亲的遗体放入棺木中。然后,佛陀和他的儿子罗侯罗、胞弟难陀、堂弟阿难四个人,一起把父亲的棺木扛在肩上,抬到佛陀经常讲经说法的灵山安葬。之后,佛陀就宣说了《父母恩重难报经》,告诉佛子对自己的父母要赡养、要孝顺。孝顺不代表盲从,父母说的虽然不一定都是对的,但要发自内心对父母有感恩的心。

其次,我们要感恩“大自然”这个母亲。大自然无私给予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万事万物——阳光、空气、水、植物等等,我们应该要感恩。佛教徒为什么那么喜欢做环保和放生,不伤害其他生命?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山川草木之内都有生命存活着,而且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存的,所以人类不能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其他生命的感受,就肆意妄为,否则恶果很快就会来临。

虔诚的佛教徒所居住生活的地方,水是干净清澈的,森林也保护得很好,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就是因为没有人去滥砍滥伐,肆意杀害动物,即使是生活上有需要而去砍树,也会主动再种下新的树苗。因为佛教徒知道,向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母索取后,也要记得回报。佛陀建立的鹿野苑,应该算是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后世的佛子,应该要爱护大自然以及存活在里面的生命。

第四恩是“三宝恩”。作为佛弟子,要时时对佛法僧三宝,怀有感恩之情。佛宝,就是无上伟大的导师——佛陀,没有佛陀就不会有佛法,是佛陀把殊胜的佛法传下来,教导众生如何走上究竟解脱之路。法宝,就是佛陀传下的教法。僧宝,就是所有的罗汉和菩萨们,他们是我们走在解脱道上时,一路前行的同伴。

如果我们不知道国家恩、众生恩、父母恩、三宝恩有什么意义,也不懂得感恩的话,就容易掉入嗔恨抱怨的深渊,永远不会快乐。

我发现抱怨最多的,往往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一些富有的人。比如我有一些富豪朋友,有的移民国外,拿了其他国家的国籍,变成了外国人,有些则是在国内赚了几十亿、几百亿,却依然对国家不满意。我经常对他们讲一句藏地的俗语:“不要在丰收过后骂土地。”是这块土地养育了你,给了你丰厚的收获与回报,你不但不感恩,反过来还骂这块土地有石头、杂质、玻璃碎片和农药残留物等等。作为从这块土地上索取的人,你为这块土地做了多大贡献?该你奉献回报的时候,你拍拍屁股就走人了,毫无感恩之心,这合适吗?要知道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依靠大家的力量创造的,只靠你自己是不可能办到的。现在该是你为大家付出的时候,你在哪里?当然不只是富豪,才需要对这块土地回馈,每个人都应该如此。

人是有欲望的,毕竟我们还不是佛菩萨,所以贪、嗔、痴、嫉妒、傲慢都会有,但是一定要学会懂得知恩、念恩、感恩、报恩。至少我们能把自己管理照顾好,能解决自己的温饱,处理好家庭的事情,不要去犯法,这就很好了。有更多的能力,就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当你在做慈善,为别人奉献时,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其实是很强大的。

生命是不停在轮回循环,而这一世我们能变成有福报的人,非常难能可贵。要知道,并不是生生世世都能有如此的好福报,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尽力回馈国家和社会,特别要对无始以来当过我们父母的众生,无私奉献,感恩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