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心理乔布斯
17895200000021

第21章 荒野之中(2)

第二天,乔布斯接到参加公司高级职员大会的通知。他迟到了一会儿,来到会议室时,发现主持会议的是本该正飞往中国的斯卡利。会议室里的气氛与往常大为不同,乔布斯惯常所坐的位置也被人占据了,平时可是没有人敢侵犯他的领地的。乔布斯只能选一个最远的位置坐了下来。

斯卡利面色苍白,说:“我取消了今天的出行,来解决所有人心中的问题。”然后将眼睛转向乔布斯,直视着他,说:“史蒂夫,我听说你想把我赶出公司。我想问问你,这是真的吗?”

乔布斯没有想到自己的密谋已经被斯卡利获悉,这就像是小偷被抓了个现行。既然如此,他就毫不客气地回应道:“我觉得你对苹果公司有害。我认为,你是管理苹果公司的错误人选。”

斯卡利愤怒了。冲动之下,他要求会议室里的人进行投票,在乔布斯和他之间选择一个人留下来。

多年以前,他曾经要求人们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进行选择。不过那是盲测。两种可乐的标签被拿掉了。试喝的人并不知道哪一瓶是可口可乐,哪一瓶是百事可乐。最终大多数的人们选择了斯卡利的百事可乐。

这一次,却是明测。乔布斯和斯卡利,两个已经水火不能相容的人就这样面对面地站着。选斯卡利,乔布斯就得走人;选乔布斯,斯卡利就得走人。两者只能留其一。

旁观者清,高管们早就知道问题所在了。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从个人情感上来说不太喜欢斯卡利,但从公司利益出发,他们都知道,必须选斯卡利。

斯卡利又一次赢得了测试的胜利。

乔布斯崩溃了,哭泣着冲出会议室。但是,没有一个人去追他。

心理感悟:职场空气的成分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外,还有政治。

33他其实没那么坚强

只有失去的,才是美好的。

众叛亲离的乔布斯变得虚弱无比。苹果是他的心灵之家。这十来年,他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其中。但是,他自己的公司,他的“家”却要把他赶走了。这是乔布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失去了苹果,他就是个一无所有的孤儿。他已经饱尝被遗弃的痛苦,再也不想重蹈覆辙。

一直以来,他的强硬几乎从未碰壁,反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快,他在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中迷失了自我,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但是现在,为了摆脱被遗弃的无助感,乔布斯掉头转向了。

他主动给斯卡利打电话,彬彬有礼地询问他明天下午是否有时间见个面,并一起在斯坦福的山上散散步。以前,他们在“如胶似漆的蜜月”时,经常在那里散步聊天,畅谈未来。

斯卡利对乔布斯的转变颇为惊讶,他答应了这个请求。

但两人对这一次邀约的反应却各不相同。

乔布斯这个强硬人物判若两人的表现,反而让斯卡利尝到了强硬的甜头。他认为,乔布斯已经屈服了,以后,他要继续对他强硬到底,绝不让步。而斯卡利答应赴约,又让乔布斯回到了“现实扭曲力场”,认为自己还可以像以往那样操控斯卡利。

第二天是周日。下午,曾经的“活力二人组”再度出现在斯坦福校园起伏的丘陵和马场上。乔布斯提出,自己应该在公司担任一个掌管运营的职位。斯卡利的回答当然是“不”,相反,他劝乔布斯担任产品架构师,带着一个小团队去研发新产品。乔布斯认为这样的职位是徒有虚名的,不肯接受。他继而对斯卡利提出:“你来当董事长,我来当CEO,这样不是很好吗?”

斯卡利再也不想让乔布斯得寸进尺了,他冷酷而生硬地回答道:“史蒂夫,这个提议毫无意义。公司只能由我掌管。董事会支持的是我,而不是你。”

乔布斯又一次软了下去。他说他会考虑考虑产品架构师的职位。

但是患得患失的乔布斯回到家后,又开始后悔了。他的反复无常在这一特殊事件的催发下,更加变本加厉。他又开始策划起如何把斯卡利搞下台。他甚至还去寻求马库拉的支持。

但是,已经受够了他的马库拉很快就把他的新图谋告知了斯卡利。一再被戏弄的斯卡利终于绷不住了。他变得心硬如铁,立即拿出了一个公司重组计划。然后,他打电话给乔布斯,告诉他,如果想留在苹果,那么就只能担任董事会主席兼产品架构师,绝不可能担任任何运营职位。

这个重大的打击一下子把他击垮了。有的现实是无法扭曲的。乔布斯的心仿佛沉入了无底的深渊,他知道自己再也无力回天了。脆弱无比的他,不断地给人打电话,仿佛这根冰冷的电话线能够带给他一丝温暖。

但是,他能够打电话的人也寥寥无几,只有比尔·坎贝尔、杰里·埃利奥特和迈克·默里这几个人。

默里接电话的时候,乔布斯只说了一句“一切都结束了”,就开始不断地哭泣,然后挂断了电话。默里很担心,回拨电话给乔布斯,却没有人接。默里害怕乔布斯会因为想不通自杀,立即驱车赶往乔布斯在伍德赛德的家。

当年,斯科特被赶走后,乔布斯曾经十分担心闭门不出的他会自杀。现在,这一幕应验到了他自己的头上。

默里来到乔布斯的家,敲门却没有人应答。他绕着屋子走了一圈,爬上屋外较高的台阶,往卧室里看,看到乔布斯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没有家具的地板上。好在他还活着。

乔布斯开门让默里进去。默里陪着他聊天,问他需要什么。乔布斯说他想看《巴顿将军》的录像带。

巴顿将军是一个永不言败的传奇人物。也许乔布斯是想从巴顿身上汲取力量和勇气,继续来和斯卡利抗争。默里帮他搞来了这盘录像带,但却劝他不要再和斯卡利为敌了。因为斯卡利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站着除了董事会主席乔布斯之外的所有董事会成员。这是一场注定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战斗。就连默里自己,也曾经一度“背叛”乔布斯。由此可见,乔布斯此前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乔布斯默默接受了默里的建议。此时此刻,默里是他唯一的依赖。

转天是周一,是斯卡利宣布公司重组计划的日子。乔布斯偷偷溜进了会议室的最后一排。像他这个坐惯了第一排的大人物,以如此低调的方式走入会场,可真是破天荒的第一遭。很多人瞥见了他,但几乎没有人和他打招呼,更没有人过来和他寒暄几句。

斯卡利站在台上,对乔布斯视而不见。他将公司新的组织架构图展示给大家。加西,那个对抗过乔布斯,也出卖了乔布斯的法国人,将要取代乔布斯,掌管整合后的麦金塔和AppleII团队。就在这一刻,乔布斯恨透了加西。这个名字被他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图表上也给乔布斯留了一个位置。那是一个孤零零的小方框,上面写着“董事长”一职,却没有连接到任何其他部门或个人。

斯卡利介绍说,乔布斯将在这个职位上发挥全球架构师的作用。但所有的人都知道,曾经不可一世的乔布斯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

会后,乔布斯回到了家,他一如当年的斯科特,拉下了百叶窗,电话直接转入了答录机,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反反复复地听着鲍勃·迪伦的歌。16个月前,那首在推介麦金塔时曾经吟诵的《时代在变》一遍又一遍地在他那孤寂的房间中响起。

……

现在的失败者,

会成为以后的赢家

……

时代确实在变,但现在是现在,以后是以后。现在的失败者必须用每一个心灵细胞去承受失败的痛楚,以后到底能不能成为赢家,还远未可知。

新的组织架构宣布后,乔布斯的办公室被搬离了班德利3号大楼,其所在的位置是一座孤零零的大楼。乔布斯见不到任何人前来向他汇报,也看不到任何的公司管理文件。乔布斯觉得自己被放逐了。这座孤零零的大楼就是他的“西伯利亚”!

很快,默里也搬到了“西伯利亚”。两个失意人“形影相吊”。默里没有想到,这一场由自己发起的“驱逐乔布斯”运动,竟然会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他很快离开了“西伯利亚”,转投微软。

但是,乔布斯和他不太一样。苹果是他一手创建的,创始人的情结早已浓浓地渗入了他的血液。想要说一声离开,是那么的简单,却没那么容易。可是,不离开苹果,就这样每天像行尸走肉一样在“西伯利亚”虚度年华吗?

乔布斯这一年刚刚30岁。三十而立,本该是大展身手的黄金年华。但现在却是“三十而裂”。乔布斯的心灵整个被这场巨大的公司动荡撕裂了。他茫然而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他那不安分的个性注定了他不可能静止不前。他为自己做了很多规划,甚至向美国航天局(NASA)申请加入“挑战者号”飞船的探索宇宙奥秘之旅,但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他觉得自己很痛苦,但他不知道,其实真正的痛苦远未开始。那种沉痛、激愤、无助、自责、懊丧、失落、哀怨,所有负面情绪的混杂交错,经过时间的发酵强化,才会形成最为蚀骨透心的痛楚,在此后漫长的低潮岁月中一遍一遍地从内心深处泛起,像粗糙而坚硬的钢刷一样,狠狠擦磨在柔嫩脆弱的心田上。

此刻陪伴在乔布斯身边的女友是克里斯蒂娜·莱德斯(ChristinaRedes)。在抛弃了克里斯安后,乔布斯又经历了很多段罗曼史,直到莱德斯让他一见倾心。莱德斯貌美如花,长得很像好莱坞明星达里尔·汉娜(DarylHannah),其漂亮程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莱德斯建议乔布斯不如到欧洲走一走,散散心。

当人们面临困难的抉择时,往往会用拖延做决定来缓解内心的压力。拖延可以让人们暂时从困境中解脱,从而带来短暂的快感。

这也很符合乔布斯一贯的“现实扭曲力场”。于是,莱德斯陪着乔布斯踏上了欧洲之旅。接下来的日子,虽然源自乔布斯重大的人生失败,却是他一生中作为一个人所能享受到的唯一一段、最为难得的休闲时光……

心理感悟:伪装坚强其实是最脆弱的表现。

34为了敌人而奋斗

乔布斯的第一站是巴黎。莱德斯陪在他身旁,细心而温柔地抚慰这颗受到重创的心灵。

在这个举世闻名的浪漫之都,远离了库珀蒂诺的阴谋与反阴谋、“政变”与“反政变”,乔布斯放松了很多。时空的转换,确实有助于人忘记曾经的痛苦,哪怕是暂时的遗忘。乔布斯甚至平静地想起,他曾经对斯卡利说过的一番话:“如果我不去日本出家修行,也许就会去巴黎当一个诗人。”

现在,他来到了巴黎,却已经失去了当诗人的兴致。莱德斯柔情似水,想要说服乔布斯彻底忘掉在苹果的不快,两个人就此定居巴黎。在25年后,当乔布斯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莱德斯给他写了一封追忆似水流年、情深款款的邮件:

我们倚在光滑的石栏上,看着绿色的水从桥下流过。你的世界破裂了,停滞了,等着你选择方向重新安排。我想逃离过去遇到的一切。我试图说服你跟我一起在巴黎开始新的生活。抛下我们过去的自我,体验别样的人生。我希望我们可以穿越你那破碎世界黑暗的深渊,走出来,隐姓埋名,重新开始,过简单的生活,我为你做晚餐,我们可以每天厮守……直到我们平静的晚年,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农场,儿孙绕膝,尽享天伦……

但是,对一个曾经的天之骄子,对一个曾经在成功之巅笑傲风云的英雄,对一个疯狂到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梦想家,柔情万种的爱恋、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怎么能够拴住他那颗放荡不羁的心呢?

对于一个失意的男人来说,爱情疗治不了事业的伤。乔布斯没有留在巴黎。他和莱德斯继续在欧洲徜徉。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和佛罗伦萨、瑞典、莫斯科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远离库珀蒂诺的日子,乔布斯无限思念苹果公司。他甚至想:“为了苹果公司更好地发展,我愿意奉献出我的一切。可以这么说,如果苹果公司需要我扫地,我可以去扫地;需要我去清理厕所,我也可以去清理厕所。”

但是,当这个游历3个多月的风尘仆仆的浪子,又回到了库珀蒂诺时,苹果公司却没有像他的养父母那样,张开无怨而宽容的怀抱接纳他。苹果公司已经不需要他了,甚至连扫地、清理厕所都不需要了。

在他远离的这段时间里,负责苹果公司市场营销的副总裁比尔·坎贝尔这样说:“最近一个季度来,我们公司一直运行良好。自从公司重组以后,公司的组织机构被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了。”

对于乔布斯本人来说,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力,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是,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却可以说是当时最大的幸事。乔布斯肆意放纵他的才情与个性,已经将公司导向悬崖的边缘了。他确实能比一般人预先看到未来,但这绝不能成为他自私卑劣、粗暴无礼的特殊通行证。如果放任他不成熟的率性而为,苹果公司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所以后来亚瑟·罗克说:“对于史蒂夫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我们解雇了他、叫他滚蛋。”

乔布斯浪子回头,却报效无门(也许这是上天为他安排的一生中唯一一次改“邪”归“正”的机会)。是就这样接受命运的安排,还是另寻出路?性格决定命运,在人生中的极限时刻,这句话显得正确无比。性格软弱的人,或许就此忍气吞声,得过且过;性格坚忍的人,则会韬光养晦,静候时机;而个性强烈的人必然会选择抗争,绝不忍耐。

乔布斯思前想后,终于由爱转恨。他曾经的最爱,就这样成了他最新的敌人。在他的一生中,从来就不能缺少敌人。敌人或对手的存在,以一种最简明而警醒的方式提示了人生的目标和价值所在。

乔布斯决意要报复苹果,报复斯卡利,报复马库拉,报复所有辜负了他,背叛了他的人。当报复的念头在内心滋长开来,乔布斯立即从痛苦中摆脱出来,重新变得斗志昂扬、精力充沛。此时此刻,他把游历欧洲时在内心曾经一掠而过的“静思己过”全部抛到了脑后。他本就是个从不认错的人,只是惨重的打击让他稍稍有所悔悟。但是现在,他又再坚信自己没有错,错的是斯卡利、马库拉、亚瑟·罗克,错的是整个的外部世界。接下来,他一定要重振雄风,东山再起,强悍地证明自己的正确与价值。

方向既已明确,那么,具体该如何着手呢?

乔布斯马不停蹄地与各色人等会晤交谈,以期发现新的机会。他还去了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他想了解除了电脑产业外,还有哪些正在迅速发展的产业。

他找了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保罗·伯格(PaulBerg),和他聊了很长时间。这次会谈帮助乔布斯明确了未来的走向。

当时,伯格正在研究人类基因修复项目,但囿于实验室的条件,每两周才能做一次实验,进展缓慢。乔布斯立即眼前一亮,说:“为什么不用计算机来做模拟实验呢?这样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实验效率,而且后来的学生也可以很方便地应用相关的成果。”这下轮到伯格眼前一亮了。不过,伯格很快又失望地说:“现在能够模拟实验项目的电脑价格太高,相关的应用软件也很少。”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乔布斯不可抑制地兴奋起来。伯格的抱怨不正是一个天赐良机吗?当初,乔布斯在麦金塔一代推出后,立即着手开展大型麦金塔电脑的研发。但斯卡利决定取消这一项目。身为麦金塔部门负责人的乔布斯没有理会斯卡利的决定,直到他被剥夺一切运营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