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财有门道赚钱有秘招
17891700000003

第3章 树立生财赚钱的理念(3)

福特的财富是随着他对工作的进一步研究而增加的。1908年,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福特公司推出新型的T型车。T型车的价格低得一般工薪阶层都买得起,并成为进入农民家庭的第一种汽车。这种“廉价小汽车”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福特公司当年生产量就达1.9万辆。到1927年为止,在整整19年的时间里,总共生产出了1500多万辆。1994年,福特公司生产汽车449万辆,全球净收益达到53亿美元,销售收入共计1284亿美元。

亨利·福特的财富箴言

福特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思想,从他的一些名言中,可以看出他的成功秘密:

1.我需要它,我一定要得到它!

2.思考是一项最艰巨的工作,因而真正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少之又少。

3.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都绝对是正确的。

4.成功的秘诀,在于把自己的脚放入他人的鞋子里,进而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事物,服务就是这样的精神,站在客人的立场去看整个世界。

5.任何人只要做一点有用的事,总会有一点报酬。这种报酬是经验,这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人家抢不去的东西。

6.如果你想永远做个雇员,那么下班的汽笛吹响时,你就可以暂时忘掉手中的工作;如果你想继续前进,去开创一番事业,那么,汽笛仅仅是你开始思考的信号。

7.历史或多或少就是胡说。惟一值得一个修补匠肯定的历史就是我们今天所创造的历史。

8.不能提升人民福利层次的工业体制是失败的!如此失败的工业体制对社会又会有何利益呢?

凭兴趣赚钱最快乐。福特的创富是快乐的,因为他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行业,随着事业的成功,他的财富指数也不断上升,他也成为了大富翁。

由穷困激发出的赚钱热情

每一个富人都有自己的赚钱动机,这个动机可能是快乐和兴趣,也可能是痛苦与酸楚。与大多数富翁不一样,商业巨子李晓华的创业之路是由穷困的辛酸激发出来的。

商业巨子的辛酸泪

在年轻恋人的心中,最美好的莫过于美满的爱情了。然而,年轻的李晓华却因为贫困,失去了恋人的爱。

1951年,李晓华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1969年,他初中没毕业插队北大荒,当时才18岁。去北大荒的时候,李晓华的心中充满了牵挂和不舍,因为他的恋人留在了北京,这千里迢迢的相思之情,拨动着李晓华的心。

然而,就在李晓华到北大荒不久,他就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恋人和一个高于子弟订了婚!是恋人不爱自己了吗?还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李晓华顾不上组织纪律,他扒着火车从北大荒赶到北京,敲开恋人家的门。

恋人不愿意出来见他,她妈妈走出来说:“你不能给她带来幸福,你也不能改变她的生活状况,你要什么没什么,就是一个农民。虽然她也是一个知识青年,但不能嫁给一个农民。”

哦,一切的波折都是由于自己的贫穷和低下的地位!李晓华受到了深深的打击,他在日记上写下了饱含血泪的话:“在我穷困潦倒的时候,我在北大荒做一个农民的时候,没有人肯嫁给我。没有必需的经济基础,只凭爱心与执着,连真爱都得不到。”

从此,李晓华树立起要赚钱的志气,为了争这一口气,他一定要从一个穷人变成富人。

独到的眼光抓住商机

一旦李晓华决心赚钱,他的智慧便被激活起来。李晓华回到了北京,开始自己创业。

在一次广交会上,李晓华看到了一台美国生产的冷饮机,他意识到这台机器会“下蛋”,于是倾其所有买了下来。这年夏天,他带着这台冷饮机到北戴河海滨卖冷饮,很快便实现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几年后,他在秦皇岛开办了河北省第一家录像厅,又是生意火爆,资金积累很快达到了百万以上。

李晓华并不满足于当百万富翁,更不愿意守着金钱过舒服日子。他东渡扶桑,去了日本。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日语,曾经在餐馆里洗过碗端过盘子,也在日本商社里当过学徒。他学到了日本人坚韧不拔、刻苦认真的精神。凭着敏锐的商业眼光,他争取到了“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代理权。

1988年底,李晓华在香港创立“华达国际投资(集团)公司”并出任董事局主席,开始发展旅游、贸易、地产、纺织等业务,在北京、山东、吉林等地设有十多家三资企业。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实业家,成为中国大陆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之一。

李晓华在创业上有他的独门绝技。他说:“这几年,在海外市场,我创造了‘虚拟产业营销模式’,这是我的财富密码。解读了这个密码,就等于有了通向财富之门的钥匙。李晓华这个模式,简单地说是这样:首先在美国考察各种高科技项目,然后选择最有潜力的专利独家买断,再选择世界上最好的加工厂加工制作,同时选择世界上最畅通的渠道进行销售。在美国市场是这样,在日本、以色列,在世界各地都如法炮制。结果,我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这个独门绝技看起来非常容易,只要买到了专利权,然后投资生产,就可以赚大钱。但是,在真正的实行过程中,还要依靠睿智的眼光。

要有独到的眼光,选准专利。购买专利的确是利用最低成本达到最优收益的好方法,但是,选准专利非常重要。有很多专利都在等待买者,有很多工厂都在等着项目生产,有很多渠道在等待可以畅销挣钱的产品,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有商业的眼光,才能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外人看来,李晓华的创富之路“投机”色彩比较重,尤其是在马来西亚的那段遭遇,甚至就像是一场让人心惊肉跳的赌博。但是,李晓华却说:“果断抓住每一个机遇,是我今天的座右铭,也是我成功的秘诀。”

有急流勇退的勇气

1996年3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3556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晓华星”。2001年美国《福布斯》中国大陆百位富豪排名,李晓华排在第16位,总资产20亿美元。

李晓华的商业游戏规则就是“急流勇退”。在财富的路上,他总是在自己做得正红火的时候“急流勇退”,然后冒险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他说:“这实际上是符合商业规律的。如果自始至终,一直做到它崩溃,那自己就赔死了。”

55岁李晓华有意退出江湖。他说:“人总是要落叶归根的,我的一生都在奔波,我现在觉得有点疲惫了,想早点回国,过悠闲的生活。”

他向往悠闲舒适的生活。他说:“如果我的生命只有3天了,我想在最后的3天里浓缩我的生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海边散步。没有任何人干扰,没有任何电话,头脑里只有大海、蓝天,远离城市,远离喧嚣。”这种飘逸的生活,正是他对自己向往生活的描述。

有了财富之后,李晓华把用财富帮助他人当成自己的职责,他说:“拥有财富就是拥有责任。”李晓华热衷于慈善事业,已经捐助了约一亿元的款项进行慈善事业,并打算把身后的财产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李晓华说:“我在困难的时候曾得到别人的帮助;我有钱以后,也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生意可以直接做大

对于一般的白手起家的富翁,他们没有充分的资金作后盾,只能从小生意做起,慢慢做大。对于已经有一定经济后盾的商人来说,如果有一定的胆量和气魄,就可以直接把生意做大。

2007年《福布斯》富翁榜上,拉克希米·米塔尔以320亿美元的财富位列第五。他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帝国米塔尔钢铁的主人。他从事传统的钢铁行业,他的大部分财富都来自大手笔,他的大刀阔斧的作风让很多同行们吃惊。他136次兼并濒危小厂,2次收购世界级大公司,构建了自己的钢铁帝国。

为什么米塔尔能在创业之初就做如此大的生意呢?难道他不怕亏本吗?他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什么独特的技巧吗?

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米塔尔一出手就是大目标,他说:“生命苦短,你来不及白手起家创建自己的公司。”这种致富的理念支持了他的一切创业行为,不断地指引着他积累财富。

19世纪60年代,美国伯利钢铁公司的前身创建了Sparrows Point钢铁厂,钢铁生意在全球达到顶峰。这时,米塔尔还在西印度风沙遍布的Sadulpur小镇上会计课。

米塔尔21岁时,父亲创办了一家钢铁公司。1976年,父亲打算派米塔尔去印度尼西亚出售一块土地,米塔尔却劝父亲,请求去收购当地一家濒临倒闭的钢铁厂。米塔尔的建议是正确的,钢铁公司由此发展起来。

1989年,米塔尔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大手笔。哈萨克斯坦国营钢铁厂每天要白白花掉100万,美国和德国商业顾问束手无策。面对这么一个大难题,米塔尔也敢去做。他接手后,开始了大力整顿:工人连续6个月拿不到工资,却要连续加班来适应国际生产标准。

同行业的人都认为他太疯狂了,有一些工人受不了这种压力走了,但是愿意跟工厂共生死的忠诚员工留了下来。在这种疯狂措施下,一年后,钢厂居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每月的生产额从12万吨到了25万吨,开始营利。

面对一个亏损企业,别人都不知所措,米塔尔却用近乎极端的手段解决了难题,为自己的创业迎来转机。正是这种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支撑着他,为他谋得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在这次整顿成功后,米塔尔在波兰、罗马尼亚等低成本地区上,四处出击寻找经营状况不佳的小型钢铁公司,用来并入自己版图。

1994年,米塔尔从父亲手中买下的印尼钢铁厂,把目标扩大到东欧地区。东欧巨变之时,米塔尔击败了美国国际钢铁公司等对手,以较低的价格拿到众多钢厂的股权,等这些国家经济平稳之后,他再想办法令钢厂迅速产生效益。他的做法是:“坚持让被收购的公司按国际标准运作,原来的领导层同意,就留下来一起干,不然就卷铺盖走人。”这种做法简单粗暴,却战无不胜。

胃口越做越大

收购的零零碎碎的小厂并不能满足米塔尔的胃口,他把目光转向大西洋对岸的美国。2005年1月,Sparrows Point,这个美国钢铁业的标志变成了米塔尔的囊中之物。在收购了Sparrows Point之后,米塔尔公司的出货量超过当时排名第一的阿赛洛钢铁集团,米塔尔成为全球钢铁大王。阿塞洛的CEO多勒叹服地说:“老早以前,米塔尔就在钢铁行业展示了卓越的远见,这是大多数同行所不能做到的。”

米塔尔的确是“胆大包天”,他在成为钢铁大王之后,旋即就把目光盯向了位居第二的阿赛洛。他抛出狂言:“我绝对不会去碰没把握在两年内搞定的公司。”

经过半年的拉锯战,米塔尔以257.9亿欧元的价格,成功地对阿赛洛进行了并购。米塔尔将新公司变成为一个年产钢铁1.1亿吨的庞然大物。

直到屈服之前,阿赛洛的高管们仍对米塔尔表示不屑,他们说米塔尔的产品是“古龙水”,而阿赛洛的却是“香水”,这一描述深深刺痛了米塔尔。而要成为局内人,尽管他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他承认,“在美国,大家只关注股东价值和利润,但在欧洲,价值、文化和传统都很重要。二者截然不同。”

55岁的米塔尔手上掌握着一张王牌:米塔尔集团控制着自身所需铁矿石供应的40%,焦炭则可以自给自足。当这些资源不能从市场上以合理价格购买时,米塔尔就会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

米塔尔获得财富的方式大胆而疯狂,他敢于下常人不敢下的决定,能让工人在拿不到工资的情况下,高强度工作六个月,能让原来的领导层在不合作时卷铺盖走人,这种看似极端的方式,却在他的收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他的生意在这种坚定和决断中越做越大。

强烈的赚钱意识

强烈的赚钱意识使致富成为可能。强烈的赚钱意识是富人们成功的秘密之一,它带来致富的强动力,把一个个本来贫困的普通人催生成大富翁。

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年轻时有两个愿望,一是要赚到10万美元,二是要活到100岁。这个“要赚到10万美元”的赚钱意识不断刺激着他去赚钱,他终于成为大富翁,财富达到2000亿美元。

强烈的赚钱意识是对财富的追求,是一种以赚钱为目的的动机,在赚钱的过程中,这种强烈的意识,会表现出哪些特别的特征呢?

“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

富人骨子里深信自己天生就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种天生的赚钱意识融人他的血液里,让他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财富。

1839年,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扬加镇。洛克菲勒14岁那年,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搬到了克利夫兰。克利夫兰是当时美国西进运动的必经之地,那里商船云集、车马川流。洛克菲勒置身于商潮之中,对财富有了向往,对财富的追求之心也日渐增强。

洛克菲勒经常在放学之后跑到码头上看商人做买卖,然后想象自己创业的情景。一天,他的一个同学问:“嘿,你长大后想干什么?”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回答:“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

“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这种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直接从洛克菲勒的内心深处透露出来。在当时财富不是特别富有的情况下,还是孩子的洛克菲勒有如此大的财富愿望,的确有一种“初生牛犊”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