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
17888600000021

第21章 糖尿病心理疗法(2)

入静:静坐的入静与睡眠和一般休息不一样,静坐人静是在觉醒的状态下进行的,使大脑得到休息,以消除疲劳,储备必要的能量。通过入静,使自己排除杂念,慢慢进入呼吸绵绵无尽、虚无缥缈、若有若无的境界,自觉全身松弛舒适,神清气爽。静坐必须由浅人深地进行。①浅静坐:在放松的同时,使精神集中起来,把一些杂念转换成一个念头,使万念归一,用一种有用的念头来代替其他杂念。如可以想象自己正在游历某处美丽的风景。达到心平气和之后大脑皮质渐渐地有些抑制,但不深刻,这就是所谓的心平气和。这就是由浅入静。②深入静:深入静就是大脑皮质进入较深的抑制。这样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使兴奋抑制的不平衡状态,得到恢复和调整。求得深入静,入静的关键是排除杂念。

排除杂念的办法是:

注意力集中躯体某一部位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一个地方。如注意肚脐。

注意力集中病灶法: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体内的某一个病灶。如注意在心脏。

注意力集中在外景上: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公园、花木、山川等大自然景色中。

默数呼吸法:默数自己的呼吸,切记不能出声。

(4)唤醒:上述过程进行完毕,慢慢清醒,待精神完全清醒后,再慢慢地站起,活动腰腿。其方法是:双手放在后背,两脚分开与肩齐,转腰,左转20次,右转20次,最后就可以进行随意运动。

2.站桩促睡眠站桩对呼吸不作要求,可自然呼吸,逐渐加深。

(1)姿势:有坐式、卧式、站式3种。其中以站式最为常见。站式由于手式的不同又有以下几种站法:

自然站式:自然站立,两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微弯曲,注意膝盖与足间必须成一直线。含胸收腹直腰,双手臂自然下垂,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颈肌放松,双眼平视前方,口唇轻合,用鼻自然呼吸。

浑圆式:双臂抬起置于胸前,呈一椭圆形,两手指相距约30cm。颈肌放松,双眼平视前方,口唇轻合,用鼻自然呼吸。

抱丹式:双手虎口交叉相抱,置于脐前。颈肌放松,双眼平视前方,口唇轻合,用鼻自然呼吸。

展翅式:双臂自然散垂于身体的两侧,上臂与躯干成45,十指松散。颈肌放松,双眼平视前方,口唇轻合,用鼻自然呼吸。

下按式:双手掌心向下如按物状。颈肌放松,双眼平视前方,口唇轻合,用鼻自然呼吸。

前推式:两臂前伸,两掌心向前,手指向上。颈肌放松,双眼平视前方,口唇轻合,用鼻自然呼吸。

手托式:两臂上举,两手心向上与头平,如托物状。颈肌放松,双眼平视前方,口唇轻合,用鼻自然呼吸。

扶助式:适用于体弱站立困难者。可两手扶按桌面或其他物体。颈肌放松,双眼平视前方,口唇轻合,用鼻自然呼吸。

休息式:在站立时没有特别的要求,可自由自在,如同休息,以上各种方式可以交替进行,甚至可坐可卧,以舒适为度。

第一阶段:出现热、胀、麻的感觉。站桩时,注意力要集中在自己的躯体上,在手臂部位可以体会到热、胀、麻的感觉。上述感觉只要有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就可以了。接着进一步体会这种感觉。要在此基础上将热、胀、麻引导到前臂、上臂、肩背、胸、腹、腰、腿、足。

第二阶段:身体轻松的感觉。在此时全身的感觉可能尚不均匀,一般是上身比较明显,下半身则要差一些,此时要将注意力放在下半身,体会热、胀、麻的感觉,使全身的感觉达到均衡,也可以是热、胀、麻感由两足向上延伸,并上下结合,达到全身感觉的均衡。这样自己脑子里的杂念就明显地少了,感觉轻松舒适、安逸欢乐、物我相忘的境界。

第三阶段:又称浑圆阶段。这是站桩的高级阶段。在此阶段只要稍微一用注意力,周身即有暖流通过。并结合想象,感到自身是位于星空夜静、空气清新的草原和幽谷之中,或者自身处于绵绵细雨之中,小雨轻落头顶徐徐而下,直到足跟。也可以想象自己在碧波荡漾、温度宜人的湖水之中,也可以独立于一望无际的大海边,并有微风吹拂等等。

(2)注意事项

练习时思想要安静,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使全身轻盈浑然,想象全身的气血流畅于各经脉之中。

在练习中出现前后左右摇动,轻者可以任其自然,严重者可以暂时停止练习,或者将两足的距离加宽,以增加稳定的程度。

初练习时,往往两腿酸胀不舒服,这是正常现象,要注意在开始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即可,要循序渐进。

女性的月经期应停止练习。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许多学者认为,我们的睡眠问题都起因于睡觉的坏习惯。如果说坏习惯让我们睡不好,那么反过来只要养成好习惯就会睡得好。

有学者发现高质量睡眠人群有以下10个好习惯:

习惯1:放下你的工作

许多有睡眠问题的人往往不愿意放下他们没有完成的工作,要知道休息时间是让人们休息和睡觉的,而不是用来沉思、焦虑和制定计划的。许多人由于放不下手头上的工作,往往在床上,也对自己没有完成的工作不能放下,其实这也是不能放下和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压力,这样是不可能睡个好觉的,所以至关重要的是休息时要能够放下自己手头上的工作。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当自己离开了办公室以后,就应当提醒自己,我已经尽了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工作,现在我应当放手了,在属于我自己的时间里享受生活,现在工作上的事情已经不由我负责了,我需要很好地休息,需要养精蓄锐。

习惯2:控制有害和有毒物质的摄入

许多有睡眠问题的患者,往往有不良的习惯,就是经常摄人有害和有毒物质,如酒精、尼古丁和咖啡因。睡眠良好的人都知道它们的坏处,不只是对睡眠,而是对整个身体都有害。催眠药也属于这类有毒物质。咖啡的摄人虽然提高了人们的情绪,但却影响人的身体,并对我们的睡眠造成了影响。而少量咖啡因的摄人,则增强了体质,改进了睡眠。还有人常常依赖催眠药入睡,但是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我们的用量越来越多,而睡眠越来越少,这说明我们产生了依赖,依赖一旦产生,则对我们的睡眠造成影响,使我们的睡眠越来越少。而一旦减少了催眠药的应用,睡眠不但没有改进反而恶化了。所以,人们为了好好地睡一觉,而再度吃催眠药。

习惯3:满足感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较多的满足感,他们的睡眠则是非常好的,他们常常能带着满足感睡着。满足感就等于好睡眠,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做。他们能够正确和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这样他们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有积极明确的方向,如果相反,人们没有较多的满足感,则睡眠不好。所以,对于睡眠不好的人,医生总是要询问他们对生活是否满意。有的人虽然回答十分满意,但是仔细地琢磨,当一个人在经历了多年的忙碌之后,拥有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地位、职业前景、高收入和美满的家庭。于是他会自己问自己这些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许多人当一切都有了以后,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样,他就会产生对自己的不满足感,就会出现睡眠的问题。当一个人达到了自己年轻时所希望的目标时,真正需要的是和家人相处时间长些,自己自由安排时间,分享真正的友情。拥有美好的生活和自己所喜欢的生活,这样,幸福感油然而生,也睡得更香了。

习惯4:保持节律

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和觉醒的节律。首先,要促进和增强白日的精神和体力活动。只有白日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和躯体处于活动状态,才能使机体自然而然在夜间处于静止和安息状态,从而有利于人眠。也就是尽管患者失眠,仍应按时起床;即使白日疲劳无力,无精打采,甚至瞌睡难忍,仍须强制振奋精神,从事一切正常的日常活动。除午饭后机体处于低潮期间可稍作午睡外,还应尽量避免白日入睡。此外,每日白天定时在日光下参加一些适合体力的体育活动,阴雨天时,可在灯光照射下在室内进行。但精神活动应避免过度紧张,体力活动应避免过度劳累。

习惯5:放松

尤其是在卧床前后使精神和躯体尽量松弛。从下午开始即不再饮用兴奋性饮料。晚餐不宜太晚,应进食易消化食物,且不宜过饱,不多饮酒。晚饭后应避免高度集中精力的学习、阅读、工作和开会,也应避免过于兴奋的各种娱乐活动。应尽量在新鲜空气中作一些柔软体操或打太极拳等轻松的体育活动,但不宜作剧烈运动。睡前用温水洗脚、洗澡,但不宜水温过高或行冷水淋浴。如有饥饿感,饮用一杯热奶较宜,不宜进食过饱。注意克服未上床就因担心失眠引起的精神紧张。卧室环境宜稍凉爽,卧具宜轻软,避免亮光、噪音,并放置一些淡雅的芳香花草。可以聆听一些轻柔的音乐,以吸引精力集中的思虑,但不宜观看电视,因电视情节和光闪,均易引起兴奋。以上方法和措施,均可以为精神和躯体的松弛创造条件。

卧床之后,应进一步掌握一套松弛精神和躯体的方法。主要是一些放松的方法,常用的如嘱患者用力握拳然后放松,然后依次再收缩前臂后放松,收缩上臂后放松,如此周而复始。

许多具有睡眠问题的人经常处于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其实我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时都需要一部分肌肉来配合我们的行动。如果我们过度动用肌肉使它们总是处于紧张状态,组织聚结,释放毒素,引起不适,导致头痛、肩痛,甚至全身肌肉紧张痛。长期全身紧张可能就会神经紧张,而这就是睡眠差的诱因。所以,如果我们经常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就会解决睡眠的问题。

习惯6:避免建立不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

主要是指严格控制卧床的时间,以免“卧床”与“清醒”建立起条件反射联系,引起上床后失眠。因此要求患者没有睡意时绝不上床就寝,不在床上阅读书报、观看电视或冥思遐想。一旦卧床半小时后不能入睡,或半夜睡醒10分钟后如仍不能入睡时,应立即起床,等有了睡意后再卧床。起床后最好在卧室以外地方聆听轻柔音乐或阅读不引起激奋的书报、杂志等,而不是思考问题或进行工作。如再卧床后仍不能入睡,仍应起床,如此反复不止。晨间醒后,不论夜间睡眠如何不好,立刻起床。这一方法,除可避免因失眠而心情烦躁进一步影响入睡外,都是为了避免使失眠与卧室和床铺建立起条件反射性联系。因此,如果在原有卧室中睡觉已形成长期失眠,则原有卧室的一切均已成为失眠的条件刺激,就应该考虑更换卧室或卧室装置,再行失眠治疗,以使新的卧室或卧室装置成为能够酣睡的条件刺激。以上这种调控刺激条件以改善睡眠的方法,也称为“刺激控制”行为治疗。

习惯7:控制睡眠时间,保证有效睡眠

要求患者自行记录2~3周的睡眠日记,将患者能自行入睡的总睡眠时间作为基准,再根据其后每夜的睡眠效率(即入睡时间与记录时间之比),确定患者卧床时间的长短。如,患者自行入睡的总睡眠时间为4小时,则当睡眠效率为80%~90%时,保持其卧床时间不变。如睡眠效率小于80%时,再减少卧床时间15~20分钟。反之,当睡眠效率大于90%时,则可将卧床时间增加15~20分钟。总之,首先反复调整睡眠时间,将睡眠控制在时间虽短但效率最高的状态下,再逐渐增长有效睡眠的时间,直到达到适当的睡眠时间为止。

习惯8:忘记睡眠问题

许多有睡眠问题的人,常常担心自己会睡不着,因此他们对自己的睡前的那种困倦感非常注意,这样在无意识中强化了自己的注意力,所以他们在睡眠前往往精神高度集中,头脑变得非常清醒,这样的话就可以不困。很简单,睡眠好的人从来不会一上床就担心是否能睡个好觉。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当积极乐观,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健康、幸福、能活得有意义。许多患者有这样的体会,在睡前过多地考虑睡眠的问题,并不能够获得好的睡眠,而当自己厌烦的时候,不去管它,则自己的睡眠得到了改善,所以忘记睡眠问题是我们尽快入睡的法宝。

习惯9:保持良好自尊

自尊感良好的人通常在上床入睡时感觉一天不错,与他人相处愉快。如果人们的自尊受到挑战或伤害,紧张焦虑症状就可能出现并加重,并影响我们的睡眠。自尊良好的人,往往是更爱护自己,这样就会少一点压力,多一点睡眠。

习惯10:处理未解决的问题

许多人有未妥善解决的问题,给自己留下内疚、愤怒、伤心、伤痛或害怕的事情。这些情感往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的睡眠。每个人要学会把握自己的生活,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这样随着时间的延长睡眠也可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