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17929000000070

第70章 开路先锋及行家里手(20)

——心理学家斯图尔特·华林斯(stuan Valins)邀请男大学生观看裸体女人的幻灯片,并给她们的美丑评分。学生们一边观看,一边还通过耳机上的听筒听到“他自己”的心跳,而在事实上,这些心跳是华林斯事先录制好且由他进行控制的。志愿者听到的扑通扑通声会在某些幻灯片出现时加快,而在另一些幻灯片出现时稍慢。后来。在评定这些女人的吸引力时,他们往往认为,那些使自己心跳加快的女人最有吸引力。

——接到伪造的考试成绩通知的志愿者,倾向于将考试的所谓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天才,所谓的不成功归因子外部。如考试不公平,考试环境太吵等。

——研究者请幼儿园中一组曾喜欢使用彩色软笔画画的孩子过来玩笔,优胜者获取“好玩家”奖。又请一个控制组也玩这种笔,但只字不提获奖的事。过一会儿,在自由发挥时间,两组都获准使用这种笔。那些准备获得奖项的孩子在使蒲这些笔对不像不知道获奖的孩子们那样感到有兴趣。归因解释:准备拿奖的孩子会在心里想:“如果是为拿奖才这么做,我可不觉得使用这种笔画画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

80年代以来,归因理论已在很大程度上给吸收进更为广泛的“社会认知”领域之中。这个领域研究人们对社会问题是如何认识的。在这个框架中,归因理论仍然保持其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中心地位,并使心理学家对人类行为的解释范围大为拓展。

它还衍生出许多实际应用,如教育(告诉学生,他们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努力不够,不在能力不足),抑郁治疗(让抑郁症患者尽量减少其个人责任感,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负面影响不是他的责任),促进有恐惧心理者和失败主义者的表现水平和进取心(引导其将所担心的失败归因于缺少练习和技巧,而不是性格缺陷)等等。

其他许多既有科学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也在最近几年为社会心理学家所探索或正在探索。下面是几个例子,每例中都有一或两个典型发现:人际沟通:在配偶、朋友、同事和其他人之间进行沟通时,经常出现歧义理解和误解。这种现象通常可通过培训、治疗和婚姻咨询等得到改善。可告诉参与者,障碍可能是由于自己在沟通中存在缺陷,因而应更敏感于对方的言辞……教给冲突中的夫妇以清楚而又公平的争论规则,将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其沟通和关系……情感沟通中的信息,只有很小一部分(也许不到十分之一)是通过词汇传达的,其余部分往往通过身体语言、眼神接触或回避、双方保持的距离等类似方式进行表达的;非言语的沟通方式也是可以学习的。

大众传播及说服:事先并非说明想要说服你的政治、销售及其他宣讲,要比那些直截了当地宣布其目的的东西更具说服力……两面性论述,即先提出反面观点,然后驳倒它,再提出并支持自己的观点,要比只是简单有力地提出一种观点更为有效……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对某个有争议话题的观点,只会为已接受这一观点的人所理解,而不会为那些持反对意见者所接受。非直接的、诉诸情感的、欺骗的和不公正的方法,在改变人们的观点时往往要比直接谈及这一话题时更有成效,这应该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吸引:一个并非罗曼蒂克的现实:身体接触或集体中的身份可构成浪漫关系和朋友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在近距离和身份这两个参数中,美貌在约会的伙伴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自信心较低或中等者会因害怕遭到拒绝而避免接触其最喜欢的伙伴……在朋友选择和配偶选择中,性格一致、背景相同所具有的吸引力,远较传统的相反特质的吸引力为大。

利他主义:前面谈到的旁观者效应,如果了解的话,就可得到克服。在一项实验中,听过旁观者效应讲座的学生,在发现受伤的陌生人时,往往比平常更具帮助倾向……在许多利他主义活动中,自我利益是最主要的动机(人们帮助处于压抑情绪中的人,可释放自己的不快,或从看到他人受苦的内疚中解脱出来),但有些利他主义行动纯粹是由于看到别人有此需要而产生移情,或社会经验已将其转换成真正的同情心……利他主义,或至少叫移情,可在教室里成功地培养出来,培养方式是让其在小型心理剧中进行角色扮演,或投射性地完成故事,或进行集体讨论,等等。

这些只是社会心理学目前正在积极进行的某些具体研究领域的抽样而已。还有很多其他研究项目,譬如说从找借口和自我阻挠(把事情弄得似乎要失败的样子,从而为失败找好台阶)到电视暴力节目对行为的影响,从爱与婚姻不断变化的形式到陪审团的决策过程,从领土权和拥挤度到种族关系和社会公正,等等。难怪社会心理学的疆界无法划定;正如前期的大英帝国一样,它的触角延伸及人类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广袤世界。

§§§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价值

跟其他许多心理学分支一样,社会心理学也承受着一连串的外界批评和内部反叛。其混杂的课题、延伸过长的战线、大胆且有时带有冒犯性的实验方法及整体理论的缺乏,都使它成为众矢之的。

最严厉的攻击则来自它的内部。从70年代初开始至最近几年,在所谓的社会心理学危机期间,社会心理学家大都卷入一场自我批评的狂潮之中。他们揽来各式各样的攻击,譬如说,对实际的应用注意过少(实际情况是,他们对理论发展注意过少);对无足轻重的细节花费精力过多(实际情况是,它们从一个主题跳向另一个主题,从没有将其细节弄清楚);仅凭其在美国大学生身上所做的小小实验很难对人性做出无法证实的概括等。

最后一项批评是最难逃过的。1974年,当自我批评走向高潮时,在一家主要学术刊物中所报告的研究实验中,有百分之八十七的受试者清一色为大学生。其他一些专业杂志所报告的研究实验中,也有百分之七十四的受试者是大学生。这样的实验研究,批评者认为,在内部可能是有效的(能显示其所能显示的东西),但在外部看来,它不一定有效,也的确不是最有效的(其所显示的不一定适用于外部世界)。像米尔格莱姆式服从实验这样高度人为和特别的实验室情境及其所激发出来的行为,他们认为,很难与纳粹的死亡集中营进行类比。在那里,自信且野蛮到极点的官员和看守们每天将赤身裸体的犹太人赶入“淋浴间”,然后打开毒气阀。

有人将社会心理学的发现缺乏外部效度的缺点加以扩大,从而发动了最为严厉的攻击。1973年,斯瓦思摩尔大学的肯尼思·杰根(Kenneth Gergen)在一篇猛攻其自己职业的文章中甚至认为,社会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对外宣称,要找到适用于全人类的行为准则,但在实际上只是对一些符合历史某个特定时间和某个特定文化背景的特定人群的抽样现象进行了解释。

举例来说,杰根进一步指出,米尔格菜姆服从实验取决于现代人对权威的态度,但这些态度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认知失调理论宣称,人类认为前后不一致令人不快,但早期的存在主义者却认为这一点大受欢迎;从众研究认为,人们更易受到朋友而不是他人的影响,这一结论在美国可能是正确的,但在朋友扮演不同角色的社会里,结果就可能不是这个样子。杰根的果敢结论是:

将社会心理学的过程看做自然科学的观念是错误的。反之,它们更应被视作文化规范的心理学对等物……社会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对现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在杰根的刻薄批评之后,许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召开过无数次寻找灵魂的学术会议,主要是解决他的论点问题。艾德华·琼斯认为,既然格根的悲观结论并非新鲜玩意儿,“人们可叹为惊奇的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心理学家仍将许多精力浪费在这些奇谈怪论之上。”他进步指出,“一种广泛的自我惩罚式的需要也许是社会心理学家所独有的,它或可解释杰根的言辞的意义。”这种特别的需要来自何处?琼斯并没有点明,但它也许是对这门职业到那时为止自以为是、自我主义和目空一切的特点的一种悔过。

最后,这场辩论并没有回答由杰根和其他人提出来的一些辛辣问题,也没有把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形象恢复起来。

在大学生身上可能是正确的东西,在其他人身上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对于这种说法,方法论者给予了反声。他们认为,为证实一个假设的正确性,选什么人做实验并不是关键的因素。如果变量x导向变量Y,没有x就没有Y,则x与Y在该组中的因果关系即得到证明。则也可证明这种关系在其他组别中同样存在,则它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真理。许多发现就是这样形成的,包括米尔格莱姆的服从现象和拉塔内的旁观者效应。这些发现在这个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不同组别的受试者身上都得到了证实。

为彻底反驳杰根的攻击,佛罗里达大学的巴里·谢伦克(Barry schlenker)指出,自然科学开始时也只有有限的和互相矛盾的观察结果,慢慢才发展出一些可将看似矛盾的不一致现象统一起来的普遍理论。同样,社会科学在有限的环境里也已开始分辨出什么是全人类共通的东西,并逐渐把一些分布甚广的证明收集在一起。比如,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提出,后来也证明出,所有的社会都有乱伦禁忌、某种形式的家庭和某种维持秩序的方法。社会心理学走的是同一条路。社会学习的原则、从句和地位优势都是一些已在多种文化现象里得到映证的发现。

到70年代末,这场危机终于退潮。几年之后,艾德华·琼斯(Edward.Jones)得以用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社会心理学和这个研究领域的未来:

社会心理学的这场危机已开始成为社会科学的漫长动荡史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这一领域的智慧要素并没有受到致命的影响……桂会心理学的未来之所以前途无量,不仅是因为其研究主题的极端重要,而且是因为其独特的概念及方法上的力量,该力量可识别出日常生活中起的某些潜在进程。

至今仍然正确的是,社会心理学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但其许多中级理论经证明都是极其有效的,其杂乱不堪的大量发现对人类行为和本质的理解也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然而,从特里普莱的时代直至今天,社会心理学的价值一直在于对一些根本原则的更深刻理解,一直在于将这些原则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之中。有益利用社会心理学的成效是相当显著的:从中找出病人更好地遵守医疗过程的方法;利用合作而不是竞争性的课堂教育法;为丧偶者、离异者、滥物者和危难者提供社会支持的小组和网络;在培训小组中进行人际沟通的培训;给养老院的病人们更大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以改善其情绪和精神状态;治疗抑郁症、孤独症患者和害羞者的新方法;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培养移情等有利于社会的行为;通过小组和家庭疗法以控制家庭冲突,等等。

艾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最近表达了大部分社会心理学家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看法:

我相信,社会心理学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家可以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可以让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地方。的确,在我更气势如洪的时候,我的心里总在暗想,社会心理学家正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更深刻也更有益的影响,可为理解诸如从众、说服、偏见、爱和进攻性之类重要现象提供更多的解释。

那么,即使它没有合适的界线,没有一致的定义,没有统一的理论,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十四章知觉心理学家

§§§第一节有趣的问题

鲦鱼几乎谈不上什么大脑,却能看见物体(或多或少);还有蚂蚁,尽管它的整个神经系统仅包含着数百个神经元;这种情况还发生在其他许多与思维沾不上边的物种身上。由此看来,视觉只是一种生理功能。它虽可影响到许多心理过程,却不属于任何一种心理过程自身。(鉴于大多数心理学研究仅涉及视知觉,我们只好将其他知觉放在一边。)

然而,许多世纪以来,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大多认为,至少在人类中,知觉基本上是一种心理功能,是思维与我们仅凭感官感知的外在现实之间的联结。知识诞生于知觉的派生引发出一大堆有趣的问题(这里的“有趣”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吸引人”,而是指科学上的“重要性”或“有可能带来新思想”)。然而,尽管哲学家们在2500年来都在考虑知觉的问题,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也在最近的400年里反复地研究着它,但某些最有趣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另一些问题虽说以不同方式得到了解决,但解决问题的方式自身却又产生出无数个新的同样麻烦的问题。

考虑一个由古希腊哲学家首次提出的问题:外在世界的图像是如何进入内在理智的?

柏拉图认为,眼睛通过发出可包容物体的物质来主动地寻找信息——可以说是从视觉上接触物体。德谟克利特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感知的作用正好相反:每个物体不断地将其影像印证在空气的原子中,而这些复制品在传达至接受者时可与眼睛的原子相互作用,然后在眼睛里重新构造它的影像,并将之传送至思维。比起柏拉图来,这种认识可以说向前跨出了一大步,但其细节是错误的。

1604年,德国天文学家乔安尼·开普勒(Johannes Kepler)在视力的理解上又产生一次飞跃。开普勒时代刚刚出现的光学和光学仪器的发展使他得以看出,眼睛前部的晶体(眼球)是一个透镜,它可以折射来自物体的光线,在眼睛内如屏幕般的视网膜上形成有关物体的图像,再由神经冲动将该图像传递至大脑皮层。

自此之后,眼睛是某种相机这一看法开始流传;这一比喻能够解释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现象,使用眼镜即可对其进行矫正。然而,尽管它在某些方面符合事实,在许多其他方面却容易产生误导。拉尔夫·N·哈伯(Ralph N.Haber)长期以来一直是感知研究方面的领袖人物,他将之称为“心理学上最有效却又最易误导的一个比喻”,是无数“伤害”的源头。

哪一种伤害?其一是,在相机里,由透镜形成的图像是倒置的。1625年,天文学家克里斯朵夫·申纳(Christoph Scheiner)证明出,眼睛的原理也是这样的。他小心地剥开牛眼后部的包层,在其半透明的视网膜上,不管这个眼睛瞄向什么,都能看到其倒置的影印。然而,如果我们的是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为什么看不到一个倒置的世界呢?这个问题困扰心理学家达300年之久。