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神仙传奇故事
17873700000027

第27章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20)

秘书侍郎(赵)整以(符)坚颇好酒,因为《酒德之歌》,乃歌曰:“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那么,最早酿酒者即为仪狄吗?不然。宋人窦苹在其所撰《酒谱》中,作了论证:

世言酒之所自者,其说有三。其一曰:仪狄始作酒,与禹同时,又曰:尧酒千盅;则酒作于尧,非禹之世也。其二曰:《神农本草》著酒之性味,《黄帝内经》亦言酒之臻病;则非始于仪狄也。其三曰: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也。予以谓是三者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窦苹认为酒的出现源于祭礼,“古者食饮必祭先酒”。

此说有理,酒并非是由哪一个人首先发明出来的,而是逐步演化而成的。酒的产生,实际上是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即已有了。考古发现,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早期,就有酿酒和饮酒器物出土。最早的酒是用植物的块根或果实酿制的,如以甘蔗、麻根、都柿等酿酒。农业兴起以后,才出现用谷物酿酒。酒的发明,可能是人类在采集活动中把剩下的果实保存起来,经过曰晒、发酵而积水为酒;或是妇女在哺乳婴儿的时候发现的(哺乳时可能发现酒味),今天还有马奶酒,即以马奶发酵而成。自从酒问世以来,经历了自然发酵的果酒、榨制酒(如黄酒)和蒸馏酒(如白酒)这三个发展阶段。酒的发明是集体的产物。至于古书所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不过是说仪狄、少康(杜康)是古代传说中的酿酒高手罢了。

蚕神

大约在新石器晚期即五千年前,我国先民可能已经知道利用蚕丝了。到了商代,蚕丝业已很发达,甲骨文中不但有“桑”、“蚕”、“丝”、“帛”等字,而且从桑、从蚕、从丝的字多达一百余个,可见蚕丝影响之广。

“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重要特点,种桑养蚕在这种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既然早早学会了养蚕,自然渴望多多产丝和防止蚕桑病害,但在当时条件下,这些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于是人们需要幻想和创造出一个蚕神来,作为精神寄托和生产保护神。

蚕神的来历有几种不同说法。

蚕神嫘祖本为西陵之女,后来当上了黄帝的夫人。刘恕《通鉴外纪》说:“西陵氏之女螺祖,为黄帝元妃,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所谓“先蚕”,是指最先教民育蚕治丝之神,故嫘祖又叫先蚕,亦称蚕母。古代蚕农之家必祭祀螺祖,嫘祖成为农村妇孺皆知的大神。

蚕神是蚕丛、青衣神周时,蜀地有个侯爷叫“蚕丛”,他的一双眼睛很特殊,与一般人不同,竖着长着。蚕丛后来当了蜀王,他到处视察,教给百姓种桑养蚕,乡人感其德,便为他直祠祀之。他的祠庙遍于西土,十分灵验。蚕丛巡行郊野时,常爱穿一身青衣,百姓便俗呼之为“青衣神”,把他出生的家乡叫做“青神县”。青衣神蚕丛属于四川一地的蚕神。

蚕神马头娘这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蚕神。相传,黄帝打败九黎以后,在庆功会上蚕神前来献丝。这位蚕神像个仙女,披着马皮飘然而降,手里捧着两束蚕丝,一束金色,一束黄色,献给了黄帝。从此,细软的丝絹代替了粗硬的麻布。

这位身披马皮的仙女,就是蚕女马头娘。马头娘的传说十分有趣,在《山海经》、《搜神记》、《太平广记》等书中都有记载。是说一个姑娘的父亲被强人掳走,女儿在家思念父亲,不吃不喝,母亲见了很心疼,就对邻里们立下誓约说:“有那位能把我老伴救回来,我就把女儿嫁给他。”

众人无法办到,家中一匹骏马听到此言,迅速跑出家门。几天后,骏马驮着老父回来,母女高兴无比,此后骏马悲鸣不已,不肯饮食。

父惊问其故,母以誓众之言相告。父大怒,说:“哪有让女儿嫁畜类的道理!”便将马射死,把马皮晾在院中。姑娘经过时,马皮忽然蹶然而起,卷起她飞走,无影无踪。过了几天,姑娘和马皮尽化为蚕,在树上吐丝。乡亲们便把此树叫做“桑”,桑者,丧也,是说姑娘是在桑树下献身的。

父母知道了,十分伤心。一天,忽见蚕女乘流云驾此马,身旁侍卫数十人,自天而降,对父母说:“天帝因我孝能致身,心不忘义,封我为女仙,位在九宫仙嫔之列,在天界过得很自在,请二老不用再思念女儿。”说罢,升天而去。于是各地纷纷盖起蚕神庙,塑一女子之像,身披马皮,俗称“马头娘”,祈祷蚕桑。

蚕神马头娘的传说虽很离奇,但把蚕与马扯在一块,也有些内在原因。

蚕的头有些像马,它常常将头高高昂起,姿态似马,而蚕吃桑叶的动作也极像马吃草料。古人由事物形态的相似引起联想,很容易将蚕与马扯在一起。另外,蚕的生长过程中的神奇之处,也会引起古人大发奇想。一个蚁蚕发育到成蚕,一个多月里体重增加了一万倍。一个蚕茧不过几公分长,抽出一根丝来,竟有1400米长!它由蚁成蚕作茧自缚后,蛹化为蛾,破茧而出,获得新生,简直变化无穷。先民们普遍具有的“变形”信仰,自然会幻想出马皮披在少女身上而化为蚕的神话。再者,养蚕采桑主要是妇女们的工作,所以把蚕神描绘为女性,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蚕乡中蚕神庙或印制的神码像,一般都是一个女子骑在马背上;也有是一个女子端坐,身边则站着一匹马;也有三个女子共骑一匹马的。称呼也有多样,除马头娘外,尚有马鸣王菩萨、蚕花娘娘、蚕姑、蚕皇老太等。

少数地区也有信奉男性蚕神的,叫做“蚕花五圣”。他盘膝端坐,长有三目(额中有一纵目),六只手,其中两只手捧着一盘蚕茧,另外四手拿着其他一些东西。但也有把蚕花五圣当成马头娘的。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地。据考古发掘的材料证实,早在47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们已生产蚕丝了。作为古老而重要的蚕乡,这里对蚕神有着隆重的祭祀习俗。最初对蚕神的祭祀十分频繁,每一个生产程序上都要祭祀一番,至近代则主要有两次了。一次是在清明前后,蚕蚁孵出的这一天,蚕农在家中设马头娘神位(神像画或塑像),将蚕蚁供在神像前,点燃无气味的香,供三牲,祭祀叩拜,称“祭蚕神”。第二次是在做丝完毕以后(或采茧以后),将新丝(或新茧)陈列于神像前,供三牲香烛,祭祀叩拜,称之为“谢蚕神”。

旧时,蚕农不仅在家中供设马头娘神位,乡间还建有许多供有马头娘塑像的蚕神庙。一般庙宇的偏殿旁室里,也常设马头娘神像,这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

有些农村,还用“蚕花”来代表马头娘。所谓“蚕花”,是用红、黄、绿三色的彩纸做成许多小花,再粘成一簇花,中间还要粘上一只纸元宝。“接灶”时和灶王供在一起,“送”时和灶王爷一起烧化。蚕乡女子,无论老幼,在祭蚕神、谢蚕神及平时烧香拜佛时,头上总要戴一朵用红色彩纸做成的纸花,也叫做“蚕花”,用来表示她们对蚕神的虔诚。清代朱恒《武原(浙江海盐县)竹枝词》中有一首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盛况:

小年朝过便焚香,礼拜观音渡海航。

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香色压蚕娘。

蚕乡的蚕农还有家家养猫的习俗,这种家猫叫做“蚕猫”。因为老鼠是蚕的大敌——老鼠特别喜欢吃蚕,所以养蚕猫是为了灭鼠保护蚕宝宝。在蚕室里蚕农还常放上一只泥塑彩绘的“蚕猫”或在蚕箪上贴一张木版印制的蚕猫图,认为可以“驱鼠避邪”。如今这种驱鼠的方法又有了新发展,有的蚕农用录音机录下猫的叫声,夜里再拿到蚕室里播放,来吓走老鼠。蚕猫虽未被蚕农们视为蚕神,但它们在保护蚕上是有功劳的,是真正的“蚕神”。

茶神

茶是中国人对人类的特殊贡献之一,它不仅成为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俗,并且还传到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写过一首咏茶《七字诗》,很有意思: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宛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诗中对茶进行了由衷的赞美。

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荼不但可以治病,而且还能清热解渴,健脑提神,并富有清香气味,是一种极好的饮料。于是人们开始大量种植、采制,渐渐养成了一种饮茶习惯。茶从药用过渡到饮料,大约是在西汉。饮茶的普及和盛行是在唐代,而茶学专家陆羽和《茶经》的出现,更称得上是饮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陆羽生活在唐玄宗至唐德宗年间,大约活了七十岁。陆羽虽然长寿,但其一生却极其坎坷。他刚降生人世,就被父母遗弃在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的河岸边。他的哭声惊动了附近龙盖寺的一个和尚(一说是智积大师),将其收养。

小陆羽在寺中受了不少苦,后不堪忍受,逃离了寺庙。他做过优伶,当过伶师。陆羽多扮演丑角,演了一些滑稽戏,显示了他诙谐善辩的才能。但生活经历的不幸又常使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陆羽通过自学,有很高的文学修养,结交了颜真卿、张志和等一批名士。

史书称其有文采,好深思,“耻一物不尽其妙,茶术尤著”。陆羽“性嗜茶”,他为了研究茶的品种和特性,游历天下,遍尝各地出产之茶,遍尝各地之水,常要亲身攀葛附藤,深入产地,采茶制茶。友人皇甫曾写诗赞道:“千峰待逋客,春茗复春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皇甫冉也有诗曰:“采茶非采绿,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这些正是陆羽深山采茶、孜孜追求茶术的真实写照。

朝廷听说陆羽很有学问,就拜他为太子文学,不久又叫他做太常寺太祝。但陆羽对当官毫无兴趣,根本不去,一心扑在了研究茶上。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西北部),专心著述。他积多年经验,终于写出了《茶经》这部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研究茶的专著。全书三卷十篇:一、茶之源,记茶的生产和特性;二、茶之具,记采茶的工具;三、茶之造,记采茶的季节、时刻、晴雨等;四,茶之器,记茶的加工及其用具;五、茶之煮,记煮茶的方法;六、茶之饮,记饮茶的方法;七、茶之事,记历史方面嗜茶的人事;八、茶之出,记茶的出产地区;九、茶之略,略述从造具始到饮茶止;十、茶之图,“乃谓统上九类,写其曰图者,以絹素张之,非别有图。其类十,其文实九也”。

《茶经》记述详备,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加工、烹饮方法及用具等,皆尽论及。古人称“言茶者莫精于(陆)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此书开茶书先河,以后的百余种茶书皆源于此。

在江西上饶市广教寺内,有著名的“陆羽泉”。他曾在此隐居多年,筑有山舍。宅外种植茶园数亩,并开凿一泉,水清味甜,被品为“天下第十四泉”,传说《茶经》是在这里写出的。陆羽泉至今保存完好。

陆羽对人们的饮食生活做出了很大贡献,人们要感谢他、纪念他,陆羽死后不久,就被奉为“茶神”。唐人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中就记载了一位刺史视察库房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刺史乃往,初见一室,署云“酒库”,诸酝毕熟,其外画一神。刺史问:“何也?”答曰:“杜康。”刺史曰:“公有余也。”又一室,署云“茶库”,诸茗毕具,复有一神。问曰:“何?”曰:“陆鸿渐也。”刺史益善之。又一室,云“菹库”,诸菹毕备,亦有一神。问曰:“何?”史曰:“蔡伯喈。”刺史大笑,曰:“不必置此!”

这位库官以夏代的杜康为酒神,来镇酒库,以陆羽为茶神,来镇茶库,刺史认为很应该。至于以蔡伯喈为菹库神,就有些不伦不类。菹,就是酸菜,蔡伯喈即蔡邕,是东汉末的大文学家、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亲,他怎么与酸菜发生了关系?大概这位自作聪明的库官取“蔡”与“菜”同音,就找了历史上一位姓蔡的名人来当“菜神”了,难怪惹得刺史大笑,说道“不必置此!”

当时的陆羽像多为陶瓷制品,为茶商和茶肆老板所供奉。《因话录》载;“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唐国史补》又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敬不利,辄灌注之。”《唐书·陆羽传》亦称:“时鬻茶者至陶(陆)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此俗到了宋代亦然。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九谓:“至今俚俗卖茶肆中,常置一偶人于灶侧,云此号陆鸿渐。”

造字神

陕西白水县史官乡有座苍颉庙。庙宇规模宏伟,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年间,此庙已具有相当规模,其中包括前殿、正殿、后殿、献殿、钟鼓楼等。后殿正中供奉苍颜神像,与众神不同的是,神像有四只眼睛。传说苍颉是从天上降到凡间的神人,他的品德高过大圣贤,长着四只眼睛,神光四射。他“生而能书”,发明了文字。

我国早在仰韶人时期,就有了图画文字。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面刻画有许多符号,这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而且从陶器上的图形纹饰推测,当时还应该有象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