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式通胀
17874300000027

第27章 中国爬行式通胀(3)

外汇与中国通胀的宿命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始终是一个焦点问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再地要求人民币升值,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要求中国允许人民币的自由浮动。于是,人民币开始展开了碎步小跑的升值进程,累计对美元总共已经升值了约21%,对欧元则升值了约12%。但是这一升值趋势并没有·帆风顺,而是在奥运后陷入了停滞,尤其是曾经爆发的人民币跌停事件,卖盘汹涌,更是充分地暴露了对人民币的信心脆弱到何种程度。中国多年的国际收支盈余积累起来的庞大的外汇储备来说,人民币无疑是被低估了。但是若反过来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尤其是货币供给量与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比率,人民币则无疑又是被高估了。但是,不管人民币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毋庸置疑,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已经开始经历并且很可能较长时间之内继续经历一个逐步锐减的过程。简而言之,也就是中国已经开始经历并很有可能继续经历一个剧烈的通货膨胀过程。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还是首先从外汇储备的角度来分析。根据自由主义的诸经济学派所共有的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导致经济剧烈偏离平衡的根源往往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我们可以暂时先不去理会这一观点是否真的是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是否真的是一个全面的真理。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放到中国的外汇制度来看,这一理论无疑还是很具有说服力的。中国外汇制度两个核心——汇率管制和强制结汇制度,可以说是中国积累巨额的官方外汇储备的最大功臣,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扩大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作用。

汇率管制,使得汇率不能够正确和迅速地反映国际收支状况,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国际收支失衡的持续扩大,在国际贸易顺差的情况下自然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盈余。而强制结汇制度则无疑是外汇集中于官方储备的原因。美国乃至日本如果算.E民间的外汇存量,其总额还是大大高于中国的,但他们现在的官方外汇储备都不如中国,日本的官方外汇储备只占全国的J/3左右,而美国则更是典型的藏汇于民的国家,其官方外汇储备与民间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黄金。而相反,中国的民间外汇储备数量目前则是基本没有数据可查,但一般都认为不足官方储备的1/10。强制结汇带来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后果就是,外汇收入从某种意义多年赤字,寅吃卯粮,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结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也并未为此发行特别国债,从民间筹集资金用于收购外汇。这样,收进来的美元反过来成了增发的人民币所对应的资产。但是,我们应该会很容易想到,虽然我们收进了这一美元,但这不可能全部都是财富增量,而是恰恰相反,可能只有其中极小一部分是财富增量。打一个比方来说,一件商品在国内的成本是0.8美元(把人民币折算成美元),卖得l美元。那么结汇以后,国内的人民币总量并不是依据财富增长增加了0.2美元,而是l美元,也就是说实际上的货币供应量已经大大超出了实际财富的增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稀释了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从表面上来看,如果将这l美元等同于国内的实际财富存量,那么,从账面上来看还是平衡的,但事实上则是这l美元根本不能等同于实际财富存量,就算退一万步讲,即便等同于实际财富存量,美元是不能在国内流通的,所以它所代表的财富也仅仅是在国外而不是国内。在这种场景下,就构成了一幅颇有讽刺意味的图景:实际财富在源源流出,而国内货币存量却反而因此增加。

中国官方汇率坚持所谓人民币的低估政策,是为了保障出口行业的竞争力。但我们往深处一想,总会觉得速似乎是一个表面的理由,为了收进这些外汇所付出的成本其实是微乎其微,因为它只要开动印钞机即可。人民币的增长几乎是零成本的,但美元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印的。因此,政府有足够的动机,就可以用相当慷慨优惠的价格来“笑纳”外汇。将外汇当成增发的人民币的信用保证,这样就可以保持账面上的平衡,而由此引起的人民币购买力被稀释,则由全社会平摊承担。其实这就是一种隐秘的通货膨胀。试想,在“印钞机”受上反过来成了增发大量人民币的信用担保。在2007年之前,政府财政到严格约束的国家,如果政府想要增加官方的外汇储备,那么,不管是发行特别国债也罢,利用官方的货币平准基金也罢,共同的地方都是无外乎利用现有的货币存量,而不会贸然去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想要增加外汇储备,它的成本无疑是高昂的,因为这的确是需要真金白银。如果在这个时候为此发行国债,就还会引起利率上升,进一步增加政府筹资的负担。所以政府在这种状况下一般是没有动机去扩大官方的外汇储备规模。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的结汇制度,不可忽略的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根源。由此引起的通胀,则也可以成为“输入型通胀”,当然它的意义与实际经典意义上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截然不同。

从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继2007年出现短暂财政盈余之后.2008年全年中国出现了高达1100多亿元的财政赤字。与此同时,政府财政收支也达到了64000亿元左右这一庞大基数。而且随着所谓积极财政政策的深入展开,财政赤字还有可能会进一步继续扩大,而由于经济下滑带来的税收下降,未来能够消减赤字的希望目前还没有看到。

因此,从整个经济大局出发,人民币汇率如果出现明显的下滑,将对整个经济信心带来极大打击,引发资本外逃等严重后果。所以,中囡有必要保持人民币汇率,至少是对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

在这一点上,官方的表态也说明了其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决心。但是,在财政赤字扩大和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双重夹击下,政府处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压力已经如同冰山浮出水面。官方也多次表态希望美国保障中国在美资产的安全,这很容易被附会为不希望美元贬值。所谓资产安全,更确切地讲应该好似账面资产的安全。从表面上看,美元如果出现剧烈贬值,反而可以成为中国纾缓困境的良机。因为同样在保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随美元的贬值就可以相应多印钞票,减轻赤字压力。但是,通过多印刷钞票来缓解危机也是不明智的做法,并且,这种可能性很小,同样受到严重赤字困扰的美国政府即便有让美元大幅贬值的动机,也要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四万亿资金来源很让人怀疑,虽然它的投资计划看起来确实宏伟壮观。而在中国,连账面上的对应财富也没有的情况下,开动印钞机也需要非常审慎的。尽管中国基本平安度过了2007年以来的剧烈的通货膨胀,但是,这种速度的通货膨胀如果持续下去会严重影响到政治稳定。

简而言之,通胀可以有,但必须是温水煮青蛙式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印钞机就必须充分受到节制。因此在这一个前提下,把资金来源寄希望于印钞机是不现实的。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真要到了燃眉之急,与财政赤字相比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敌人,那就是失去强势集团的支持,所以指望减少支出来消减财政赤字是不现实的。津巴布韦的超级通货膨胀经济管理的失当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对当年的革命战士支付的过高福利以及其后为了继续获得包括这坚人在内的数目更为庞大的群体的支持而进行的畸形福利支付,才是那场通胀的根本原因。

房价与股市的泡沫之巅

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水平持续在一个恒定的数值。按照往常的经验,这个数字已经是经济发展过热的表现了,但是中国的状况却很独特,这就体现在速度高与平稳发展并驾齐驱,增长速度没有加快或者下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