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如诗,抒发出古代游牧民族人与动物互为依存、休戚相关的朴素情感,以及先民们热爱生活迷恋草原的赤诚情怀;岩画似火,那金属工具凿刻于岩石上撞击迸发出的星星火花,已经点燃起草原文明的熊熊烈焰,在高山低谷间升腾;那匹匹“骏马”,忽然间似乎挣脱了捆缚,奋而驰骋于草原大漠之中,铿锵的马蹄声清脆悦耳,宛如跳跃的音符,弹奏出回响不绝的文明乐章……
◆太阳画家梵高
1888年夏,在法国南部的阿尔镇,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不修边幅的年轻人,独自徘徊在田野上。他不剃胡须,衣衫不整,行为怪诞。在正午的阳光下,农夫都戴上了草帽或躲在树荫下乘凉,他却不辞辛苦,顶着炎炎烈日在那里作画。他就是著名的后期印象派大师,被人称为“太阳画家”的温森特·梵高。
梵高是荷兰一个牧师的儿子。他早年曾学过法律,后来又当过店员、教员和牧师。这些职业和生活经历使他接触到许多下层劳动人民,并对他后来艺术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梵高到27岁才拿起画笔,他希望借助绘画来表达他朴素而狂热的思想。他曾说:“我所描写的,第一是人道,第二是人道,第三还是人道。”
梵高早期在荷兰的父母家自学绘画,后来进入美术学校学习。他喜欢荷兰风俗画家以及那些表现穷人的劳动和生活的图画,米勒是他所最喜爱的画家。1886年,梵高到了巴黎。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高更和一批印象派大师,并对毕沙罗等人的点彩派画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一阶段,梵高的作品是以鲜明的印象派和点彩派的作风为特点的,《卡士桥》、《克利西的街道》、《餐厅》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1888年开始,梵高的艺术观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他在观摩了日本的“浮世绘”和塞尚的风景画以后,不再拘泥于客观世界的描绘,而转向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他说:“我不想正确地重现我眼前看到的东西,而是较随意地使用颜色,以便有力地表现自己。”他还说:“要夸张主要的东西,而抛弃显然模糊不清的东西。”为了从阳光下亮丽的色彩中寻找灵感,在他弟弟蒂奥的安排下,梵高到了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阿尔去写生。在那里,他创作了一生最优秀的作品,如《向日葵》、《桃树》、《邮递员鲁兰像》、《星夜》、《阿尔风景》等。这些作品的色调单纯明亮,线条粗犷有力,反映了梵高爽直而热情的性格。
同年10月,高更也来到阿尔,与他共同生活和作画。但不久两人因性格不合而发生激烈的争吵,精神开始失常的梵高甚至要杀死高更,最后把自己的耳朵割了下来。病中的梵高仍继续作画,他画了《阿尔的妇女》、《自画像》、《农夫》等。
1890年,出院后的梵高来到奥维尔,同年7月因神经病复发而自杀身亡,终年仅37岁。在当时,没有人悼念这位旷世奇才的去世。他的安葬仪式简单而朴素。葬礼后,他的弟弟和医生在他的墓前种下了他生前最喜欢的植物--向日葵。
作为后期印象派最杰出的代表,温森特·梵高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善于用鲜明的色块和跃动的线条构成旋律,来表达他的激动和狂热的情绪,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梵高死后多年,他的艺术才华才被世人认可。在1987年伦敦的一次拍卖会上,他的一幅《向日葵》以3985万美元成交;他的《蓝鸢尾花》在纽约拍卖行以4950万美元卖出;而他的《加歇医生》更是以8250万美元打破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世界纪录。
《星夜》作于1889年,纯的黄色所点绘的星星在画面上闪烁着明亮的光彩。在画面的左上角,一弯桔黄色的新月笼罩在一片光晕之中,好像在热情地呼唤着人们心中美好的感情。整个星空宛如一条巨龙在不停地蠕动着,给人以骚动不安的感觉。由相对平缓的笔触画出的远山、丘陵和旷野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一座安详静谧的小山庄;在近处,一棵褐绿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型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升腾出来,直冲向美丽的夜空,使人感到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星夜》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爱,画家在描绘和赞美大自然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自己动荡不安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感受。即使在今天,我们站在这幅名作面前,仍然能够感受到画面中蕴藏的那股神圣的力量;它激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起我们对艺术的渴望,也激起我们对《星空》的作者--温森特·梵高的敬仰之情。
◆勇于创新的毕加索
提起帕布洛·毕加索,许多人都会联想起立体主义和那些支离破碎的人体肖像。确实,对于毕加索的艺术作品,用传统的审美标准是很难了解其中的艺术价值的。但是,他确实是20世纪以来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家之一。
19世纪末,随着人文主义的衰落,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也走进了死胡同。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写实画法,而转向探索新的绘画语言。被人称为现代派之父的塞尚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你必须在自然中看到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这一思想给了毕加索以很大的启发,他敏锐地认识到,把自然还原为基本的几何形式确是艺术上的一种创新。在此基础上,他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1907年,他的新作《亚威农的少女》问世了。在这幅作品中,他描绘了5个裸体女人。这些女人肉体的颜色在蓝色的背景下显然非常突出。令人惊异的是,右边两个人的面孔奇形怪状,令人惊骇,与传统的审美观格格不入。据说,毕加索是从非洲的木雕面具中获得灵感,创造了这一人物形象。这幅作品受到他的朋友的责难,这个大胆的创举使他成为众矢之的。他的一个朋友预言:“我们总有一天会看到帕布洛吊死在他那幅大油画的后面。”好斗的毕加索没有认输,他继续沿着创新之路走下去。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亚威农少女》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被称为立体派的开山之作。
在以后的十余年中,毕加索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创作风格,并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其代表作有《画家与模特》、《椅中妇女》、《缪斯女神》、《女人与猫》等。他宣称:“整个世界摆在你的面前,等待着你去创造,而不是去重复。”他的这种“创造性”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观。有一次,他的一个弟子请教他脚应该怎么画,他以无可争辩的语气断言:“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脚。”他的弟子满意地走了。在毕加索的艺术世界里,一切客观事物不过是传达他内心感受的桥梁,而不是创作的目的,因此,奴隶般地摹拟自然对于毕加索是不可能的事情。
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闻讯后极为愤慨。他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一幅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以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的抗议。此画把立方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画面的右边有一名妇女举着手从着火的屋顶掉下来,另一名妇女冲向画的中心;左边有一名妇女和一名死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死马,为一根从上至下的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首与马头之间是一只鸟;上边右面有一个窗口,从窗口伸出一只手臂,手中举着一盏灯,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和灰色组成,描绘了格尔尼卡被德军轰炸后的惨状。这幅画在当时感染了数以千万的观众,对揭露法西斯的暴行、反对侵略战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战争结束后,他以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名义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美展,并于1944年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嗣后,他为世界和平大会设计了会徽“和平鸽”。这一著名的图案带着毕加索的爱很快飞遍了全世界。1973年4月8日,92岁高龄的毕加索在法国穆甘逝世。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他创作了油画1800余幅、素描7000幅、版画20000幅、雕塑1200余件、陶瓷制品3000件。他那勇于创新和积极投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哲人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雅典。父亲是位雕刻艺人,母亲是个助产士。少年时期他跟父亲学习雕刻,后来雅典城堡上的不少石雕据说就是出自苏格拉底之手。后来他放弃了这个职业,在一个叫吉多的富人的资助下学习哲学,并有了较深的造诣。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他作为一名重装甲兵应征入伍,在一次战役中救援过柏拉图及另一名政治家亚尔西巴德,因此受到褒奖。苏格拉底的妻子珊妮珀是个有名的悍妇,常常借故寻畔、无事生非,邻人无不嫌恶,苏格拉底却耐心处之,以之作为衡量自己修养涵性的尺度。他生活上困顿拮据,然而性格乐观豪爽,不拘细节,与其往来者甚多。他习惯于在街头、市场上和体育场上同青年们议论战争、政治、伦理和哲学问题。公元前399年,被奴隶主民主派控以不信国家信奉的神、传播异说、腐蚀青年,由法庭判处死刑,在狱中服毒身亡。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什么著述。我们对他的了解主要来自他的弟子色诺芬的《回忆录》及《经济论》等著作,以及柏拉图写的苏格拉底对话录。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准绳”。他要求深刻的思考,要求达到道德完善,认为哲学的目的和任务不在于研究客观世界,认识自然,而在于研究自己的主观世界--“认识自己”。人们应从认识自己的灵魂开始,进而认识最完善的神。根据这种观点,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而获得知识,最终成为具有完善道德的人。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有美德,“美德即知识”。而且那些具有优质灵魂的贵族,才具有如“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具有这种美德的人,才能治理国家。
在教育史上,苏格拉底的独特贡献在于他传授知识和道德的方法。他既不直接地向学生传授他认为是真理的科学知识,也不直接向学生讲述现成的科学原理和结论,而是用“问答法”进行教学,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他经常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作出回答。如果答案错了,也不立即给予纠正,或指出错误之所在,而是根据不正确的答案提出补充的问题,使对方的答案显出荒谬。苏格拉底为了向听众和交谈者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就运用相互答问、交相争辩的方法,诱导交谈者从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曾说:“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所以,人们也称“苏格拉底法”为“产婆术”。亚里士多德称他为归纳法之父。现代教育学上所称述的启发式谈话法或问答法便是从苏格拉底的这一方法发展而来。
苏格拉底从善、从德行的角度看待人的美。他认为人的美不在于他的外表,而在于他的行为,在于他发挥人所应有的效能。在《经济论》中,苏格拉底转述了伊斯霍玛霍斯与他妻子的一段谈话,从这段谈话可以看出他的观点。伊斯霍玛霍斯一天看到妻子脸上擦了粉,抹了胭脂,脚上穿了高跟鞋,心里很不自在,于是他对妻子说:“亲爱的,你要知道,我不愿意看到白粉和胭脂,而宁愿看到你真正的肤色,正像神使马爱马,牛爱牛,羊爱羊一样,人类也认为不加伪装的人体是最可爱的。像这种无聊的装饰,也许可以用来欺骗外人,但是生活在一起的人如果打算互相欺骗,那一定会现出真相的。”苏格拉底不否认人的外表美,但他以为外表美不是装扮出来的,而是从一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滋养锻炼出来的。苏格拉底的美学观点,很有独创性,值得我们重视。
◆绝不向命运低头的贝多芬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时候,曾多次受到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关照。有一次,在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这些客人不是别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军官们得知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在庄园时,纷纷表示敬仰之意。公爵为了取悦这几位来宾,便客气地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但贝多芬基于一个平民音乐家的爱国热情,不愿为侵略者演奏一个音符。当公爵强迫他这样做时,愤怒的贝多芬不顾外面的倾盆大雨,猛地推开客厅的门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公爵送给他的胸像摔得粉碎,并写了一封措词激烈的信。他在信中写道:“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