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4:科学探索卷
17874400000110

第110章 天狼伴星

月朗星稀的夜晚,在深邃高远的天幕上,人们很容易发现一颗明亮耀眼的恒星,它就是天狼星。

人们很早就知道天狼星,但在19世纪上半叶之前,却无人知道它是双星--而且还有一颗奇特的伴星。

德国有位天文学家叫贝塞尔。1834年,他在观察天狼星过程中它现天狼星的运动有些与众不同。绝大部分星体的运动都有沿着大圆的弧,但天狼伴星的运动轨迹却是呈波浪形的曲线。

贝塞尔有些怀疑自己的观察结果,经过进一步认真细致的观察,贝塞尔终于确证:天狼星的运动的确呈波浪形的曲线。

贝塞尔疑惑不解,但这个现象引起了贝塞尔极大的兴趣,他下决心要弄它个水落石出。根据天体力学理论,在正常情况下,星体运动呈弧线,从弧线变为波浪形的曲线,必定是受到某种外力作用的结果。

于是,贝塞尔开始寻找产生这种外力的物体。他知道,能够迫使天狼星改变运动轨迹的物体,只能是星球--只有星球才能产生如此巨大的万有引力。而且,这另一颗星球必定紧挨着天狼星,才会使它的运动轨迹一直呈波浪形的曲线。

可是,尽管贝塞尔全神贯注地在天狼星附近搜寻,但他的天文望远镜中始终没有出现那颗紧挨着的星球。于是有人提出也许那颗星球并不存在,要不然不会发现不了。

但贝塞尔坚持认为它一定存在,也许它正巧被天狼星挡住了。

然而,让贝塞尔失望的是,他始终未能发现这颗预想中的伴星。但贝塞尔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他认定那颗伴星一定存在。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贝塞尔又另辟路径--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计算。

贝塞尔计算的结果,从理论上再次证实了自己的想法。但直到他去世,他仍未亲眼看见。

贝塞尔事实上之所以未能发现天狼伴星,是因为当时的天文观测设备落后的缘故--因为天狼伴星不像天狼星那样巨大显眼,它只是一颗很小很小的星体,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芒。

16年过去了,天文观测设备日益先进,口径达18英寸的大型天文望远镜出现后,天狼伴星的发现已指日可待。1862年,美国天文学家克拉克在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空时,忽然想起了贝塞尔的断言,连忙将望远镜对准了天狼星。

果然在巨大耀眼的天狼星旁边,他看见了一颗暗红色的小星体在运动。它就是天狼伴星。

在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之后,克拉克惊奇地发现这颗伴星体积很小,它的核能枯竭,已经收缩到不能再小的地步了。

天狼伴星属于恒星演化到最后阶段的天体,这种天体被天文学家们称作“白矮星”。天狼伴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颗“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