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死乾坤扇
17889400000026

第26章 帝王将相(3)

原来,在当时,三夫人戴氏见了丈夫的书信,心里犯开了合计。这信的确出自丈夫之手,丈夫平素里大手大脚不假,可一次性要这么多钱可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再说了,要取钱,也该派个贴身的人来才是啊,怎么能托付给一个陌生人呢?莫非他遇上了绑票的?这戴氏是个聪明机智的女人,想到这儿,灵机一动,让来人稍候,她翻箱倒柜一番后对来人说,家里只有四十九根金条,另外的一根,让他明天来取。戴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留个尾巴,然后派人跟踪。来人面露难色,戴氏说:“这样吧,我这还有一些首饰,就权当抵作那一根黄鱼,如何?”来人一见这些首饰的价钱何止是一根黄鱼?于是就接过首饰和金条给阚老勺复命。

阚老勺见两个手下拿着大黄鱼和金首饰回来,就将张老疙瘩给放了回去。张老疙瘩既生气又窝火,就病倒了。三夫人在一旁相劝,对张老疙瘩说:“老爷,我已放下长金钩,说不准能给您钓回一条大鱼。”张老疙瘩就问三夫人放了什么长线,三夫人就说:“老爷,您还记得我过生日时您送我的一只金扳指吗?”

张老疙瘩想起来了,那只金扳指是他祖上传下来的,做工精美,堪称一绝,为讨三夫人喜欢,张老疙瘩就将它做为送给三夫人的生日礼物了。张老疙瘩就问,金扳指怎么就成了放下的金钩?三夫人说:“老爷,既然我喜爱这只金扳指,所以,我断定,绑匪说不定也会对金扳指爱不释手。”张老疙瘩似乎明白三夫人的用意了。三夫人说,如果绑匪真看上了这只金扳指子,总有一天就会露出马脚,到时候顺藤摸瓜,就钓回了绑匪这条大鱼了。

张老疙瘩拍了拍三夫人的肩膀赞许地夸奖了一番,不过,他并没有将三夫人的这番话放在心上。丢了五十条大黄鱼,张老疙瘩的心像被掏空了似的,他就到警署报了案,可花了不少现洋,警署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不用说,案子不了了之了。

这天,张老疙瘩正躺在炕上还在为丢失大黄鱼的事情闹心呢,三夫人说,她已经让金扳指失而复得了。张老疙瘩翻身坐起。三夫人说着变戏法似的将金扳指放到了张老疙瘩面前。张老疙瘩一看,果然是那只金扳指,于是就问三夫人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找到金扳指的?

三夫人说,乱世之秋,警匪相护,破财兔灾,那些吃官饭的是指望不上的。她早就吩咐人在当铺下了话,谁要是发现金扳指,给现洋一百块。这天,城北当铺的伙计黑蛋跑来说,他发现了一只金扳指。三夫人跑去一看,不由又惊又喜。原来,这只金扳指就是老爷送她的那个。三夫人赏了黑蛋一百块现洋,将金扳指给买了下来。三夫人听黑蛋说,当金扳指的是个漂亮女子。三夫人就问那女子长什么模样,黑蛋说,那女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左眼眉有一颗大大的黑痣,其它的,他就不知道了。

哪个女子左眼眉上会有一颗大大的黑痣呢?张老疙瘩苦思冥想,忽然,一拍大腿,阚老勺的三姨太孟金玉左眼眉上不就有一颗大大黑痣吗?难道,绑匪是阚老勺?可有些事情光凭猜测是行不通的,左眼眉上长黑痣的女人多得是。

于是,张老疙瘩就找到了黑蛋,给了黑蛋一些好处,然后假意让三夫人约三姨太进香,让黑蛋看看三姨太是不是那个当金扳指的那个女子。黑蛋当时就认出来了,当金扳指的就是这个女子。张老疙瘩这才知道,是阚老勺起了嫉妒之心。

张老疙瘩说到这儿,阚老勺的额头渗出了冷汗。张老疙瘩冲着他嘿嘿一乐:“三爷,这东西您总不会不认得吧!”既然话儿都点破了,虽然阚老勺爱面子,可事到如今也只好硬着头皮说:“张老疙瘩,实在不好意思啊,您初来盘山,我也是有眼不识泰山,绑了您的票。既然张老疙瘩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您出什么条件,我阚老勺答应就是,要是皱一下眉头,我就不姓阚!”张老疙瘩哈哈大笑说:“三爷,够爷们儿!不过,三爷欠我的,已经还上了,我们现在是两清,谁也不欠谁的了。”

谁也不欠谁的了?这是什么意思?阚老勺越发不解了。张老疙瘩说:“三爷,还记得那送给巡抚大人的干小舅子二十万两银子吗?这两个嘴巴,恐怕是世界挨得最值钱的嘴巴了吧!”

阚老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两个嘴巴是张老疙瘩设下的圈套啊!二十万两雪花银就这样进了人家的腰包。阚老勺这个悔啊,心说,二十两万银子,得换多少条大黄鱼啊!这张老疙瘩,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看来,今天是遇上对手了。张老疙瘩今天请他来赴宴的目的就是想羞辱他一番哪!

见阚老勺的白脸儿成了鸡肝色,张老疙瘩又说:“三爷,我明天就要离开盘山了。这只金扳指,就送给您留作纪念吧!”张老疙瘩说完,率众人走了,空荡荡的包房里就剩下阚老勺自个儿了。在懊悔的同时,阚老勺打心眼儿里佩服起张老疙瘩来。这个年轻人,强自己百倍,终非池中之物。其实,张老疙瘩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张作霖的绰号。阚老勺的判断果然正确。二十年后,就是这个张老疙瘩成了东三省巡阅使,成了地地道道的东北王。那么,当年张作霖怎么到盘山开起了大烟倌了呢?

原来,那时候张作霖才刚刚出道,就巧遇了东北巨匪冯麟阁。冯麟阁告诉他,要想干一番事业,必须有资本。那时候来钱最快的就数开烟倌了,张作霖受到了冯麟阁的点拨和资助,在老家盘山(史料记载,张作霖的老家在盘山县东风镇叶家村)开设了一家大烟倌。日进斗金之时,张作霖被阚老勺绑了票,没想到在三夫人的帮助下反而因祸得福,用两个嘴巴以四十根金条一只金扳指得了二十万两雪花银子。

后来,张作霖曾亲自来探望阚老勺,阚老勺这才服气,自己这条河沟里的泥鳅,怎斗得过大海里的蛟龙呢?不过,他有一事不明,那只金扳指怎么又回到了张作霖的手中?张作霖笑着回答,那只金扳指其实是三夫人戴氏放下的一条长线啊!

原来,张作霖的三夫人戴氏不但貌美,而且极其聪明,张作霖甚是喜爱,昵称为雪地狐。张作霖被阚老勺放回家去,戴氏说出了金扳指之计。

后来,阚老勺才知道,事情就坏在孟金玉身上。有一天,阚老勺喝多了,孟金玉在他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了这只金扳指。孟金玉一看就喜欢上了,就将金扳指窃为己有。孟金玉过惯了风月场上的日子,本以为从良嫁给阚老勺会过上更加舒坦的日子,没想到还不如从前了。得到了这只金扳指不久,有一回孟金玉想买件大氅,可手里的钱不够,就想到了这只金扳指。她悄悄到了当铺将金扳指换了现钞,没想到金扳指到了当铺里,就到了张作霖的手里。

张作霖苦思冥想报复阚老勺之计,这时三夫人戴氏给他出了个主意。张作霖素来对三夫人言听计从,听她一说,当时就眉开眼笑了,于是就依三夫人之计,让两个手下谎称是奉天巡抚的干小舅子,故意激怒阚老勺,然后买通衙门里的捕头王麻子,轻而易举就得到了阚老勺的二十万两银子。有了这二十万两银子,张作霖起局才有了资本,为日后当上东北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些,与雪地狐戴氏的聪慧是分不开的。只是这三夫人命薄福浅,张作霖后来当了督军,又娶了一房夫人许氏。两人争风吃醋,戴氏被张作霖赶出府门,削发为尼,不久忧郁而死。得知戴氏之死,张作霖懊悔不已,时常想起她设计智斗阚老勺这件事儿来。

汗血宝马

汉武帝雄才大略,在位时频繁派兵向匈奴作战。他出兵匈奴并不是为了扩大疆土,而是为了到匈奴那儿抢一种叫汗血的宝马。

秋日里的一天,汉武帝和武将文臣出城围猎。汉武帝骑射功夫很是了得,不到半天工夫,一个人射中了十只野鸡,三只麂鹿,还有一只硕大的黑熊。忽然,一只斑斓猛虎呼啸着冲下山岩。

汉武帝骑的这匹黄色御马见林中冲出一只猛虎,吓得前蹄扬起,汉武帝一不留神,从马上摔了下来。众臣子慌忙下马将汉武帝搀扶起来。让汉武帝没想到的是,这只猛虎好像故意做对,竟然蹲在那向众人狂吼。汉武帝说,谁要是捉住这只猛虎,加官进爵,赏万户侯。众人面面相觑,忽见御林军中冲出一员白袍小将,拍马冲向猛虎。军中的马匹一见猛虎都吓得纷纷扬蹄,这小将的坐骑为何不惧猛虎?就在猛虎稍有惊意之时,小将连发三箭,猛虎倒地而亡。众人赶上前去一看,两只箭中猛虎双眼,一只箭中猛虎的咽喉。

汉武帝问众臣,何人知道小将所骑是何良驹?贰师将军李广利奏道:“皇上,此马在匈奴多得是,名叫汗血。”汉武帝问大将军李陵,匈奴年年进贡,为何没有进贡这样的良驹?李陵回奏道,想是单于考虑到此马并不算至宝,因而没有进贡。汉武帝回宫,派遣使臣出使匈奴,什么奇珍异宝也不要,每年要一万匹汗血马作为进贡之礼。其实汉武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这些宝马来做军马。

使臣回来了。不过,只带回来不到百匹汗血马。单于说,匈奴每年不过产下三千匹汉血,这百匹就送给大汉皇帝的贡礼。汉武帝气得当时就拍了桌案:“大胆单于,竟连朕的天威于不顾,藐视我大汉。”李广利在旁说:“陛下,我大汉马壮兵强,岂能受匈奴这等闲气?给臣一支人马,荡平匈奴,到那时,汗血马和整个匈奴尽归我朝。”汉武帝令李广利统兵三万,征讨匈奴。李陵进谏:“陛下,为了得到汗血宝马就进兵匈奴,您看合适吗?况且匈奴臣服我朝多年,并未有失礼之处,还望陛下三思。”汉武帝正在兴头上,对李陵的话哪听得进分毫?

这个李广利身份极其特殊,他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亲弟弟。为博美人一笑,汉武帝当然希望这个小舅子在边疆一刀一枪地立点功劳,然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封赏他。汉武帝知道他这个小舅子很难取胜,就让李陵做他的前部先锋。这样,李陵打了胜仗,功劳自然就记在了李广利身上。

作为飞将军李广的后代,李陵自然承袭先祖的神武,打仗勇敢,用兵如神。喝了皇帝赏的御酒后,李广利和李陵统兵出发了。李广利只给了李陵他五千精兵,倚仗自己和汉武帝关系特殊,丝毫也不把李陵放在眼里,李陵献计,一概不听。

这天,兵至白狠山谷,李陵说,见好就收,山谷呈瓮式,如上有伏兵,部队必将遭受重创。李广利挥鞭笑道:“将军多虑,现在匈奴人马见我大汉劲旅,望风披靡,哪儿来的伏兵?只管进兵便是。”李陵不是主将,只好统兵过谷。

这条山谷果呈瓮形,壁立千仞,狭长近十里。李陵的先头部队过后,李广利便统兵过谷。李广利心说,这山谷寂无人声,哪儿来的伏兵?此谷一过,便可直捣单于的老巢。忽听崖顶号炮连天,箭矢如雨,惊现匈奴旗号。更要命的是,正值秋冬交接之际,谷下是干草,上铺硫磺,匈奴人射下的多是火箭,一时间烈焰飞腾,队伍大乱。李广利被烧得焦头烂额,直到悔不听李陵之言。李广利在部下的佑护下拼死杀出重围,幸存的士兵不过万余。李广利正琢磨怎样向皇帝交待呢,探马飞报李陵被俘,投降匈奴了!

汉武帝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李广利大胜。当李广利出现在面前听着他哭诉,汉武帝震惊了。他没想到李陵竟然变节投敌。汉武帝道:“这个李陵,有负朕望,朕本以为有了他,单于的铁骑就会望风披靡,谁想到却被人家打了个落花流水。”正如李广利所料,汉武帝将罪责全堆到李陵身上了。

又过了一年。这天,汉武帝依然和群臣们出去秋围。汉武帝持弓追赶一头獐鹿,眼见獐鹿就要在他眼前消失,突然,从树丛里跑出一条大汉,步子快得让汉武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知那汉子施展了什么手段,就见那汉子一伸手,那只獐鹿便倒在地上,然后被那汉子扛在了肩上,在汉武帝面前跪拜于地:“皇上驾到,小民金日殚(日殚,音midi)拜见皇上。”汉武帝仔细打量金日殚,只见他身高八尺有余,面貌奇伟,是个匈奴人。

汉武帝连连称奇,一个匈奴人的汉话竟然说得如此流利。莫非,是匈奴单于派来的细作?金日殚见汉武帝疑惑重重,就说:“皇上,小民虽然来自匈奴,却不是细作,请皇上不要多疑。”汉武帝就问:“你既不是细作,那你是来干什么的呢?”金日殚回答说他是来献宝的。汉武帝被这个匈奴汉子逗笑了:“你给我献的是什么宝物呀?是不是你肩头上这只香獐?”金日殚摇头说:“当然不是,一只小小的香獐纵然香襄里的香料再多,怎么也成不了大汉天子眼里的宝物呀!”

汉武帝见金日殚回答问题有张有弛,越发好奇,就问他准备献上的是什么宝物。金日殚一扯口哨,从林里跑出一匹火焰般刺红的马来。汉武帝又惊又喜,原来,金日殚献上的竟是一匹汗血良驹!

不过,汗血良虽是宝驹,但对汉武帝来说算不上什么稀奇的礼物。汉武帝冲着金日殚笑了,指着这匹汗血马说:“这就是你送给朕的宝物?”金日殚摇头,汉武帝就奇怪了,不是这匹马又会是什么?见汉武帝疑惑,金日殚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说:“皇上,小民所要献给您的,并不是这匹汗血马,而是小民自己呀!”

汉武帝就更加不解了。金日殚说:“皇上,这是小民从匈奴带回来的汗血种马。小民素知大汉天子喜爱汗血良驹,为了不使两国生灵涂炭,小民甘愿来大汉为皇上效力。小民擅长侍马,不出三年,小民一定让大汉到处都有汗血良驹。难道,小民还算不上一个宝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