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7917400000017

第17章 遵守规则——让孩子从小就按规则办事

第二章 做事的好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充满了各种规则,有的规则是明文规定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小学生守则》等,这些规则一般带有强制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守;还有些规则没有写在书面上,只是一种约定俗成,比如上车要排队,图书馆内不能大声说话,等等,这些规则虽然不像书面规则那样严肃,但是对规范我们的生活、维持良好的秩序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规则的限制和引导,我们将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能够看到或者听到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事情。就拿遵守交通规则来说,连几岁的小孩子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可是一些人就是无视规则,即使红灯亮着,也仍然抢着往前走,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人的正常通行,而且也对违规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其实,这些人不是不懂得规则,而是没有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对孩子遵守规则习惯的培养应该从他小的时候就开始,而且越早越好。孩子小的时候,可塑性强,接受起来更轻松一些,也更容易形成习惯。我们如果在孩子年龄较大的时候向他灌输一些规则,那么他可能会有很强的被束缚的感觉,这样不利于他接受这些规则,更不利于培养他遵守规则的习惯。

遵守规则对孩子的顺利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孩子要想学习顺利,就要遵守学校的规则,遵守老师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孩子只有懂得了遵守规则,才能够融入集体,长大以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小峰的羽毛球打得很好,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很有成就感。

有一次,小峰和4个小伙伴约好打羽毛球,可是他们只有一副球拍。于是,大家决定采取轮流制,规则是打三个球,谁输了谁就下去,换下一个人来打。

说好规则,几个人便开始玩儿了起来。小峰自然是他们几个之中的“常胜将军”,打了好几轮,他都没有输过。

可能是打的时间太长了,体力有所下降,小峰出现了失误,结果输给了对方。自尊心很强的小峰立刻喊道:“这个球不算!我刚才没注意!”

其他小朋友不干了,“没注意也是输了,应该下去,我们可是说好了的!不许耍赖!”

“谁耍赖了!让我再打一次我肯定赢!”小峰嚷道,并且死死抓着球拍不放。

“走!我们不跟他玩儿了!”另外几个小朋友一起走开了,只留下了不知所措的小峰。

小峰的行为就是没有遵守规则,最后小伙伴都不跟他玩儿了。小峰可能觉得自己打得好,所以就应该有特权,可是他不明白,规则是给这个集体中每一名成员定的,谁也不能例外。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才能确保集体中的每一名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打一个比方,如果有一个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那么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听讲。所以,我们应该教导孩子一定要遵守规则,不可以搞特殊。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在国内发展。许多父母都希望送自己的孩子出国深造,可是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那么他就可能会因为不能主动适应新规则而四处碰壁,还有可能因此影响祖国的形象。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也为了他将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尽早培养他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遵守规则,我们要以身作则

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我们不能忽略自己违规的行为。

月月的妈妈经常到小区对面的菜市场买菜。由于小区与菜市场之间的马路上车不是很多,所以妈妈也不注意红绿灯,只要看到没有车辆通过,就会快步走过去。

一天,妈妈带月月去买菜,又闯了红灯,月月问妈妈:“妈妈,老师说绿灯的时候才能过马路,可刚才是红灯,您就拉我过来了,到底谁说的是对的啊?”妈妈无言以对。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妈妈带着孩子闯红灯。想想你自己是否也这么做过呢?其实,孩子身上的许多行为都是从我们这里学来的,如果我们不遵守规则,比如排队时随意插队,上车乱挤等,并且因为这样得到一时的小利而沾沾自喜,那么孩子看到后就会认为,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而且这样还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那他自然就更不会去遵守了。所以,要想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我们就必须先做好这一点。

给孩子在家中制定一些小规则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为了让孩子适应规则的存在,我们可以在家中设定一些小规则,时刻督促他去遵守,这样孩子就会渐渐地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这些规则不用太烦琐、深奥,主要是为了让他有一个意识,即“我要遵守规则”。比如,我们可以给他规定:每天7:00起床,晚饭后要帮妈妈收拾,21:00之前必须上床睡觉,等等。另外,我们的“家规”中最好要有一些全家人都要遵守的内容,比如东西不能乱放,否则就要罚扫一星期的地,等等。我们也要认真遵守这些规则,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遵守规则也就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当然,我们要注意监督孩子,如果孩子没有遵守这些规则,我们也没有给予相应的惩罚,则会使他觉得不遵守规则也没什么,从而失去制定规则的意义。

用游戏来教导孩子遵守规则

通过游戏来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且,游戏本身就含有规则,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玩耍过程中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游戏可以是简单的双人游戏,下棋、纸牌、电脑游戏都可以,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可以在游戏进行前问一问孩子,应该遵守什么,强化规则在他头脑中的印象,并且让他知道,做事情之前都应该看一看要遵守的规则。

在集体生活中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我们平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同龄人的集体活动,因为同龄人在一起会形成一些自己的规则,如果一个孩子没有遵守这些规则,那么他就会受到这群小伙伴的指责,而且,在同龄人中,孩子会更在乎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所以他就会自觉地去遵守规则,这比我们说教的效果好多了。

严肃对待孩子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有时孩子违反了规则,我们可能觉得事情很小而将它忽略过去。可是,罪犯往往都是开始于小偷小摸,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同样道理,孩子可能会因为一次违反规定却没有受到什么惩罚而再一次地违反规定。坏习惯就是这样一点点养成的,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忽视这样的行为。

有一天,妈妈带着孩子去公园看花儿。

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而且形态也各有特色,十分好看。孩子兴奋地在百花丛中跑来跑去,这里看看,那里闻闻,玩得十分开心。

这时,他来到了一盆花前。这种花的形状非常奇特,酷似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颜色也非常艳丽。孩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于是就想摘一朵下来。

妈妈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她马上过去制止道:“不能摘花!”然后一把拉住了孩子的手,并把他领到一个提示牌前,严肃地对孩子说:“你看,这上面写着:请勿摘花。这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摘花,所以你也不可以摘。”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似懂非懂,但是他已经知道,这里的花是不能摘的。

有的妈妈可能觉得,这件事有点儿小题大做了。其实不然,孩子不知道规则,只是随着他的好奇心做事,如果我们不制止他,那么当他遇到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他也不会考虑是不是有什么规定。久而久之,他就会忽视这些规则。所以,我们不能放过孩子这样的错误,必须严肃对待他不遵守规则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