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17874100000020

第20章 剑指中国(2)

再次是部署方式的平衡。即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建设新的大型的永久性基地,来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而是与盟友及伙伴国协作,通过接受临时任务,参加联合军演、训练和行动,确保伙伴国提供港口、机场和其他设施供其使用。这种做法更加经济实惠,花费少成本低,伙伴国的政治反对相对较小。

最后是制造地区裂痕,浑水摸鱼。目前,美国的主要搅局场所是南海,附带中国钓鱼岛、朝鲜半岛以及南亚地区。美国试图通过刺激有关国家的贪占欲望,制造地区争议,使这些区域成为地区热点,使这些地区热点成为环绕中国的“不稳定弧”,从而为美帝长期控制、主导亚洲事务提供合法理由和道德依据。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所谓“重新平衡”,实际是要制造新的不平衡。在各种“平衡”之中,美国正将亚洲装修成表演场,以展示肌肉,上演“健美秀”,以不断增长的军事存在为特征的“再平衡”,无疑将打破该地区原有平衡,侵蚀该地区过去30多年来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亚洲各国之间业已建立起的互信互利,从而给亚太带来“再紧张”、“更紧张”。

第二,“重新平衡”将美军后撤与将亚洲部分国家推向前沿相结合,鼓动“群众斗群众”,完全是祸乱亚洲、损人利己之策。对此,中国应该公开批判、揭露,尽最大努力减少上当受骗国家数量。加拿大“环球研究”网站2012年6月6日刊文称,奥巴马政府“转向亚洲”意在加强从印度洋到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这会加剧与中国发生战争的风险。文章称,美国的一系列举动迫使中国寻求自己的盟友,加剧了双方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对抗和紧张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地区内许多小的导火索可能会引发冲突,并迅速演变为全球性的冲突。

虚妄的“空海一体战”

配合美国新战略指针,美国也正式在国家层级上公开推出“空海一体战”,并使之成为牵引美国战略转型和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支撑点和理论基础。

“空海一体战”理论是对冷战时期美国奉行的“空地一体战”理论的重大调整与修正。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重兵对峙。为了解决北约在欧洲中央战线遇到的重大作战问题,特别是鉴于越南战争后美军实力相对削弱,苏联在欧洲中央战线优势日益明显,出现苏攻美守的不利态势,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司令多恩·斯塔瑞提出“空地一体战”概念。80年代中期,美国陆军和空军参谋长签发《美国陆军和空军联合部队发展进程协议备忘录》,即31条倡议,标志着“空地一体战”理论的正式实施。

“空地一体战”理论强调寻求振兴和聚焦陆军与空军的一体化建设和一体化作战,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为作战对象,以欧洲中部为主要战场,超越区域作战前沿,“看得更深,射得更远”,进行一场空地联合的现代战争较量。这一理论推动了美军新平台、新传感器、新武器和新战术的发展。在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军将“空地一体战”理论运用于实战,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冷战的结束,苏联和华约集团的解体,使美国顿时失去了可以匹敌的战略对手。在不期而至的“战略空窗期”面前,美国加紧了对外战略扩张。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接连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连年征战不仅严重损害了美国的道德形象,也严重透支了美国的战略资源,加重了美国酝酿已久的深刻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就在美国身陷战争泥潭和金融危机难以自拔的时候,美国蓦然回首,突然发现一批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习惯居于世界权力顶峰的美国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落感和战略焦虑。昔日以苏联为作战对象,以欧洲为主战场,以空地联合作战为主要形式的“空地一体战”理论,显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战略需要。

事实上,五角大楼综合评估办公室早已着手研究这个问题。2009年9月,美国空军参谋长诺顿·施瓦茨上将和海军作战部长加里·拉夫黑德上将签署一份机密备忘录,根据五角大楼授权,美国空军和海军共同进行“空海一体战”(AirSeaBattle)概念研究。2010年5月,曾就职于美国国防部综合评估办公室的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主任克雷皮内维奇受命撰写的《为什么是“空海一体战”》《“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的起点》两份研究报告公开发表。报告对“空海一体战”理论提出背景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几乎同时,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发布的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正式确认“空海一体战”这一联合作战新概念,并授权美国空海军加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与计划。2011年夏,接替罗伯特·盖茨任国防部长的利昂·帕内塔下令将这一新的作战理论作为核心准则予以全面贯彻实施,并在国防部专门成立了“空海一体战办公室”。“空海一体战”由智库理念正式成为官方政策,而且机制化、组织化了。

“空海一体战”报告宣称,从长远看,有关国家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能够对美国影响和力量投送构成严重和持续挑战。美国国防部某些高官担心,有关国家军队网络空间战、反卫星战、防空和反舰武器以及弹道导弹方面的投资,直接威胁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投送力量行动、前沿空军基地、航母打击大队和水面战舰的安全。

“空海一体战”的设计者声称,“空海一体战主要是关于西太平洋战区战争战役层面的问题。”这是因为西太平洋是“美国两大重要利益区--西太平洋和波斯湾--之一”。“当前美军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特别在西太平洋地区”。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以维持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平衡,正是“空海一体战”的目的所在。

“空海一体战”报告指出,“一个战区的地理特征是形成作战概念的主要因素”,“西太平洋战区的地理位置说明它主要是空军和海军主导的空中和海上战区。”“战区占主导地位的是空军和海军,激烈的对抗主要发生在太空和网络空间。”

“空海一体战”的战略思维从本质上就是针对中国,主要预设的战场是台海和南海,这是它亚太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构成对中国今后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台湾回归重大威胁。另外,美国在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上也都支持中国的争端对手,比如钓鱼岛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在钓鱼岛归属上表态,但是它和日本都在修改新修订的美日安保条约上,把“钓鱼岛有事”纳入到安保条约的范围内,如果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上发生冲突,它将站在日本一方。美国在南沙、西沙等海域的划界上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如果南海地区国家发生冲突,它曾经明确表态,它将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在菲律宾,美国的参联会主席和太平洋总部司令都曾经明确表态,如果菲律宾和其它国家在南沙岛礁发生冲突,美国不会袖手旁观,这充分表明了它的态度。

“空海一体战”作战行动包括针对对方的作战网络实施致盲行动,针对对方的远程打击系统实施压制行动,夺取并保持空中、海上、太空和网络领域的主导权,打击对方本土内目标,切断对方海上贸易通道。

美国认为,在战略层面上,“空海一体战”必须支持美国维护西太平洋地区稳定的战略,在战役层面上,“‘空海一体战’必须解决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带来的。”

报告强调“空海一体战,不是一个只涉及美国的概念,美国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亚,有可能还包括其它国家都必须在维持稳定的军事平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借助亚太地区军事同盟,美军可以克服在西太平洋地区遇到的“距离障碍”。日本国土将为美“提供战略纵深”,并作为“反潜战的天然屏障”。“澳大利亚可以为外围作战提供战略纵深和生力军,这些外围作战可能包括在东印度洋、大洋洲和南海的海上控制与支持行动。”

尽管美国声称,“空海一体战首先和最重要的,要解决西太平洋战区的高端作战问题”,即美国未来战争的顶层设计问题。但这份冷战思维支配下的产物从一开始就被证明完全是臆想的、虚妄的和与现实背道而驰的。即使是“空海一体战”概念的设计者也不得不承认,“空海一体战”说起来容易,但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即使在理想状态下,落实这一概念都将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在目前财政环境差、国防采购步履艰难和军种间甚至军种内长期竞争的状况下。”

此外美国还担心日本的立场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日本不愿充当美国的盟友,或者日本选择中立,那么实施‘空海一体战’将变得更加困难。”加之,美劳师远征,后勤脆弱,而对方却在“自家前院作战”,“幅员辽阔而享有战略纵深带来的有时。”

“空海一体战”理论严重违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危及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同时也从根本上损害美国自身利益。害人而不利己,完全可以说,它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描绘的一张错误的路线图:

错误的时间。当今时代是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谋和平,求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美国人民的期盼。经过两场战争和一场危机的折腾,美国元气大伤,债台高筑,至今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两轮定向宽松之后,美国的舆论还在继续讨论是否会有第三轮。十年征战在伊拉克胜而不利,在阿富汗和而不平,白白牺牲成千上万美国青年的宝贵生命,美国大兵不得不最终选择撤出。对此,美国某些势力不但没有认真反思,总结教训,改弦易辙,休养生息,反而变本加厉,寻找更大的敌人,展开更大的军事竞争,试图以新的更大的危机来掩盖与转移眼下的危机,把国家拖进新的战争深渊。其所以如此逆时代潮流而动,除了少数金融寡头与军工集团企图发战争财,谋取一己私利外,很难作其它解释。

错误的地点。即使是上个世纪,西太平洋地区也并非东西方冷战的主战场。冷战后,尽管这里仍然存在各种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比较而言,这里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地区,世界政治、经济重心,包括美国的对外经济活动重心正在向这里转移。这里充满生机与活力,虽然有一些悬而未决的历史遗漏的领海问题,却并不存在严重的战争危机。只要没有外来干涉,地区内的问题不难在相关国家找到妥善解决之道。然而,美国却一心要策划在太平洋上掀起新的冷战风暴。太平洋不太平,对地区和平与美国自身的发展都没有任何益处。

错误的路线图。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美军逐步扩大了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加快战略重心向东转移。美不断调整在东亚的兵力部署,强化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军事同盟关系,拓展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群建设。美陆军第一军司令部已从美国本土华盛顿州迁往日本,现有11艘航空母舰中的6艘已部署到亚太,其中先进的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长驻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未来还将增派一艘航空母舰进驻亚太地区。关岛已成为西太平洋新的战略枢纽。美空军不断增加轰炸机、F-15E型战斗机、“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空中加油机和最新型的F/A-22“猛禽”隐形战斗机的部署数量。美海军还拟在关岛部署一个航母打击大队,核动力攻击潜艇已增至15艘。美将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部署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将达尔文港建成新的前进基地。在新加坡美军计划部署机动灵活的濒海战斗舰,美还力求重返菲律宾。近来,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演习日益频繁,军演规模越来越大。2010年7月底,美国和韩国在日本海举行名为“不屈意志”的军事演习,就有不少媒体认为此次演习是“空海一体战”的一次试验性模拟。但是和平时期的召集容易,一旦真的开战,我非常怀疑美国的盟友是否就真的原意配合美国的空海一体作战。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时任澳大利亚总统约翰.霍华德下令澳军支持美国的行动。不过现在,鉴于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密不可分的重大经济关系,美国可能再获得这样的支持,一个字“难”。那么,日本会吗?韩国呢?战争开打,不要说远在万里以外的澳大利亚都在中国中长程导弹打击射程内,更遑论近在咫尺的日本和韩国。

最后,空海一体作战的设计或许是威慑中国,使中国军队在战争一开始就只有招架之力而没有还手之力。但是如我们将在(第四章第三、第四、第五节分析的那样),由于近些年来中国大量针对美国的尖端武器问世,人民解放军已具备了从路基、水下、天空进行反介入手段,而反介入前提在解放军看来,“中国不存在入侵者的避难所”。美国威慑一旦失败,想要再收缩恐怕很难。我对未来可能在非对称中美战争中的中国胜算的分析,请参见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