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4:科学探索卷
17874400000275

第275章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现在)

出现集成电路后,唯一的发展方向是扩大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再后来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在“半导体”发展的基础上,到了1972年,第一部真正的个人计算机诞生了。所使用的微处理器内包含了2,300个“晶体管”,可以一秒内执行60,000个指令,体积也缩小很多。而世界各国也随着“半导体”及“晶体管”的发展翻开了计算机史上新的一页。

70年代中期,计算机制造商开始将计算机带给普通消费者,这时的小型机带有软件包,包括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程序和最受欢迎的字处理及电子表格程序。

1981年,IBM推出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的个人计算机。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竞争使得价格不断下跌,微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计算机的体积继续缩小,从桌上到膝上及至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