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4:科学探索卷
17874400000231

第231章 活字印刷术

公元1041--1043年,我国宋朝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在活字印刷中,活字的制作技术是关键。我国古人曾用粘土、木材、铜、锡、铅等原料,进行了许多尝试,也曾成功。毕升所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近代的铅字排版印刷。他用胶泥制成一粒粒活字,经火烧硬,排置于一块带框并铺有松香、蜡和纸灰混合土的铁板内,用火加热,待混合土熔化全,即用一平板将其压平。类似铁板可备多套,一版印刷,一版排字,以提高印刷的速度。活字一般都要烧制多套,常用字往往数十个,以保证不缺字。而生、冷、僻辽的字,则随用随烧,极为方便。毕升不仅发明了胶泥活字,并且还用这种方法印过书。

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还出现过不少其它材质的活字,如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和铅活字等等。其中只有木活字流传了下来。至于近代西方铅活字印刷的引入,是在1590年我国澳门排印拉丁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一书时才得见。

元代王桢为方便排版,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使排字从完全手动转为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效率。他还把木活字制作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写成《造活字法》一书,刻书是继沈括记载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又一部记载我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历史文献。

我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早于西方近400年。而且,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具有省时,省料之优点,为中国和世界的印刷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