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每个摩梭人都是在大家庭里和母亲、兄弟姐妹们相伴终老,所以摩梭人特别重感情,特别有礼仪,也有着浓重的“崇母”情结,有礼、和睦和团结是你走进摩梭家庭后的强烈印象。
◆新疆宗教文化信仰
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在法律的保障下,教徒的正当宗教活动、宗教节日受到尊重,各地的寺庙建筑、宗教文物均受到保护。
新疆不仅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而且是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有伊斯兰教、喇嘛教(藏传佛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道教、萨满教等多种宗教。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旧中国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这是7世纪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的一种宗教,与佛教、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即信仰真主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所信奉的《古兰经》是真主“启示”的经典;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真主的“前定”。伊斯兰教徒要遵守五项功课,即念(相信真主、念经祈祷)、礼(面向麦加,一天作五次礼拜,每礼拜五到清真寺参加聚礼)、斋(封斋,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教徒每天从黎明到日落要戒除饮食和房事)、课(缴纳宗教税)、朝(有条件的,一生要到圣地麦加朝觐一次)。
公元10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伊斯兰教传入前,新疆各少数民族曾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袄教、景教、佛教等。公元10世纪中叶,随着阿拉伯帝国势力的东进,伊斯兰教开始向新疆传入,喀拉汗王朝的著名可汗苏里唐·布格拉首先皈依伊斯兰教,喀什成了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心。后来伴随萨曼尼王朝向外r不断扩张,伊斯兰教势力不断扩张,于田成了伊斯兰教的又一个基地。到13世纪,伊斯兰教传到了阿克苏、库车、焉耆、伊犁等地区。15世纪初伊斯兰教在吐鲁番盆地占据优势,15世纪末哈密地区的居民也开始信奉伊斯兰教。
现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其中前7个民族是新疆的世居民族,后3个是解放后从内地陆续迁来的,人口合计760多万,占新疆人口的58%左右。伊斯兰教有各种教派,传到新疆的主要是逊尼派中的大伊玛目哈乃斐派和什叶派中的伊斯玛伊勒派,以及苏非派(衣禅派)。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回、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大多数人信仰逊尼派;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苏非派;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基本上都信仰什叶派中的伊斯玛伊勒派。新疆是中国伊斯兰教寺院最多的地区,各地均有分布,比较著名的有喀什的艾提尕(ɡǎ)尔清真寺、库车大寺、莎车的加玛清真寺和阿孜那清真寺、乌鲁木齐的陕西大寺和南门寺、伊犁的拜士拉寺、和田的居曼寺等。
佛教
佛教在新疆流传最久,长达2000多年,至今仍为新疆蒙古族、藏族所信奉。蒙古族人信奉的佛教叫喇嘛教,又叫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支派。最早传入新疆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接踵而来的3世纪后期,佛教盛行全疆各地,直到15~16世纪才告衰落。佛教给新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尤以千佛洞为著。现在新疆发现千佛洞有16处之多,较完整的洞窟有550多个。喇嘛教是崇拜偶像的宗教,因此特别重视修庙立塔、雕塑佛像。新疆的喇嘛庙早先是以蒙古包的形式出现的,现存的土石、土木结构的喇嘛庙大都是清光绪前后修的,如昭苏的圣佑庙、乌苏的普庆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巴仑台庙等。新疆蒙古族喇嘛教徒以去西藏熬茶、礼佛,去青海塔尔寺、山西五台山朝圣为荣。
基督教与天主教
在新疆,目前主要为少部分汉族人所信奉。新疆基督教的历史很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七世纪。基督教的一个很小派别--聂斯脱利派曾在公元7世纪到14世纪在新疆盛行,当时称为“景教”。元代以后由于伊斯兰教在新疆占了优势,景教势力开始衰退。新疆现在的基督教是19世纪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才再次发展起来的。
东正教
东正教是新疆俄罗斯族人信奉的宗教。东正教的传教士最初进入新疆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袄教与摩尼教
袄教又名拜火教,原名琐罗亚斯德教,约在公元3世纪后传人新疆。史籍记载,在魏、梁、唐、宋各代,疏勒、于阗、焉青、高昌等地都有袄教流行,直到明朝以后,袄教才销声匿迹。摩尼教在8世纪以前就传入新疆,到五代、宋朝时期,更加昌盛,但现在已经绝迹。
萨满教
萨满教是比较原始的一种宗教,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满、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的历史上,都曾经有过很深的影响。现在信奉萨满教的人已经很少了。
◆独特的婚俗
与大树结婚
在泰国南部的宋卡府乍汀拍县,每年6~8月间,凡年满21岁的男子都要举行一次与大树结婚的仪式,即使远离家乡也必须赶回来参加。婚礼仪式完毕后,他们随即剃发为僧,直到期满还俗后,才能与女子恋爱结婚,成家立业。
与大树结婚的仪式要和真正的男女结婚仪式一样。结婚所用的彩礼,盛放在银制的大碗里,叫做龛玛。仪式开始时,30名身穿当地服装的少女用头顶着龛玛,由长鼓队引导,列队从新郎家向举行婚礼仪式的场所进发。新郎外穿丝绒礼服,内穿洁白衬衣,右侧腰间挎一把双锋剑,显得威武神气。接着,少女把彩礼放在新娘树跟前。婚礼开始时,新郎点燃蜡烛,分别插在大树前每个龛玛的边上,然后由一位长者诵经。
新郎一方的户主将花、槟榔果等分成三份,每份放一枚银元,置于枕上,由一位象征着新娘树户主的老太太出来受礼。等到蜡烛熄灭,婚礼仪式的主持者就把送来的食品摊放在新郎旁边的香蕉叶上,表示婚礼结束。然后,宾客们兴高采烈地围坐进餐。
克服重重“障碍”的婚礼
拉脱维亚人的婚礼习俗,既富有趣味性,又有哲理性。
新婚夫妇在结婚时,要越过涅里斯河上的7座桥梁。其中的含义是桥能征服河流,新婚夫妇共同越过桥梁,就能克服今后生活中的一切障碍。在婚礼后,新郎或新娘要往波罗的海扔一个密封的空瓶子,里边放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新婚夫妇的姓名、结婚日期和住址,欢迎捡到瓶子的人在他们结婚10周年时,到家里作客。
新婚夫妇则乘车到农村亲戚家作客,一路上会有人故意设制种种路障,只有留下巧克力作买路钱,新婚夫妇才能通过。这一独特的风俗像过桥一样,说明生活的道路是坎坷的,只有克服种种障碍,才能到达目的地。
倒霉挨打的未婚夫
在非洲尼日利亚东北部的伊博族,未婚夫首先要领教的是一顿毒打,这是这个小部族至今盛行的一种特殊的婚姻习俗。
当一个小伙子看中了一个姑娘,走到她面前去求爱的时候,她的亲属就会手执棍棒等待着他。一旦小伙子临近,亲属们便一齐动手,毫不客气地将他痛打一顿。按这个部族的习俗,只有经得起棒打的小伙子,才能经受婚后家庭困难的严峻考验,并能应付未来各种可能的不幸遭遇。因此,小伙子们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考验。
唱歌对婚
“听熟了姑娘的歌声,才能和姑娘对婚。”这是非洲尼日利亚的雅利加尤特里人所唱婚词的开头两句。
原来,雅利加尤特里人举行婚礼前,女的要给男的唱一首动听的歌,男的只有把女方的歌词背得滚瓜烂熟,才能提出结婚的要求。
婚礼那天,新娘们用草席遮住头脸,躲在大树背后。婚礼开始后,树后的新娘们就放声唱歌。歌唱完了,主持婚礼的头人领着新郎们来对婚,新郎们便各自听歌声去寻找自己的新娘。要是新郎寻错了新娘,就会被头人取消当年的结婚资格。当地人认为这是好日子没有到。这位新郎只能耐心地等待来年。对上歌的新郎和新娘,则由头人发给果子和酒肉带回去食用。
被扔进海里的新郎新娘
在太平洋的一些小岛上,流行着在举行婚礼的那天把新郎新娘一起扔进海中的风俗。
大喜之日的清晨,新人双方的家属及亲朋好友,一起到达海滨。大家先是尽情歌舞一番,然后男家选出几个强壮的小伙子,把新娘抬起来,吆喝着投入海里。同时,女方家人也不甘落后,他们也选出几位漂亮的姑娘,把新郎用力举起,也投入大海。在一片祝福声中,新婚夫妇从水里冒出头,并肩向事先安置在礁石旁的小船游去。新郎新娘同时爬上小船,并向亲友躬身道别,然后荡开双桨,划向另一座岛屿去欢度新婚蜜月,从海上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旧北京民间绝活:吆喝
旧日的北京,随时随处都能听见沿街叫卖“碰头食”、做小买卖儿的吆喝声。北京人足不出户,隔着院墙听见小贩的吆喝声,想做生意开开门就行了。“卖什么吆喝什么”,小贩卖的东西不同,吆喝的声调自然也不同,有的圆润饱满,有的尖厉凄怆,有的低回悠长,有的如咏如歌,此起彼伏的象是一支市井生活奏鸣曲。从春到冬的节令流转,从早到晚的时辰变换,这支曲子疾徐有秩永不停歇,像在赞叹、夸耀,又象在怨叹、倾诉,“九腔十八调”地总是变换着旋律,回荡在古城深处。
其实,吆喝的本意是大声喊叫。卖东西吆喝着卖,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
北京有个“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鸿老先生,会吆喝100多种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的叫卖声。但凡老字号重张,他都得去给老买卖吆喝两嗓子。1993年,南来顺重新归置了100多种京味小吃,他专去捧场。有口卖高桩柿子的词儿他是这么吆喝的:“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卖萝卜的吆喝:“萝卜赛梨哎---辣来换!”卖冰糖葫芦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芦嘞!”卖金鱼的吆喝:“一大一条,二大一条,我不是卖黄瓜的,我是卖大小金鱼的!”卖蟠桃的就更吆喝出个花儿:“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绣的,这是三姑娘逛花园一脚踩下一个扁盖儿桃!”……
吆喝非京华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头巷尾。比如徐州就有“炕鸡嘞嗨---炕鸡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早市上还有“大米小米豇绿豆,白面一勾五碰头的稀饭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声,秋冬则有“烤白果嘞---白果!”、“里外青的萝卜嘞!”的吆喝声。
旧时京城里除了走街串巷卖“碰头食”小贩的吆喝声,还有另一些做小买卖儿的叫声,夹杂在吹拉弹奏俱全的“报君知”声中。比如盲人算命的是笛子声;耍猴儿的光打大锣;大锣、小锣间奏的就是耍傀儡子的了;打小鼓或皮鼓的是收旧货的,还叫一声“有破烂儿我卖--”,所以北京人会说什么东西不值钱是“值仨不值俩的便宜了打鼓的”;打梆子的是卖油的;用铁棍拨唤头是剃头的,唤头象个叉子,用棍一拨嗡嗡鸣响,要剃头的就闻声而至;听见吹唢呐的就知道是耍耗子的来了;卖碎布头、针头线脑、备粉的摇着拨浪鼓;摇大鼓的是卖炭的;夏天里打冰盏(即两个小铜碗)的是卖酸梅汤的;摇铃的是卖绒线的;盲人卖唱则是弹三弦、打竹板;就属那给人磨剪刀菜刀的最卖块儿,边磨刀边揽生意,一会儿用手拍打着铁镰、一会儿吹一阵小号、再吼一嗓子“磨剪子咧--镪菜刀!”
这出自小商小贩之口的吆喝抑扬顿挫、生动风趣,渐渐地走进了艺术殿堂,受到艺术家的青睐。数百年流传于北京丰富多彩的叫卖声在十几年的翻天覆地中,竟成绝响。传统相声《卖估衣》里就有吆喝的活儿。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抢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还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旧事》、《四世同堂》等影视剧配过吆喝声,而十多年前有个小品中的吆喝“卖大米嘞---卖大米!”也着实火了一把。
北京人艺的老一代艺术家们,素以善于表现北京人乡土生活著称。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们组织了一个“花甲合唱团”,以组曲的形式专门表演了北京街头小贩的吆喝声,再现了旧日北京市井生活的画面。
◆大理三月好风光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的人就会知道上面的几句话是白族青年金花和阿鹏的对歌,唱的是大理三月的好风光。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驰名中外的云南大理,是苍山洱海边的一座古城。大理的少数民族以白族为主,白族姑娘统称为金花,小伙子称为阿鹏。
在白族人民的心目中,阳春三月是最美好的时节。雪峰掩翠的点苍山,碧波荡漾的洱海湖和竞相怒放的山茶花交织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然而,白族人民歌唱“大理三月”,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盛会是那样地使人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