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17874100000048

第48章 对美国说“不”!(11)

二、巴基斯坦是中国全天候的老朋友,近年来美国和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的交恶,从某种程度上判断,中巴已是准军事同盟,因此,联系上述,另一条可以从伊朗南部通过巴基斯坦通往新疆。2007年3月20日,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色拉夫在盛大的剪彩仪式上宣布,瓜达尔(Gwadar)港正式投入运营。它位于巴基斯坦南部俾路支省,是该国继信德省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之后的第三个港口。

资料来源:百度网(http://image.baidu.com/)

地处巴基斯坦西南海岸线上的瓜达尔港,距离连接波斯湾与阿曼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只有约400公里。瓜达尔港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它是中东(石油储量全球第一)、南亚(人口稠密)与中亚(资源丰富)这三大重要地带的交汇点。未来,它将成长为中国通过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甚至是中亚与中东国家的石油运输的中转站。由于距离伊朗边境仅70公里,又与海湾水道非常近,在和平时期,瓜达尔港还有望帮助将海湾及阿拉伯半岛的原油分担转运至中国。

据称,伊斯兰堡与北京已展开了多次对话,商讨从瓜达尔港建设到中国边境的能源管道。一旦得以实施,来自中东的石油,将从这里直接输送至中国境内。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瓜达尔港不仅将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首个落脚点,并且能提供与中国相连的铁路与公路网络。考虑到新疆城市喀什离华东的港口有3500公里远,而距瓜达尔港只有1500公里,中国可能希望将瓜达尔港变成其西部地区的出海口。从可行性与成本角度看,将瓜达尔港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贸易出海口也更加实际些。

三、俄罗斯和独联体之间的石油管道。2009年4月,在冲破美日韩以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加后,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建设的2496公里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建成。这条通道将是未来中国能源需求极其重要的“管运命脉”。此外,中国已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投资进行石油开发和运输管道建设。这些在建线路可以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建立,但是这可能影响到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布局,从而引发复杂的政治生态变迁。相信中亚油路在未来的10-20年内外,随着上合组织的正常运作和高度合作,将发挥“东西互补,齐头并进”的作用。

四、上述几条陆路石油管道都同时提到了新疆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在这里多着墨几笔。新疆位于中中国西部,地理位置离开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较远,但目前由于是多条海外入华油气管线的必经之地而成为中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集聚区,是中亚、西亚及中东等盛产石油地区开展油气合作的桥头堡。新疆与石油大国俄罗斯紧密接壤,与中亚、西亚、中东产油国距离较近,从国家安全、宏观战略、地缘政治、国家能源储备,运输距离、突发事件、可控程度、保供(应)降(成)本等角度运筹谋划,笔者建议修建一条通过新疆地区与中亚及中东石油管道网络接通的石油大动脉,将可避免一旦在战争时期受制于美国等海上强国的钳制。

此条石油大动脉建成之日,就是中国的石油能源供给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时,不仅可以解决中东、中亚普遍面临的石油出口瓶颈问题,同时,新疆也将处于“泛亚全球能源桥粱”的战略枢纽位置,为中国石油的安全供应提供可靠保证。

尽管如此,管道石油运输却无法充分满足中国未来对国际石油的巨大需求,没有了原本海上石油运输的主管道,中国石油安全将成为中国一个不可承受之痛的心结。作为长远国家核心利益,解决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安全迫在眉睫。为此,笔者建议:

一、中国未来的海洋战略应以南海为轴心,以太平洋和印度洋为两翼展开。实施这一战略的最基本条件是收复南沙,在南海获得压倒性优势,取得支配地位。中国只有实现了“一轴两翼”的国家海洋战略,才能确保海上大动脉的石油运输安全。

二、为了切实保证中国的上游国际海上石油安全,构建伊朗这个西亚、中东战略支点就显得十分必要。伊朗这个国家太重要了,无论对于上合组织还是中国未来的印度洋战略,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伊朗在西亚、中东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又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所以是一块各方都难以割舍的战略要地。因为美国始终盯住伊朗不放,所以它的麻烦还很大。中国在伊朗有重大的利益,必须迎难而上,坚决在此立定脚跟,务必赢得主动,争得一席一地。

三、大力发展以战略导弹、航母、战斗机、网络信息为主体的海空一体军事战略,大力提升海空军及二炮的实力和战力,为中国国际海上石油运输保驾护航。要实现海空一体和二炮战力的大幅提升,必须实现自主创新,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划时代的革命性转变,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等形式,实现武器装备的国有化、集成化、现代化,具备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最快地赶上世界最新、最强水平。为此,中国必须以世界最新技术和最强国--美国和欧洲为参照数,不断进取。近年来,中国制造的歼-20四代机、反航母弹道导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一大批创新性武器装备,已经向世界昭示中国军事的后来居上和强劲后劲。当然要做到完全赶超欧美,不是短期内能够做到的。

中国发展,永恒的硬道理

只要中国的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其力量的增长就会转化为很多具体的手段,美国剑指中国的“重返亚洲”的新军事战略就不可能得逞。因此,说一千,道一万,未来中美关系是否能理顺的节点在于中国发展,发展是永恒的硬道理,只有中国持续高速的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崛起,中美之间此消彼长的经济实力才会日益接近,中国才会在有朝一日超越美国,并在日后将美国远远抛离在后面。有了中国真正的崛起,一切将以实力说话,中国也将获得多重、多维甚至全方位的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的尊重。届时,中国经济实力具有绝对高高在上的优势,将引领中国包括军事等科技创新上的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也将摆脱受制于欧美高科技术禁运出现越来越多的自主创新发明。正如我们在第二章的尾声对“中国世纪”的愿景式描述的那样,让我们在这里再赘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