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7855000000012

第12章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本病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特点是严重高血糖、严重失水、血浆渗透压增高而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由于高血糖引起高渗性利尿而严重脱水、低血压、肾功能不全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多见于老年人而未被诊断或病程较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死率极高,可达40%~60%,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抢救治疗。

一、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诱因1.血糖急剧升高

①严重感染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化脓性胆道感染、胰腺炎、伤口感染等;②手术、外伤的刺激;③药物的作用,如糖类皮质激素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以及冬眠灵、苯妥英钠、心得安、甘露醇、利尿剂等均可增高血糖;④糖摄入过多:大量输入葡萄糖或静脉内高营养,或大量饮用糖水饮料、大量进食甜食;⑤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等。

2.严重脱水、失水

①水的入量不足,如不合理的限制饮水或饥饿、呕吐、腹泻等;②用脱水治疗的病人;③大面积烧伤的病人;④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病人。

3.肾功能不全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糖阈升高而使血糖增高。

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2型糖尿病中的中老年病人,早期症状由渗透性利尿失水过多而引起,表现口渴、多尿和倦怠无力等症状加重、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少气懒言、进行性嗜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大约数天到1~2星期后,由于严重失水引起血浆高渗和血容量减少,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唇舌干裂、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少数病人出现休克、无尿。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意识模糊、昏睡,甚至木僵、昏迷,可有一过性偏瘫、失语、偏盲和抽搐或癫痫样发作。

化验检查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或弱阳性,血糖>33.3mmol/L,白细胞>10×10.9/L,血钠>145mmol/L,血浆渗透压>330mOsm/L,血尿素氮(BUN)增高可达28.56~32.13mmol/L。

三、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预防本病的重点在于预防,其主要措施是:①早期发现并严格控制糖尿病。对中老年人进行宣传,普及糖尿病知识,每半年至一年查1次空腹及餐后2h血糖,以早期发现无症状糖尿病人,并注意饮食等治疗措施;②及时防治各种可能引起严重脱水的情况,如感染、高热、胃肠炎症、烧伤等,以免因严重失水发生高渗状态;③慎用可能诱发本病的药物,如双氢克尿噻、苯妥英钠、心得安、糖类皮质激素等可升高血糖的药物,必须用时应注意监测血糖及血浆渗透压。

四、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治疗

1.快速补液,恢复病人的血容量,纠正高渗脱水状态

根据病人体重估计失水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病人失水量(L)=病人血浆渗透压-300 300×体重×0.6

一般第一天补液量为丢失水量的一半,其余在第二三天内补足,补液速度先快后慢,先在1~2h输入1000~2000ml,再在12h输入当日应补液量的一半加上尿量,其余的液量在24h内输入。液体一般先输生理盐水1000~2000ml以后,再根据血钠和血浆渗透压测定结果,决定是用低渗液还是高渗液。如果病人发生休克,宜输入生理盐水和胶体溶液,以尽快纠正休克;如病人无休克表现或休克已纠正,输入生理盐水后血钠仍然超过155mmol/L,血浆渗透压仍然大于350mOsm/L时,可改用0.45%氯化钠,滴入的速度和量需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调整,当血浆渗透压降至330mOsm/L时,再改输生理盐水,如果病人清醒、无吐,可饮用白开水。

2.胰岛素的应用

因病人存在高血糖、少尿、休克,而高血糖又是维持病人血容量的重要因素,这时如果应用大剂量胰岛素可使血糖迅速下降而引起血压更低。所以,开始先给静脉注射普通胰岛素每千克体重0.1u,接着以每小时每千克体重0.1u普通胰岛素的量静脉滴注。直到血糖下降至16.7mmol/L时,可输5%葡萄糖,并按每4~6g葡萄糖加1u胰岛素静脉滴入,使血糖在13.9~16.7mmol/L之间维持约24h为宜。当血糖降至13.9mmol/L以后,将胰岛素用量减半,逐步过渡到常规胰岛素治疗。

3.补钾

本病常因尿量过多而失钾,但又因脱水而使血液浓缩,钾由细胞内逸出,使血钾正常或偏高,但总体钾仍缺乏,所以应及时补钾,开始每小时静脉滴注10~20mmol/L氯化钾溶液(相当于氯化钾1.0~1.5g),加入上述液体或胰岛素溶液中静脉滴注。但是病人有尿闭、肾功能衰竭、血钾>6mmol/L时,应暂停补钾,严密观察,伺机再用。

4.治疗诱因及并发症

在以上治疗的同时要及时治疗诱因,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尤其是感染,是本病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并发感染的病人一开始就应给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治疗。对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应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量;并发休克的病人,多数是由于补液量不足而引起血容量和微循环灌注不足,应增加血浆或全血;并发脑水肿的病人多数是由于血糖、血钠及血浆渗透压下降过快所致,应立即停止输入低渗液,并用脱水治疗;并发心脏停搏的病人多数是由于低钾或高钾所引起,应及时纠正;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人,应及时用肝素治疗。

五、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中药治疗

(一)肺燥津伤

主证为烦渴多饮,多尿,皮肤干枯,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细数。治法: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方药: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生石膏20g,生地15g,知母、麦冬、天花粉、黄芩各10g,甘草5g,鲜藕汁50~100ml。加减:气虚汗多者加人参15g,以益气固表;大便秘结者加增液承气汤以养阴润燥通便;口渴甚者加石斛、玄参各15g,以生津止渴。

(二)虚风内动

主证为头晕头痛,目眩耳鸣,手足蠕动,抽搐频作,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治法:滋阴潜阳、清热镇惊。方药:镇肝熄风汤合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钩藤、天麻、生地、白芍各15g,白术、玄参、天冬、麦冬、阿胶(烊化)各10g,黄连6g,鸡子黄(冲服)2枚。加减:躁动不安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5g以平肝潜阳;痰热盛者加天竺黄3g,竹沥(冲服)30g,以清热豁痰;头痛较重者加茯神、石决明各15g,以安神宁心、平肝潜阳。

(三)阴脱阳亡

主证为面色苍白,目合口开,手撒遗尿,汗多肢冷,脉微欲绝。治法:益气回阳、救阴固脱。方药: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人参、生龙骨、生牡蛎各15g,白芍、五味子、麦冬、山萸肉各10g,制附片6g。加减:四肢厥逆者加干姜、甘草各6g,以助回阳救逆之功;大汗淋沥者加黄芪15g,以益气固表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